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中,片面理解“以读为本”,以朗读代替默读,造成失衡。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关注学生终生化发展出发,应把“琅琅书声”与默读静思并举,重新认识默读的重要性,并有效指导、适时训练,使默读在阅读教学中找回缺失的位置。
【关键词】默读缺失;潜心会文;默思静想;有效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中,“默读”这一词条的解释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默读阅读的基本方式之一,默读中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活跃,对于接受新的知识、结合自身体验感悟文章内容、体味精彩文字及其蕴含的感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观念的提出得到广大教师的响应,朗读理想地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默读却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渐行渐远。
1.关注默读现状---秋花惨淡秋草黄
1.1 默读缺失。审视当下的语文课,由于片面解读“以读为本”的内涵(“读”即为“朗读”),过分追求“动感课堂”的热烈,我们对默读能力的培养有失重视。默读的忽视并非个别现象,教师在公开教学中甚至大型的赛课上, “书声琅琅”排挤了静默沉思的默读,本该是“朗读”“默读”齐头并进的阅读教学,明显天平失衡。
1.2 缺乏指导。有些教师师关注到了默读,课堂上有默读环节的安排,但“蜻蜓点水”缺乏指导,有走过场之嫌。
有的课堂实例中,有默读环节安排,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但缺乏方法的指导,也没有起到默读应达到的效果。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安排“默读”环节只是为后来的“交流”打前战,默读刚刚启动就被打断,学生只能在教师的牵引下“被交流”,课堂上没有民主,没有话题的生成,体现不出学生在静思中的个性化阅读,失去了课堂默读的真正意义。
由教师默读意识和指导的薄弱,导致学生默读能力低下,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一定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使新课标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要求成为空谈,同时也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提高,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2.重思默读价值---有意又识东风面
2.1 默读独有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从教学功能来看,默读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能体现内部精神活动。因此,朗读固然重要,默读同样不可或缺!读书,需要琅琅的读书声,更需要静静的读书场。
静能生慧。默读能保持阅读情绪,有利于静心思考,能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只有潜心的默读,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质疑、归纳、感悟等内心体验。
2.2 课标对学生默读能力的要求。《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说,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阅读的个体差异。
默读的目标如此明确,课堂上的默读怎么能缺失?
2.3 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日益增长,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必然会越来越强化阅读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默读是人们首选的阅读方式,它适应范围广,不受环境限制,成为现代社会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教师不能“功利化”,为追求课堂外在效果,忽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默读能力的培养。
3.有效默读指导---在留白处挥浓彩
明确了默读的重要性,进行有效的默读训练,教会学生默读的方法,是默读能力培养的手段和目的。
3.1 教给学生方法。默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间读法。默读一篇文章,如遇到生字新词或不懂的句子时,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就叫做间读。
浏览法。通过粗略的默读,了解文章的大意,这就是浏览。
参阅法。文章中有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段,默读时需要通过查阅字典、词典,参看有关书籍和资料,解决疑难问题,这就是参阅法。
跳读法。在初步理解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深入研究某些句段的含义和写作方法,就可以运用跳读法,将一般段落丢掉,集中精力默读重点句段。
品读法。文章中有些词句或段落,含义深刻,能突出表现中心思想。默读时就要运用品读法,认真品味,反复推敲,真正弄懂弄通。
重读法。有些文章读了一遍以后,还不能领会意思,需要重读一遍或多遍,这就是重读。
勾画法。一边默读文章,一边运用各种符号,对生字新词、妙语佳句或重点段落进行勾画,作出标记。这就是勾画法。
批注法。默读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随时写在书眉上或文章中间的空白处,这就是批注法。
3.2 课堂默读训练。按照课堂的进程、根据文本的需要,引领学生运用多种默读形式来进行阅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2.1 初读课文阶段---感知性默读。感知性默读的任务一般是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由于默读的文本内容较多,必须预留充足的时间。提出默读要求后,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静静地读,静静地想,静静地圈划批注,让学生自己从文本中获取所需信息并进行整理。但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引导点拨做充分的准备。
从默读效果来看,只有给学生充足的默读时间,学生才能深入地思考,反复地斟酌,细细地品味。在静悄悄的背后,是学生和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默读中有形象、有抽象、有思考,实现了默读的最大效益。
3.2.2 精读悟写法---梳理性默读。叶圣陶指出:“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和结构,可采用默读,因为默读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冷静地思考。
一边默读,一边点拨学生,思路一清,文章的顺序自然迎刃而解。
3.2.3 文章留白处---想象性默读。很多优秀的文本都通过留“空白点”使情感或空间更有张力,学生如果能够捕捉文本留白背后隐含的信息和情感,揣摩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便能够更好地走进角色。
只有在静默中细读与想象,课文才得以切入学生的内心并与之共鸣,学生才能获得教师与资料的解读话语所无法替代的真切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感受。
3.2.4 语言品悟处---体悟性默读。语言感悟是一种思维,是一种烙上情感印记的心理活动,主要凭借的是人的一种直感和直觉。王崧舟老师说过:“感悟是不能告诉的,不能灌输的,不能复制的。感悟,有就有、无就无,所谓‘如水在口,冷暖自知’。所以,阅读教学中,感悟特别强调自得自悟。学生必须在精读细思、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字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在教学时紧抠住重点语句,让学生充分地默读,进行赏析、体悟,学生在静静的读书“场”中远离了喧嚣,进入静思的境界,领悟到句子这样的表达对于烘托意境、表达情绪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获得了语言的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这时,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学生来说,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感染;不是教师的透彻分析,而是学生的自主领悟。这也就说明了,默读是高层次的阅读形式,只有阅读进入到内部言语阶段即内在精神活动阶段,才会形成个体的阅读技能,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
有效默读,不仅不会使课堂出现冷场,反而更能深层次激发学生的思维,以静促思、促悟、促情、促表达,于留白处挥浓彩。
参考文献
[1] 柯念忠 《不要忽视了默读的价值》
[2] 陈先其 《有效默读:此时无声胜有声》
[3] 白静亚 《让默读悄然走进课堂》
收稿日期:2012-10-25
【关键词】默读缺失;潜心会文;默思静想;有效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中,“默读”这一词条的解释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默读阅读的基本方式之一,默读中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活跃,对于接受新的知识、结合自身体验感悟文章内容、体味精彩文字及其蕴含的感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观念的提出得到广大教师的响应,朗读理想地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默读却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渐行渐远。
1.关注默读现状---秋花惨淡秋草黄
1.1 默读缺失。审视当下的语文课,由于片面解读“以读为本”的内涵(“读”即为“朗读”),过分追求“动感课堂”的热烈,我们对默读能力的培养有失重视。默读的忽视并非个别现象,教师在公开教学中甚至大型的赛课上, “书声琅琅”排挤了静默沉思的默读,本该是“朗读”“默读”齐头并进的阅读教学,明显天平失衡。
1.2 缺乏指导。有些教师师关注到了默读,课堂上有默读环节的安排,但“蜻蜓点水”缺乏指导,有走过场之嫌。
有的课堂实例中,有默读环节安排,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但缺乏方法的指导,也没有起到默读应达到的效果。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安排“默读”环节只是为后来的“交流”打前战,默读刚刚启动就被打断,学生只能在教师的牵引下“被交流”,课堂上没有民主,没有话题的生成,体现不出学生在静思中的个性化阅读,失去了课堂默读的真正意义。
由教师默读意识和指导的薄弱,导致学生默读能力低下,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一定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使新课标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要求成为空谈,同时也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提高,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2.重思默读价值---有意又识东风面
2.1 默读独有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从教学功能来看,默读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能体现内部精神活动。因此,朗读固然重要,默读同样不可或缺!读书,需要琅琅的读书声,更需要静静的读书场。
静能生慧。默读能保持阅读情绪,有利于静心思考,能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只有潜心的默读,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质疑、归纳、感悟等内心体验。
2.2 课标对学生默读能力的要求。《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说,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阅读的个体差异。
默读的目标如此明确,课堂上的默读怎么能缺失?
2.3 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日益增长,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必然会越来越强化阅读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默读是人们首选的阅读方式,它适应范围广,不受环境限制,成为现代社会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教师不能“功利化”,为追求课堂外在效果,忽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默读能力的培养。
3.有效默读指导---在留白处挥浓彩
明确了默读的重要性,进行有效的默读训练,教会学生默读的方法,是默读能力培养的手段和目的。
3.1 教给学生方法。默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间读法。默读一篇文章,如遇到生字新词或不懂的句子时,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就叫做间读。
浏览法。通过粗略的默读,了解文章的大意,这就是浏览。
参阅法。文章中有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段,默读时需要通过查阅字典、词典,参看有关书籍和资料,解决疑难问题,这就是参阅法。
跳读法。在初步理解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深入研究某些句段的含义和写作方法,就可以运用跳读法,将一般段落丢掉,集中精力默读重点句段。
品读法。文章中有些词句或段落,含义深刻,能突出表现中心思想。默读时就要运用品读法,认真品味,反复推敲,真正弄懂弄通。
重读法。有些文章读了一遍以后,还不能领会意思,需要重读一遍或多遍,这就是重读。
勾画法。一边默读文章,一边运用各种符号,对生字新词、妙语佳句或重点段落进行勾画,作出标记。这就是勾画法。
批注法。默读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随时写在书眉上或文章中间的空白处,这就是批注法。
3.2 课堂默读训练。按照课堂的进程、根据文本的需要,引领学生运用多种默读形式来进行阅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2.1 初读课文阶段---感知性默读。感知性默读的任务一般是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由于默读的文本内容较多,必须预留充足的时间。提出默读要求后,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静静地读,静静地想,静静地圈划批注,让学生自己从文本中获取所需信息并进行整理。但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引导点拨做充分的准备。
从默读效果来看,只有给学生充足的默读时间,学生才能深入地思考,反复地斟酌,细细地品味。在静悄悄的背后,是学生和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默读中有形象、有抽象、有思考,实现了默读的最大效益。
3.2.2 精读悟写法---梳理性默读。叶圣陶指出:“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和结构,可采用默读,因为默读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冷静地思考。
一边默读,一边点拨学生,思路一清,文章的顺序自然迎刃而解。
3.2.3 文章留白处---想象性默读。很多优秀的文本都通过留“空白点”使情感或空间更有张力,学生如果能够捕捉文本留白背后隐含的信息和情感,揣摩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便能够更好地走进角色。
只有在静默中细读与想象,课文才得以切入学生的内心并与之共鸣,学生才能获得教师与资料的解读话语所无法替代的真切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感受。
3.2.4 语言品悟处---体悟性默读。语言感悟是一种思维,是一种烙上情感印记的心理活动,主要凭借的是人的一种直感和直觉。王崧舟老师说过:“感悟是不能告诉的,不能灌输的,不能复制的。感悟,有就有、无就无,所谓‘如水在口,冷暖自知’。所以,阅读教学中,感悟特别强调自得自悟。学生必须在精读细思、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字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在教学时紧抠住重点语句,让学生充分地默读,进行赏析、体悟,学生在静静的读书“场”中远离了喧嚣,进入静思的境界,领悟到句子这样的表达对于烘托意境、表达情绪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获得了语言的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这时,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学生来说,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感染;不是教师的透彻分析,而是学生的自主领悟。这也就说明了,默读是高层次的阅读形式,只有阅读进入到内部言语阶段即内在精神活动阶段,才会形成个体的阅读技能,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
有效默读,不仅不会使课堂出现冷场,反而更能深层次激发学生的思维,以静促思、促悟、促情、促表达,于留白处挥浓彩。
参考文献
[1] 柯念忠 《不要忽视了默读的价值》
[2] 陈先其 《有效默读:此时无声胜有声》
[3] 白静亚 《让默读悄然走进课堂》
收稿日期:20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