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墫先生认为解题应以简单、自然为上!解题最好单刀直入,直剖问题的核心,不要兜圈子,常规题往往可以“一招破敌”,能用一招的决不用两招,这就是简单。所谓“自然”,就是抓住问题的实质,题目该怎么解就怎么解,不故弄玄虚,朴实自然。
技巧重要,但技巧是为解题服务的,“不必为技巧而技巧”,朴实无华往往是最高的技巧!
本文就高考试题各个题段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1. 填空题1~8题的解题技能(概念与审题)
江苏卷填空题1~8题主要考查集合、复数、概率、统计、算法等,侧重于对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能力的考查(单个知识点+基本运算能力),属于容易题,通常“看一看,算一算”即可。
这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对新增内容的不能存在知识盲点,而且要注意审题,正确读懂题意,注意细节,防止出现“眼误”等,如2012年江苏卷第1题:“已知集合A={1, 2, 4},B={2, 4, 6},则A∪B= .”有同学习惯性地将问题理解为:“已知集合A={1, 2, 4},B={2, 4, 6},则A∩B= .”这是因为平时训练求两个集合交集的试题偏多,形成了惯性思维,在答题时没有好好审题,粗心大意,这种错误是十分可惜的!也有同学在考试时弄不清符号“∪”的含义,不知是求交集还是求并集,这说明基本概念、定义必须要一一弄清。
在解题时不必刻意追求速度,用适合自己的解题节奏去答题其实是最好的,有些同学甚至可以稍放慢一点儿速度,确保解题正确率.科学合理地用好草稿纸,算得结果后同学们要认真复查,将结果代入题中读一遍,反思结果、过程是否恰当,即“确认”的环节,这是必不可少的,千万不能在容易题上栽跟头,如2012年江苏卷第5题:“函数f(x)=1-2log6x的定义域为 .”一些同学匆忙地列式,将“1-2log6x≥0”中的“=”遗漏,或化归为“log6x≤12”后解得“x≤6”,遗忘了“x>0”这一隐含条件,亦或是将结果写成“0 2. 填空题9~12题的解题技能(方法与运算)
江苏卷填空题9~12题通常侧重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知识+方法+运算),以及基本运算能力的考查,属于中等题,通常要“想一想,算一算”。
具体的解题思想方法较多,如待定系数法、坐标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化归与转化等,比如2012年江苏卷第9题:“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2,点E是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AB·AF=2,则AE·BF的值是 .”我们知道,求向量的数量积常用的方法有定义法(有直接用定义的,也有先化归转化后再用定义的),还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用解析法,但由于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题中表现往往不一,本题若用解析法会十分简单,而不少考生对在考试时选择了化归转化利用定义,结果耗费较多时间,甚至未果。这要求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全面认识解题方法,在实战中要能快速、准确地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和运算途径。
再如2012年江苏卷第11题:“设α为锐角,若cosα+π6=45,则sin2α+π12的值为 .”本题着重考查角变换,一些考生没能找出条件角“α+π6”与结论角“2α+π12”的关系或不知道寻找角与角的关系,导致不能顺利地获取解题思路。事实上本题也可以利用代换的方法将问题简化,只需令θ=α+π6,则问题等价于:“已知cosθ=45,θ∈π6, 2π3,则sin2θ-π4= .”这说明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对解决某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认识要全面,选择何种方法也十分清楚,这样才不至于在高考时拿不出有效的解题方法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一个人在遇到某个问题时想到某种解法的同时,也制约了他想出其他的解法。”诚然,这是事实,但当实施某种解法遇到挫折时,还是应当考虑解决问题的其他思路,这种意识必须要有。
3. 填空题13~14题的解题技能(创新与应用)
江苏卷填空题13~14题通常是一道侧重于考查思维能力,一道侧重于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试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比较新颖,要求同学们能够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创造性地将问题化归并加以解决。试题有一定难度,建议同学们在解题时沉着、冷静,将问题读懂,寻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探索、尝试,并适时调整解题策略。
如2012年江苏卷第14题:“已知正数a, b, c满足:5c-3a≤b≤4c-a,clnb≥a+clnc,则ba的取值范围是 .”是一道新颖的试题,给人的感觉是与线性规划有关的问题,但入手却不太容易,问题的切入点是什么呢?从所求的“ba”来看c没有了,怎么会没了呢?基于这样的疑问,就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事实上,在条件“5c-3a≤b≤4c-a,clnb≥a+clnc,”两边同时除以正数c得“5-3·ac≤bc≤4-ac,lnbc≥ac”,不难发现,ac、bc是两个整体元,于是令x=ac,y=bc,问题便化归为:“正数x, y满足5-3x≤y≤4-x,y≥ex,求yx的取值范围.”这是大家熟悉的基本问题,江苏卷在线性规划题的考查上运用代换法命题已不是第一次了。如“(2010·江苏卷第12题)设实数x,y满足3≤xy2≤8,4≤x2y≤9,则x3y4的最大值是 .”与“(2006·江苏卷第10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已知平面区域A={(x, y)|x+y≤1, 且x≥0, y≥0},则平面区域={(x+y,x-y)|(x,y)∈A}的面积为 .”
高考命题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同一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下年再考,同一思想方法可以换貌反复考查,这与命题老师有一定关系。
在复习过程中,适当做些高质量的填空题以及难度适中的竞赛题对提高解13、14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同学们不仅要熟络基本知识,活用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还要通晓基本思想观念,因为难题的命制是有较高的立意的。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不宜在这两道题上耗费过多的时间,以免影响整卷的解答。
4. 解答题15~16题的解题技能(规范与表达)
江苏卷解答题15~16题通常是三角题(向量)与立体几何题,属于容易题,阅卷时对答题规范要求较高,熟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容易题被扣分。”所以解答过程要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不能跳步,因为阅卷是踩点给分的,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或式子准确表达你的解答,必要的步骤一定要写清楚,并确保求得结果或结论正确。
技巧重要,但技巧是为解题服务的,“不必为技巧而技巧”,朴实无华往往是最高的技巧!
本文就高考试题各个题段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1. 填空题1~8题的解题技能(概念与审题)
江苏卷填空题1~8题主要考查集合、复数、概率、统计、算法等,侧重于对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能力的考查(单个知识点+基本运算能力),属于容易题,通常“看一看,算一算”即可。
这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对新增内容的不能存在知识盲点,而且要注意审题,正确读懂题意,注意细节,防止出现“眼误”等,如2012年江苏卷第1题:“已知集合A={1, 2, 4},B={2, 4, 6},则A∪B= .”有同学习惯性地将问题理解为:“已知集合A={1, 2, 4},B={2, 4, 6},则A∩B= .”这是因为平时训练求两个集合交集的试题偏多,形成了惯性思维,在答题时没有好好审题,粗心大意,这种错误是十分可惜的!也有同学在考试时弄不清符号“∪”的含义,不知是求交集还是求并集,这说明基本概念、定义必须要一一弄清。
在解题时不必刻意追求速度,用适合自己的解题节奏去答题其实是最好的,有些同学甚至可以稍放慢一点儿速度,确保解题正确率.科学合理地用好草稿纸,算得结果后同学们要认真复查,将结果代入题中读一遍,反思结果、过程是否恰当,即“确认”的环节,这是必不可少的,千万不能在容易题上栽跟头,如2012年江苏卷第5题:“函数f(x)=1-2log6x的定义域为 .”一些同学匆忙地列式,将“1-2log6x≥0”中的“=”遗漏,或化归为“log6x≤12”后解得“x≤6”,遗忘了“x>0”这一隐含条件,亦或是将结果写成“0 2. 填空题9~12题的解题技能(方法与运算)
江苏卷填空题9~12题通常侧重于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知识+方法+运算),以及基本运算能力的考查,属于中等题,通常要“想一想,算一算”。
具体的解题思想方法较多,如待定系数法、坐标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化归与转化等,比如2012年江苏卷第9题:“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2,点E是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AB·AF=2,则AE·BF的值是 .”我们知道,求向量的数量积常用的方法有定义法(有直接用定义的,也有先化归转化后再用定义的),还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用解析法,但由于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题中表现往往不一,本题若用解析法会十分简单,而不少考生对在考试时选择了化归转化利用定义,结果耗费较多时间,甚至未果。这要求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全面认识解题方法,在实战中要能快速、准确地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和运算途径。
再如2012年江苏卷第11题:“设α为锐角,若cosα+π6=45,则sin2α+π12的值为 .”本题着重考查角变换,一些考生没能找出条件角“α+π6”与结论角“2α+π12”的关系或不知道寻找角与角的关系,导致不能顺利地获取解题思路。事实上本题也可以利用代换的方法将问题简化,只需令θ=α+π6,则问题等价于:“已知cosθ=45,θ∈π6, 2π3,则sin2θ-π4= .”这说明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对解决某类问题的基本方法认识要全面,选择何种方法也十分清楚,这样才不至于在高考时拿不出有效的解题方法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一个人在遇到某个问题时想到某种解法的同时,也制约了他想出其他的解法。”诚然,这是事实,但当实施某种解法遇到挫折时,还是应当考虑解决问题的其他思路,这种意识必须要有。
3. 填空题13~14题的解题技能(创新与应用)
江苏卷填空题13~14题通常是一道侧重于考查思维能力,一道侧重于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试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比较新颖,要求同学们能够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构造数学模型,创造性地将问题化归并加以解决。试题有一定难度,建议同学们在解题时沉着、冷静,将问题读懂,寻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探索、尝试,并适时调整解题策略。
如2012年江苏卷第14题:“已知正数a, b, c满足:5c-3a≤b≤4c-a,clnb≥a+clnc,则ba的取值范围是 .”是一道新颖的试题,给人的感觉是与线性规划有关的问题,但入手却不太容易,问题的切入点是什么呢?从所求的“ba”来看c没有了,怎么会没了呢?基于这样的疑问,就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事实上,在条件“5c-3a≤b≤4c-a,clnb≥a+clnc,”两边同时除以正数c得“5-3·ac≤bc≤4-ac,lnbc≥ac”,不难发现,ac、bc是两个整体元,于是令x=ac,y=bc,问题便化归为:“正数x, y满足5-3x≤y≤4-x,y≥ex,求yx的取值范围.”这是大家熟悉的基本问题,江苏卷在线性规划题的考查上运用代换法命题已不是第一次了。如“(2010·江苏卷第12题)设实数x,y满足3≤xy2≤8,4≤x2y≤9,则x3y4的最大值是 .”与“(2006·江苏卷第10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已知平面区域A={(x, y)|x+y≤1, 且x≥0, y≥0},则平面区域={(x+y,x-y)|(x,y)∈A}的面积为 .”
高考命题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同一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下年再考,同一思想方法可以换貌反复考查,这与命题老师有一定关系。
在复习过程中,适当做些高质量的填空题以及难度适中的竞赛题对提高解13、14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同学们不仅要熟络基本知识,活用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还要通晓基本思想观念,因为难题的命制是有较高的立意的。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不宜在这两道题上耗费过多的时间,以免影响整卷的解答。
4. 解答题15~16题的解题技能(规范与表达)
江苏卷解答题15~16题通常是三角题(向量)与立体几何题,属于容易题,阅卷时对答题规范要求较高,熟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容易题被扣分。”所以解答过程要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不能跳步,因为阅卷是踩点给分的,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或式子准确表达你的解答,必要的步骤一定要写清楚,并确保求得结果或结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