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镜进化论补充说明之八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_yue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拆解唐过梁葡萄海兽镜的铸造技术工艺为目标,提出复合制范技术工艺,并解释该技术工艺的发展类型。
  关键词:葡萄海兽镜;铸造之谜;复合制范技术工艺
  1 前言
  关于唐葡萄海兽镜的记载,论文和著作有很多。这些文章普遍从思想、文化、图案的角度进行分析。梁(见图1红色箭头处),指葡萄海兽镜背中间的圆环。过梁(见图2红色箭头处),指镜背图案里葡萄、枝叶缠绕爬过中间的圆环,并爬上外环斜坡。葡萄、枝叶在上,梁环时隐时现在下,葡萄、枝叶下面雕出一个同曲面的圆环,有的狭窄部位无法用工具进行平滑打磨。对现代人来说,在没有精密机床的古代,制作这个过梁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葡萄、枝叶、海兽、雀鸟下面,雕刻出同一曲面的地张,同样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唐代特种工艺镜只要不惜工本必定做到,那么唐葡萄海兽镜必须有高超的雕刻、铸造技术,否则即使不惜工本也无法铸造出来。从技术角度看,过梁葡萄海兽镜代表唐代铸镜的巅峰水平。作为一个不可思议的谜团,笔者暂时没有看到解锁这种技术工艺的文章。从轴心雕版制范技术观点出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笔者发现这种镜在铸造技术工艺上的窍门就是复合制范技术工艺。
  2 复合制范技术工艺介绍
  2.1 几种雕版概念
  雕版是模的一种,所以理解时可以用模的概念替换雕版。过梁葡萄海兽镜的出现是技术工艺传承创新的结果,所以要解开其技术工艺,需要了解之前的铜镜技术工艺发展概况。现在让我们从隋代、唐代早期的镜子开始,由浅到深地认识复合制范技术。
  2.1.1 素雕版
  图3是一个唐代素镜。铸造这个镜子需要一个与该镜背形状完全相同的不带纹饰的雕版(模具),图4是这个素雕版不带镜钮的横截面图。这个雕版就是素雕版。素雕版,这里指没有纹饰的雕版。素雕版不同素模,素模的作用是控制镜子厚度,此概念见《青铜镜雕版制范技术进化论》开篇。素雕版的作用是制作出镜背的地张、梁、外环。从镜背形状看,素雕版在隋代及以前已经出现,最早出现在何时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2.1.2 外区纹饰雕版
  图5是隋代、唐代早期的神兽镜。镜背的纹饰下面是素镜的形状,或者说是用一个素雕版制作的素镜。图中两条红色圆线内的圆环区域,是一个纹饰雕版在泥范上压印出来的纹饰,这个雕版就是外环纹饰雕版。
  2.1.3 内环纹饰雕版
  图5中两条蓝色圆线内的圆环区域,也是一个纹饰雕版在泥范上压印出来的纹饰,这个雕版就是内环纹饰雕版。
  2.1.4 钮区纹饰雕版
  图5中两条橙色圆线内的圆环区域,同理是一个纹饰雕版在泥范上压印出来的纹饰,这个雕版就是钮区纹饰雕版。
  2.2 布局线的作用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红、蓝、橙箭头依次标出3条流体形状的圆线,属于米锥体线条。细心观察,会经常在镜子上见到这类线条。这类线条不可能使用阳雕工艺制作,合理的是采用阴雕工艺,用“U”形口的雕刻刀在泥范上旋转刻画出来。对镜子的艺术效果而言,这类线条是多余线条,甚至破坏镜子的美观。假如是多余线条,工匠肯定不会故意制作。既然工匠留下这类线条,肯定有其存在的价值、理由。从轴心雕版制范技术角度看,这类线条是必不可少的布局线。以红线条为例分析其作用,因为所有雕版、模都是不透明材质,且铜镜纹饰制作非常精密,工匠为防止外环纹饰雕版压印泥范时走位而导致镜范作废,需要先丈量外环纹饰雕版的半径,然后在泥范上定好雕版的外围落点,最后旋转托盘画出雕版外围布局线。当雕版套进轴心压印时,工匠还要细心参考这条布局线,防止纹饰偏心。同理其他2条布局线也起同样作用。布局线犹如人类的肚脐眼,不论高矮肥瘦,不管喜欢与否,始终客观存在,除非后来刻意装饰掉。布局线客观存在,反证轴心雕版制范技术的客观存在。
  2.3 复合制范技术概念
  以图5的神兽镜为例解释复合制范技术。制作镜背的形状、纹饰需要素雕版、外环纹饰雕版、内环纹饰雕版、钮区纹饰雕版,这四个雕版的模丕完全一样。制作四个完全一样的模丕有两种工艺:如果模丕是陶瓷材质(泥材质),可以用一个与素雕版横截面半边形状阴阳对合的卡板(图7),垂直卡在托盘的范泥上,不断旋转托盘塑造出四个模丕。这种工艺同制陶。如果模丕是木材质,加工难度稍大一些。首先制作一个与素镜形状一样的陶镜,然后用陶镜翻制造出阴阳对合的陶质打磨具(圖8),然后将细沙混合糯米浆,均匀涂抹在打磨具内。干硬后的糯米浆可以作为打磨介质。将陶质打磨具固定在木架的一头,木架的另一头是一条人工的旋转轴(图8)。将木丕固定在旋转轴上,与陶质打磨具接触,不断旋转轴条打磨木丕,最后制作出一个木模丕。用同样方法制作出四个木模丕。或者还有其他的制作工艺。综合多种因素,笔者倾向认为模丕是陶瓷材质(泥材质),以后有机会再分析这个问题。陶质磨具比石质磨具容易塑形,比木质磨具坚硬,比金属磨具容易获得,它是一种理想的打磨工具,也符合中国古代工匠的制造理念。所以,“糯米砂浆涂抹的陶质磨具、工具”在金属工具普及前曾广泛使用在玉石、木器制作上,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猜想。
  制作出四个模丕后,工匠留一个作素雕版,将另外三个分别雕刻成外环纹饰雕版、内环纹饰雕版、钮区纹饰雕版,将纹饰的地张挖到足够深,防止地张区域在压印泥坯时触碰泥巴,破坏镜范的地张。
  工匠依次将素雕版、外环纹饰雕版、内环纹饰雕版、钮区纹饰雕版套进轴条,在泥坯上压印镜背形状、纹饰。因为四个雕版有相同的曲面,所以压印时不会出现错位现象。这种在几个相同模丕上制作雕版,然后再压印镜范纹饰的技术工艺,称为复合制范技术工艺。非复合制范技术无须要求模丕完全一样。
  3 复合制范技术工艺的两个类型
  综合葡萄海兽镜的制作情况看,复合制范技术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中区纹饰、钮区纹饰分离,即对应的雕版分步使用,这里称为“分组雕版复合制范”类型。第二种类型,内环纹饰、钮区纹饰融为一个整体,对应的雕版是一个整体制作,称为“整体雕版复合制范”类型,过梁葡萄海兽镜属于这种类型的产品。
  4 拆解过梁葡萄海兽镜的技术工艺
  笔者以图2镜子为例分析技术工艺。制作顺序是:第一步,在旋转托盘的泥坯上,将素模套进轴心压印出圆坑。第二步,改换素雕版套进轴心,压印出素镜形状。第三步,丈量外区纹饰雕版的半径,在泥坯上画出布局线。第四步,用外区纹饰雕版套进轴心压印出外区纹饰。第五步,丈量整体纹饰雕版的半径,在泥坯上画出布局线。第六步,用整体纹饰雕版套进轴心压印出葡萄海兽等纹饰。第七步,拔掉轴心条,填封中心小孔。第八步,用神兽形状的钮模压印出钮腔。第九步,将泥坯烧制成陶丕。第十步,用陶丕翻制出陶镜模。第十一步,用陶镜模翻制出镜范。第十二步,用小球状刀口的雕刻刀在镜范的葡萄坑内压印葡萄珠,因为葡萄珠无法用阳雕工艺制作,向各个方向鼓起会造成无法脱模,所以只能在修范阶段制作。第十三步,在钮腔内放入钮孔泥芯。第十四步,用合金铜水铸镜。
  5 后语
  从轴心雕版制范技术角度,比较过梁葡萄海兽镜和特种工艺镜,前者制作陶镜阶段难度大,铸镜阶段成本低,易大量生产;后者相反,后期的特种工艺成本大、难大量生产。从事实看,过梁葡萄海兽镜确实比特种工艺镜常见。
其他文献
摘 要:明《塔冈纪兴》摩崖石刻蕴含丰富的史料价值。隆庆开海后,阳江海域倭患不消反升,危及地区安全。石刻记录了阳江县令王仲上任后,为了增强阳江的海上防御功能以抵挡海洋危机,在阳江县城进行增筑城池、迁县署、训乡兵与建北津城等工作。《塔冈纪兴》摩崖石刻为研究阳江海防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  关键词:明代;阳江;摩崖石刻;海防  摩崖石刻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史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阳江是粤西地区的重要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在当代新媒体视角下,红色文化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日益突出。随着新媒体在大众传播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变得更加重要,而在这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其主体本身。文章基于延安红色文化的现状,具体分析延安红色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及中国新时代环境下的发展概况和面临的挑战,重点探索新媒体下延安红色
期刊
摘 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这场疫情中中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对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博物馆的宣教工作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评估博物馆工作的基础指标,正面临如何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形势,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的问题。文章结合当前社会形势,结合作者在晋城博物馆的宣教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博物馆宣教工作的再认识进行阐述。博物馆的宣教工
期刊
油画的完美品格是把色彩幻化成心绪的意境。但是要把物理的色彩归化为情绪的渲染,并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画家有娴熟的技法,还需要画家有特殊的经历修为。用色彩幻化情绪,当代油画大师刘狄洪做到了。因为刘狄洪心修秘境,能与九寨沟风景机密对话,拥有天人合一的修为积累,注定了他是九寨沟的艺术知音,手为风景作画,心与恋人倾诉。创成的色彩典范《金色的恋情》从形态上来看,是九寨沟的绝美;但是从情绪上来感悟,却是情感依恋
期刊
摘 要:明代夏履先在《禅真逸史·凡例》中曾说:“辞宣其貌,图绘其形;辞所不及,以图绘之。”在高校的博雅教育中,《红楼梦》的文本和图像不再是孤立的异质媒介,而是共同构成了类似“大文学”“大艺术”“大文化”的交汇融合的新型图谱。通过研究全国各大博物馆的珍贵馆藏或著名拍卖行的私人藏品,基于《红楼梦》的清代工笔人物名家绘画作品的研究,从而使文本本身超越了单纯的形式研究的层面,而进入一个多重对话的层面。这不
期刊
摘 要:文章从介绍湖北警察史博物馆的一件藏品《湖北警察筹办处记》入手,录下了《湖北警察筹办处记》的原文,在研究《湖北警察筹办处记》原文的基础上,作者论述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警察机构湖北临时警察筹办处的诞生、发展、转型的历史过程,对湖北临时警察筹办处的历史功绩和歷史贡献进行了客观评价。  关键词:辛亥革命;湖北革命实录馆;《湖北警察筹办处记》;湖北临时警察筹办处  辛亥革命后,鄂革命军政府于1912年
期刊
摘 要:传媒业的发展是社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为普及“传播”的科学知识构建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新闻直播间、虚拟演播室和融媒体直播间等四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对广播、电视和新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有切身体会。在校史展览中,以思维的对话为策展宗旨,以北京良乡、“灰楼时期”和历届毕业生毕业照为展示手段,实现现代学生与学校历史的对话。  关键词:传媒;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对话 
期刊
摘 要:古代铜镜是时代的产物,它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承载了几千年来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铜镜以其自身易保存的特点和丰富的题材内容、制作形式等,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考古价值。  关键词:古铜镜;战国;汉代;唐代;馆藏;纹饰;图案;种类  在古代,铜镜是人们照面饰容的用具,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赋予了铜镜更多的文化内
期刊
摘 要:作为非营利机构,博物馆具有公共服务性质,主要用于展示文化、艺术,永久向社会开放。新时期,借助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对文物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对博物馆的内部管理予以改进,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详细探讨了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物联网  如今,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均已渗透信息化,信息技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借助
期刊
摘 要: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水利工程是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关系所在,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在富饶的珠三角地区,密布的水网带来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但水亦有扰民时,横贯南海、顺德14堡的桑园围,便是当地人民与西江水共生共融所形成的产物。文章将从桑园围的建造入手,探索桑园围在广东水利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桑园围;水利;农业  从秦始皇派兵征伐岭南开始,广东地区开始融入华夏文化圈及中央政府的管治版图。经过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