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夹闭气管导管建立大鼠窒息性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脑损伤模型,并观察复苏后脑组织自噬水平的变化。
方法选用3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体重200~300 g,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和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组(CA/CPR组),CA/CPR组再分为4个亚组,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3 h组、6 h组、24 h组、72 h组,每组6只。在ROSC后不同时间点评估神经功能评分(NDS),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脑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和Parkin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LC3的表达。
结果与Sham组比较,CA/CPR组各时间点NDS评分明显降低;脑组织损伤明显加重。ROSC后6、24、72 h组LC3Ⅱ/Ⅰ比例分别为(0.443±0.058)、(0.588±0.073)、(0.286±0.036),与Sham组(0.127±0.386)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C后6、24、72 h组Beclin-1表达量分别为(0.531±0.033)、(0.640±0.039)、(0.435±0.036),与Sham组(0.216±0.028)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C后6、24、72 h组Parkin表达量分别为(0.621±0.021)、(0.706±0.020)、(0.588±0.014),与Sham组(0.329±0.032)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CPR组免疫荧光吸光度值为(8.66±0.99)%,高于Sham组(3.87±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CA/CPR组LC3颗粒比例增多。
结论心跳骤停5 min后复苏成功的大鼠脑损伤比较明显,ROSC后6 h自噬(包括线粒体自噬)被激活,在24 h水平最高,72 h有所下降,仍处于自噬激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