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啸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其巨大破坏力对沿海地区居民产生重要的影响。海啸预警也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所有海啸预警机制的最新发展,对人类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海啸的定义以及海啸的分类,阐述形成海啸的必要条件。然后重点解释海啸可以进行预警的原因以及原理,最后说明了当今海啸预警国际组织发展的最新情况。
关键词:海啸;海啸形成;海啸预警
一、海啸及其形成条件
海啸是现有海平面水位异常升高和拥有强大破坏力的巨浪。现实生活中,日本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原因,成为世界上受海啸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海啸拥有一个别称-地震海浪,究其原因,是由于一瞬间海水发生大规模位移,从而引发海洋产生一系列波浪运动的现象。海啸若按照生成原因进行分类,海啸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据数据统计,大部分海啸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海底发生地震所引起。
地震海啸产生的原因是:海底地形发生地震,海底地形之间产生激烈地上升和下降运动,这种运动会使海水产生剧烈地扰动,从而引起海啸。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下降型”海啸:海底发生构造地震,引起大范围的海底地壳急剧下降,地壳之间产生高度差,海水由于重力作用,大量的海水向地壳下降所形成的空间涌去,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地形的阻力之后,涌进的大量海水翻回海面。此时海水蕴藏的巨大势能形成压缩波,形成大波大浪,以地壳下陷的位置为圆心向四周辐射传播。“下降型”海嘯产生时,附近海岸首先发生不正常的海水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发生的地震海啸就属于地震引起的“下降型”海啸。“隆起型”海啸:海底发生构造地震,引起大范围的海底地壳急剧上升,位于地形上方的海水也随着地形一起抬升,而且在上升地形区域的上方,大量的海水在此聚集。由于重力的作用,海水必须通过保持同样的等势面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聚集的大量海水从地震源区向四周辐射扩散,形成大波大浪。“隆起型”海啸产生时,附近海岸首先发生不正常的海水涨潮现象。
以海啸源到受灾现场的距离进行分类,海啸可分为两类:本地海啸和遥海啸。本地海啸:指海底地震以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现场的距离很近,因此海啸波抵达受灾现场海岸的时间较短,往往只需要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据数据统计,绝大多数海啸类型都是属于本地海啸。由于海啸波到达海岸的时间很短,本地海啸基本没有预警时间,因此本地海啸造成的破坏往往是巨大的。 遥海啸:是指海底地震以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现场的距离很远,海啸波往往需要跨越大洋,距离受灾现场距离可达数千公里。海啸波是一种海洋长波,在源地生成后,如果没有遇到岛屿群或浅水大陆架、大面积浅滩阻挡消能,其传播距离可以达到数千公里,而能量耗散却很小。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当前理论分析看来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三个:大地震、深海和开阔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引发灾害性的海啸。大地震:海啸的浪高是海啸最重要的特征,海啸的浪高取决于海底地震的烈度。大地震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烈度要达到七级以上;必须为引起海底地形发生剧烈地垂直方向位移的地震。深海:地震必须发生在深海位置,因为只有在深海位置,地震上方才有大量的的水体,大量的水体才能将地震释放的能量变为巨大的波动能量。
开阔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指海啸波要对海岸地区造成破坏,该海岸必须具备开阔且逐渐变浅的条件。当深海发生地震时,会引起其上方海水巨大的波动,因此在震源位置的上方产生了原生的海啸波,产生的原生海啸波分裂成分别向深海和附近海岸传播的两个波。向附近海岸传播的海啸波,在海岸边与坡度平缓、水深较浅的大陆架相互作用,由于大陆架的阻挡,海啸波速度减慢,波长变小,振幅变得很大,其蕴藏的巨大能量变成数十米高的“水墙”,对岸边的建筑物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具有两个特点:传播速度快,速度可以达到800-900km/h;波长极长,可达几百千米。
二、海啸预警的原理及国际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的水平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而海啸的生成往往又与地震、火山喷发有关,因此海啸也无法预测,但是可以预警。海啸的传播是由由中心向外传播,因此只要对海洋中震动产生的地点有了解或是在某处测出海啸的发生,就能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海啸到达的时间和波高。通过海啸中心的产生时间和其到达沿海的时间差可以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散,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智利附近发生地震,由此引发了周边海域的海啸,经科学计算得出该海啸到达夏威夷需要12小时,在22小时后才到达日本,利用这个时间差是可以做到沿海地区人员疏散的。
海啸作为小概率事件,国际上目前并没有大量观测资料以供研究。因此,海啸数值模拟技术在海啸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海啸预警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早在1948年,美国就建立起夏威夷地震海啸预警系统,之后,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也成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国际协调组。特别是在2004年的印度洋大规模海啸灾难发生以后,地震海啸的预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会的基本框架下,各国政府陆续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地震海啸预警体系。其中除了四个较大的区域性预警系统(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加勒比海预警系统和东北大西洋与地中海预警系统)外,还有众多次区域级和国家级的海啸预警系统。
海啸预警一直是人类现在面对的重要难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手段的出现,假若有一天能获取到海底地震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在提升海啸预警能力方面便能取得飞跃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顒.海啸的成因与预警系统[J].自然杂志,2005,01:4-7.
[2]刘桦,赵曦,王本龙,等.海啸数值模拟与南海海啸预警方法[J].力学季刊,2015,03:351-369.
[3]侯京明,李涛,范婷婷,等.全球海啸灾害事件统计及预警系统简述[J].海洋预报,2013,04:87-92.
[4]王培涛,赵联大,侯京明,等.中国的海啸灾害危险性及海啸预警系统--解读2011年太平洋海啸演习[J].海洋预报,2012,05:9-16.
关键词:海啸;海啸形成;海啸预警
一、海啸及其形成条件
海啸是现有海平面水位异常升高和拥有强大破坏力的巨浪。现实生活中,日本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原因,成为世界上受海啸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海啸拥有一个别称-地震海浪,究其原因,是由于一瞬间海水发生大规模位移,从而引发海洋产生一系列波浪运动的现象。海啸若按照生成原因进行分类,海啸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据数据统计,大部分海啸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海底发生地震所引起。
地震海啸产生的原因是:海底地形发生地震,海底地形之间产生激烈地上升和下降运动,这种运动会使海水产生剧烈地扰动,从而引起海啸。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下降型”海啸:海底发生构造地震,引起大范围的海底地壳急剧下降,地壳之间产生高度差,海水由于重力作用,大量的海水向地壳下降所形成的空间涌去,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地形的阻力之后,涌进的大量海水翻回海面。此时海水蕴藏的巨大势能形成压缩波,形成大波大浪,以地壳下陷的位置为圆心向四周辐射传播。“下降型”海嘯产生时,附近海岸首先发生不正常的海水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发生的地震海啸就属于地震引起的“下降型”海啸。“隆起型”海啸:海底发生构造地震,引起大范围的海底地壳急剧上升,位于地形上方的海水也随着地形一起抬升,而且在上升地形区域的上方,大量的海水在此聚集。由于重力的作用,海水必须通过保持同样的等势面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聚集的大量海水从地震源区向四周辐射扩散,形成大波大浪。“隆起型”海啸产生时,附近海岸首先发生不正常的海水涨潮现象。
以海啸源到受灾现场的距离进行分类,海啸可分为两类:本地海啸和遥海啸。本地海啸:指海底地震以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现场的距离很近,因此海啸波抵达受灾现场海岸的时间较短,往往只需要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据数据统计,绝大多数海啸类型都是属于本地海啸。由于海啸波到达海岸的时间很短,本地海啸基本没有预警时间,因此本地海啸造成的破坏往往是巨大的。 遥海啸:是指海底地震以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现场的距离很远,海啸波往往需要跨越大洋,距离受灾现场距离可达数千公里。海啸波是一种海洋长波,在源地生成后,如果没有遇到岛屿群或浅水大陆架、大面积浅滩阻挡消能,其传播距离可以达到数千公里,而能量耗散却很小。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当前理论分析看来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三个:大地震、深海和开阔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引发灾害性的海啸。大地震:海啸的浪高是海啸最重要的特征,海啸的浪高取决于海底地震的烈度。大地震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烈度要达到七级以上;必须为引起海底地形发生剧烈地垂直方向位移的地震。深海:地震必须发生在深海位置,因为只有在深海位置,地震上方才有大量的的水体,大量的水体才能将地震释放的能量变为巨大的波动能量。
开阔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指海啸波要对海岸地区造成破坏,该海岸必须具备开阔且逐渐变浅的条件。当深海发生地震时,会引起其上方海水巨大的波动,因此在震源位置的上方产生了原生的海啸波,产生的原生海啸波分裂成分别向深海和附近海岸传播的两个波。向附近海岸传播的海啸波,在海岸边与坡度平缓、水深较浅的大陆架相互作用,由于大陆架的阻挡,海啸波速度减慢,波长变小,振幅变得很大,其蕴藏的巨大能量变成数十米高的“水墙”,对岸边的建筑物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具有两个特点:传播速度快,速度可以达到800-900km/h;波长极长,可达几百千米。
二、海啸预警的原理及国际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科学技术的水平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而海啸的生成往往又与地震、火山喷发有关,因此海啸也无法预测,但是可以预警。海啸的传播是由由中心向外传播,因此只要对海洋中震动产生的地点有了解或是在某处测出海啸的发生,就能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海啸到达的时间和波高。通过海啸中心的产生时间和其到达沿海的时间差可以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散,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智利附近发生地震,由此引发了周边海域的海啸,经科学计算得出该海啸到达夏威夷需要12小时,在22小时后才到达日本,利用这个时间差是可以做到沿海地区人员疏散的。
海啸作为小概率事件,国际上目前并没有大量观测资料以供研究。因此,海啸数值模拟技术在海啸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海啸预警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早在1948年,美国就建立起夏威夷地震海啸预警系统,之后,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也成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国际协调组。特别是在2004年的印度洋大规模海啸灾难发生以后,地震海啸的预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会的基本框架下,各国政府陆续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地震海啸预警体系。其中除了四个较大的区域性预警系统(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加勒比海预警系统和东北大西洋与地中海预警系统)外,还有众多次区域级和国家级的海啸预警系统。
海啸预警一直是人类现在面对的重要难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手段的出现,假若有一天能获取到海底地震产生的相关数据信息,在提升海啸预警能力方面便能取得飞跃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顒.海啸的成因与预警系统[J].自然杂志,2005,01:4-7.
[2]刘桦,赵曦,王本龙,等.海啸数值模拟与南海海啸预警方法[J].力学季刊,2015,03:351-369.
[3]侯京明,李涛,范婷婷,等.全球海啸灾害事件统计及预警系统简述[J].海洋预报,2013,04:87-92.
[4]王培涛,赵联大,侯京明,等.中国的海啸灾害危险性及海啸预警系统--解读2011年太平洋海啸演习[J].海洋预报,2012,0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