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壮族民间崇拜与色彩观的研究中,红色是不可忽视的一笔。红色对于壮族人民来说代表着神圣、庄重、辟邪、吉祥。壮族对红色的理解是根深蒂固的,它的出现能带来一种直抵内心的能量。以教学中的创作环节为平台开展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以壮族红色的精神寓意为主题开展油画创作,探析同类课程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体味壮族红色的美好和神秘,并从他们的视角开展绘画创作,以此提升他们民族文化素养,亦为尊重壮族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沟通展开一次较有意义的实践。
关键词:壮族红色;主题创作;教学思路
[该论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壮族红色视觉语言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3EZX001]
广西是壮族的世居地区,远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有关西瓯、骆越、俚、僚、土人等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深厚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边疆民族文化日益受到关注的大潮流下,广西壮族因黑衣壮而被世人普遍认知,黑衣壮又因黑色而被世人记住,因此黑色成为了壮族的一个色彩符号,“嗜黑”无形中成为了标签。但是,黑衣壮以及其他壮族人民对黑色或近似颜色的选择,更多时候是受到如衣物染料、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的牵制,而非具有明确精神指向性地主动选择。笔者在主持《桂西地区少数民族色彩象征意义比对分析》、《壮族红色视觉语言研究》两项课题的研究后发现,在桂西少数民族的诸多民间活动中,红色相对其他色彩而言被高频率地使用,壮族对此颜色更是体现出明显而具体地偏爱。
依据以上所述课题的研究,笔者以2016-2017上学期所担任的油画课程创作环节为平台开展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以壮族红色的精神寓意为主题开展油画创作,探析同类课程的教学思路:
一、课堂传达壮族红色的精神核心
壮族的民间崇拜与色彩观主要体现在祈福活动、祭祀活动、日常生活、服装服饰、民族工艺等方面,它们能体现出壮族红色崇拜的精神指向、历史与传承、与汉族文化的关系以及独特的视觉表现力等相关的视觉元素,这些能为与壮族相关艺术创作的研究提供翔实的根据,是创作者展开创作前需要了解的。
经研究发现,壮族的红色被广泛而明确地运用在日常生活、祭祀活动的重要环节甚至是最关键环节之中,这与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宁明县花山壁画群2800多平方公里范围之内,64处壁画全部只用赭红色单线描绘;桂林市甑皮岩人遗址墓葬中,两具妇女遗体上撒放着红色的赤铁矿粉;田东县牛魂节祭祀活动中,麽公腰间缠着宽厚的红色腰带;那坡县黑衣壮的恋爱男女以红美带、红利带为定情物;南丹县壮家阿妈为已抱喜的女儿送出大红色背带;田阳县布洛陀花婆求子时赠予祈祷人紫红色花朵,等等,例子数不胜数。虽然材质、着色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带有明确地精神指向性和浓重地主观意识,代表着吉祥、神圣、生命、或者某种性灵。可见,壮族民间崇拜与色彩观的研究中,红色是不可忽视的一笔。壮族对红色的这份理解是根深蒂固的,它的出现能带来一种直抵内心的能量。
二、田野采风开展民族文化的切实体会
再多的倾听不如一次亲身体会,要想画出打动人的作品,还是必需真切地被所表现的题材所感染,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然而作为教学计划中不安排民族文化采风的一门课程,提出增加采风环节的建议是不易实现的。于是,此次教学采用分小组定主题方向、再根据主题方向自主开展采风的形式。较近地区题材的大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极少部分选择较远地区题材的同学则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足迹到达广西的崇左市、武鸣县、靖西县、田阳县、右江区,甚至云南的丘北县、广南县等,同学们在各地都亲自参与到当地的日常、婚礼以及民族节庆等活动之中。除了切身的体验,通过拍摄,同学们还采集回来诸多的素材,对于后期的作品创作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如广西省崇左县博物馆采集的花山岩画颜料分析视频(图1),使同学们明确地知道花山岩画是整体采用红色矿物粉描绘而成,极简的图案体现的内容包括祭祀人像、狩猎活动、划船活动、铜鼓、家畜,等等,丰富、灵动、简约地呈现了一幅幅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
采风得来的精彩照片为数不少,其拍摄过程除了起到记录作用,主要还能强化壮族红色的精神寓意在同学们心中的形式感,并且明确了体现气氛的视觉符号。
三、表现主体及表现形式的选择
通过田野采风,同学们对于表现主题的选择都已基本确定,对于花山岩画、绣球、舞狮、铜鼓、大红背带等素材,都能建立起较清晰的物件(或时间)与民族情绪(或氛围)的直接连接。
明确了表现主体之后即开始考虑相应的表现形式,写实、具象或抽象都需考虑表现主体本身所具有的技法美感。彰显镇邪和力量的大红绸带是否考虑大写意风格的具象表现;敲击铜鼓的节奏感是否考虑用抽象的点与线表现庄重而欢庆的感觉;大红背带所寄托的外婆、母亲对新生婴儿的美好寄托是否运用写实的手法才能较为明确地体现,等等。主体和形式之间是互相牵制的,运用恰当的话,它们之间也会是相辅相成的。
四、氛围的明确烘托
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受众群体大多是一般老百姓,他们不是收藏家,也不是艺术家,普遍没能得到很丰富的艺术熏陶。所以,要创作出直击他们心灵深处的艺术作品,就必需有更加亲民、直白的艺术表达方式。要表达浓烈热闹的气氛,就需要欢腾的具体造型和鲜艳的色彩;要表达温暖的柔情,则需写实的柔软眼神才能最直接地打动观众,这是对创作者最大的考验。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对画面氛围的控制。如图4主要描绘的是彰显镇邪和力量的大红绸带,于是为了衬映其厚重的红,选择同样厚重的深蓝色作为背景使其明显,同时为了更有场景感,背景的深蓝色之上添加了铜鼓的部分鼓面,这样既加强了视觉联想又丰富了构图;无独有偶,图3创作主体的选择与图2相似,图2的作者为男生,图5为女生,由于天性使然,图3五的作者更倾向于表达大红绸带的轻盈,于是她在考虑用极淡的蓝色作为背景之后,还在画面上添加了一位提裙脚起舞的壮族少女,画面氛围立即轻快明亮了起来;图4是具有较强地敲击铜鼓的节奏感的画面,完整的深色背景块面里错落隐含着數面铜鼓,红色布料包裹的鼓槌在画面中是一种有力量感的点性存在,为了增强气氛作者加上多段飘舞的绸带,它们是体现节奏感的线性存在。点、线、面将鼓、槌、绸带概括地体现于画面,使得整个表达言简意赅。如图5,为了表现大红背带温柔的爱,作者可以让画面总体色调清雅地烘托背着娃娃的一位年轻妈妈,并凸显其坚定的眼神以及暖色的背带,主体得到较明确的表达;再如图6的几何化的红色与粉红色的婚礼氛围。
经过本主题创作的训练,虽然学生的作品尚且稚嫩,教师团队的教学亦在逐渐积累经验,但教学成果中还是有能够与同行交流的作品存在。希望这样的探索在课题结束之后还能继续下去,为本地区民族的文化发展承担起一份应尽的责任。少数民族地区院校中的学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及态度,决定着民族文化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一个绘画教学的团队,我们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带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味其中的美好和神秘,并从他们的视角开展绘画创作,以此提升他们的民族文化素养。
此外,红色作为壮族视觉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追根述源、梳理研究之后,开展壮族红色题材的艺术作品创作,对于尊重壮族民族文化、维护壮族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沟通也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广西百色学院
关键词:壮族红色;主题创作;教学思路
[该论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壮族红色视觉语言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3EZX001]
广西是壮族的世居地区,远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有关西瓯、骆越、俚、僚、土人等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深厚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边疆民族文化日益受到关注的大潮流下,广西壮族因黑衣壮而被世人普遍认知,黑衣壮又因黑色而被世人记住,因此黑色成为了壮族的一个色彩符号,“嗜黑”无形中成为了标签。但是,黑衣壮以及其他壮族人民对黑色或近似颜色的选择,更多时候是受到如衣物染料、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的牵制,而非具有明确精神指向性地主动选择。笔者在主持《桂西地区少数民族色彩象征意义比对分析》、《壮族红色视觉语言研究》两项课题的研究后发现,在桂西少数民族的诸多民间活动中,红色相对其他色彩而言被高频率地使用,壮族对此颜色更是体现出明显而具体地偏爱。
依据以上所述课题的研究,笔者以2016-2017上学期所担任的油画课程创作环节为平台开展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以壮族红色的精神寓意为主题开展油画创作,探析同类课程的教学思路:
一、课堂传达壮族红色的精神核心
壮族的民间崇拜与色彩观主要体现在祈福活动、祭祀活动、日常生活、服装服饰、民族工艺等方面,它们能体现出壮族红色崇拜的精神指向、历史与传承、与汉族文化的关系以及独特的视觉表现力等相关的视觉元素,这些能为与壮族相关艺术创作的研究提供翔实的根据,是创作者展开创作前需要了解的。
经研究发现,壮族的红色被广泛而明确地运用在日常生活、祭祀活动的重要环节甚至是最关键环节之中,这与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宁明县花山壁画群2800多平方公里范围之内,64处壁画全部只用赭红色单线描绘;桂林市甑皮岩人遗址墓葬中,两具妇女遗体上撒放着红色的赤铁矿粉;田东县牛魂节祭祀活动中,麽公腰间缠着宽厚的红色腰带;那坡县黑衣壮的恋爱男女以红美带、红利带为定情物;南丹县壮家阿妈为已抱喜的女儿送出大红色背带;田阳县布洛陀花婆求子时赠予祈祷人紫红色花朵,等等,例子数不胜数。虽然材质、着色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带有明确地精神指向性和浓重地主观意识,代表着吉祥、神圣、生命、或者某种性灵。可见,壮族民间崇拜与色彩观的研究中,红色是不可忽视的一笔。壮族对红色的这份理解是根深蒂固的,它的出现能带来一种直抵内心的能量。
二、田野采风开展民族文化的切实体会
再多的倾听不如一次亲身体会,要想画出打动人的作品,还是必需真切地被所表现的题材所感染,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然而作为教学计划中不安排民族文化采风的一门课程,提出增加采风环节的建议是不易实现的。于是,此次教学采用分小组定主题方向、再根据主题方向自主开展采风的形式。较近地区题材的大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极少部分选择较远地区题材的同学则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足迹到达广西的崇左市、武鸣县、靖西县、田阳县、右江区,甚至云南的丘北县、广南县等,同学们在各地都亲自参与到当地的日常、婚礼以及民族节庆等活动之中。除了切身的体验,通过拍摄,同学们还采集回来诸多的素材,对于后期的作品创作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如广西省崇左县博物馆采集的花山岩画颜料分析视频(图1),使同学们明确地知道花山岩画是整体采用红色矿物粉描绘而成,极简的图案体现的内容包括祭祀人像、狩猎活动、划船活动、铜鼓、家畜,等等,丰富、灵动、简约地呈现了一幅幅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
采风得来的精彩照片为数不少,其拍摄过程除了起到记录作用,主要还能强化壮族红色的精神寓意在同学们心中的形式感,并且明确了体现气氛的视觉符号。
三、表现主体及表现形式的选择
通过田野采风,同学们对于表现主题的选择都已基本确定,对于花山岩画、绣球、舞狮、铜鼓、大红背带等素材,都能建立起较清晰的物件(或时间)与民族情绪(或氛围)的直接连接。
明确了表现主体之后即开始考虑相应的表现形式,写实、具象或抽象都需考虑表现主体本身所具有的技法美感。彰显镇邪和力量的大红绸带是否考虑大写意风格的具象表现;敲击铜鼓的节奏感是否考虑用抽象的点与线表现庄重而欢庆的感觉;大红背带所寄托的外婆、母亲对新生婴儿的美好寄托是否运用写实的手法才能较为明确地体现,等等。主体和形式之间是互相牵制的,运用恰当的话,它们之间也会是相辅相成的。
四、氛围的明确烘托
少数民族题材作品的受众群体大多是一般老百姓,他们不是收藏家,也不是艺术家,普遍没能得到很丰富的艺术熏陶。所以,要创作出直击他们心灵深处的艺术作品,就必需有更加亲民、直白的艺术表达方式。要表达浓烈热闹的气氛,就需要欢腾的具体造型和鲜艳的色彩;要表达温暖的柔情,则需写实的柔软眼神才能最直接地打动观众,这是对创作者最大的考验。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对画面氛围的控制。如图4主要描绘的是彰显镇邪和力量的大红绸带,于是为了衬映其厚重的红,选择同样厚重的深蓝色作为背景使其明显,同时为了更有场景感,背景的深蓝色之上添加了铜鼓的部分鼓面,这样既加强了视觉联想又丰富了构图;无独有偶,图3创作主体的选择与图2相似,图2的作者为男生,图5为女生,由于天性使然,图3五的作者更倾向于表达大红绸带的轻盈,于是她在考虑用极淡的蓝色作为背景之后,还在画面上添加了一位提裙脚起舞的壮族少女,画面氛围立即轻快明亮了起来;图4是具有较强地敲击铜鼓的节奏感的画面,完整的深色背景块面里错落隐含着數面铜鼓,红色布料包裹的鼓槌在画面中是一种有力量感的点性存在,为了增强气氛作者加上多段飘舞的绸带,它们是体现节奏感的线性存在。点、线、面将鼓、槌、绸带概括地体现于画面,使得整个表达言简意赅。如图5,为了表现大红背带温柔的爱,作者可以让画面总体色调清雅地烘托背着娃娃的一位年轻妈妈,并凸显其坚定的眼神以及暖色的背带,主体得到较明确的表达;再如图6的几何化的红色与粉红色的婚礼氛围。
经过本主题创作的训练,虽然学生的作品尚且稚嫩,教师团队的教学亦在逐渐积累经验,但教学成果中还是有能够与同行交流的作品存在。希望这样的探索在课题结束之后还能继续下去,为本地区民族的文化发展承担起一份应尽的责任。少数民族地区院校中的学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及态度,决定着民族文化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作为一个绘画教学的团队,我们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带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味其中的美好和神秘,并从他们的视角开展绘画创作,以此提升他们的民族文化素养。
此外,红色作为壮族视觉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追根述源、梳理研究之后,开展壮族红色题材的艺术作品创作,对于尊重壮族民族文化、维护壮族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沟通也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广西百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