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充分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对于正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解决抗挫折心理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鼓励学生面对现实,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挫折环境等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抗挫折心理教育 教育策略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是由于他们的心理正处于日益成熟的阶段,当学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不符合他们的标准,即没有满足的心理需求时,便比较容易出现不满的情绪,从而产生挫败感,如果不能及时地消除这种挫败感,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中学生的这种心理问题在体育学习中比较突出,这是因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学习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从而产生急躁、郁闷及自暴自弃的心理。为了使中学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敢于应对学习中的挫折,并积极主动地战胜它们,下面笔者就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解决抗挫折心理教育问题展开了详细论述。
1.鼓励学生面对现实,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中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但心理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并且不具备较高的道德意识。因此,他们通常不能用正确的眼光认识现实。中学体育教师应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遭遇挫折后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学生在中学体育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效率较低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教授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并积极地监督和敦促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当学生由于困惑厌烦放弃体育课学习时,教师应不断地赞扬和鼓励学生,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抱着成功的信念,获得最后的胜利;当学生遇到挫折后,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学生以冷静的态度和稳定的情绪上好体育课,并且勇敢地面对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担负起重要的教学责任。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视现实的意识,并使其意志得到不断磨炼,积极地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鼓励学生坚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并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2.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挫折心理教育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致使学生遭遇困难和挫折的因素有很多,教师应对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为学生确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和竞赛目标,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避免学生再次遭遇挫折。教师不能歧视学生,而应按照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和实际体能情况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点。在课余竞赛中同一年级可以分出甲、乙、丙组,分别进行同级别的比赛,从而既体现全班的参与意识,体现群众性,又可以达到提高运动兴趣的目的。在体育达标中可以按提高率计算成绩,调动体质较差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努力学习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挫折心理,达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目的。
3.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挫折环境,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做好应对挫折的准备,为其创设合理的挫折情境,使学生的意志得到有效磨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使学生在风吹、雨打和骄阳下依然坚持上体育课,以此培养学生勇敢接受挑战的勇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耐久跑训练中,以此磨炼学生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在学生测验失败、比赛失利时,引导学生依然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失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教师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吃苦的意义,不断磨炼他们的性格和毅力,使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积极乐观地应对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当然,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创造的挫折环境,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最佳效果。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地创造挫折环境。挫折经验的获得往往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一种不经意的自然结果。如果老师有意识创造的挫折情景被学生获知,将会产生怠慢和反感两种教育效果。前者会使学生被动应付,把吃点苦、经历点不平当做是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在这种状态下很难提高相关能力;后者会使学生容易退缩,对体育学习产生反感。二是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其应对挫折的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倘若教师对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差异性不了解,那么挫折教育便会起到比较消极的作用,使学生很容易在挫折面前产生畏惧心理。此外,教师在创设挫折教学情境时,也应鼓励学生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稳定的情绪面对挫折,积极主动地迎接困难和挑战,赢得最后的胜利,而不能给那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创造挫折环境,避免他们陷入挫折中不能自拔,从而无法提高学生应对体育学习挫折的能力。
4.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师生进行心理交流
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安全感,使其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使生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体育比赛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为使学生拥有学习体育的良好心理状态,必须努力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如在体育练习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学习和进步;在举行体育比赛和体育测验时,既要充分鼓励赛场上运动员发挥最大实力,又要积极地组织没有参加体育比赛的学生为运动员加油助威,使生生之间建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及团结协作的关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学习的关心及对学生团结关系的维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认真了解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那些关系不好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疏导,使他们摒弃不愉快,油然而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有效的心理交流和沟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昌剑,王红英.寓心理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J].中国德育,2006(07).
[2]林屈明.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0(02).
[3]夏冰冰.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抗挫折心理教育 教育策略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是由于他们的心理正处于日益成熟的阶段,当学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不符合他们的标准,即没有满足的心理需求时,便比较容易出现不满的情绪,从而产生挫败感,如果不能及时地消除这种挫败感,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中学生的这种心理问题在体育学习中比较突出,这是因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学习目标不能顺利实现,从而产生急躁、郁闷及自暴自弃的心理。为了使中学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敢于应对学习中的挫折,并积极主动地战胜它们,下面笔者就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解决抗挫折心理教育问题展开了详细论述。
1.鼓励学生面对现实,将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中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但心理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并且不具备较高的道德意识。因此,他们通常不能用正确的眼光认识现实。中学体育教师应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遭遇挫折后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学生在中学体育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效率较低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教授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并积极地监督和敦促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当学生由于困惑厌烦放弃体育课学习时,教师应不断地赞扬和鼓励学生,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抱着成功的信念,获得最后的胜利;当学生遇到挫折后,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学生以冷静的态度和稳定的情绪上好体育课,并且勇敢地面对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担负起重要的教学责任。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视现实的意识,并使其意志得到不断磨炼,积极地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鼓励学生坚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过程中遭遇的挫折,并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2.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挫折心理教育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致使学生遭遇困难和挫折的因素有很多,教师应对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为学生确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和竞赛目标,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避免学生再次遭遇挫折。教师不能歧视学生,而应按照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和实际体能情况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点。在课余竞赛中同一年级可以分出甲、乙、丙组,分别进行同级别的比赛,从而既体现全班的参与意识,体现群众性,又可以达到提高运动兴趣的目的。在体育达标中可以按提高率计算成绩,调动体质较差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努力学习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挫折心理,达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目的。
3.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挫折环境,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做好应对挫折的准备,为其创设合理的挫折情境,使学生的意志得到有效磨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使学生在风吹、雨打和骄阳下依然坚持上体育课,以此培养学生勇敢接受挑战的勇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耐久跑训练中,以此磨炼学生坚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在学生测验失败、比赛失利时,引导学生依然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失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教师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吃苦的意义,不断磨炼他们的性格和毅力,使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积极乐观地应对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当然,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创造的挫折环境,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最佳效果。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地创造挫折环境。挫折经验的获得往往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一种不经意的自然结果。如果老师有意识创造的挫折情景被学生获知,将会产生怠慢和反感两种教育效果。前者会使学生被动应付,把吃点苦、经历点不平当做是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在这种状态下很难提高相关能力;后者会使学生容易退缩,对体育学习产生反感。二是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其应对挫折的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倘若教师对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差异性不了解,那么挫折教育便会起到比较消极的作用,使学生很容易在挫折面前产生畏惧心理。此外,教师在创设挫折教学情境时,也应鼓励学生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和稳定的情绪面对挫折,积极主动地迎接困难和挑战,赢得最后的胜利,而不能给那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创造挫折环境,避免他们陷入挫折中不能自拔,从而无法提高学生应对体育学习挫折的能力。
4.充分利用体育课堂,师生进行心理交流
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安全感,使其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使生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体育比赛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为使学生拥有学习体育的良好心理状态,必须努力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如在体育练习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学习和进步;在举行体育比赛和体育测验时,既要充分鼓励赛场上运动员发挥最大实力,又要积极地组织没有参加体育比赛的学生为运动员加油助威,使生生之间建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及团结协作的关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学习的关心及对学生团结关系的维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认真了解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对那些关系不好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疏导,使他们摒弃不愉快,油然而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有效的心理交流和沟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昌剑,王红英.寓心理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J].中国德育,2006(07).
[2]林屈明.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0(02).
[3]夏冰冰.关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