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除大品牌忠诚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我们总以为大品牌坚不可摧,但这之中总有缝隙和机会,针对大品牌消费者忠诚度的不同,重点突击,个个击破。
  氏公司的前CEO托尼·奥赖利对心目中品牌忠诚者的描述是:“当一位打算购买亨氏番茄酱的家庭主妇在一家商店里没有找到时,她会到别的地方去买而不是换一个品牌购买。”虽然这是极少数铁杆品牌忠诚者才会有的购买行为,但是,象亨氏一样的大品牌,正是靠着品牌忠诚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与大品牌竞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破除这一忠诚。
  


  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品牌(包括品牌属性、个性、利益、价值和文化)的感情和认可。那么,如何破除呢?笔者根据品牌忠诚度的大小,把消费者分为三种类型,针对大品牌消费者忠诚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破除策略,重点突击,个个击破。
  
  从最被忽视的地方下手
  
  向大品牌的认知者开火是最容易取得效果的方向。这是大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最弱的地方,也是大品牌最不太在乎和察觉的地方。特别对于实力比较弱的挑战者,在没有能力和大品牌直接竞争的情况下,就可以采取“由外及里”的游击策略。通过游击战,在蚕食大品牌消费群的同时,不断壮大自己。
  显然,类似的方式最先影响的往往是游离的、随意性的人群,进而是忠诚度较低的消费者。这样的人群,大品牌的影响力最弱,而且,也不是其特别有价值的客户,就不会有非常激烈的反击,所以,对于小品牌而言更容易成功。而随着小品牌的成长和壮大,它的影响力就可以逐渐渗透到大品牌越来越核心的人群。
  这种“由外及里,层层剥离”的策略是一种游击战,也是一种渗透战。在很多时候,确实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妙。但是这种方式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需要稳打稳扎,对大品牌的伤害非常有限。仅依靠此,不太容易、也不太可能真正破除大品牌的忠诚。所以,这仅是第一步,是权宜之策,特别是保证真正的小而弱的品牌有一个积累、成长的过程。
  
  争取中间力量的方向转变
  
  那么,是不是该迎头痛击,抢夺大品牌最可宝贵的核心客户呢?显然,这种方式无异于自杀。这么看来,从外而内和釜底抽薪,要么无法一举而定,要么危险重重、很可能全军覆没,都不是小品牌可以真正依赖的方法。其实,仔细思考一下,方法经常在被否定之外的地方。也就是说,小品牌,特别是有一定实力的品牌,可以选择品牌忠诚度适中的消费者展开进攻。
  为什么要这样呢?一方面,这部分消费者是相对比较有价值且相对容易攻克的人群:他们既不是完全的价格导向,也不是对大品牌非常的执着,在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愿意尝试新产品,并且倾向于在价值和价格上寻找一种平衡,这显然对于小而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所最能提供的价值。相对于离散的游离人群和认知人群,这部分有一定品牌偏好的人群有规模且有价值。如果将规模乘以价值的话,他们的总体价值甚至会超过品牌执着者,只是相对于后者他们的维护成本会比较高。而另一方面,由于大品牌对这样的人群影响能力有限、维护成本高,也防碍其实现快速有效的防御。
  一旦小品牌在中间层实现突破,不但能大量拦截外层的品牌认知者,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品牌偏好者而不是大品牌的,这样使品牌执着者失去新增来源,难以扩大,从而能一举破坏大品牌忠诚人群原来的稳定结构。如果能进一步乘胜追击,甚至可能动摇大品牌的执着人群,全面瓦解其品牌影响力。
  丝宝集团推出“舒蕾”时,就充分瞄准了P&G品牌忠诚的中间人群出击。其采用“终端拦截战”的方式,在终端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来对抗P&G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成功在终端将潘婷、海飞丝、飘柔忠诚度较弱的消费者转化为舒蕾的购买者。
  显然,“中间开花”的策略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实力作为基础,更适合于有一定影响力和资源保障的小品牌。
  
  站到大品牌的对面
  
  小品牌对大品牌的游击战、侧翼战都是备受推崇的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品牌不存在任何正面进攻的机会。中国古老的儒家智慧告诉我们,“物极则反,弄巧则拙”。
  大品牌之所以能有品牌执着者,无外乎是它承诺或提供了某种消费者认可的价值。为了保证这种承诺,大品牌无疑是不遗余力地强化在“某种价值”上的能力,并极力宣传这一价值和能力。因此,至少在两方面,大品牌不得不进行牺牲:一是为了追求这种价值和能力,其不得不削弱另一些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与这一价值和能力的对立面,就象高端产品不得不舍弃低成本一样;二是为了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大品牌在宣传其价值和能力的时候经常无所不用其极,从而强调了硬币的一面而好象忘记了另一面,并且“过犹不及”,让消费者心存疑虑。
  所以,小品牌可以在大品牌价值和理念的反面予以进攻。而在这一方面,大品牌是无力防御的。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原来的道路越走越远,而希望消费者会忠诚地跟在后面。
  洗发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洗发水”到“洗护2合1”又到“洗护分开”的阶段。当强势品牌提出“洗护2合1”的概念时,众多小品牌只能跟随。但是,当某个品牌重新提出“洗护分开”的概念,解释说头发上毛鳞片的开合是洗护的关键——洗发液刺激其打开以清理里面的油垢;护发液让其闭合以保护头发不易受损,并且提出“开窗户和关窗户怎能同时进行”的置疑。这一进攻,果然将那些高举“洗护2合1”的大品牌乱了阵脚。而那些对大品牌顶礼膜拜的消费者也倍生疑虑,其对“洗护2合1”信服的削弱也意味着对大品牌忠诚度的降低。
  
  小结
  从以上市场策略,可以看作是小品牌成长中的演进三步曲,从游击战到运动战到正规战。但同时,品牌的大小是相对的,且未必小品牌实力都非常弱小,所以,小品牌可以根据相对实力和资源。能力来决定自己不同的策略。
  另外,以上策略一方面是营销的常态,是理论上正确、实务上可行的中策,小品牌完全有可能因时因地而变,出奇兵而胜之,另一方面这些仅是可用方法中的一部分,小品牌切勿拘泥于此,而应积极探求更多、更好的破除大品牌忠诚之道。
其他文献
编译:厉如秋    品牌建设的实践是强大而繁荣发展的还是日渐衰弱的?一流品牌的拥有者是如何管理他们的品牌的?什么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哪些方面需要做出改变?品牌究竟重不重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什么又是最佳品牌管理?  2006年10月,Interbrand就这些大家关注而又疑惑的问题以brandchame.com这个品牌网站作为平台进行了专题研究,调研面向品牌专家与行业意见领袖所展开,主题是品牌
期刊
电脑世界拥有许多传统,希望不至于是陈腔滥调。例如:依照惯例,大型科技公司的创办人在开始创业之前,均已从大学或是研究所辍学。从电脑业第一代的苹果乔布斯、微软比尔·盖茨及戴尔电脑的戴尔,到新生代Google的佩奇和布林至今均遵守着这个传统。如果你绝对不可能像久远以前惠普的比尔·休利特及戴维·帕卡德,以及较近期的You Tube的赫尔利及陈士骏在仓库创设公司,至少可以在退学之前从学校宿舍起步,就像戴尔、
期刊
2006年岁末之际,利好消息纷至沓来,很多国产手机厂商都宣称自己实现赢利,一切迹象似乎表明,国产手机已经度过2004、2005年的“冰河时期”,重新进入“暖春”,这也被业内很多人士所津津乐道。  据报道:长虹旗下的国虹通讯再出大手笔,投资过亿在重庆建设长虹手机的产能基地,规模可达千万级,另外聘请中国台湾名模林志玲天价代言长虹手机品牌2年,以黄金智能手机启动07攻势,进军一、二级市场,欲通过高端手机
期刊
想象一下不断旅行的销售员的生活吧:经常奔波在外,每天拜访不同的客户,努力争取按计划行事。从他们的经历中能学到一些适用于零售业的经验吗?  沃顿商学院营销学研究人员相信能学到一些经验。他们用“旅行销售员问题”这一概念来研究购物者的行为。研究中所称的旅行销售员问题(TSP)可以解决一个基础问题:如果一个销售员必须奔波于某些城市,他能采用什么样的最佳路线去走遍所有的店铺并按时返回呢?  据沃顿商学院营销
期刊
目前,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经理人在公司内经常谈论“调动员工进行改革”的问题。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的核心是,调动员工支持公司改革,以保持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商业世界中拥有竞争力,并解决公司最为紧迫的问题。那么,怎样知道你的员工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呢?这有以下几个标志。  ·员工感到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员工有目标感。  ·员工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方向及其重要性。  ·直接下属明白公司的策略,知道自己该
期刊
软件企业快速发展,从程序员逐级提拔的晋升逻辑受挑战,知识性员工怎么超越一般晋升逻辑,迅速“能文能武,或文或武”?      天软公司(化名)是一家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成立之初,主要的服务对象和客户是母公司。伴随着母公司的成熟,天软公司的业务也发展到了极限,走出去开拓新的市场成为企业进一步成长的必然选择。  天软公司采取了新产品、新市场同步扩张的战略,但是,经过几年快速的发展,一些深层
期刊
管理的有效性已成为今天的社会需要。我们社会的凝聚力和优势的发挥,有赖于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能否与组织及社会互相融和而定。  ——彼得-德鲁克    几年前,四个失业的美国工程师在美国的一片沙漠上成立了一家名为横坐标的公司,他们的目标是将太空火箭的一次性推动器设计为小型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推动器,用于人们日常用的小型飞机的动力推进,实现人们极限飞行的梦想。没有严密的组织,没有先进的管理,四
期刊
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但让许多企业倍感困惑的是,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产业工人或非知识型员工的模式,用在管理知识型员工身上失灵,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问题凸现。  中国许多企业目前正进入新的战略转型和管理的升级换代期,随着企业对研发投入的加大,对职业化管理的关注,知识型员工(主要是知识创新者,以及职业经理人)日益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但让许多企业倍感困惑的是,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产业
期刊
汽车市场在中国日渐成熟,个性消费也慢慢延伸到了汽车市场。女性汽车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作为一种细分化市场必然的产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作为一个新的汽车热点出现在中国的车市。为了先期了解女性消费者对于心目中理想座驾的构想,新秦调查于2006年12月启动,历时一个月时间完成,面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南京、成都等七大城市从挖掘女性概念汽车适合因素等问题开展全方面调查工作,从不同角度了解女性汽车消费
期刊
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和营销,很多的社会现象都表明,成功都是基于反木桶理论。    近些年来,风云营销和管理界的“木桶理论”,被众多的所谓专家学者顶礼膜拜,无论是企业管理人士,还是所谓的咨询专家,开口闭口皆“短板”。在营销及企业管理中,也一直尊木桶理论为不二法宝,但就是这样的经典武器,我们在实施后却发现结果与预定的目标愈来愈远,难道被奉为经典的木桶理论也有错么?  木桶理论本身没有错: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