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紧扣《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的说明及要求,结合有关的阅读文献、理论,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全新的角度。确保学生参与。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备考进行初探,促进学生词汇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把握试题规律特点,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关键词:备考 阅读理解 模拟训练 提高应试能力
阅读理解是学习英语的一项综合技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纵观历年高考,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了首要位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目标要求更高了。增加了阅读量的要求;扩大了阅读材料的范围;扩展了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提高了阅读能力的要求。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扩宽,灵活度逐年增大。阅读理解得分的高低决定了英语科目考试的成败,这要求不仅学生平常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扎实的基本功,考前科学备考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阅读理解备考是每位考生、家长揪心事。
一、阅读现状及成因分析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制约中学生阅读水平的因素。
1. 学生自身因素:①阅读材料不够丰富。学生能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基本上就是教材、试题和复习资料,所以很难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现象有过多的阅读兴趣,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②学生阅读的习得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有主观体验色彩,并没有站在作者的时代和角度认真考虑问题。而是“我认为这个答案是对的”。③阅读方法存在问题。学生有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指读、声读、回读、母语译读等。学生往往缺乏在比较合理、全面的理解基础上得出答案。④阅读时不注意文章的题材、体裁以及文章的结构。有的文章短,但题目难度大;而有的文章长,题目设置不难。阅读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加之平常阅读训练量、密度不够,时间安排不科学,训练没有时限,平常训练感觉良好,一上战场就发挥不出来。⑤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志向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学生阅读时也抱着碰运气的心理,其阅读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 教师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①.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仍是老式的以“教”为中心的一言堂,课堂板块设计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学习不得要领,对阅读理解感到无可奈何,如遇猛虎,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②教师对英美文化了解的多少、英语水平的高低、口语的好坏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效果。③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用单一、过时,难度不是过易就是过难,文章体裁、题量是否与高考的相符等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的答题。④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系统的阅读理论作指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词汇、语法分析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不注重培养把握篇章、段落的线索脉络,从总体上根据篇章结构进行语篇分析提高阅读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认识,打牢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作为英语教师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对每一篇阅读题树立必胜的信心,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改变阅读教学和阅读备考的现状,科学训练、备考。常言道:“得阅读者得天下。”熟练掌握《考纲》规定的3500个词汇,并且识记常用的词性、构词法、词根和常用的固定搭配作为前提,要做到这一点,最好一进入高三就每天用10~20分钟的时间来专门熟记考纲词汇,扩大词汇量,扩展知识面,以扫除在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
2. 把握考试规律,学会感悟高考试题的答案所在。通过对历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分析,不难发现阅读试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寻。《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应能读懂公告、说明、广告、及书、报、杂志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一般为以下几种题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文体涵盖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多种文体。题量为A、B、C、D、E五篇,20小题,限时35分钟。选材内容广泛深刻,题材多样,突出时代气息和文化色彩,语言地道,条里清晰,在时、空顺序、逻辑推理上有较大的复杂性。在做阅读理解时,文章中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①各段首句、尾句。尤其一、二段首句往往决定全文走势。②转折处。因为转折处往往点出全文的主题,文章初次转折(一段末句和二段首句)后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主题,常用的转折词有but,however,yet等。③文章开始的定义处(如is,are等)被定义的词往往是文章的主题词。④文章开始的事例、设问等引子往往针对全文主题,随后的评论、解释、结论值得关注。⑤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值得关注。首段往往是文章的主题段落,尾段往往是全文的结论、总结。然而文章中具体的解释、论据、举例、人物评论、具体事物、方法的解说、数字、地理位置等不值得周旋,快速放过,如果设题是关于这些内容的话,再回头细看。在阅读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跳读。跳读即有选择的阅读在文中找出能回答who, what, when, where,how,why等问题的关键词。②略读。略读也就是一目十行地、泛泛地扫描式阅读。③精读。所谓精读也就是用最仔细、最深层的阅读方法对文章进行归纳、概括来回答判断、归纳和演绎的题目。
3. 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课内、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限时的、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教师在讲授阅读理解专题复习课时,核心在于“导”。通过引导,让9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足够的考虑时间,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绝大多数学生对所学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确保课堂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会学、想学、学会、会用所讲的阅读理论。教是为了不教,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难度适中的材料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如: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学生双语报等)作为有益补充,以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每年的三月至五月每位教师都要根据高考的内容、形式、要求、难度对学生进行专项模拟训练,让学生注意问题经常设置的位置,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找到高考考感,从而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和熟练程度。教师应选择近五年高考真题,如:04~08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西藏人民出版社)、中学生英语专刊青于蓝高考英语核按钮专项集合检测第三輯(崇文书局)等。在课内进行有效的限时训练,每周的训练任务数不应少于两次。并及时反馈,及时讲评,以检查训练效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搜集历届高考试题中出现难句、长句,复杂的句型、句子结构和各种语法现象作专题辅导,把历届阅读理解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句子一清二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作重点讲解,提高学生理解长句、难句的能力。为突破高考难句、长句扫除障碍。教师还应该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握时代热点、前沿科技、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加大课堂容量,使課堂训练针对性强,行之有效。这样数月下来考生就能在考场上顺藤摸瓜,呼之欲出了。
三、解题步骤及应试策略
在考试过程中,以下的解题思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学生应根据以下的解题思路,不断在备考的训练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本人的解题思路。由于考生的阅读能力不同、文章的结构、难易程度不同,阅读的方法也分门别类地对待。考生在考场上有两种做题方法:1.先文后题。如果文章对考生来说较为容易,那么考生最好把文章从头到尾快速看完、弄懂,再回答文后问题。2.先题后文。如果文章难度较大或很难理解是,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回文章中找答案的方法。下面是笔者在平时备考训练中的心得:
1. 仔细阅读题干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阅读材料和问题的桥梁、纽带。关键词是回找原文的灯塔、方向标。根据题干中所给的关键词寻找依据,注意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转折、因果、目的、解释、总结等),绝对不能凭印象答题。
2. 仔细阅读题干,抓主题句是文章段落的中心所在。对于中心思想及作者意图的文章切忌把自己的理解、想法加进去,应从文章的结构、主次脉络去抓住文章的主题句,弄清段落与段落间的关系,注意主题句在文章中的位置。
3. 对于先题后文、还是先文后题应根据文章的体裁、难度、结构等因人而异,平常如何做,考试就如何做,不要突然改变战术,当然在时间不够、文章语言难度大、几个并列罗列成文的情况下,建议先题后文。
4. 仔细阅读题干和所有的备选项,不能只看一两个就选答案,因为有些看似不合理的选项就是答案。
四、结束语
总之,英语阅读理解备考是高考备考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备考效益,就得从扩大阅读量,加大阅读的密度,提高阅读速度,限时训练,注意总结,不断反思,不断从大量练习中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在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中,一步一步地向高峰攀登,增强自信心,就会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以最佳的心态迎战高考。
参考文献
1. 湖北青于蓝考试研究室 编. 2009 高考英语核按钮考点各个击破 [M]. 崇文书局.
2. 李传根. 高考教练——满分阅读 [M]. 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4.
3. Christine Nuttall. 外语阅读技巧教学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
关键词:备考 阅读理解 模拟训练 提高应试能力
阅读理解是学习英语的一项综合技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纵观历年高考,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了首要位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目标要求更高了。增加了阅读量的要求;扩大了阅读材料的范围;扩展了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提高了阅读能力的要求。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扩宽,灵活度逐年增大。阅读理解得分的高低决定了英语科目考试的成败,这要求不仅学生平常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扎实的基本功,考前科学备考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阅读理解备考是每位考生、家长揪心事。
一、阅读现状及成因分析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制约中学生阅读水平的因素。
1. 学生自身因素:①阅读材料不够丰富。学生能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基本上就是教材、试题和复习资料,所以很难对语言本身以及语言现象有过多的阅读兴趣,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②学生阅读的习得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有主观体验色彩,并没有站在作者的时代和角度认真考虑问题。而是“我认为这个答案是对的”。③阅读方法存在问题。学生有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指读、声读、回读、母语译读等。学生往往缺乏在比较合理、全面的理解基础上得出答案。④阅读时不注意文章的题材、体裁以及文章的结构。有的文章短,但题目难度大;而有的文章长,题目设置不难。阅读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办法。加之平常阅读训练量、密度不够,时间安排不科学,训练没有时限,平常训练感觉良好,一上战场就发挥不出来。⑤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志向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学生阅读时也抱着碰运气的心理,其阅读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 教师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①.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仍是老式的以“教”为中心的一言堂,课堂板块设计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学习不得要领,对阅读理解感到无可奈何,如遇猛虎,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②教师对英美文化了解的多少、英语水平的高低、口语的好坏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效果。③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用单一、过时,难度不是过易就是过难,文章体裁、题量是否与高考的相符等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的答题。④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系统的阅读理论作指导,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词汇、语法分析放在教学的重要地位,不注重培养把握篇章、段落的线索脉络,从总体上根据篇章结构进行语篇分析提高阅读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认识,打牢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作为英语教师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对每一篇阅读题树立必胜的信心,尊重语言学习的规律,改变阅读教学和阅读备考的现状,科学训练、备考。常言道:“得阅读者得天下。”熟练掌握《考纲》规定的3500个词汇,并且识记常用的词性、构词法、词根和常用的固定搭配作为前提,要做到这一点,最好一进入高三就每天用10~20分钟的时间来专门熟记考纲词汇,扩大词汇量,扩展知识面,以扫除在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
2. 把握考试规律,学会感悟高考试题的答案所在。通过对历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分析,不难发现阅读试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寻。《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应能读懂公告、说明、广告、及书、报、杂志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一般为以下几种题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文体涵盖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多种文体。题量为A、B、C、D、E五篇,20小题,限时35分钟。选材内容广泛深刻,题材多样,突出时代气息和文化色彩,语言地道,条里清晰,在时、空顺序、逻辑推理上有较大的复杂性。在做阅读理解时,文章中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①各段首句、尾句。尤其一、二段首句往往决定全文走势。②转折处。因为转折处往往点出全文的主题,文章初次转折(一段末句和二段首句)后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主题,常用的转折词有but,however,yet等。③文章开始的定义处(如is,are等)被定义的词往往是文章的主题词。④文章开始的事例、设问等引子往往针对全文主题,随后的评论、解释、结论值得关注。⑤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值得关注。首段往往是文章的主题段落,尾段往往是全文的结论、总结。然而文章中具体的解释、论据、举例、人物评论、具体事物、方法的解说、数字、地理位置等不值得周旋,快速放过,如果设题是关于这些内容的话,再回头细看。在阅读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跳读。跳读即有选择的阅读在文中找出能回答who, what, when, where,how,why等问题的关键词。②略读。略读也就是一目十行地、泛泛地扫描式阅读。③精读。所谓精读也就是用最仔细、最深层的阅读方法对文章进行归纳、概括来回答判断、归纳和演绎的题目。
3. 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课内、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限时的、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教师在讲授阅读理解专题复习课时,核心在于“导”。通过引导,让9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足够的考虑时间,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绝大多数学生对所学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确保课堂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会学、想学、学会、会用所讲的阅读理论。教是为了不教,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难度适中的材料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如:英语周报、中学生英语、学生双语报等)作为有益补充,以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每年的三月至五月每位教师都要根据高考的内容、形式、要求、难度对学生进行专项模拟训练,让学生注意问题经常设置的位置,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找到高考考感,从而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和熟练程度。教师应选择近五年高考真题,如:04~08最新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西藏人民出版社)、中学生英语专刊青于蓝高考英语核按钮专项集合检测第三輯(崇文书局)等。在课内进行有效的限时训练,每周的训练任务数不应少于两次。并及时反馈,及时讲评,以检查训练效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搜集历届高考试题中出现难句、长句,复杂的句型、句子结构和各种语法现象作专题辅导,把历届阅读理解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句子一清二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作重点讲解,提高学生理解长句、难句的能力。为突破高考难句、长句扫除障碍。教师还应该努力学习,博览群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握时代热点、前沿科技、以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事,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加大课堂容量,使課堂训练针对性强,行之有效。这样数月下来考生就能在考场上顺藤摸瓜,呼之欲出了。
三、解题步骤及应试策略
在考试过程中,以下的解题思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学生应根据以下的解题思路,不断在备考的训练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本人的解题思路。由于考生的阅读能力不同、文章的结构、难易程度不同,阅读的方法也分门别类地对待。考生在考场上有两种做题方法:1.先文后题。如果文章对考生来说较为容易,那么考生最好把文章从头到尾快速看完、弄懂,再回答文后问题。2.先题后文。如果文章难度较大或很难理解是,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回文章中找答案的方法。下面是笔者在平时备考训练中的心得:
1. 仔细阅读题干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阅读材料和问题的桥梁、纽带。关键词是回找原文的灯塔、方向标。根据题干中所给的关键词寻找依据,注意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转折、因果、目的、解释、总结等),绝对不能凭印象答题。
2. 仔细阅读题干,抓主题句是文章段落的中心所在。对于中心思想及作者意图的文章切忌把自己的理解、想法加进去,应从文章的结构、主次脉络去抓住文章的主题句,弄清段落与段落间的关系,注意主题句在文章中的位置。
3. 对于先题后文、还是先文后题应根据文章的体裁、难度、结构等因人而异,平常如何做,考试就如何做,不要突然改变战术,当然在时间不够、文章语言难度大、几个并列罗列成文的情况下,建议先题后文。
4. 仔细阅读题干和所有的备选项,不能只看一两个就选答案,因为有些看似不合理的选项就是答案。
四、结束语
总之,英语阅读理解备考是高考备考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备考效益,就得从扩大阅读量,加大阅读的密度,提高阅读速度,限时训练,注意总结,不断反思,不断从大量练习中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在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中,一步一步地向高峰攀登,增强自信心,就会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以最佳的心态迎战高考。
参考文献
1. 湖北青于蓝考试研究室 编. 2009 高考英语核按钮考点各个击破 [M]. 崇文书局.
2. 李传根. 高考教练——满分阅读 [M]. 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4.
3. Christine Nuttall. 外语阅读技巧教学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