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诞生以后,各种版本的选修教材便应运而生。根据选修教材编辑成册和课程标准精神所指可以看出,探究和积累是选修课的两个重要关键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点关注的两个主要内容。
一、积累——开启教材的宝库和钥匙
积累,就是逐渐聚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同义语有:“整合”、“收集”、“搜集”、“梳理”、“归纳”、“归类”、“整理”、“增加”等。积少成多,积土成山,积善成德,集腋成裘等,都是“积累”意义的高度概括。教材里有多少瑰宝,怎样打开这座宝库,积累是最好的钥匙。我们知识的增长,问题的发现,科学的发明,事业的成功,学业的进步,甚至时代和社会的前进,都是积累所致。从小学到高中,是年龄不断增长、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正因为这样,课标对此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意梳理”,通过“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积累的时机,主要在课堂,积累的对象,主要是文本,积累的内容,可根据课文特点、编者要求和实际需要确定,积累的角度,重点是新鲜知识,要因课文和模块而易。值得一提的是,选修教材中可积累的新鲜知识甚多,更是积累的最佳领地。例如《中国小说欣赏》模块中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伟大作品,其中涉及的各种知识极为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即使是入编的这则节选,也同样传达了多种知识。根据课文实际,可从如下方面积累:
一是“积累”人情口语:将养、望候、常法、中用、形景、添养、素日、多心、往日、受用、方才、兴出、新文、要紧、多事、情分、用度、多嫌、只管、烦难、多情、难得、应候、说不得、禁不得、怨不得、背地里、正经人
二是“积累”频繁成语:天翻地覆、虎视眈眈、无依无靠、一无所有、同病相怜、惊师动众
三是“积累”文化常识:春分、秋分、礼数、太医、五谷、杂书、丫头、燕窝、嫁妆
四是“积累”人物特点:
①林黛玉:聪明无比、内慧外秀、迷离梦幻、多病柔弱、动静交融、才华横溢、天生丽质、多愁善感、多才多艺、孤独高傲
②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掘、大家闺秀、热情诚恳、世故冷峻、圆滑玲珑
五是“积累”保健常识:添养、精神气血、益气补神、平肝健胃、滋阴补气
六是“积累”文言俗语:①食谷者生,②死生由命,富贵在天,③司马牛之叹,④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这样积累,分类呈出,科学整合,使文本主要知识清晰化、明朗化,优势显著,梳理恰当,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知识宝库。当然,积累的前提,是为了知其然,终极是为了运用,仅仅罗列封存,束之高阁,还是静止的被动的消极的。如人情口语“将养”应怎样解释,“礼数”知识在古代有哪些,人物特点在文中有何表现,保健知识有无道理,与今天的保健理念是否矛盾,文言俗语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在文中有何作用。这样思考诠释应用所得,积累就是动态的主动的积极的,不仅有助于消化文本,增进理解,而且可以熟能生巧,转化为应用,上升为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知识,就是在积累智慧、积累能力、积累财富。
二、探究——开拓教材的宽度和深度
有了丰富的积累,就有了探究的基础和资本,可见,积累是为探究服务的。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同义语有:“探寻”、“探索”、“探讨”、“研究”、“研读”等。选修教材与必修文本一样,都是以文和图的形式静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个系列、每个模块、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容量都是固定的,承载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动态地“研读”教材,积极“探寻”其中的真谛,用多色多棱的眼光来阅读,它们又是不固定的,是无限的,正所谓一叶一世界,一文一乾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探究”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探索”的眼光,积极“探讨”其中的奥秘,让教材膨胀放大,从而发现新问题,步入新境界,获得新知识,享受新成果。探究的特点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的层次主要是指纵向开拓,正向妙思,逆向求异,多向联想等。无论何种课文,一旦经过了这么多渠道的探究,都会使被探究的内容和问题清晰化、明朗化、深刻化,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以“诗歌与散文”系列中的《项羽之死》为例。
《项羽之死》节选自《项羽本纪》,篇幅很短。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这则文言作为选修文本,笔者以为,最主要原因是这篇文章值得探究的东西甚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带着为课标“探究”理念服务而坐客于选教材的。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文本内容,以“探究”为主要解读途径,在大致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是项羽是在什么地方死的?
“探究”环境背景。项羽出垓下,过淮河,误入阴陵,困于东城,死于乌江,一路损兵折将,形势急转直下,这就为项羽的悲剧提供了极为具体的背景,这一背景说明了什么呢?由此展开探究,形成如下要点:①说明项羽大势已去,英雄再无用武之地;②被阴陵农夫欺骗而误入沼泽,说明已失去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民心者失天下;③不听亭长建议,说明他刚愎自用,虽已无力回天,却还要沽名钓誉;④水与泪有关,以乌江为项羽自刎之所,使他的下场显得更加凄凉悲惨。
二是项羽为什么要死在这里?
“探究”刘项之争。项羽起兵八年,势不可挡,随后与刘邦形成争霸之势,“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之后,这种争霸就更加激烈,鸿门之宴,是这种争霸的一次预演,项羽的坐失良机,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便决定了项羽以失败告终。八年之后,项羽被追至东城,最后自刎,这一结果,实际上从鸿门宴就已经开演了,刘项之争终于以项羽彻底失败落下帷幕。这样探究,因果相关,追根溯源,长时间,大跨度,使学生对这段汉初历史有了高屋建瓴的深刻印象。 三是项羽是怎么死的?
“探究”悲壮情景。史家给项羽的盖棺定论是“失败的英雄”。英雄之死,当然有“英雄”的气概和特点,根据文本可知,他的死悲壮激烈,惊天动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探究因此生成:①项羽动作,第一组:惊—起—饮—歌—泣,第二组:呼—驰—斩,第三组:嗔—叱,第四组:驰—斩—杀—亡。②项羽的语言:惊呼、歌诗、回顾、总结、赠马、赠头。可见,项羽身陷绝境,托身无所,却大义凛然,面无惧色,勇猛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但终因寡不敌众,自刎身亡。在这里,项羽的泪是“英雄之泪”,项羽的歌是“英雄之歌”,项羽的死是“英雄之死”,项羽的败是“英雄之败”。这样的典型,历史上绝无仅有,也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人们不曾忘记他,并成为众多文学艺术家宠爱的创作素材。这样探究,既忠于文本,又扩展开来,居高临下,准确到位,对项羽之死的悲壮情景,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
四是项羽为什么要这样死?
“探究”人物性格。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他死在江边,死在战场,死在自己手里,与这个落魄英雄的性格密切相关,从而有意识地启迪学生,从项羽身上寻找矛盾,矛盾越多,个性就越鲜明,形象就越突出,于是形成这样几个探究要点:①项羽是个“有泪不轻弹”的七尺男儿,又是个柔情似水、在美人面前“泣数行下”的普通男人,表明了他勇武刚强、多情善感的特点;②项羽既是个一呼百应、勇猛善战的西楚霸王,可是在有退路的情况下又不愿意“东渡乌江”,东山再起,认为是“天之亡我”,显示了他勇猛英武却又自负伤感、相信天命的性格;③项羽既是个嫉恶如仇、视死如归、杀敌如麻的猛将,又是个见了敌方“故人”愿献“头”颅、成人之美的义士,表现了他勇武过人、知耻重义的品格。这样探究,使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就有了全方位的认识,眼前这位“失败的英雄”,众多矛盾集于一身,个性鲜明,独树一帜,血肉丰满,极富立体感。
五是项羽的死告诉了我们什么?
“探究”历史意义。项羽的死已成为历史,学习这篇课文,就要认识其产生的意义。教学时,让同学们带着评判的眼光,纵横思辨,正反兼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旁征博引,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形成如下探究观点:①项羽不能重用人才,不分好坏,不辨真假,如刘邦曰:“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②项羽不能屈伸,不能忍辱负重,不听亭长劝告,如杜牧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胡曾曰:“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③项羽有节气,有骨气,不向刘邦求和,宁可战死疆场,也不苟且偷生,堂堂男子,铮铮铁骨,赢得千古真名,李清照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④项羽只是一介武夫,没有谋略,没有治国才能,司马迁曰:项羽“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⑤项羽以武服人,常年征战,不知安抚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阴陵百姓将其指向沼泽,就是明证。⑥项羽的死顺应了历史,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中国统一的作用,如果他此时过江,势必东山再起,中国又要分裂纷争多年。⑦项羽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当初坐失良机,放走刘邦,犹如放虎归山,毛泽东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⑧项羽刚愎自用,自作聪明,错误在身,却不自责,归咎天意,司马迁曰:“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⑨项羽以敌为友,忠奸不分,生死关头,自刎献头于敌,虽重义气,却为后人所耻,茫茫史海,唯此一人,实在愚蠢之至。
可见,探究是开拓教材深度和宽度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文本韵味和意味的主要途径,同时又是激发同学们求新、求异、求变思维的催化剂,特别是像《项羽之死》这样的作品,更是这样。选修教材中的大多数篇目,也都充满着探究的因子,甚至可以说,选修教材都是为探究而选的典范精品,我们应该有所意识。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
一、积累——开启教材的宝库和钥匙
积累,就是逐渐聚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同义语有:“整合”、“收集”、“搜集”、“梳理”、“归纳”、“归类”、“整理”、“增加”等。积少成多,积土成山,积善成德,集腋成裘等,都是“积累”意义的高度概括。教材里有多少瑰宝,怎样打开这座宝库,积累是最好的钥匙。我们知识的增长,问题的发现,科学的发明,事业的成功,学业的进步,甚至时代和社会的前进,都是积累所致。从小学到高中,是年龄不断增长、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正因为这样,课标对此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意梳理”,通过“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积累的时机,主要在课堂,积累的对象,主要是文本,积累的内容,可根据课文特点、编者要求和实际需要确定,积累的角度,重点是新鲜知识,要因课文和模块而易。值得一提的是,选修教材中可积累的新鲜知识甚多,更是积累的最佳领地。例如《中国小说欣赏》模块中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伟大作品,其中涉及的各种知识极为丰富,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即使是入编的这则节选,也同样传达了多种知识。根据课文实际,可从如下方面积累:
一是“积累”人情口语:将养、望候、常法、中用、形景、添养、素日、多心、往日、受用、方才、兴出、新文、要紧、多事、情分、用度、多嫌、只管、烦难、多情、难得、应候、说不得、禁不得、怨不得、背地里、正经人
二是“积累”频繁成语:天翻地覆、虎视眈眈、无依无靠、一无所有、同病相怜、惊师动众
三是“积累”文化常识:春分、秋分、礼数、太医、五谷、杂书、丫头、燕窝、嫁妆
四是“积累”人物特点:
①林黛玉:聪明无比、内慧外秀、迷离梦幻、多病柔弱、动静交融、才华横溢、天生丽质、多愁善感、多才多艺、孤独高傲
②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掘、大家闺秀、热情诚恳、世故冷峻、圆滑玲珑
五是“积累”保健常识:添养、精神气血、益气补神、平肝健胃、滋阴补气
六是“积累”文言俗语:①食谷者生,②死生由命,富贵在天,③司马牛之叹,④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这样积累,分类呈出,科学整合,使文本主要知识清晰化、明朗化,优势显著,梳理恰当,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知识宝库。当然,积累的前提,是为了知其然,终极是为了运用,仅仅罗列封存,束之高阁,还是静止的被动的消极的。如人情口语“将养”应怎样解释,“礼数”知识在古代有哪些,人物特点在文中有何表现,保健知识有无道理,与今天的保健理念是否矛盾,文言俗语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在文中有何作用。这样思考诠释应用所得,积累就是动态的主动的积极的,不仅有助于消化文本,增进理解,而且可以熟能生巧,转化为应用,上升为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知识,就是在积累智慧、积累能力、积累财富。
二、探究——开拓教材的宽度和深度
有了丰富的积累,就有了探究的基础和资本,可见,积累是为探究服务的。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同义语有:“探寻”、“探索”、“探讨”、“研究”、“研读”等。选修教材与必修文本一样,都是以文和图的形式静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个系列、每个模块、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容量都是固定的,承载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动态地“研读”教材,积极“探寻”其中的真谛,用多色多棱的眼光来阅读,它们又是不固定的,是无限的,正所谓一叶一世界,一文一乾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探究”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探索”的眼光,积极“探讨”其中的奥秘,让教材膨胀放大,从而发现新问题,步入新境界,获得新知识,享受新成果。探究的特点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的层次主要是指纵向开拓,正向妙思,逆向求异,多向联想等。无论何种课文,一旦经过了这么多渠道的探究,都会使被探究的内容和问题清晰化、明朗化、深刻化,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以“诗歌与散文”系列中的《项羽之死》为例。
《项羽之死》节选自《项羽本纪》,篇幅很短。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这则文言作为选修文本,笔者以为,最主要原因是这篇文章值得探究的东西甚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带着为课标“探究”理念服务而坐客于选教材的。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文本内容,以“探究”为主要解读途径,在大致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是项羽是在什么地方死的?
“探究”环境背景。项羽出垓下,过淮河,误入阴陵,困于东城,死于乌江,一路损兵折将,形势急转直下,这就为项羽的悲剧提供了极为具体的背景,这一背景说明了什么呢?由此展开探究,形成如下要点:①说明项羽大势已去,英雄再无用武之地;②被阴陵农夫欺骗而误入沼泽,说明已失去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民心者失天下;③不听亭长建议,说明他刚愎自用,虽已无力回天,却还要沽名钓誉;④水与泪有关,以乌江为项羽自刎之所,使他的下场显得更加凄凉悲惨。
二是项羽为什么要死在这里?
“探究”刘项之争。项羽起兵八年,势不可挡,随后与刘邦形成争霸之势,“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之后,这种争霸就更加激烈,鸿门之宴,是这种争霸的一次预演,项羽的坐失良机,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便决定了项羽以失败告终。八年之后,项羽被追至东城,最后自刎,这一结果,实际上从鸿门宴就已经开演了,刘项之争终于以项羽彻底失败落下帷幕。这样探究,因果相关,追根溯源,长时间,大跨度,使学生对这段汉初历史有了高屋建瓴的深刻印象。 三是项羽是怎么死的?
“探究”悲壮情景。史家给项羽的盖棺定论是“失败的英雄”。英雄之死,当然有“英雄”的气概和特点,根据文本可知,他的死悲壮激烈,惊天动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探究因此生成:①项羽动作,第一组:惊—起—饮—歌—泣,第二组:呼—驰—斩,第三组:嗔—叱,第四组:驰—斩—杀—亡。②项羽的语言:惊呼、歌诗、回顾、总结、赠马、赠头。可见,项羽身陷绝境,托身无所,却大义凛然,面无惧色,勇猛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但终因寡不敌众,自刎身亡。在这里,项羽的泪是“英雄之泪”,项羽的歌是“英雄之歌”,项羽的死是“英雄之死”,项羽的败是“英雄之败”。这样的典型,历史上绝无仅有,也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人们不曾忘记他,并成为众多文学艺术家宠爱的创作素材。这样探究,既忠于文本,又扩展开来,居高临下,准确到位,对项羽之死的悲壮情景,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
四是项羽为什么要这样死?
“探究”人物性格。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他死在江边,死在战场,死在自己手里,与这个落魄英雄的性格密切相关,从而有意识地启迪学生,从项羽身上寻找矛盾,矛盾越多,个性就越鲜明,形象就越突出,于是形成这样几个探究要点:①项羽是个“有泪不轻弹”的七尺男儿,又是个柔情似水、在美人面前“泣数行下”的普通男人,表明了他勇武刚强、多情善感的特点;②项羽既是个一呼百应、勇猛善战的西楚霸王,可是在有退路的情况下又不愿意“东渡乌江”,东山再起,认为是“天之亡我”,显示了他勇猛英武却又自负伤感、相信天命的性格;③项羽既是个嫉恶如仇、视死如归、杀敌如麻的猛将,又是个见了敌方“故人”愿献“头”颅、成人之美的义士,表现了他勇武过人、知耻重义的品格。这样探究,使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就有了全方位的认识,眼前这位“失败的英雄”,众多矛盾集于一身,个性鲜明,独树一帜,血肉丰满,极富立体感。
五是项羽的死告诉了我们什么?
“探究”历史意义。项羽的死已成为历史,学习这篇课文,就要认识其产生的意义。教学时,让同学们带着评判的眼光,纵横思辨,正反兼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旁征博引,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形成如下探究观点:①项羽不能重用人才,不分好坏,不辨真假,如刘邦曰:“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②项羽不能屈伸,不能忍辱负重,不听亭长劝告,如杜牧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胡曾曰:“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③项羽有节气,有骨气,不向刘邦求和,宁可战死疆场,也不苟且偷生,堂堂男子,铮铮铁骨,赢得千古真名,李清照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④项羽只是一介武夫,没有谋略,没有治国才能,司马迁曰:项羽“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⑤项羽以武服人,常年征战,不知安抚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阴陵百姓将其指向沼泽,就是明证。⑥项羽的死顺应了历史,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中国统一的作用,如果他此时过江,势必东山再起,中国又要分裂纷争多年。⑦项羽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当初坐失良机,放走刘邦,犹如放虎归山,毛泽东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⑧项羽刚愎自用,自作聪明,错误在身,却不自责,归咎天意,司马迁曰:“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⑨项羽以敌为友,忠奸不分,生死关头,自刎献头于敌,虽重义气,却为后人所耻,茫茫史海,唯此一人,实在愚蠢之至。
可见,探究是开拓教材深度和宽度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文本韵味和意味的主要途径,同时又是激发同学们求新、求异、求变思维的催化剂,特别是像《项羽之死》这样的作品,更是这样。选修教材中的大多数篇目,也都充满着探究的因子,甚至可以说,选修教材都是为探究而选的典范精品,我们应该有所意识。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