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社会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仅靠学校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有效实现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因此,提出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机制,并对“家、校、社区”联合育人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建立新型育人模式,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奉献绵薄之力。
[关 键 词] 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10-02
等线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人。法国教育家卢梭在论著《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配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有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效配合和良性互动,而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只注重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忽略了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教育。
一、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结合还存在许多不足,通过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把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全部推给了学校。关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动态,家长一概不管不问,一旦出了问题便把矛头指向了学校。家长不反省自身教育的失职,却埋怨学校、老师没有教好。部分社区人员认为学生的教育由家长和学校负责,学生在社区出现了问题,与社区无关,责任全在家长和学校。
(二)学校、家庭、社区共同育人的方式比较单调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较少,仅限于家长会等传统的形式,且沟通时间短,不能有效全面沟通。社区开展育人活动较少,未能利用其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联系学校、联系家庭,开展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未能积极构建社区教育网络。
(三)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育人的实践不到位
现在的合力育人工作主要由学校来主持,学校组织开展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家长只是被动接受,甚至跟不上学校的节拍,并不能形成有效互动;学校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社区只是被动配合,并不能积极主动地提供丰富的社区文化资源,社区缺乏开展教育、体育、文化等活动。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家校联系
建立“三体合力”体系的第一步便是建立并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可以为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家校联系本,方便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在联系本上,既能够了解到家长对学生的看法,也能够了解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此一来,家长或者教师都能够了解到一个更加“立体”的学生,增强家长对学生教育的参与程度,并能够将联系本里面学生的进步或者问题作为参考,从而制订针对学生的下一步教育举措。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要充分使用如校讯通、微信等家校沟通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而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家访,以便教师能够亲自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习惯、家庭中学习的氛围乃至学生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睦程度等。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更加紧密,对学生成长的教育也会更具针对性。
(二)使用社区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
将社区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投入育人活动中,培养学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如社区联合学校定期举办志愿者公益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组织部分学生对街道的环境进行清理和打扫,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勸阻。由教师和交警共同带队,在斑马线等地设置学生的监督岗,让学生劝阻进行“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维护社区交通的良好秩序。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慰问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如此一来,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将会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提高,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怀。
(三)寒暑假和节日长假,进行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交流
在寒暑假开始之前,家长、教师和社区之间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为学生的假期生活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让学生有个丰富的假期。这个计划不仅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不仅要求学生参与,也要求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参与。开学时,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来对假期所进行的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如此一来,丰富的假期活动必然要比传统的作业假期更具吸引力,学生的很多能力也可以在这之中得到锻炼,甚至有些与家长关系并不好的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还能使关系有所改善。
(四)学校有效举办教育体验活动
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校内生活要进行了解,对其校外生活也要进行了解,从学生身边的同学、好友、家长和老师等熟悉的人入手,交流对这个学生的看法及评价,了解其在校内和校外的表现是否存在差异;而对一些在校生活自理能力或者与人交流能力等方面较弱的同学,要与其家长进行及时交流,以期针对其背后的原因来制订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计划,并且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合理的疏导。另外,要在校内设置家庭教育咨询机构,请校内外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来担任机构的辅导员。当家庭教育遇到困难时,可以到该机构与辅导员共同探讨出应对的办法:首先,对这些家庭的学生进行调查和了解,寻找其抵制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不起效用的原因,针对这一原因,联合家庭、学校、社区的力量共同帮助学生;其次,家长在发现学生出现异常状况时,要及时和教师交流,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学校合力找出引发异常状态的根源,并寻求解决办法。
[关 键 词] 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10-02
等线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人。法国教育家卢梭在论著《爱弥儿》一书中指出“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配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有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效配合和良性互动,而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只注重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忽略了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教育。
一、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结合还存在许多不足,通过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把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全部推给了学校。关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动态,家长一概不管不问,一旦出了问题便把矛头指向了学校。家长不反省自身教育的失职,却埋怨学校、老师没有教好。部分社区人员认为学生的教育由家长和学校负责,学生在社区出现了问题,与社区无关,责任全在家长和学校。
(二)学校、家庭、社区共同育人的方式比较单调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较少,仅限于家长会等传统的形式,且沟通时间短,不能有效全面沟通。社区开展育人活动较少,未能利用其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联系学校、联系家庭,开展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未能积极构建社区教育网络。
(三)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育人的实践不到位
现在的合力育人工作主要由学校来主持,学校组织开展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家长只是被动接受,甚至跟不上学校的节拍,并不能形成有效互动;学校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社区只是被动配合,并不能积极主动地提供丰富的社区文化资源,社区缺乏开展教育、体育、文化等活动。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家校联系
建立“三体合力”体系的第一步便是建立并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可以为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家校联系本,方便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在联系本上,既能够了解到家长对学生的看法,也能够了解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此一来,家长或者教师都能够了解到一个更加“立体”的学生,增强家长对学生教育的参与程度,并能够将联系本里面学生的进步或者问题作为参考,从而制订针对学生的下一步教育举措。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要充分使用如校讯通、微信等家校沟通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而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家访,以便教师能够亲自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习惯、家庭中学习的氛围乃至学生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睦程度等。通过进一步的了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更加紧密,对学生成长的教育也会更具针对性。
(二)使用社区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
将社区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投入育人活动中,培养学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如社区联合学校定期举办志愿者公益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组织部分学生对街道的环境进行清理和打扫,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勸阻。由教师和交警共同带队,在斑马线等地设置学生的监督岗,让学生劝阻进行“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维护社区交通的良好秩序。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慰问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如此一来,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将会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提高,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怀。
(三)寒暑假和节日长假,进行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交流
在寒暑假开始之前,家长、教师和社区之间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为学生的假期生活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让学生有个丰富的假期。这个计划不仅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不仅要求学生参与,也要求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参与。开学时,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来对假期所进行的活动进行总结汇报。如此一来,丰富的假期活动必然要比传统的作业假期更具吸引力,学生的很多能力也可以在这之中得到锻炼,甚至有些与家长关系并不好的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还能使关系有所改善。
(四)学校有效举办教育体验活动
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校内生活要进行了解,对其校外生活也要进行了解,从学生身边的同学、好友、家长和老师等熟悉的人入手,交流对这个学生的看法及评价,了解其在校内和校外的表现是否存在差异;而对一些在校生活自理能力或者与人交流能力等方面较弱的同学,要与其家长进行及时交流,以期针对其背后的原因来制订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计划,并且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合理的疏导。另外,要在校内设置家庭教育咨询机构,请校内外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来担任机构的辅导员。当家庭教育遇到困难时,可以到该机构与辅导员共同探讨出应对的办法:首先,对这些家庭的学生进行调查和了解,寻找其抵制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不起效用的原因,针对这一原因,联合家庭、学校、社区的力量共同帮助学生;其次,家长在发现学生出现异常状况时,要及时和教师交流,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学校合力找出引发异常状态的根源,并寻求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