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主要存在两种疫情防控模式 对传染源的控制有程度上的差异
目前,全球主要有两种防控模式: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严控模式,还有一种是美国以及整个南美洲为代表的宽松模式。事实上,现在东亚的其他国家,像日本和韩国,以及欧洲的英国、意大利和法国,他们所采取的防控模式介于中国和美洲模式之间,也就是说既不是那么紧,也不是那么松。所谓的紧,我们是要全方位地控制疫情,争取找到每一个病人。但在西方一些国家看来,控制疫情传播是要讲究百分比的,即每次疫情来临时,我们不可能百分百控制,可能控制60%或80%的病人。他们也认为找到的病人越多越好,但没办法保证能找到每一个病人。近期北京疫情有反弹,北京采取了尽可能多检测的策略,多检测就是要多找到传染源。所以,我们对于控制疫情传播、控制传染源理念和做法,与西方国家是有本质的差别的。我们是彻底,他们是尽可能,对传染源的控制有一个程度上的差异。
第二个区别就是关于阻断传播。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他们的模式是延缓疾病的流行速度。这是什么意思?对于发现的病人,如果病情不是很严重,他们甚至可以居家隔离,而且也不会仔细去寻找与他密切接触的人。但是在中国,我们是要找到每一个密切接触者,也就是说要充分地把传播的途径给阻断掉。同时,我们还会在各地对于没有感染者的人实施充分的保护。对于有疫情传播风险的人进入这个城市,可能会按照风险程度进行核酸检测,或者进行路径隔离,使大多数人处于安全的环境之中。
这两种模式,我们中国是要绝对地做到防控的严控模式,但是西方是要尽量做好防控的宽松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面,中国的决策背后需要极大的支撑。也就是说,当一个城市完全停摆以后,这个城市的基本服务仍然要提供,这对整个社会后续的支持体系有极大的要求。所以,这种方法在很多国家事实上很难真正做到,但是中国这一次确实做到了。
中国的防控成果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对于输入性的传染病而言,原则上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阻断,都存在一个阻断效率的问题。英国流行病学专家曾做过一个预测:如果武汉不封城,各地也没有采取一级响应措施,对疫情听之任之,那仅就3000万人口的上海而言,最终会有80万左右的人感染;如果只是把武汉封闭,但上海不采取任何措施,最终上海也会有20万左右的人感染;如果上海同时采取一级响应措施,那上海的感染人数可能会有3万人。我觉得这个测试从理论上讲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说根据干预措施的力度,发现病人,追踪密切接触者,对传染源进行隔离,可以达到一定的阻断效率,但没有能预想到中国各个省的防控是做到百分之百的。
事实上,在中国,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我们第一波疫情的防控效果都非常接近,那就是基本上对每一个输入性的病例都实现了彻底的发现,而且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彻底的追踪。所以最近北京发生这次反弹疫情后,大家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使得二代病例的人数非常少。
北京新疫情与武汉疫情完全不同 为防控散发病例而又不影响社会运转提供样板
在北京新发地出现疫情后,网络上很多人说,北京这次是海鲜市场,武汉也是海鲜市场,北京此次疫情的影响一定会跟武汉差不多。其实并非如此。北京这次新疫情与武汉疫情完全不同。
所谓的相同,就是说表面上看上去很相同,都是发生在菜市场、海鲜市场,环境都很拥挤。但是,这两次疫情存在一些非常本质性上的差异:第一,北京第一次疫情是来自武汉的多点输入,这次则是单点的暴发,原则上来讲,单点暴发如果处理得早,不会发生后续的一系列事件;第二,北京这次检测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非常早期地发现病例,以及与早期病例有接触的人,而且会通过主动的筛查来隔离传染源。
北京这次与武汉早期疫情防控最大的区别在于,实施的是主动的筛查,而不是因症就诊。现在的新病例有一个非常难对付的点是,他们经常会无症状地在社会上进行传播。但是北京市进行了主动的筛查,及时发现病人。我们本来是不知道病人的位置的,但是因为因症就诊给了位置,然后我们就可以把他找出来,找出来以后再进行大数据的追踪,就可以达到90%以上的覆盖面。90%以上的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被追踪到,然后根据不同风险制定防控策略,所以北京这次防控效果就非常好。
北京在防控措施方面做到了快速处置与精准管控,防疫强度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确保了整个北京的有序运行,除了暴发疫情的有些街区外,其他地方仍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行。这种防控模式,为将来中国各地防控散发病例而又不影响社会运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很多人问我,将来如果出现散发病例,会不会像北京这样的形成一个小规模的暴发?我对他们说,现在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所在的城市一定没有散发病例,但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快速地响应,精准地防控,切忌一刀切。是否一刀切,其实取决于这个病例所在的城市,大数据追踪做得好不好,病人量大不大。如果病人量很大的话,大数据追踪就会出现困难。这就是北京新疫情与全国早期疫情完全不同的地方。
从北京此次疫情来看,中国近期的疫情仍然属于可控状态。今天北京所做的精准防控,及时处置,不影响全局的防控策略,应该是今后全国各地防控的常态。让疫情在接近零病例的水平波动,让生活在接近常态化的水平继续,是近期的明智选择。
各国复工复产后疫情有反弹风险 若无疫苗疫情可能要持续到明年年底
北京疫情加速管控的同时,高疫情国家迫于经济压力,逐渐采取全面开放的政策,這将带来全球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目前看来,国际范围内不能短期消除病毒,随着各个国家开始复工复产,疫情有反弹的风险。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在疫情初期,大家讨论说今年夏天有可能疫情会降下来,冬天会出现第二波疫情。事实上,我们现在看疫情的走势,其实并不是我们大家以前所想象的那样。现在的全球疫情,一天的新增确诊人数仍然可以达到18万。这到底是第一波疫情没有到顶?还是在第一波的基础上,又出现并叠加了第二波疫情?
我认为,第一波疫情出现了一个平台期,这是各个国家严加防控的结果。现在之所以在第一波疫情的基础上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全球范围内,大家复工复产的意愿比较强烈。各个国家已经等不及第一波疫情下来,都开始复工复产,导致疫情又有上升。
这一波疫情什么时候能降下来?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在很长一段时间,疫情有可能就处于一个平台期,或者不断慢慢地向上走的一个态势。从今天许多国家的做法来看,我们看不到疫情有任何减缓的趋势。所以,以前大家认为的在全球范围内很快可以控制疫情,这种可能性事实上逐渐被打消掉了。
后阶段疫情的防控,全球范围内期盼疫苗的问世。如果没有疫苗,不断蔓延的疫情可能要持续到明年年底。明年年底以后,再到后年,以及以后不管是每年的冬春季,还是夏季,疫情仍会存在。因为现在来看,这个病毒不单单是在天气冷时容易生存,而且对热也有一定的耐受性。这种情况下,全球范围内形成群体免疫成为一种可能。
无论疫苗到来与否,中国要保留谨慎心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倡导公众场所戴口罩、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强化个人卫生的科普教育,在防疫工作继续巩固,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坚决推进经济的复苏,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新常态”。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不久前对全球疫情有一个评价:“世界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病毒本身,而是缺乏全球团结和全球领导。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我们无法战胜这种流行病。”这句话透露出他对全球疫情蔓延的前景感到不安。
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后阶段全球范围内疫情防控如何进行合作,将是对我们最大的一个挑战。
(摘自7月12日《光明日报》。本文摘自张文宏在“科创中国”上的演讲,该报记者陈海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