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5年开始,旧家具自广州等地大量流出大陆,南方商人纷纷北上找货,古家具价格暴涨。张德祥将这种情况告诉了王世襄先生并带他私下看了几家倒爷的家具库房,建议王先生提请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于是王先生给国家文物局写了一份报告,之后,文物局下文并派人赶赴广州,各方协力阻止高档古典家具的外流。这才暂时挡住了这股潮流。
自广州人撤离了北京后,朝外有个木器商人的明式黄花梨架子床怕砸在手里,就主动上门请张德祥买下来。这张床非常精美,内翻马蹄,藤屉很好,床四周围屏由六方格组成,整床起码有几百个格子,上千对榫。每个六方格由门根短棍组成,每根短棍双面都起泥鳅背线。做工精细浩繁,令人惊叹。床围子是用双暗榫插起的六方格组合起来的,典型明代式样。可惜的是,很多部位都都散了,成堆散架的小棍,远看像枣一样,红彤彤一段一段的,最后是用纺织袋和菜筐子盛着拿到北京来的。
王世襄出书之前,将他收藏的家具都修理了一遍,打上借拍照。他请的修家具师傅就是原先鲁班馆的名师祖连鹏,是鲁防御馆最善于修细活的一位高手。王世襄收藏在《明式家具珍赏》书内、后来捐献、现在陈设在上海博物馆展厅内的那些家具,都是经祖连鹏师傅修复过的,修得几乎完善无缺。
祖师傅每天在王世襄先生位于南小街芳嘉园的小西跨院里修家具,张德祥时常过去观摩。等祖师傅修完王先生的家具,张德祥接着请他去修自己的几件黄花梨家具。修完问他要多少工钱时,祖师傅回答:“你看着给吧!”老艺人的作风,很老派!
祖师傅白胡子茬,白寸头,说话带有浓重的冀中口音,待人朴实谦和。他虽然没念过多少书,但浑身上下都透出一种手艺高超的匠人所特有的智慧和坦然。
祖师傅给张德祥修了黄花梨香儿和桌子等不少家具,后来,张德祥又请祖连鹏师傅修复他那张散架了的明式架子床。祖师傅在自家闷热的小厨房里,用台钳夹着小木块一点一点地拼凑、还原,然后补配缺失,一干就是半天,水都顾不上喝,几次累得血压都升高了。靠着祖师傅高超的技艺和敬业精神,终于修好了这张明式四柱架子床。现在这床还完好地摆放在张德祥家里。
看真正的工匠干活是一种艺术享受。祖师傅干活时,张德祥目不转睛地看着,听他用质朴简练的语言解释其中的道理,这让张德祥对榫卯结构、对木材的木性及古家具的款式和部件名称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喜爱一切手艺活的他对于家具修复开了窍。渐渐地,他对木性、温度、木材的干燥程度 、结构、气候对家具的影响等因素融会贯通,能根据木材的手感、木纹、声响辨识木材。等祖师傅修完张德祥的几件藏品,张德祥大体上也能模仿祖师傅的方法修复家具了,连砸鳔的手艺也学会了。
每天吃完晚饭,张德祥就从家过来,在北河槽的小屋里干到晚上,十一二点再回家睡觉。天黑,风冷,每次张德祥离开自家温暖明亮的小屋时,看看妻女总有些不舍,但让那些残破的旧家具有自己手里一点点地恢复神韵,这个乐趣对他的吸引力更大。况且他的修复技术正是需要锤炼的阶段,需要抓紧时间掌握这门几近失传的技艺。
这种修复的实践,使张德祥对古典家具的工艺、用断、结构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了更深的体会。木器一上手,他马上就能分辨出哪件是行活,哪件是急功近利之作,哪件是登峰造极的经典之作;能从一个家具残件的某个局部做工,判断出这件东西原来的整体造型、产地和流派。
可以说正是结识了张怀谦、王世襄、李大江等这些人,使张德祥对于古家具的鉴赏水平从一个结纯粹的爱好者达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祖连鹏、王更祥等都是鲁班馆的匠人,他们对于修复家具虽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一辈子修制木器却磨练出了一身精湛高超的技艺。张德祥更是从他们那里学到了那些从不见书本、由历代师徒口口相传的古家具传统木器修复技术。后来他又用心总结,探索地总结了这些木器修复理念的技术,并撰写成教材,多次在全国文博系统培训班上讲授。
跟大多数木器收藏家一样,张德祥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收藏过程:从开始喜欢硬木的质感和纹理,进而喜欢硬木家具的造型,最后喜欢任何木质的优秀木器的质感和韵味。随着眼光的扩展,张德祥发现明式家具中,黄花梨家具是中国古典家个艺术的顶峰,于是他的收藏重点从清式红木移向明式黄花梨木器的收藏。最终,他的明式黄花梨家具收藏已成系列:明式黄花梨的架子床、罗汉床,香儿、画案、画桌、官帽椅、条案、圈椅、贴架、笔筒等。
至此,张德祥凭感性和灵性收藏古家具的时代结束了,他现在是一个以系统理念做基础的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