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我们总以为大品牌坚不可摧,但这之中总有缝隙和机会,针对大品牌消费者忠诚度的不同,重点突击,个个击破。
氏公司的前CEO托尼·奥赖利对心目中品牌忠诚者的描述是:“当一位打算购买亨氏番茄酱的家庭主妇在一家商店里没有找到时,她会到别的地方去买而不是换一个品牌购买。”虽然这是极少数铁杆品牌忠诚者才会有的购买行为,但是,象亨氏一样的大品牌,正是靠着品牌忠诚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与大品牌竞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破除这一忠诚。
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品牌(包括品牌属性、个性、利益、价值和文化)的感情和认可。那么,如何破除呢?笔者根据品牌忠诚度的大小,把消费者分为三种类型,针对大品牌消费者忠诚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破除策略,重点突击,个个击破。
从最被忽视的地方下手
向大品牌的认知者开火是最容易取得效果的方向。这是大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最弱的地方,也是大品牌最不太在乎和察觉的地方。特别对于实力比较弱的挑战者,在没有能力和大品牌直接竞争的情况下,就可以采取“由外及里”的游击策略。通过游击战,在蚕食大品牌消费群的同时,不断壮大自己。
显然,类似的方式最先影响的往往是游离的、随意性的人群,进而是忠诚度较低的消费者。这样的人群,大品牌的影响力最弱,而且,也不是其特别有价值的客户,就不会有非常激烈的反击,所以,对于小品牌而言更容易成功。而随着小品牌的成长和壮大,它的影响力就可以逐渐渗透到大品牌越来越核心的人群。
这种“由外及里,层层剥离”的策略是一种游击战,也是一种渗透战。在很多时候,确实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妙。但是这种方式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需要稳打稳扎,对大品牌的伤害非常有限。仅依靠此,不太容易、也不太可能真正破除大品牌的忠诚。所以,这仅是第一步,是权宜之策,特别是保证真正的小而弱的品牌有一个积累、成长的过程。
争取中间力量的方向转变
那么,是不是该迎头痛击,抢夺大品牌最可宝贵的核心客户呢?显然,这种方式无异于自杀。这么看来,从外而内和釜底抽薪,要么无法一举而定,要么危险重重、很可能全军覆没,都不是小品牌可以真正依赖的方法。其实,仔细思考一下,方法经常在被否定之外的地方。也就是说,小品牌,特别是有一定实力的品牌,可以选择品牌忠诚度适中的消费者展开进攻。
为什么要这样呢?一方面,这部分消费者是相对比较有价值且相对容易攻克的人群:他们既不是完全的价格导向,也不是对大品牌非常的执着,在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愿意尝试新产品,并且倾向于在价值和价格上寻找一种平衡,这显然对于小而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所最能提供的价值。相对于离散的游离人群和认知人群,这部分有一定品牌偏好的人群有规模且有价值。如果将规模乘以价值的话,他们的总体价值甚至会超过品牌执着者,只是相对于后者他们的维护成本会比较高。而另一方面,由于大品牌对这样的人群影响能力有限、维护成本高,也防碍其实现快速有效的防御。
一旦小品牌在中间层实现突破,不但能大量拦截外层的品牌认知者,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品牌偏好者而不是大品牌的,这样使品牌执着者失去新增来源,难以扩大,从而能一举破坏大品牌忠诚人群原来的稳定结构。如果能进一步乘胜追击,甚至可能动摇大品牌的执着人群,全面瓦解其品牌影响力。
丝宝集团推出“舒蕾”时,就充分瞄准了P&G品牌忠诚的中间人群出击。其采用“终端拦截战”的方式,在终端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来对抗P&G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成功在终端将潘婷、海飞丝、飘柔忠诚度较弱的消费者转化为舒蕾的购买者。
显然,“中间开花”的策略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实力作为基础,更适合于有一定影响力和资源保障的小品牌。
站到大品牌的对面
小品牌对大品牌的游击战、侧翼战都是备受推崇的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品牌不存在任何正面进攻的机会。中国古老的儒家智慧告诉我们,“物极则反,弄巧则拙”。
大品牌之所以能有品牌执着者,无外乎是它承诺或提供了某种消费者认可的价值。为了保证这种承诺,大品牌无疑是不遗余力地强化在“某种价值”上的能力,并极力宣传这一价值和能力。因此,至少在两方面,大品牌不得不进行牺牲:一是为了追求这种价值和能力,其不得不削弱另一些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与这一价值和能力的对立面,就象高端产品不得不舍弃低成本一样;二是为了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大品牌在宣传其价值和能力的时候经常无所不用其极,从而强调了硬币的一面而好象忘记了另一面,并且“过犹不及”,让消费者心存疑虑。
所以,小品牌可以在大品牌价值和理念的反面予以进攻。而在这一方面,大品牌是无力防御的。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原来的道路越走越远,而希望消费者会忠诚地跟在后面。
洗发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洗发水”到“洗护2合1”又到“洗护分开”的阶段。当强势品牌提出“洗护2合1”的概念时,众多小品牌只能跟随。但是,当某个品牌重新提出“洗护分开”的概念,解释说头发上毛鳞片的开合是洗护的关键——洗发液刺激其打开以清理里面的油垢;护发液让其闭合以保护头发不易受损,并且提出“开窗户和关窗户怎能同时进行”的置疑。这一进攻,果然将那些高举“洗护2合1”的大品牌乱了阵脚。而那些对大品牌顶礼膜拜的消费者也倍生疑虑,其对“洗护2合1”信服的削弱也意味着对大品牌忠诚度的降低。
小结
从以上市场策略,可以看作是小品牌成长中的演进三步曲,从游击战到运动战到正规战。但同时,品牌的大小是相对的,且未必小品牌实力都非常弱小,所以,小品牌可以根据相对实力和资源。能力来决定自己不同的策略。
另外,以上策略一方面是营销的常态,是理论上正确、实务上可行的中策,小品牌完全有可能因时因地而变,出奇兵而胜之,另一方面这些仅是可用方法中的一部分,小品牌切勿拘泥于此,而应积极探求更多、更好的破除大品牌忠诚之道。
氏公司的前CEO托尼·奥赖利对心目中品牌忠诚者的描述是:“当一位打算购买亨氏番茄酱的家庭主妇在一家商店里没有找到时,她会到别的地方去买而不是换一个品牌购买。”虽然这是极少数铁杆品牌忠诚者才会有的购买行为,但是,象亨氏一样的大品牌,正是靠着品牌忠诚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与大品牌竞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破除这一忠诚。
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品牌(包括品牌属性、个性、利益、价值和文化)的感情和认可。那么,如何破除呢?笔者根据品牌忠诚度的大小,把消费者分为三种类型,针对大品牌消费者忠诚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破除策略,重点突击,个个击破。
从最被忽视的地方下手
向大品牌的认知者开火是最容易取得效果的方向。这是大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最弱的地方,也是大品牌最不太在乎和察觉的地方。特别对于实力比较弱的挑战者,在没有能力和大品牌直接竞争的情况下,就可以采取“由外及里”的游击策略。通过游击战,在蚕食大品牌消费群的同时,不断壮大自己。
显然,类似的方式最先影响的往往是游离的、随意性的人群,进而是忠诚度较低的消费者。这样的人群,大品牌的影响力最弱,而且,也不是其特别有价值的客户,就不会有非常激烈的反击,所以,对于小品牌而言更容易成功。而随着小品牌的成长和壮大,它的影响力就可以逐渐渗透到大品牌越来越核心的人群。
这种“由外及里,层层剥离”的策略是一种游击战,也是一种渗透战。在很多时候,确实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妙。但是这种方式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需要稳打稳扎,对大品牌的伤害非常有限。仅依靠此,不太容易、也不太可能真正破除大品牌的忠诚。所以,这仅是第一步,是权宜之策,特别是保证真正的小而弱的品牌有一个积累、成长的过程。
争取中间力量的方向转变
那么,是不是该迎头痛击,抢夺大品牌最可宝贵的核心客户呢?显然,这种方式无异于自杀。这么看来,从外而内和釜底抽薪,要么无法一举而定,要么危险重重、很可能全军覆没,都不是小品牌可以真正依赖的方法。其实,仔细思考一下,方法经常在被否定之外的地方。也就是说,小品牌,特别是有一定实力的品牌,可以选择品牌忠诚度适中的消费者展开进攻。
为什么要这样呢?一方面,这部分消费者是相对比较有价值且相对容易攻克的人群:他们既不是完全的价格导向,也不是对大品牌非常的执着,在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愿意尝试新产品,并且倾向于在价值和价格上寻找一种平衡,这显然对于小而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所最能提供的价值。相对于离散的游离人群和认知人群,这部分有一定品牌偏好的人群有规模且有价值。如果将规模乘以价值的话,他们的总体价值甚至会超过品牌执着者,只是相对于后者他们的维护成本会比较高。而另一方面,由于大品牌对这样的人群影响能力有限、维护成本高,也防碍其实现快速有效的防御。
一旦小品牌在中间层实现突破,不但能大量拦截外层的品牌认知者,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品牌偏好者而不是大品牌的,这样使品牌执着者失去新增来源,难以扩大,从而能一举破坏大品牌忠诚人群原来的稳定结构。如果能进一步乘胜追击,甚至可能动摇大品牌的执着人群,全面瓦解其品牌影响力。
丝宝集团推出“舒蕾”时,就充分瞄准了P&G品牌忠诚的中间人群出击。其采用“终端拦截战”的方式,在终端形成一片“红色的海洋”来对抗P&G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成功在终端将潘婷、海飞丝、飘柔忠诚度较弱的消费者转化为舒蕾的购买者。
显然,“中间开花”的策略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实力作为基础,更适合于有一定影响力和资源保障的小品牌。
站到大品牌的对面
小品牌对大品牌的游击战、侧翼战都是备受推崇的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品牌不存在任何正面进攻的机会。中国古老的儒家智慧告诉我们,“物极则反,弄巧则拙”。
大品牌之所以能有品牌执着者,无外乎是它承诺或提供了某种消费者认可的价值。为了保证这种承诺,大品牌无疑是不遗余力地强化在“某种价值”上的能力,并极力宣传这一价值和能力。因此,至少在两方面,大品牌不得不进行牺牲:一是为了追求这种价值和能力,其不得不削弱另一些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与这一价值和能力的对立面,就象高端产品不得不舍弃低成本一样;二是为了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大品牌在宣传其价值和能力的时候经常无所不用其极,从而强调了硬币的一面而好象忘记了另一面,并且“过犹不及”,让消费者心存疑虑。
所以,小品牌可以在大品牌价值和理念的反面予以进攻。而在这一方面,大品牌是无力防御的。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原来的道路越走越远,而希望消费者会忠诚地跟在后面。
洗发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洗发水”到“洗护2合1”又到“洗护分开”的阶段。当强势品牌提出“洗护2合1”的概念时,众多小品牌只能跟随。但是,当某个品牌重新提出“洗护分开”的概念,解释说头发上毛鳞片的开合是洗护的关键——洗发液刺激其打开以清理里面的油垢;护发液让其闭合以保护头发不易受损,并且提出“开窗户和关窗户怎能同时进行”的置疑。这一进攻,果然将那些高举“洗护2合1”的大品牌乱了阵脚。而那些对大品牌顶礼膜拜的消费者也倍生疑虑,其对“洗护2合1”信服的削弱也意味着对大品牌忠诚度的降低。
小结
从以上市场策略,可以看作是小品牌成长中的演进三步曲,从游击战到运动战到正规战。但同时,品牌的大小是相对的,且未必小品牌实力都非常弱小,所以,小品牌可以根据相对实力和资源。能力来决定自己不同的策略。
另外,以上策略一方面是营销的常态,是理论上正确、实务上可行的中策,小品牌完全有可能因时因地而变,出奇兵而胜之,另一方面这些仅是可用方法中的一部分,小品牌切勿拘泥于此,而应积极探求更多、更好的破除大品牌忠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