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认为,在乡间众多的农具中,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的将军,生来就带着一股子嫉恶如仇的正气和铁面无私的威严,浑身上下遍布着十几把锋利的尖刀,让人不寒而栗,望而生畏。耙是血性和刚性的,直竖竖的耙齿上镌刻着坚强和勇敢,那是一种宁折不弯的信念,是一各勇往直前的力量,任何艰难险阻和顽石硬地都无法阻拦它锐不可当的脚步。耙所到之处,那些深埋于泥土之中不可一世的顽劣石头蛋儿,纷纷败下阵来,落荒而逃,瘫软在秋日的阳光下。至于那些生命力旺盛向来以“难缠”著称的抓地龙、葛巴草,耙齿只是轻轻一碰就将其降服,束手就擒成为农人们烧火的燃料。平世间不平事,是耙内心深处最朴素的追求。或许,早在铁匠为耙齿淬火的那一瞬间,就已经赋予了耙的与众不同和卓尔不群,以及主宰田野的庄严使命。长满一身利齿的耙,看上去冷酷无情,其实威猛中也不失谦恭。耙始终低着头颅,俯着身子,将一颗包容大度之心融入到木质框架的温暖之中,以匍匐的姿势与板结的土地顽强搏斗,用坚硬的牙齿咀嚼着乡村日子的艰辛和苦涩。
在我的记忆中,耙是一年四季中出场次数最少的农具之一,大多数时间都静默地靠在山墙上,默默打量着农家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金风乍起,落木萧萧,在时序的更迭中,终于轮到耙出场了。正所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耙不出场则已,一出场就轰轰烈烈,以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势如破竹,攻城掠地。
想起20多年前一个秋高气爽的秋日,父亲带着十几岁的我去村西的“大块地”耙地。在乡间,耙地有顺耙和斜耙之分,顺耙俗称“条耙”“刷”“捋”,从地头一角开耙,沿地边顺行一周后,再顺地长来回一耙挨一耙地耙完;斜耙俗称“锁耙”“燕别翅耙”“铁锁扣耙”,从地头一角扎耙后向对角边上直行,至边再拐直角返回,依次耙完。斜耙等于顺横耙两遍,所耙田土上虚下实,明暗坷垃均被粉碎。末了,父亲意味深长地说,庄稼活儿使不得一点假劲,更偷不得一点懒。耙地如绣花,功夫越细越到家。多耙一遍,地里的土坷垃就会少一些,将来麦子出苗就出得齐,收成自然也就好。父亲望着长长的地垄,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老家的村子处在丘陵的怀抱之中,土地贫瘠,碎石遍地,尤其以料姜石居多。除了村西的“大块地”外,其他地块基本上都是坚硬如铁的坡地,不好犁更不好耙。遇到难啃的“硬骨头”,一个人站在耙上的重量不足以让脚下的土地屈服,锋利的耙齿行走在地面之上,犹如隔靴搔痒,只是不停与顽石激烈碰撞,丝毫深入不到大地的肌肤之内。多一个人站在耙上,增加耙的重量,让耙齿深深刺进硬地之中,是农人们世世代代与土地博弈总结出的经验。在乡间,站耙的一般都是10来岁的半大小子,成年人身量太重,拉耙的牛吃不消受不了。我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站耙那年正好13岁。母亲担心我从耙上跌落下来受伤,死活不让我上去。心急如焚的父亲伸手把我拽了过去,狠狠地瞪了母亲一眼,顺势把我扶上了耙架。当时我只顾着新鲜和好奇,居然没有一丝紧张和惊慌,冲一旁的母亲嘻嘻笑着。随着父亲一声猛喝,老牛放开四蹄往前行进,耙架开始摇晃起来,我的身体也随之左右摇摆。紧挨着我的父亲叮嘱我把两脚放平,尽量把身体重心往下移。按照父亲的提醒,我尝试着不同的站姿,不断调整着身体平衡,最终稳稳当当地站在了耙架之上。父亲满脸欣慰地说,啥事都有第一次,都要慢慢经见,前怕狼后怕虎,啥事也弄不成。耙往前行进着,耳畔吹过呼呼作响的风声,我不再恐惧,抬起一直低着的头往前方看,天高云淡,秋野苍茫,周围的树木、丘陵和村庄从眼前一一掠过,让我心潮澎湃,兴奋不已,心中陡然生出一种莫名的豪迈和勇敢的情绪,站立耙上的我,分明就是一位驰骋疆场的威猛勇士,駕着一辆呼啸而过的战车,所向披靡。
摘自《人民代表报》
在我的记忆中,耙是一年四季中出场次数最少的农具之一,大多数时间都静默地靠在山墙上,默默打量着农家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金风乍起,落木萧萧,在时序的更迭中,终于轮到耙出场了。正所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耙不出场则已,一出场就轰轰烈烈,以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势如破竹,攻城掠地。
想起20多年前一个秋高气爽的秋日,父亲带着十几岁的我去村西的“大块地”耙地。在乡间,耙地有顺耙和斜耙之分,顺耙俗称“条耙”“刷”“捋”,从地头一角开耙,沿地边顺行一周后,再顺地长来回一耙挨一耙地耙完;斜耙俗称“锁耙”“燕别翅耙”“铁锁扣耙”,从地头一角扎耙后向对角边上直行,至边再拐直角返回,依次耙完。斜耙等于顺横耙两遍,所耙田土上虚下实,明暗坷垃均被粉碎。末了,父亲意味深长地说,庄稼活儿使不得一点假劲,更偷不得一点懒。耙地如绣花,功夫越细越到家。多耙一遍,地里的土坷垃就会少一些,将来麦子出苗就出得齐,收成自然也就好。父亲望着长长的地垄,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老家的村子处在丘陵的怀抱之中,土地贫瘠,碎石遍地,尤其以料姜石居多。除了村西的“大块地”外,其他地块基本上都是坚硬如铁的坡地,不好犁更不好耙。遇到难啃的“硬骨头”,一个人站在耙上的重量不足以让脚下的土地屈服,锋利的耙齿行走在地面之上,犹如隔靴搔痒,只是不停与顽石激烈碰撞,丝毫深入不到大地的肌肤之内。多一个人站在耙上,增加耙的重量,让耙齿深深刺进硬地之中,是农人们世世代代与土地博弈总结出的经验。在乡间,站耙的一般都是10来岁的半大小子,成年人身量太重,拉耙的牛吃不消受不了。我清晰地记得,我第一次站耙那年正好13岁。母亲担心我从耙上跌落下来受伤,死活不让我上去。心急如焚的父亲伸手把我拽了过去,狠狠地瞪了母亲一眼,顺势把我扶上了耙架。当时我只顾着新鲜和好奇,居然没有一丝紧张和惊慌,冲一旁的母亲嘻嘻笑着。随着父亲一声猛喝,老牛放开四蹄往前行进,耙架开始摇晃起来,我的身体也随之左右摇摆。紧挨着我的父亲叮嘱我把两脚放平,尽量把身体重心往下移。按照父亲的提醒,我尝试着不同的站姿,不断调整着身体平衡,最终稳稳当当地站在了耙架之上。父亲满脸欣慰地说,啥事都有第一次,都要慢慢经见,前怕狼后怕虎,啥事也弄不成。耙往前行进着,耳畔吹过呼呼作响的风声,我不再恐惧,抬起一直低着的头往前方看,天高云淡,秋野苍茫,周围的树木、丘陵和村庄从眼前一一掠过,让我心潮澎湃,兴奋不已,心中陡然生出一种莫名的豪迈和勇敢的情绪,站立耙上的我,分明就是一位驰骋疆场的威猛勇士,駕着一辆呼啸而过的战车,所向披靡。
摘自《人民代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