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敬”到“肆意”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末蔡邕《笔论》一文有言:“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这段话突出强调了一个词“如对至尊”。所谓“如对至尊”,就是要求学书者写字的时候心无杂念、认真对待。
  对于这一点明末董其昌也有认识,他说:“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吾乡陆俨山先生作书,虽率尔应酬,皆不苟且。常曰:‘即此便是写字时,须用敬也。’吾每服膺斯言,而作书不能不拣择。或闲窗游戏,都有着精神处。惟应酬作答,皆率意苟完,此最是病。今后遇笔研,便当起矜庄想。古人无一笔不怕千载后人指摘,故能成名。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未有精神不在传远而悻能不朽者也。”
  董其昌在这段话中提到了他的同乡前辈陆深,说陆先生作字,即便是赠予朋友的应酬作品,在写的时候也是一丝不苟,非常认真,从不作笔墨游戏,并且强调他很佩服陆先生的作风。陆先生认为,只有像他那样一丝不苟作的字,才是真正的作字,强调必须时时用尊敬的态度去对待写字。董其昌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对待写字,白己没有陆先生那么严肃,作书常常有所分别,对于“闲窗游戏”一类的作品他还是能认真对待的,唯独在写“应酬”一类的作品时就不能认真对待了,常常“率意苟完”。在陆先生眼里“率意苟完”不是真正的作字,如果站在陆先生的角度看,董其吕这一类“率意苟完”的应酬之作肯定是不耐看的,所以董其昌在文中反思“此最是病”。病在何處,病在不能以敬心作字。董其吕在后文表示,以后要是再写书法,便要想到作字之人对待书法应当肃穆庄重,再也不会应付了事了。董其昌说的“须用敬也”与蔡邕的“如对至尊”意思相近,都是在强调作字要恭敬、郑重,不能信手涂抹。
  在这段话伊始,董其昌说,平时要注意多多搜集晋唐人的字,并一一摘录出来,在白己书写的时候以资参考,多去体会古人结字的高妙处,并说“此最关要”。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米芾“集古字”的独特学书方法,可见在董其昌的观念里,“如对至尊”的作字态度又是和“集古字”的习字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只有像米芾那样踏踏实实,用集古字这样的笨办法去好好学习古人书迹,才是真正的“如对至尊”,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字练好。
  但是,诚如董其昌所言,练字要有“用敬”的态度,却又不能一味用敬,用敬的过程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到后面若要有所创新,还需要一个“肆意”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人古出新”。比如在《画禅室随笔》中,董其昌就记载了和他之前“用敬”完全相反的言论,从这些言论里就可以看到他肆意的全过程。
  董其昌写道:“余性好书,而嫩矜庄,鲜写至成篇者。然无日不执笔,皆纵横断续无伦次语耳。偶以册置案头,遂时为作各体,且多录古人雅致语,觉向来肆意,殊非用敬之道。然余不好书名,故书中虽有淡意,此亦白知之。若前人作书不苟且,亦不免为名使耳。”意思是说,我内心是十分喜欢书法的,但就是不喜欢“如对至尊”般写字,所以没什么完整的作品,虽然每天都写字,但都是随便写写,没有什么作品意识。偶尔会写点册页,随兴书写各种书体,大多写一些古人的雅语,感觉这是一种很随意的练字方式,并非“如对至尊”的方式。然而我并不想做什么书法家,所以我的字里面有一种“淡”的味道,我很清楚这和我随意书写的习惯有关。其实前人“如对至尊”般辛苦作字,或多或少是被书名劳役了。
  在这里,他强调自己这样虽然在法度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但是他淡泊名利,不想为了一个虚“名”而强迫自己一味矜持、板板正正地写字,所以他的书法里面自然而然会有一种“淡”的感觉。
  说自己不好书名,纯属口是心非。董其昌在书法上是很有追求的,他说:“吾书无所不仿,最得意在小楷书,而懒于拈笔,但以行草行世,亦都非作意书,第率尔应酬耳。若使当其合处,便不能追踪晋宋,断不在唐人后乘也。”意思是说,我学书很广博,最得意的是自己的小楷书,但平时懒得写,只是以行草书示人,而且都不是我在“如对至尊”的状态下写的,大多是些应酬之作。若论我的那些得心应手的称意之作,即使没有学到晋宋人书法的风流态,与唐人相比一点也不差。
  但是,在董其昌的观念里,“晋宋人书,但以风流胜,不为无法,而妙处不在法。至唐人始专以法为蹊跷,而尽态极妍矣。”意思是说晋宋人书法好就好在风流自在,不是说他们的书法不讲求法度,但他们书法的妙处不是法。到唐代,大家都去学习晋人的法度,只是求得了晋宋人法度的妍美,而无风流的态度可言。他认为,“赵吴兴大近唐人,苏长公天骨俊逸,是晋宋间规格也。学书者能辩此,方可执笔临摹。否则纸成堆、笔成塚,终落狐禅耳”。赵孟頫比较重视法度,其书法整体也显得比较妍美,跟唐人的路数比较接近;苏东坡的书法天骨俊逸,才是晋宋风流一路的书法。学习书法的人必须先明确这一点,然后才能去执笔临摹。否则,即便下尽苦功,最后也不会有什么成就,终究是野路子。
  由此可见,董其昌一直在给自己的书法找出路,始终在书法史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他想探索出一种能够超出古人法度、在精神层面与古人相通的新面貌,最终探索到的就是“淡”,就是他书写的“肆意”。
  众所周知,人古出新是书画等传统艺术一直强调的一个问题,即艺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如何才能入古出新呢?董其昌的书学路径,从早期的“用敬”到晚期的“肆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后世评价董其吕书法大都以为“淡”是其主要特色,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他“肆意”的功夫做得好,但其实也是由于他前期“用敬”的功夫做得好。一味“用敬”可能会成为“书奴”,而一味“肆意”只能是“野狐禅”。
其他文献
摘要:客观的看,跆拳道运动简单,且方便学习,并且其对参与者的要求相对较低,正是跆拳道运动中所包含和诠释的文化理念,乃至合理的管理机制,使得跆拳道运动在高校教学中,成为一种风景和重要的文化现象。而高校女学生在参与跆拳道运动学习时,其有着多重功能,结合这一系列功能,将为跆拳道学习训练,提供重要参照。本文拟从高校女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多重功能认知入手,探究做好高校女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强身
我院自1994年至2001年共收治恶性肿瘤伴大量心包积液患者34例,均采用心包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胫排骨骨折为骨科常见的创伤性疾患,由于小腿中下段软组织菲薄,一旦发生软组织坏死感染极易造成骨外露或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在处理上较为困难,有时甚至直接影响骨的愈合.以往
摘要:本文是自己参加第十四届云南省田径运动会的整个训练时期、比赛过程与感想和结果,本次的研究对象是云南师范大学田径短跑运动员(甲组)四人,通过对本次参加比赛准备期的训练情况、比赛期的训练情况和调整期的训练情况的研究,寻找比赛时间的规律以总结运动员赛前安排的一般性原则和训练的结果。此次的比赛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参加比赛能够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所以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是会在一定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