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凤阳县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与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以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安徽凤阳
中图分类号S435.1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8-0182-01
二化螟是凤阳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随着耕作方式及种植模式的改变,凤阳县水稻二化螟的为害也在发生变化。平原稻区因主要采取旋耕机耕作,田间没有大量稻桩残存;稻草大多也被焚烧,大大降低了二化螟的越冬寄主,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有所下降;而红星、梅市、燃灯、凤阳山等丘陵稻区,因越冬寄主多,水稻二化螟有逐年加重趋势。
1发生特点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甘蔗、高梁、玉米、小麦、蚕豆、油菜等[1]。以幼虫为害水稻,初孵幼虫首先群集在水稻叶鞘内取食,破坏叶片的输导组织,造成枯鞘,2龄以后幼虫开始蛀入稻柱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死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虫伤株。初孵幼虫在水稻苗期一般分散为害或几条幼虫集中为害,在大的稻株上,一般先集中为害,数十至百余条幼虫集中在一稻株叶鞘内,至3龄幼虫后才转株为害。枯心苗和白穗对水稻的产量造成影响主要是减少了有效穗数,虫伤株对水稻的危害则是明显降低千粒重和增加空瘪粒,受二化螟危害后的水稻还易引起倒伏,造成减产。
2发生规律
据调查,二化螟在凤阳县1年发生2代,以4~6龄的老熟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三棱草和其他田间禾本科等作物残体内越冬。越冬幼虫在翌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5月下旬进入盛发期。成虫白天潜伏在稻株近水面处,夜晚活动,有较强的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或叶鞘上,结成椭圆形卵块。苗期和分蘖期多产在茎部2~3叶尖端3~7 cm处,分蘖后期和圆秆抽穗期多产于近水面的叶鞘上,以第2代叶鞘最多。因此,凤阳县1代二化螟主要在秧田和早栽大田中为害。
由于二化螟越冬场所、成虫羽化时间不同,发生时间拉得很长。因此,每代一次防治很难控制其危害。根据二化螟发生期长的特点,防治上必须贯彻“狠治1代压低基数,决战2代保丰收”的策略。主要依据:一是1代发生在秧田和水稻生长前期,此时用药,由于水稻群体较小,药剂很容易喷到水稻全株,到了2代,水稻已进入生长后期,群体较大,喷药的质量很难保证;二是1代防治容易掌握适期,只要看到田间枯鞘开始增多时就可用药防治,并且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因此,二化螟的防治必须抓住6月上旬1代发生的有利时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化螟的发生危害程度还与水稻播栽期和后期氮肥的使用量等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稻播栽时间过早,有效虫源增加,发生就重;后期氮肥使用量过高,水稻植株嫩绿,能诱集二化螟多产卵,并且还能使二化螟虫体增重,提高繁殖能力。因此,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和减少后期氮肥使用量,有利于控制二化螟的危害程度。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1)处理稻桩稻草,减少虫源基数。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目前水稻收獲大多采取机械收割,稻草比较完整。因此,要将稻草运出田间处理,种植小麦的田地要尽量粉碎稻桩;秧苗田要进行秋翻,从而减少虫源基数[2]。
(2)提倡栽培避螟。近年来,凤阳县水稻旱直播面积在不断增加,结合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和混栽田;适当推迟单季中稻播种时间,避过1代二化螟产卵高峰[3]。
(3)及时灌水杀蛹,降低虫源基数。对秧苗田、冬闲田,在1代二化螟蛾始盛期前,及时翻耕灌水,消灭越冬幼虫和蛹。
(4)二化螟具有趋嫩绿性和趋茂密习性。要科学地处理好水、肥、栽培密度与二化螟的发生关系。大面积推广水稻稀播稀植技术,大力提倡水稻氮、磷、钾配施等技术。
3.2化学防治
(1)防治策略为“狠治水稻前期,重视水稻后期”。狠治水稻前期,即在水稻秧田和本田分蘖末期以前用药狠治,压低下1代螟虫基数,减轻螟虫对水稻后期的为害和防治压力;重视水稻后期,螟虫对水稻后期的为害,可造成水稻产量损失,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但此时防治难度较大,可选择的农药较少且防治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此时螟虫防治应以保产为目的,进行达标防治。
(2)化学防治措施。二化螟化学防治的药剂选择原则:在二化螟尚未侵入茎秆以前可选择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或毒死蜱;在二化螟侵入茎秆以后可选择三唑磷、杀虫单或其混配剂[4]。秧田期防治:主要做到带药下田,在稻苗移栽前3 d,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mL/hm2,对水600~750 kg/hm2进行药剂防治,可控制本田前期的二化螟为害。本田期防治是在分蘖期,当二化螟孵化高峰后5~7 d,有枯鞘团1 500个/hm2或枯鞘率达1.0%~1.5%时,用48%毒死蜱乳油1 200~1 500 mL/hm2;或在破口期株害率达0.1%时,用20%三唑磷乳油1 500~2 250 mL/hm2或92%杀虫单可溶性粉剂900~1 200 g/hm2,对水600~750 kg/hm2喷雾。上述药剂喷雾后必须保持田间有3~5 cm水层4~5 d,以保证防治效果的充分发挥。
4参考文献
[1] 李洪波,张锴.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132,136.
[2] 周占魁,高景芝.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64.
[3] 曾晓楠,聂乾忠.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94-95.
[4] 但汉曙.赤壁市水稻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J].湖北植保,2009(6):33-34.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安徽凤阳
中图分类号S435.11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8-0182-01
二化螟是凤阳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随着耕作方式及种植模式的改变,凤阳县水稻二化螟的为害也在发生变化。平原稻区因主要采取旋耕机耕作,田间没有大量稻桩残存;稻草大多也被焚烧,大大降低了二化螟的越冬寄主,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有所下降;而红星、梅市、燃灯、凤阳山等丘陵稻区,因越冬寄主多,水稻二化螟有逐年加重趋势。
1发生特点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甘蔗、高梁、玉米、小麦、蚕豆、油菜等[1]。以幼虫为害水稻,初孵幼虫首先群集在水稻叶鞘内取食,破坏叶片的输导组织,造成枯鞘,2龄以后幼虫开始蛀入稻柱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死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虫伤株。初孵幼虫在水稻苗期一般分散为害或几条幼虫集中为害,在大的稻株上,一般先集中为害,数十至百余条幼虫集中在一稻株叶鞘内,至3龄幼虫后才转株为害。枯心苗和白穗对水稻的产量造成影响主要是减少了有效穗数,虫伤株对水稻的危害则是明显降低千粒重和增加空瘪粒,受二化螟危害后的水稻还易引起倒伏,造成减产。
2发生规律
据调查,二化螟在凤阳县1年发生2代,以4~6龄的老熟幼虫在稻桩、稻草、茭白、三棱草和其他田间禾本科等作物残体内越冬。越冬幼虫在翌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5月下旬进入盛发期。成虫白天潜伏在稻株近水面处,夜晚活动,有较强的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或叶鞘上,结成椭圆形卵块。苗期和分蘖期多产在茎部2~3叶尖端3~7 cm处,分蘖后期和圆秆抽穗期多产于近水面的叶鞘上,以第2代叶鞘最多。因此,凤阳县1代二化螟主要在秧田和早栽大田中为害。
由于二化螟越冬场所、成虫羽化时间不同,发生时间拉得很长。因此,每代一次防治很难控制其危害。根据二化螟发生期长的特点,防治上必须贯彻“狠治1代压低基数,决战2代保丰收”的策略。主要依据:一是1代发生在秧田和水稻生长前期,此时用药,由于水稻群体较小,药剂很容易喷到水稻全株,到了2代,水稻已进入生长后期,群体较大,喷药的质量很难保证;二是1代防治容易掌握适期,只要看到田间枯鞘开始增多时就可用药防治,并且防治效果十分明显。因此,二化螟的防治必须抓住6月上旬1代发生的有利时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化螟的发生危害程度还与水稻播栽期和后期氮肥的使用量等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水稻播栽时间过早,有效虫源增加,发生就重;后期氮肥使用量过高,水稻植株嫩绿,能诱集二化螟多产卵,并且还能使二化螟虫体增重,提高繁殖能力。因此,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和减少后期氮肥使用量,有利于控制二化螟的危害程度。
3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1)处理稻桩稻草,减少虫源基数。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目前水稻收獲大多采取机械收割,稻草比较完整。因此,要将稻草运出田间处理,种植小麦的田地要尽量粉碎稻桩;秧苗田要进行秋翻,从而减少虫源基数[2]。
(2)提倡栽培避螟。近年来,凤阳县水稻旱直播面积在不断增加,结合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和混栽田;适当推迟单季中稻播种时间,避过1代二化螟产卵高峰[3]。
(3)及时灌水杀蛹,降低虫源基数。对秧苗田、冬闲田,在1代二化螟蛾始盛期前,及时翻耕灌水,消灭越冬幼虫和蛹。
(4)二化螟具有趋嫩绿性和趋茂密习性。要科学地处理好水、肥、栽培密度与二化螟的发生关系。大面积推广水稻稀播稀植技术,大力提倡水稻氮、磷、钾配施等技术。
3.2化学防治
(1)防治策略为“狠治水稻前期,重视水稻后期”。狠治水稻前期,即在水稻秧田和本田分蘖末期以前用药狠治,压低下1代螟虫基数,减轻螟虫对水稻后期的为害和防治压力;重视水稻后期,螟虫对水稻后期的为害,可造成水稻产量损失,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但此时防治难度较大,可选择的农药较少且防治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此时螟虫防治应以保产为目的,进行达标防治。
(2)化学防治措施。二化螟化学防治的药剂选择原则:在二化螟尚未侵入茎秆以前可选择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或毒死蜱;在二化螟侵入茎秆以后可选择三唑磷、杀虫单或其混配剂[4]。秧田期防治:主要做到带药下田,在稻苗移栽前3 d,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mL/hm2,对水600~750 kg/hm2进行药剂防治,可控制本田前期的二化螟为害。本田期防治是在分蘖期,当二化螟孵化高峰后5~7 d,有枯鞘团1 500个/hm2或枯鞘率达1.0%~1.5%时,用48%毒死蜱乳油1 200~1 500 mL/hm2;或在破口期株害率达0.1%时,用20%三唑磷乳油1 500~2 250 mL/hm2或92%杀虫单可溶性粉剂900~1 200 g/hm2,对水600~750 kg/hm2喷雾。上述药剂喷雾后必须保持田间有3~5 cm水层4~5 d,以保证防治效果的充分发挥。
4参考文献
[1] 李洪波,张锴.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132,136.
[2] 周占魁,高景芝.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64.
[3] 曾晓楠,聂乾忠.湖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94-95.
[4] 但汉曙.赤壁市水稻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J].湖北植保,2009(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