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德育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和主阵地。文章对大学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大学德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开展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当代大学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以推动大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大学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管金标(1971- ),男,广西博白人,玉林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黄俊官(1970- ),男,广西平南人,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桂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0-0078-02
德育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增强德育教学的效果,是每一个德育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研究德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德育内容又十分广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师自身素质方面优化提高,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内涵的解读
“模式”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开展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德育目标和要求,优化教学材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二、大学传统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德育内容的空洞化。课堂教学内容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德育教学内容与生活分离,重知识轻行动,使发展人性的道德教育成为纯道德知识的教育。道德教育被教育者从生活中抽离出来,采取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的“美德袋”模式。道德教育走向了“道德理性”,忽略了道德个体的内在需要、生活目标和主体道德体验,导致道德教育失去了生命力。其危害是剥夺了学生的独特性,压抑了创造性,进而泯灭个性,使学生缺乏冒险、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及担责能力养成与发展。
2.德育教学形式化。德育教学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德育教学流于形式。危害表现在把学生德育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造成人格分裂,学生言不由衷,表里不一。
3.授课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单一化。教师热衷于一个“灌”字,把德育教材中的知识,填鸭式地强加给学生,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教师授课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单一化直接导致了授课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学生对德育课的厌恶和师生对立的情况。
4.教学评价模式的考试化。对于如何考评学生的德育成绩,基本上是学校统一出题,统一考试,卷面的成绩好,德育成绩就好,一刀切,缺乏对人性差异的关怀。传统德育的考试成为德育课程教育评价的唯一方式,教师考条条,学生背条条,一些学生在卷面上答得头头是道,而行动上却是南辕北辙。德育教学评价缺乏对人性的关注,这样的考核结果有违德育课程的初衷,无法让人信服,而且近两年调查表明,98%的大学生讨厌高校德育统一考试评定德育的评价模式,这一模式已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加德育实习的积极性,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三、当代大学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趋势
1.德育内容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政治、法律、道德品质以及个人修养等内容。首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在授课过程中,对不同年龄、心理状况的学生,讲授不一样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有层次的选择,以利于提高有效性;其次,根据系统性的原则对课程编排、内容进行选择。德育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受历史、社会、家庭及个人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内容选择上,要注意时代性、社会性,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牢牢把握社会的发展脉络,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化的需求,注意层次、重点、难点,善于选择与运用各种条件来配合内容的讲解。如“思想道德修养”课可以针对新生刚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应,开展以“我的大学生活怎样才更有意义”“人际交往ABC”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可以结合课程特点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开展道德评价活动。
2.授课方式的多样化。授课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风格以及开放、发展的系统。授课模式单一化只能导致授课效果不佳。因此,德育课的课堂授课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避免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德育课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做到身体力行,从知、情到意、行来完成其过程,因而在教学模式上可采取多种形式。如情境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以及让学生讨论、演讲等多种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第二,避免单一、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德育内容丰富,这要求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走出教室,也可请人进来,在内容适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另外,注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组织地安排授课方式。
3.教学语言的艺术化。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优美的语言会使人有赏心悦目的感受,而粗俗的语言只能让人感到厌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表达是极为重要的,同一事物以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为提高德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凭借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抑扬起伏的声调,诙谐、幽默的语言艺术对德育教学效果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4.教师教学的情感化。教师要以情感人。唐代诗人白居易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的学习有双重作用:积极的情感,如喜悦、轻松、兴奋等,能够使学生的智力活动丰富活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消极的情感,如悲伤、痛苦、抑郁等,会干扰和抑制智力活动,导致认知水平下降,引起学习上的困难和智力品质发展不良。在德育课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以情感人,寓教于乐,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流化。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体现三个要点:第一,主动性。克服被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第二,独立性。克服依赖,围绕“我能学”,开发学生潜能。第三,自控性。学生在学习中,能自我拟订计划,自我调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德育课程强调自主学习,要改变以往他主学习、被动学习的状态。
合作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推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德育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应体现如下特征:第一,合作学习以异质小组为组织形式。同一小组中的成员,在性别、性格、脾气、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应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第二,要充分借助组内成员的互动、互助和人际交往,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并从中培养相应的人际交往技能。第三,合作学习前有预设的学习目标,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成员之间的互助、互动,均围绕目标达成展开。第四,合作学习主要不是以个人而是以团体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标准。在合作的基础上,营造出了组与组间开展学习竞赛的平台和氛围。
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学习的端点凸显问题性。即探究学习需要引出有价值的问题,要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开展学习活动。第二,学习过程具有探究性和开拓性。即探究学习需要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提出对所设问题的解释(或设计、制作出作品)。第三,学习的结果具有共享性和互动性。即学生要把探究结果进行表达和交流,借此验证、修正个人(或小组)的解释(或作品)。
以上所述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有如下重要价值:第一,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重视其主体性参与,这就有利于弘扬学生主体性,并促进其道德人格的提升。第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习的着力点已不限于认知,而且包括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方面。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学会交流和交往,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意识和集体观点。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第三,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旨在让学生逐步形成勇于探究的态度,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会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价值越来越被广大师生、学者所认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已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
6.德育课程实践化。社会实践具有情景性、感染性的特征,学生身临其境,其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德育课教育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传统德育课程和学生鲜活的现实生活距离比较远,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不大。因此,实践活动应成为德育课教学的重要一环,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访问及专业实践,参加校内外一些健康有益的团体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践行书本知识,达到“知行合一”,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这是我们德育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7.考核成绩评定的人性化。德育课是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课程,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该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必然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评价手段上要从传统的注重终结性评价转移到注重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可设计为学科成绩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日常生活表现等挂钩,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全面评价。这样的考核机制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又将学生的品行反映到考核内容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约束力,强化了德育课程的效果。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德育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阵地。因此,研究大学德育课堂教学发展趋势,推动德育课堂改革,努力提高效果是大学德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刘志军.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3]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大学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管金标(1971- ),男,广西博白人,玉林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黄俊官(1970- ),男,广西平南人,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桂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0-0078-02
德育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增强德育教学的效果,是每一个德育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研究德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德育内容又十分广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呢?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师自身素质方面优化提高,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内涵的解读
“模式”一般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开展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德育目标和要求,优化教学材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二、大学传统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德育内容的空洞化。课堂教学内容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德育教学内容与生活分离,重知识轻行动,使发展人性的道德教育成为纯道德知识的教育。道德教育被教育者从生活中抽离出来,采取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的“美德袋”模式。道德教育走向了“道德理性”,忽略了道德个体的内在需要、生活目标和主体道德体验,导致道德教育失去了生命力。其危害是剥夺了学生的独特性,压抑了创造性,进而泯灭个性,使学生缺乏冒险、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及担责能力养成与发展。
2.德育教学形式化。德育教学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德育教学流于形式。危害表现在把学生德育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人为地割裂开来,造成人格分裂,学生言不由衷,表里不一。
3.授课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单一化。教师热衷于一个“灌”字,把德育教材中的知识,填鸭式地强加给学生,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教师授课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单一化直接导致了授课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学生对德育课的厌恶和师生对立的情况。
4.教学评价模式的考试化。对于如何考评学生的德育成绩,基本上是学校统一出题,统一考试,卷面的成绩好,德育成绩就好,一刀切,缺乏对人性差异的关怀。传统德育的考试成为德育课程教育评价的唯一方式,教师考条条,学生背条条,一些学生在卷面上答得头头是道,而行动上却是南辕北辙。德育教学评价缺乏对人性的关注,这样的考核结果有违德育课程的初衷,无法让人信服,而且近两年调查表明,98%的大学生讨厌高校德育统一考试评定德育的评价模式,这一模式已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加德育实习的积极性,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三、当代大学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趋势
1.德育内容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政治、法律、道德品质以及个人修养等内容。首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在授课过程中,对不同年龄、心理状况的学生,讲授不一样的内容。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有层次的选择,以利于提高有效性;其次,根据系统性的原则对课程编排、内容进行选择。德育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受历史、社会、家庭及个人修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内容选择上,要注意时代性、社会性,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牢牢把握社会的发展脉络,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化的需求,注意层次、重点、难点,善于选择与运用各种条件来配合内容的讲解。如“思想道德修养”课可以针对新生刚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应,开展以“我的大学生活怎样才更有意义”“人际交往ABC”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可以结合课程特点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开展道德评价活动。
2.授课方式的多样化。授课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风格以及开放、发展的系统。授课模式单一化只能导致授课效果不佳。因此,德育课的课堂授课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避免纯理论性的授课方式。德育课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做到身体力行,从知、情到意、行来完成其过程,因而在教学模式上可采取多种形式。如情境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以及让学生讨论、演讲等多种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第二,避免单一、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德育内容丰富,这要求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走出教室,也可请人进来,在内容适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另外,注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组织地安排授课方式。
3.教学语言的艺术化。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优美的语言会使人有赏心悦目的感受,而粗俗的语言只能让人感到厌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表达是极为重要的,同一事物以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为提高德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凭借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抑扬起伏的声调,诙谐、幽默的语言艺术对德育教学效果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4.教师教学的情感化。教师要以情感人。唐代诗人白居易亦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人的学习有双重作用:积极的情感,如喜悦、轻松、兴奋等,能够使学生的智力活动丰富活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消极的情感,如悲伤、痛苦、抑郁等,会干扰和抑制智力活动,导致认知水平下降,引起学习上的困难和智力品质发展不良。在德育课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以情感人,寓教于乐,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5.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流化。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体现三个要点:第一,主动性。克服被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第二,独立性。克服依赖,围绕“我能学”,开发学生潜能。第三,自控性。学生在学习中,能自我拟订计划,自我调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德育课程强调自主学习,要改变以往他主学习、被动学习的状态。
合作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推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德育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应体现如下特征:第一,合作学习以异质小组为组织形式。同一小组中的成员,在性别、性格、脾气、能力、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应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第二,要充分借助组内成员的互动、互助和人际交往,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并从中培养相应的人际交往技能。第三,合作学习前有预设的学习目标,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成员之间的互助、互动,均围绕目标达成展开。第四,合作学习主要不是以个人而是以团体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标准。在合作的基础上,营造出了组与组间开展学习竞赛的平台和氛围。
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学习的端点凸显问题性。即探究学习需要引出有价值的问题,要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开展学习活动。第二,学习过程具有探究性和开拓性。即探究学习需要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提出对所设问题的解释(或设计、制作出作品)。第三,学习的结果具有共享性和互动性。即学生要把探究结果进行表达和交流,借此验证、修正个人(或小组)的解释(或作品)。
以上所述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有如下重要价值:第一,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重视其主体性参与,这就有利于弘扬学生主体性,并促进其道德人格的提升。第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习的着力点已不限于认知,而且包括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方面。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学会交流和交往,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意识和集体观点。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第三,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旨在让学生逐步形成勇于探究的态度,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会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价值越来越被广大师生、学者所认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已成为学习方式的主流。
6.德育课程实践化。社会实践具有情景性、感染性的特征,学生身临其境,其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德育课教育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传统德育课程和学生鲜活的现实生活距离比较远,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不大。因此,实践活动应成为德育课教学的重要一环,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访问及专业实践,参加校内外一些健康有益的团体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践行书本知识,达到“知行合一”,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这是我们德育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7.考核成绩评定的人性化。德育课是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课程,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该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必然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评价手段上要从传统的注重终结性评价转移到注重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可设计为学科成绩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日常生活表现等挂钩,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全面评价。这样的考核机制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又将学生的品行反映到考核内容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约束力,强化了德育课程的效果。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德育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阵地。因此,研究大学德育课堂教学发展趋势,推动德育课堂改革,努力提高效果是大学德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刘志军.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3]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