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城乡一体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一个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我国城乡一体化理论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与探索阶段 改革开发后到80年代中后期;研究阶段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建立 90年代中期至今。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试析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決定》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决策层面释放推动我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新思路。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的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形成了不同层面的内涵丰富的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论断,其中形成共识的有:
1、城乡一体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张学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2、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
3、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提出的----毛利超等
4、我国城乡一体化理论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提出与探索阶段改革开发后到80年代中后期;
研究阶段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建立 90年代中期至今。
首先,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次,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城乡的分离对立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障碍,未来的社会不是固化城乡分离,而是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城乡融合需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及伴随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城市化;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与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可见,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发展过程。理想的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是通过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改变,达到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市场,互为资源,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协调共享的社会形态。这就是说,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必须以实现高度发达的城市化为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思想认知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或强调人的城镇化,或强调土地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论者以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探索研究,提出改革户籍制度方案。笔者以为,在当前我国户籍管理日趋规范化的大前提下,放开户籍属地管理不是难事,户籍随人走完全可行,但与户籍相关联的其它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制度必须跟进,达到如《报告》规划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否则,农民工未必会放弃农村医保、种粮等利好政策带给他们可工可农、相对自由的农村户籍,也未必会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敞亮家园而拖家带口去争取城市“一张床”的蜗居生活。《农民工市民化现状报告》主笔魏后凯在解读报告数据背后深层次原因时指出:“只有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后,才能逐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人口的经济收入、住房等一系列的差距”,“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主要存在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承载力约束等六大障碍,要加快推进市民化进程,就必须完善体制机制,彻底破除这六大障碍”。可见,城市化的进程必然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实现。
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等等多个方面,其多面性决定了认识的不同。有认为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甚至消灭城乡差别,使城乡融为一体的;有认为统一城乡布局,加强城乡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也有从空间和生态环境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在空间规划、生态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把所有这些研究结果归纳起来,我认为是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很好的规划方案。
“城镇化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差距”,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辜胜阻建议:“对不能落户的常住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城镇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文明。”他认为,上世纪60年代我国过快推进城镇化造成持续20年的逆城镇化运动,就是由于片面追求人的城市化,忽视了就业和吃粮等问题的结果。他认为:新型城镇化要体现以新方向---从偏重土地城镇化向重视人的城镇化转变,基本公共服务有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新目标---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型转变;新模式---资源配置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新方式---粗放式高物耗方式向集约、低碳、绿色转变;新路径---一方面通过城市群与中小城市两条腿走路,另一方面要实现人口异地转移与就地城镇化;新动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实现产城结合的“六大新意”,最终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黄延信建议:要赋予农民自建房合法产权,确权保障农民宅基地;让农民在村里有房住,同时允许城里人去村里购买宅基地和房子,带动村镇发展和农户增收。笔者认为,这些建议是源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实际与实践经验的,与十八大报告目标相对称,其实施有利于解决城市建设主力军---农民工的权益维护(包括人、业、钱、地、房五要素)、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城乡关系的融合等诸多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理论比较研究 张学亮 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年12月21日
2、制度创新与城乡一体化互动机理分析毛利超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2年第3期
3、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李丹 《理论与当代》2008年第1期
4、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问题和途径及改革要点蔡玉胜《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第2期
5、什么是有效的城镇化改革路径李轶《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第18期
6、农民工市民化现状报告魏后凯等《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9期
7、城镇化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差距金辉《经济参考报》2014年5月19日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试析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決定》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从决策层面释放推动我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新思路。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的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形成了不同层面的内涵丰富的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论断,其中形成共识的有:
1、城乡一体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张学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比较研究”
2、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李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
3、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提出的----毛利超等
4、我国城乡一体化理论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提出与探索阶段改革开发后到80年代中后期;
研究阶段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建立 90年代中期至今。
首先,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次,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城乡的分离对立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障碍,未来的社会不是固化城乡分离,而是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城乡融合需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及伴随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城市化;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与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可见,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发展过程。理想的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是通过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改变,达到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市场,互为资源,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协调共享的社会形态。这就是说,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必须以实现高度发达的城市化为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思想认知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或强调人的城镇化,或强调土地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论者以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探索研究,提出改革户籍制度方案。笔者以为,在当前我国户籍管理日趋规范化的大前提下,放开户籍属地管理不是难事,户籍随人走完全可行,但与户籍相关联的其它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制度必须跟进,达到如《报告》规划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否则,农民工未必会放弃农村医保、种粮等利好政策带给他们可工可农、相对自由的农村户籍,也未必会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敞亮家园而拖家带口去争取城市“一张床”的蜗居生活。《农民工市民化现状报告》主笔魏后凯在解读报告数据背后深层次原因时指出:“只有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后,才能逐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人口的经济收入、住房等一系列的差距”,“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主要存在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承载力约束等六大障碍,要加快推进市民化进程,就必须完善体制机制,彻底破除这六大障碍”。可见,城市化的进程必然影响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实现。
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等等多个方面,其多面性决定了认识的不同。有认为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甚至消灭城乡差别,使城乡融为一体的;有认为统一城乡布局,加强城乡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也有从空间和生态环境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在空间规划、生态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把所有这些研究结果归纳起来,我认为是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一个很好的规划方案。
“城镇化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差距”,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辜胜阻建议:“对不能落户的常住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城镇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文明。”他认为,上世纪60年代我国过快推进城镇化造成持续20年的逆城镇化运动,就是由于片面追求人的城市化,忽视了就业和吃粮等问题的结果。他认为:新型城镇化要体现以新方向---从偏重土地城镇化向重视人的城镇化转变,基本公共服务有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新目标---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型转变;新模式---资源配置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新方式---粗放式高物耗方式向集约、低碳、绿色转变;新路径---一方面通过城市群与中小城市两条腿走路,另一方面要实现人口异地转移与就地城镇化;新动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实现产城结合的“六大新意”,最终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黄延信建议:要赋予农民自建房合法产权,确权保障农民宅基地;让农民在村里有房住,同时允许城里人去村里购买宅基地和房子,带动村镇发展和农户增收。笔者认为,这些建议是源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实际与实践经验的,与十八大报告目标相对称,其实施有利于解决城市建设主力军---农民工的权益维护(包括人、业、钱、地、房五要素)、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城乡关系的融合等诸多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理论比较研究 张学亮 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年12月21日
2、制度创新与城乡一体化互动机理分析毛利超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2年第3期
3、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与分析李丹 《理论与当代》2008年第1期
4、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问题和途径及改革要点蔡玉胜《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第2期
5、什么是有效的城镇化改革路径李轶《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第18期
6、农民工市民化现状报告魏后凯等《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9期
7、城镇化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差距金辉《经济参考报》2014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