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1982、1983年间的那些记忆,就像遥远宇宙里几千万年前消失了的一颗星球的光线,尽管仍旧在太空里漫游,其实已是所剩无几了。时间既在构成记忆,也在淹没记忆。之所以还能偶尔想到那个时段,还会在内向的视野里浮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印象残屑,固然与那种抑郁的经历所留下的气息有关,但我却更愿意把一个少年的明朗形象当作那时的标识。他就仿佛是被透过茂密树冠的细碎阳光照亮的一枚新鲜银币,质地坚硬地闪着金属光泽,轻而易举地均衡了我记忆中尚存的那些身心失重的纷繁瞬间……在那个被许多大树围绕着的中学的灰褐色建筑里,每一天,每时每刻,我都在不由自主地坠落,我的身体被坚硬的木头椅子支撑在那里,而我却在坠落。没人知道这个男孩的眼睛里为什么时常会充满恐慌。我的世界在坍缩,也在封闭,没有声音进入,我也无法发声,让别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我宁愿待在家里为院子里的蔬菜浇水、喂鸡、晒太阳,也不愿回到那个候审席般的座位上去,在那里像个白痴似的站起来又坐下,轻易就陷入窘境,每堂课都是一种煎熬,又找不到离开的理由或者借口,即使有了也没用。我只能不断地缩小自己的身体,以期被更多的人忽略不计,我已经够渺小的了,比一枚桃核还要小,可是没用,我还是会时不时地突然浮现在表面,被一些强光照射,就像生物实验课上等待解剖的小动物,呈现出那种没人会费神去理解的怯弱。
一些印象纷纷浮出,飞快地流动而去,类似于油脂的轻薄物质,散发着工厂里才会有的油浸金属的平淡气息。我的记忆模糊,隔着一层薄薄的化纤覆盖物。那是个微观的世界。最先出现在镜头里的,是两位身材比我高大很多的男孩的面孔。他们截住了我的去路,在幽暗的林荫路上,你怎么回事儿?他们的轻蔑鄙视像尖锐的铁器似的抵入我的心里。那时候我眼含泪水,感觉自己摇摇欲坠,心底涌上来的温热潮水正在淹没我。他来了。他反驳他们。而我就像个溺水者,什么都听不清楚,他们的嘴巴在动,而我,在向下沉没。他昂着头,盯着他们的眼睛,直到他们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叫我的名字。他是路超。道路的路,超越的超。头上有着某种光环,这是记忆的效果。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我,被他带到了他的充满阳光的家里,他要用一个暑假帮我解决问题。问题?在我自己的感觉中我整个就是个问题。就像老师说的,你真是个问题啊。他不管这些,你怕什么呢?我感觉你总是在怕什么。他的瘦削身体松弛地靠坐在沙发里,双手搭在扶手上,看着我的眼睛:你不比他们差,一点都不差。别管他们。你得敢跟他们对视。谁能保证他们将来就不是垃圾呢?他们只是装作很强的样子。……拯救者?那时的我还想不到这个词,落水者几近绝望的视线里慢慢浮现的小船,他从船里探出头来,伸出手。
学校附近道路两侧的枝繁叶茂的高大杨树在夏天里总是弥漫着神秘的动荡与寂静,秋天里的阵雨般的落叶会让空气里充满了冷涩的树汁气息……某些从学校步行回家的午后,路边那些楼房底层的玻璃窗里面幽暗静谧的房间,或者简陋的体育场后面荒地上孤立的废弃水塔,里面的那些不知谁丢弃的手套、鞋子、绳子或者扭曲的肮脏手纸、布满钉子的残缺木条之类的东西,以及从水塔顶上面看到的一个灰色城市的侧影……破旧的巴士汽车像要散了架子似的在路上疾驶,那段时间里留下的唯一的个人形象是一張二寸黑白照片,贴在公共汽车的月票上,十一岁的赵松那有些局促的微笑中很难看出环境的痕迹或气息……还有,父亲在院子里树起十多米高的电视天线杆子,母亲的表情有些忧郁,还有一块替代玻璃的窗户纸上用香烧出的花瓣图案,在大风天里突然翻滚到院门边的被我误以为是兔子的灰色塑料布……这些或明或暗的记忆碎片多少还是透露着压抑的气息的,在记忆深处,它们重构那个城市,总是空空荡荡的,看不到几个人影(那时候最容易令我恐慌的就是人,各种各样的人,陌生的或者熟悉的)。它们浮动在由一些含混不清的记忆和被遗忘的印象共同造就的记忆岩石的表面,下面是那个早已封存的世界,很多事物被遮蔽了,只能看到上面浮动的几点光斑。那个叫路超的少年,就是其中之一。
我需要某种气息的导引才能回到那个遥远时段。带着被咬开的黄瓜的清香味儿,他眼光清澈地从厨房里转出来,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一双动画片里的老鼠才会有的薄而尖的耳朵,眉梢轻轻上挑,有些惊讶的样子,黑白分明的眼睛,生动的眉毛,还有声音,紧凑的薄嘴唇,他的白衬衫以及戴歪了的红领巾,他走路时有些轻微的驼背,身体太瘦了,穿着什么衣服都显得有些肥大。他伸着指头,指甲轻轻地划在练习本的纸面,那些令我恐慌的数学题就像一扇扇曾经被魔法封闭的门似的纷纷打开在我的面前。他家在一幢日式老楼的深处,两间小房间以及厨房门是半开半闭的,就像挤在一起的几个温暖干净的旧木盒子,弥漫着红色地板、樟脑球和煤气灶的混合味道……我沉浸其中。在他的指引下,我试着修复感觉中的缺口和黑洞。按他的说法是去掉错觉。他还说了些精彩有趣的话。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其实是在学着说话,从倒塌的地方离开,不再蜷缩。我们每天下午见面。我做他布置的练习,然后他讲解。我们说话。短促的夏天,就那么一点时间,凝固的,难以挽留的。有时我忍不住对他描述雨脚在对面屋檐上不断绽放时的场景和雨天里的各种特别的气味。我们在阳台上站着,胳臂支撑着阳台窗户的湿漉漉的水泥边沿。他默默地听着,下意识地把钢笔的尾端放在牙齿间慢慢地咬着,不声不响地看着外面。我完全被他所营造的温暖平和的气息笼罩了。
外面在下雨,现在,我在时间的另一端捕捉过去的气息。关于那些年的记忆媒介少之又少。那个暑假刚开始的时候,他曾跟我回了一趟家。一路上他都很安静。在他向我的父母说明来意的时候,他们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甚至是有些尴尬。像个成年人似的,他语气坚定地告诉我的父母,赵松的领悟力并不差。他镇定自若,表达自如,偶尔还会做出有力的手势。在这个孩子在我家努力说服大人们相信一个简单的道理的时候,我不得不充满感激而又紧张地躲在角落里,悄悄地看着他的侧面。要知道,那时候我的父母对我早已不抱什么期望了。用我母亲的话说是不抱什么幻想。她一直拒绝出席考试后的家长会。对于同样是老师的她来说,我的成绩以及表现令家人难堪。当然,她是对的。而路超却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要我的父母一定要相信我能有所改变。他离开之后,我的父母心情复杂地重新打量了一番躲在角落里的儿子。他们低声交谈。他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同龄的孩子差别如此之大。他们觉得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我的问题。 ……
那段记忆里至少最后一个场景是美好的,年终的班级联欢会上,我坐在大家中间,吃着花生、瓜子和水果糖,感觉这些东西就像从天下掉下来的星辰一样美妙。大家表演节目。后来路超对老师说,让赵松也出一个节目吧。老师侧过头看着我,笑着说,他行吗?路超边点头边说,他行的。我听过他唱歌。那你就出一个吧,老师说,她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常对我微笑的。我站起来就涨红了脸,就大声唱起来,连歌名都忘了报,“啊啊……牡丹,百花……”我感到所有的血液都涌上了頭顶,耳朵里充满了它们的海浪般的轰响。我就要转学了。那是我最后一次出现在他们中间。他们看起来都很可爱。我的眼光不时掠过他们,还有他的侧面。他坐在老师旁边,大口地吃着苹果,偶尔看我一眼,微笑一下。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老师公布我转学消息的时候会那么的安静。那时的一些作为纪念的小东西,就像那些同学的面孔一样再也找不到了。后来在路超家里我待了最后一个下午。他把自己的参考书和练习题都给了我。我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默默地看着外面,那些楼房被午后的阳光照得白亮。离开他家时天已黑了,我从那些楼房下面经过,他家里的那种温暖气息跟随着我,从鼻子里涌到眼睛里,薄雾般的弥漫着……我走到马路上,车辆很少,路灯是金黄色的,两侧黑暗中远近的建筑都显得庞大虚无了很多,像另外一个世界,甚至也像记忆本身,不是很真实。
2015年,作家赵松的《抚顺故事集》横空出世,登上国内众多年度好书排行榜。虽然作家本人是70后,但他的作品读起来感觉非常年轻,带有少年人独特的细腻和敏感。
《抚顺故事集》是一本略带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集,虽然细节都游走于虚构与真实之间,但出发点仍是作者对抚顺这座城市和那段过往的深厚感情。赵松在这篇《路超》中,用自己印象深刻的记忆碎片串起了与少年路超相处的时光,他用了大量篇幅细细描写自己在某个瞬间的复杂感受。层层叠叠的意象乍一看去让人有些应接不暇,但这也是作者的用意之一,内心百感交集时,就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每个感受都真实、都重要,不知哪个应该占主导,不知应该优先向读者传达哪一种——不如将它们全盘摆在纸上,把场景复述出来,让读者置身其中,自行细细咀嚼。
作者赵松身为诗人的特质也时不时在小说中冒出来。长短句交错,碎片化的语言,明亮的颜色,跳脱的时间线,统统给阅读带来了挑战和乐趣。文章的节奏因此不再流畅,但就像所有真实的记忆,你在回忆的当下并不会为了故事性来调整回忆的顺序。让人流连忘返的往往正是那些不好归类、无法推动情节进展的片段——咬着笔杆的侧脸,樟脑球的气味,杨树在夏天投下的影子,金黄色的路灯,耳朵里血液的轰鸣……回忆的目的只是回忆,故事什么的可以暂且放一放。这也是完全私人化的写作,作者写作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与读者的交流屈居第二。作为读者的我们,因此有幸得以窥见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年惶恐的内心,找寻一丝似曾相识,获得一点慰藉。
一些印象纷纷浮出,飞快地流动而去,类似于油脂的轻薄物质,散发着工厂里才会有的油浸金属的平淡气息。我的记忆模糊,隔着一层薄薄的化纤覆盖物。那是个微观的世界。最先出现在镜头里的,是两位身材比我高大很多的男孩的面孔。他们截住了我的去路,在幽暗的林荫路上,你怎么回事儿?他们的轻蔑鄙视像尖锐的铁器似的抵入我的心里。那时候我眼含泪水,感觉自己摇摇欲坠,心底涌上来的温热潮水正在淹没我。他来了。他反驳他们。而我就像个溺水者,什么都听不清楚,他们的嘴巴在动,而我,在向下沉没。他昂着头,盯着他们的眼睛,直到他们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叫我的名字。他是路超。道路的路,超越的超。头上有着某种光环,这是记忆的效果。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我,被他带到了他的充满阳光的家里,他要用一个暑假帮我解决问题。问题?在我自己的感觉中我整个就是个问题。就像老师说的,你真是个问题啊。他不管这些,你怕什么呢?我感觉你总是在怕什么。他的瘦削身体松弛地靠坐在沙发里,双手搭在扶手上,看着我的眼睛:你不比他们差,一点都不差。别管他们。你得敢跟他们对视。谁能保证他们将来就不是垃圾呢?他们只是装作很强的样子。……拯救者?那时的我还想不到这个词,落水者几近绝望的视线里慢慢浮现的小船,他从船里探出头来,伸出手。
学校附近道路两侧的枝繁叶茂的高大杨树在夏天里总是弥漫着神秘的动荡与寂静,秋天里的阵雨般的落叶会让空气里充满了冷涩的树汁气息……某些从学校步行回家的午后,路边那些楼房底层的玻璃窗里面幽暗静谧的房间,或者简陋的体育场后面荒地上孤立的废弃水塔,里面的那些不知谁丢弃的手套、鞋子、绳子或者扭曲的肮脏手纸、布满钉子的残缺木条之类的东西,以及从水塔顶上面看到的一个灰色城市的侧影……破旧的巴士汽车像要散了架子似的在路上疾驶,那段时间里留下的唯一的个人形象是一張二寸黑白照片,贴在公共汽车的月票上,十一岁的赵松那有些局促的微笑中很难看出环境的痕迹或气息……还有,父亲在院子里树起十多米高的电视天线杆子,母亲的表情有些忧郁,还有一块替代玻璃的窗户纸上用香烧出的花瓣图案,在大风天里突然翻滚到院门边的被我误以为是兔子的灰色塑料布……这些或明或暗的记忆碎片多少还是透露着压抑的气息的,在记忆深处,它们重构那个城市,总是空空荡荡的,看不到几个人影(那时候最容易令我恐慌的就是人,各种各样的人,陌生的或者熟悉的)。它们浮动在由一些含混不清的记忆和被遗忘的印象共同造就的记忆岩石的表面,下面是那个早已封存的世界,很多事物被遮蔽了,只能看到上面浮动的几点光斑。那个叫路超的少年,就是其中之一。
我需要某种气息的导引才能回到那个遥远时段。带着被咬开的黄瓜的清香味儿,他眼光清澈地从厨房里转出来,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一双动画片里的老鼠才会有的薄而尖的耳朵,眉梢轻轻上挑,有些惊讶的样子,黑白分明的眼睛,生动的眉毛,还有声音,紧凑的薄嘴唇,他的白衬衫以及戴歪了的红领巾,他走路时有些轻微的驼背,身体太瘦了,穿着什么衣服都显得有些肥大。他伸着指头,指甲轻轻地划在练习本的纸面,那些令我恐慌的数学题就像一扇扇曾经被魔法封闭的门似的纷纷打开在我的面前。他家在一幢日式老楼的深处,两间小房间以及厨房门是半开半闭的,就像挤在一起的几个温暖干净的旧木盒子,弥漫着红色地板、樟脑球和煤气灶的混合味道……我沉浸其中。在他的指引下,我试着修复感觉中的缺口和黑洞。按他的说法是去掉错觉。他还说了些精彩有趣的话。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其实是在学着说话,从倒塌的地方离开,不再蜷缩。我们每天下午见面。我做他布置的练习,然后他讲解。我们说话。短促的夏天,就那么一点时间,凝固的,难以挽留的。有时我忍不住对他描述雨脚在对面屋檐上不断绽放时的场景和雨天里的各种特别的气味。我们在阳台上站着,胳臂支撑着阳台窗户的湿漉漉的水泥边沿。他默默地听着,下意识地把钢笔的尾端放在牙齿间慢慢地咬着,不声不响地看着外面。我完全被他所营造的温暖平和的气息笼罩了。
外面在下雨,现在,我在时间的另一端捕捉过去的气息。关于那些年的记忆媒介少之又少。那个暑假刚开始的时候,他曾跟我回了一趟家。一路上他都很安静。在他向我的父母说明来意的时候,他们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甚至是有些尴尬。像个成年人似的,他语气坚定地告诉我的父母,赵松的领悟力并不差。他镇定自若,表达自如,偶尔还会做出有力的手势。在这个孩子在我家努力说服大人们相信一个简单的道理的时候,我不得不充满感激而又紧张地躲在角落里,悄悄地看着他的侧面。要知道,那时候我的父母对我早已不抱什么期望了。用我母亲的话说是不抱什么幻想。她一直拒绝出席考试后的家长会。对于同样是老师的她来说,我的成绩以及表现令家人难堪。当然,她是对的。而路超却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要我的父母一定要相信我能有所改变。他离开之后,我的父母心情复杂地重新打量了一番躲在角落里的儿子。他们低声交谈。他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同龄的孩子差别如此之大。他们觉得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我的问题。 ……
那段记忆里至少最后一个场景是美好的,年终的班级联欢会上,我坐在大家中间,吃着花生、瓜子和水果糖,感觉这些东西就像从天下掉下来的星辰一样美妙。大家表演节目。后来路超对老师说,让赵松也出一个节目吧。老师侧过头看着我,笑着说,他行吗?路超边点头边说,他行的。我听过他唱歌。那你就出一个吧,老师说,她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经常对我微笑的。我站起来就涨红了脸,就大声唱起来,连歌名都忘了报,“啊啊……牡丹,百花……”我感到所有的血液都涌上了頭顶,耳朵里充满了它们的海浪般的轰响。我就要转学了。那是我最后一次出现在他们中间。他们看起来都很可爱。我的眼光不时掠过他们,还有他的侧面。他坐在老师旁边,大口地吃着苹果,偶尔看我一眼,微笑一下。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老师公布我转学消息的时候会那么的安静。那时的一些作为纪念的小东西,就像那些同学的面孔一样再也找不到了。后来在路超家里我待了最后一个下午。他把自己的参考书和练习题都给了我。我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默默地看着外面,那些楼房被午后的阳光照得白亮。离开他家时天已黑了,我从那些楼房下面经过,他家里的那种温暖气息跟随着我,从鼻子里涌到眼睛里,薄雾般的弥漫着……我走到马路上,车辆很少,路灯是金黄色的,两侧黑暗中远近的建筑都显得庞大虚无了很多,像另外一个世界,甚至也像记忆本身,不是很真实。
鉴赏
2015年,作家赵松的《抚顺故事集》横空出世,登上国内众多年度好书排行榜。虽然作家本人是70后,但他的作品读起来感觉非常年轻,带有少年人独特的细腻和敏感。
《抚顺故事集》是一本略带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集,虽然细节都游走于虚构与真实之间,但出发点仍是作者对抚顺这座城市和那段过往的深厚感情。赵松在这篇《路超》中,用自己印象深刻的记忆碎片串起了与少年路超相处的时光,他用了大量篇幅细细描写自己在某个瞬间的复杂感受。层层叠叠的意象乍一看去让人有些应接不暇,但这也是作者的用意之一,内心百感交集时,就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每个感受都真实、都重要,不知哪个应该占主导,不知应该优先向读者传达哪一种——不如将它们全盘摆在纸上,把场景复述出来,让读者置身其中,自行细细咀嚼。
作者赵松身为诗人的特质也时不时在小说中冒出来。长短句交错,碎片化的语言,明亮的颜色,跳脱的时间线,统统给阅读带来了挑战和乐趣。文章的节奏因此不再流畅,但就像所有真实的记忆,你在回忆的当下并不会为了故事性来调整回忆的顺序。让人流连忘返的往往正是那些不好归类、无法推动情节进展的片段——咬着笔杆的侧脸,樟脑球的气味,杨树在夏天投下的影子,金黄色的路灯,耳朵里血液的轰鸣……回忆的目的只是回忆,故事什么的可以暂且放一放。这也是完全私人化的写作,作者写作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与读者的交流屈居第二。作为读者的我们,因此有幸得以窥见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年惶恐的内心,找寻一丝似曾相识,获得一点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