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高中历史教学

来源 :清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學习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发展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信仰、爱国情怀等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历史教学本身就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任。本文将以高中历史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将德育融入历史教学的策略。
  以教材为依托,寻找德育立足点。事实上,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不仅包含大量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所在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艺术发展水平及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历史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对过去有所了解,还能带给学生启迪和启发,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师和学生没有意识到历史教学中德育元素的重要性,将历史课程简单理解为对历史时间的回顾和了解。在新课标和“立德树人”教育观念提出后,历史教学不断探索与德育的融合教学模式。教材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之一,是教师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据,其中包含大量德育元素,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工具。不仅如此,德育的渗透会让历史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可谓一举两得。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教学为例,这是高中历史的第一课,从教学内容方面分析,是要让学生了解整个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有整体的了解,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起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历史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仅是对过去事件的回顾,也是对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指引。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不断发现和总结的过程,更是人文素养、道德修养提升的过程。比如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时期时代的过程中,形成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人类的文明也随之建立,并不断延伸和发展。在这过程中,人类不断探索、失败、再探索,这样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坚毅的品质才使中华文化得以建立、发展和传承。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包含着无数人类的汗水和智慧,而这些品质和精神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和珍视的,勇于探索、勇于创造、不畏艰辛、永不放弃,这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将德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德育素养。
  加强自身修养,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巨大的。因此,德育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修养提高的过程。所谓打铁更需自身硬,教师要想将德育之花开在历史课堂,那么首先就要为学生树立起德育的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德育,以个人魅力和修养引领学生、吸引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德育并不意味着说教,尤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想法,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正处于价值观、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是听到的;他们更易接受“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因此,教师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外,还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
  比如在讲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的时候,汉末时期是社会比较动荡的阶段,也是各种思想、创意、文化新旧交替时期,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分享的过程既是学生对历史认知加深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是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是教师个人修养的体现。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德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德育不仅仅要渗透到课堂中,更应该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由课堂逐渐延伸至课下,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家国情怀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尤其要将教学与学生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促进历史教学和德育共同发展。
  比如,在讲两次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小短片的形式播放出来。相较于教师的讲解,短片的呈现方式更生动和形象,也更能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将德育由课堂延伸至课下,比如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分享一些历史事件,或者通过网络沟通平台与学生展开日常沟通,或创设一些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现代教育理念中,知识传授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本质。因此,德育应渗透到每一门专业教育中,尤其是作为承担着传统文化宣传与弘扬责任的历史学科,更应注重德育的渗透。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元素,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对学生开展德育,让德育之花在历史课堂盛开得更加灿烂。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有助于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形式多样,涉及的教学要点也十分多元。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多做挖掘和探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立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目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收获更多有益的学习内容,充分显现音乐课程教学的内在价值。  挖掘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文化底蕴。教师应当从音乐课程教学的特点出发,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得以贯彻落实。在小学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发生了革新和改变。美术教育不仅能加深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美术的教学现状,探索在素质教育视域下有效推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可实施发展路径。  科学设计课堂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
期刊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人的品德是重要财富,品德高尚的人更容易成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教师都希望自己培养的是德才兼备、才华横溢的学生。不同的学科都能与德育相衔接,语文也不例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将德育融入初中语文的重要性  第一,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懵懂时期,好奇心很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正在建立,因此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优
期刊
教师要将德育渗透在小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何将德育与教学工作相融合,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应研究的问题。  新时期下,教育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师要明确德育的目的及意义,并分析当前小学生心理状态,找到将德育渗透于教学工作中的有效策略。语文是我国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中华文化的精华,也包含着中华传统美
期刊
现阶段,我國已开始在各学龄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主要教学目标。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教师要发挥历史教育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科目的过程中,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事
期刊
教师在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是教师神圣的职责。教书与育人同等重要。英语学科教学是高中的重要部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融入德育。  依托教材,将德育融入英语教学中。高中生正处在发育身体、增长知识的黄金阶段,而这时候也是他们最易受到外界影响的时期,他们的价值观还不明确、牢固。英语学科课堂时间充裕,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德育,抓住德育教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平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分析高中生的思想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政学科素养,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他们渴望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并且在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困难时,更偏向于模仿他人。教师与高中生接触时间比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对于教育事业越发重视。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提出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增加德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挖掘有效资源,在教学中融入德育。高中地理教材中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教师如果仅仅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会极大地限制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功能的作用。对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有效的德育
期刊
默默的等待,独自的徘徊。不再向往,不再呆呆的的眺望远方。脑海中时而翻转着,那为你而萦绕的青丝。一切都是那样的渺茫,那样的遥远,那样的触不可及。想象着自己置身于思雾的海洋,转身走向寂寞的殿堂。我知道,我已经陷入你为我设计的牢笼。  天空只有点点的星光,那是不是你滴落的泪珠儿。我知道,那一刻你流泪了,然而我却不能替你抹去脸上的泪痕。我所能做的就是,在天涯的另一端,为你祈祷,希望你生活在幸福中。  昨日
期刊
化学是一门自然类课程,不仅需要给学生传授化学知识,还需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推动化学课程变革,改变以往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充分把握化学课程的特征,将德育融入课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素养。  完善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化学课程中要将德育融入化学课程中,不断完善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提升学生兴趣,让学生认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