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知道,合理运用多媒体对课文内容、插图以及运用声音、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借助多媒体的多维创新,使许多抽象深奥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化。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教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热情。语文课本来就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生,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课的外延就有多大。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只会教教材,而非会用教材。《新课标》指导教师打破传统理念,拓展教学空间,这也大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燕子》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歌曲导入法,先让学生欣赏动听的儿童歌曲《小燕子》。随着欢快的歌声,屏幕上赫然出现了几只轻捷灵巧的小燕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双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是那样的机灵活泼。它们一会儿飞翔在广阔灿烂的天空中,一会儿穿梭于满眼绿色的田野上,一会儿又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听着,看着,同学们已不自觉地被歌曲与图画所吸引。我轻轻地关掉音乐和图片,说:“这首歌好听吗?”“好听。”“你们想不想了解机灵活泼的小燕子呢?”“想!”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我以这样的情境和设问导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学习动机,明确了学习目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来。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陶冶学生情感
情感是人对所接触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与学生的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着的,欢迎、满意、愉快的情感有助于认识的发展,而随着对某种事物认识的加深,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升华,并对这种事物的认识便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辩证的联系启发我们:情感是儿童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课堂教学中陶冶儿童的情感,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心境,让他们产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使冷静的理智与坚强的意志相联系、产生克服困难、攻克难关的巨大动力。多媒体技术在具有智力功能的同时具有审美功能,为陶冶学生情感提供客观的可能。课文内容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很难直接产生活生生的事物形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声同步的教材,变生硬死板的文字形象为活灵活现的实体形象,会产生激励、愉悦的审美效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如组织学生讨论或朗读课文,配以恰当音乐渲染气氛,以唤起学生的情感的体验。课文《趵突泉》写景抒情,教学时播入配乐朗读和影像,使学生在听读感知、欣赏体味中仿佛置身于趵突泉公园里,尽情地欣赏凉亭旁、垂柳下池水清澈,大泉不断翻滚,小泉不断地冒出形态各异的气泡的美景。一名学生看后充满激情地述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趵突泉太美了,难怪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影视的形象往往更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我运用录像再现长征路上小红军为了不想拖累陈赓同志,一步一步说服陈赓骑上马先走的感人情景,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小红军为了不拖累别人,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格,更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 “诗眼”,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我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而且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知识面
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语文教学,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进行课外延伸。例如,我在教学《颐和园》时,为了延伸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教育,我制作了反映我国众多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课件让学生欣赏。学生们各个兴趣盎然,欣赏的津津有味。这完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学生在领略美景的同时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深化课文内容,体现素质教育。又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让学生欣赏、阅读,使学生了解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我想这才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因为我们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取到最佳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教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热情。语文课本来就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生,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课的外延就有多大。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只会教教材,而非会用教材。《新课标》指导教师打破传统理念,拓展教学空间,这也大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燕子》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歌曲导入法,先让学生欣赏动听的儿童歌曲《小燕子》。随着欢快的歌声,屏幕上赫然出现了几只轻捷灵巧的小燕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双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是那样的机灵活泼。它们一会儿飞翔在广阔灿烂的天空中,一会儿穿梭于满眼绿色的田野上,一会儿又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听着,看着,同学们已不自觉地被歌曲与图画所吸引。我轻轻地关掉音乐和图片,说:“这首歌好听吗?”“好听。”“你们想不想了解机灵活泼的小燕子呢?”“想!”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我以这样的情境和设问导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学习动机,明确了学习目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来。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陶冶学生情感
情感是人对所接触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与学生的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着的,欢迎、满意、愉快的情感有助于认识的发展,而随着对某种事物认识的加深,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升华,并对这种事物的认识便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辩证的联系启发我们:情感是儿童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课堂教学中陶冶儿童的情感,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心境,让他们产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使冷静的理智与坚强的意志相联系、产生克服困难、攻克难关的巨大动力。多媒体技术在具有智力功能的同时具有审美功能,为陶冶学生情感提供客观的可能。课文内容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很难直接产生活生生的事物形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声同步的教材,变生硬死板的文字形象为活灵活现的实体形象,会产生激励、愉悦的审美效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如组织学生讨论或朗读课文,配以恰当音乐渲染气氛,以唤起学生的情感的体验。课文《趵突泉》写景抒情,教学时播入配乐朗读和影像,使学生在听读感知、欣赏体味中仿佛置身于趵突泉公园里,尽情地欣赏凉亭旁、垂柳下池水清澈,大泉不断翻滚,小泉不断地冒出形态各异的气泡的美景。一名学生看后充满激情地述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趵突泉太美了,难怪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影视的形象往往更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我运用录像再现长征路上小红军为了不想拖累陈赓同志,一步一步说服陈赓骑上马先走的感人情景,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小红军为了不拖累别人,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格,更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 “诗眼”,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我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而且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知识面
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语文教学,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进行课外延伸。例如,我在教学《颐和园》时,为了延伸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教育,我制作了反映我国众多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课件让学生欣赏。学生们各个兴趣盎然,欣赏的津津有味。这完全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自主学习,学生在领略美景的同时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深化课文内容,体现素质教育。又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让学生欣赏、阅读,使学生了解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我想这才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因为我们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取到最佳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