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兄弟》书评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tian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余华是当代文坛著名的先锋派作家,其作品以精致见长,并将叙事精细化,打破日常语言秩序,用自足的话语体系,建构一个奇异怪诞、隐秘残酷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文本,实现了文本的真实。《兄弟》正是如此。本书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
  【关键词】余华;《兄弟》;文革;人性
  “这一生都只为你,情愿为你划地为牢”。余华划了一个牢,在这牢里,李光头和宋钢为“情”字煎熬,我也被他们兄弟的大情大爱深深折服了。
  一、小说时代背景及其情节介绍
  这是两个时代相遇后出生的小说,前者是一个文化大革命的故事,它是一种狂热的精神,压抑和命运的悲剧时代,超过中世纪的欧洲。后者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放纵的万象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读完整本书,我感到压抑与悲哀、感动与荒谬。我很少有这种矛盾的心情,或许这个故事原本的构造就是极其矛盾的,导致读者也不得释然。
  小说里有很多真情的描写,特别是上部,让我多次感动得流泪。宋凡平的乐于助人、善良的形象,对李兰的挚爱;李兰的忍辱负重,对宋凡平的爱,对非亲生的儿子宋钢的爱;李光头与宋钢在苦难和艰难的岁月相依为命的至深情感;林红与宋钢的彼此深爱……这些都是真情实感的描写,让我多次边读边流泪。
  本书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时期,男主人公李光头的爸爸因在厕所偷看女生而掉进厕所被淹死,捞他上来的宋凡平成了李家的恩人。几年之后,宋的妻子病逝,李光头的母亲李兰改嫁到宋家,從此,宋的儿子宋刚和李光头成了兄弟。
  可在余华的小说里,幸福的感觉总是转瞬即逝,李兰去上海看病,文革开始,那个有着宽阔肩膀的爸爸,却因造反派的蹂躏再也没有办法保护他的两个儿子了。
  于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心中难过的情绪便慢慢开始积累放大。
  二、对人性的分析
  以往的余华,他的笔是冷静客观的,把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只叙述故事本身,《兄弟》依然是这样,故事却越发的细腻和煽情。文中经常大段大段地叙述一件本可几笔代过的文字。比如宋凡平被反动派活活打死后,两兄弟哭着央求周围的人把他们的爸爸救活并带回家;还有李兰在医院苦苦等着她的丈夫。一天的时间,用了快一个章节来描述。
  所以,就像看电影一样,那些幸福是鲜活的,那些苦难却也残酷的展现。
  作者在细节方面的描述很有意思,细节上的描写是附着在情节骨架上的血肉,能引起我们关注的不是一个梗概的波澜壮阔,却是细微处的彼此共鸣。而《兄弟》一篇于我是有很多触发点的,很多忍俊不禁的地方,也是值得深思之处。
  在本书里,只有一个绝对化了的人格,就是两兄弟的父亲宋凡平。他作为一个理想人格出现,代表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具备所有可歌颂的品质。小说里所有有关宋凡平的情节,无一不增添了这个人物的魅力。这也就使他后来在文革中遭受的种种苦难和屈辱更显悲壮苍凉。对宋凡平陨落的描写,是书中揭露文革对人性的毁灭、对人的迫害的一个主要方面——没有用任何遮羞的布缕,只有赤裸裸的真实。在《兄弟》中,人性的阴暗面亦被用近乎荒诞离奇的讽刺笔调鞭挞入骨,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我不得不佩服余华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人物的个性塑造的功力,他用他犀利精湛的语言将一个个充满温馨而又催人泪下的小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让我自觉深陷其中,被兄弟童年时那份真挚的情谊深深打动。
  即使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李光头去南方发展失败而归。兄弟间的情谊依旧为我们所见。李光头将捡破烂捡到的、自己舍不得戴的高级手表送给宋钢;宋钢瞒着妻子每天将吃中饭的两毛钱给李光头,自己饿肚子。兄弟间的情感让读者为之感动,并无比羡慕。余华说,他的文章写的是对苦痛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也许看到这里,我依然觉得他确是如此,兄弟在文革前后经历了如此惨痛的人生,尽管离散,却仍然将那份情谊存留下来。
  三、人性的转变及其命运的发展
  人性最难揣摩之处,在于它的易变。因为易变,所以既无比迷人,又令人胆寒。在《兄弟》中,林红的变最让人瞠目。从最初那个美丽清纯、一心沉浸在爱情中的少女,到后来背弃丈夫、与李光头疯狂偷情的妇人,再到最后操办皮肉生意、庸俗不堪的皮条客,这样的转变不得不说是非常惊人的。环境因素固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人心。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提倡“气节”、“操守”,正是希望人们能够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污泥之中保持自身的信仰和坚持。然而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现实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始终只占少数。因为难以达成,才愈见其重要性。
  从情节发展上看,林红的变送上了压倒男主角宋钢的最后一根稻草,并将书中所有人事推入了光怪陆离之中。《兄弟》的下部就这样在荒诞中走向了结局。
  在书中,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是扭曲的。善良诚实正直导致潦倒甚至凋亡,而阿谀奉承则引向财富、地位和成功。这种微妙的作用似乎已经了成为人人心明如镜却绝口不提的潜规则,但是余华却偏偏放大了给读者看,甚至是逼读者直面。他的笔触是狠辣的,态度却轻浮调笑;除了偶然流露出的沉重情绪,全书的描写似乎都过于轻狎和荤腥,在视觉上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冲击,也加强了讽刺力度。
  四、结语
  如余华先生所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如何在一片浮躁中把握自己的心灵,从容地走好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才是余华先生的《兄弟》给广大活在富与穷之间的人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余华.兄弟[M].作家出版社(第三版),2012.
  [2]许丙泉.论余华《兄弟》的非常岁月[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5.
  [3]关峰.论《兄弟》的复调结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生活的追求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更多的注重温饱,现在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开始更多的关注平时的娱乐,青春电影就是大家平时所关注的其中的一类。本文在写作思路上主要先对青春电影的概念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当代青春电影的发展,进而探析青春电影的成长道路。  【关键词】青春电影;青春
期刊
苏轼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以书法名列宋代“书法四大家”之首,绘画与文同齐名,为“湖州画派”的代表,学术作代表有《苏氏易传》,《书传》等。  谈到苏轼,我们一定会想到他的人生,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但是他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是值得人们赞颂的。  苏轼的一生大抵了一共分为七个阶段,从各个阶段的作品中皆可看出其对待人生的态度。  第一阶段:嘉祐四年到治平二年正月。嘉祐元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
期刊
【摘 要】古文教学作为聋校生语文学习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有着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感、养成学生良好的文字阅读习惯的重要作用。但是聋校生区别于普通的学生, 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可能相对较为落后,再加之古文的教学难度较大,生僻字较多,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新课改大背景之下,国家要求我们聋校教师加强对聋哑学生学习素质对训练,在课堂中锻炼特殊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期刊
【摘 要】隨着大学的扩招,音乐专业毕业生的总数也在逐年增多,近几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就业状况不容乐观。针对以上问题,应当从音乐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途径入手,帮助大学音乐专业学生解决毕业后的就业、创业问题。  【关键词】音乐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创业教育途径  随着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数量的增多,职业规划和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为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理性分析形势,在培养学生音
期刊
【摘 要】自从翻译的目的论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德国问世以来,人们已对其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和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随着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影视片的字幕翻译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本文以俄罗斯电影《危楼愚夫》为例,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出发,对俄语电影字幕翻译进行分析。  【关键词】目的论;字幕翻译;《危楼愚夫》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影视作品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早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译者从未
期刊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音乐之美,美在其饱含真切的思想,饱含着最原始的自然情感,它能给人带来幸福和美的享受,表达着人类特殊的喜怒哀乐。 音乐课,是传递音乐美的地方,从这个层面上说音乐教师是传递“美”的从业者。作为一线的中职音乐教师,我想把音乐中的美传递给学生,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的过程中,如何让音乐课“美”起来呢?  一、培养良好的坐姿,从体态上“美”起来  良好的歌唱姿势
期刊
【摘 要】金庸武侠所蕴藉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佛家所倡导的慈悲情怀在金庸作品中最为精彩和突出。“天龙八部”这个名词取自佛经典籍。正所谓“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主人公萧峰更是这种慈悲历练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萧峰在整部作品中所历过程,来深层次的挖掘他身上的慈悲情怀。以慈悲之大德、大智、大勇、大义、大爱五个视角出发全面诠释了萧峰身上的这种慈悲。  【关键词】金庸;慈悲;《天龙八部》;萧峰
期刊
【摘 要】葛兰西认为,在国家的统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阶级不但会通过武力和暴力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还会通过精神领域中的道德等柔和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霸权理论,他的文化霸权理论是在他的实践哲学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理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霸权;领导权;市民社会;政治社会  一、文化霸权概念的理论渊源  “在葛兰西看来,霸权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上艺术高考之路.由于艺术类高考所需文化分比较低,加上艺术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课,因此他们对文化课尤其是英语学习更不重视,英语阅读对于他们就像 “天书”晦涩难懂。基于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带艺术班的多年教学经验,尝试将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艺术班的课堂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学实验研究证明图式理论的教学方法在艺术班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高中艺术
期刊
【摘 要】艺术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甚至还有民族與国家的进步息息相关,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与鉴赏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能力与创新意识。将小学艺术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方式有机相互融合,着重研究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科学方式;艺术教育;有效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