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到无声便有声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僧”之一的大涤子石涛,决可说是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凸显人物。其不仅画风笔墨一流,且绘画艺术思想也堪称绝妙。所著秘笈宝典《石涛画语录》,又称《苦瓜和尚画语录》,在历代山水画论中,可谓独树一帜;文在“体之精微,察之气象,意之笔透,完之贯通”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
  在古代,人们思想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法则”和“法规”,思想上的意念,皆处于蒙昧初期的混沌状。只有当这种蒙昧初期的混沌逐渐消散,各种法规法则才会逐步开始建立。石涛说到的“一画”,即是清净自在之本性。“一画”者,乃“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为众生皆有之本性,亦万物天然之根源。石涛在绘画笔墨上,并没有过多的牵强和刻意。大智通透的绘画思想,皆源于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笔墨之中;真实则立于法规之本。若写山川千奇之秀,当胸积丘壑,笔底云烟之气,自然纵横排奡,方得笔墨醒透之境。图之明晰,处处贯通,能入曲直方圆之中。
  石涛认为,驾驭笔墨,必须画中有“势”,这个“势”,就是思想意念中的得心应手,如画无思想,下笔无由,亦当坠入无笔无墨之荒径。石涛承传的是古法,在绘画笔墨中,深得古人用笔之妙,从不“以玄弄虚” 而是“法中立规”,以万物之法为法,以“小乘”恪守戒律。
  “搜尽奇峰打草稿”之句,是石涛上人足迹踏遍险山万水的真实写照。在绘画上“立规守矩”,是上人遵循古法的明智选择。画家认为,古法是死的,人是活的。一个有思想、有创新意识的高明画家,也不能因“刻古守法”而滞笔不前。因笔墨线条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自由艺术,它受之于自然万象的变幻之中,法规变幻是无穷无尽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是画家涉外写生、盈积画稿的真实壮举。由于他透悟绘画理念上的认识超乎常规,思想意识早已进入“障不入目,画可从心”之大境!又曰:“无法而法,乃之有法”。万物阴阳之变通,合乎山川自然之美。绘画之理,以无法而有法,乃为笔墨之大法。笔墨乃天地万物之根,泥古不化者,内心则会过于拘足小节,且笔墨刻意模仿,线条枯燥无味,毫无勃勃生机的自然气息。石涛上人在绘画笔墨中,严谨提出“笔墨当随时代”话语,是对那些整日囿于循循守旧者的重重一击。
  石涛(1642—1708)是清初“四僧”之一,皇室宗亲,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通诗,能书,擅画,人物、花卉皆善,尤精山水、画论。笔墨于临摹中独具创新,对后世画坛影响深远。
  石涛上人书画册,原本共计十四开(山水八开,书法六开),現广州美术馆珍藏。今择其八开,以飨读者。疏漏不足处,尚乞诸方家削正。
  《晨起远眺》(图1),纸本设色,尺寸38×24厘米。此画构图盈满,笔墨幽厚。空旷静谧的山林,透着股晨起清新的气象。远近隐蔽高低的屋舍,是主人修身养性的居所。屋间左右参差不齐的杂树,显得是那么的安静。房前茂密细长的杂草,垂着头,好像正在向主人行早礼。看上去,屋后的青山,也并不显得那么高大;前面的坡堤小路,幽深而显得宁静!看得出,是个晴好天气,门前的主人正静静地向远处眺望,好像今天有贵客盈门。黄宾老《虹庐画谈》曰:“石涛专用拖泥带水皴,实乃师法古人积墨、破墨之秘。从来墨法之妙,自董北苑、僧巨然开其先,米元章父子继之,至梅道人(吴镇)守而弗失,石涛全在墨法力争上游”。承传古法,又有创新,这是石涛上人的思想过人处。
  《幽居静思》(图2),尺寸同上。倚于旧阁中的主人,可能就是石涛自己,看着阴沉的雨天,依旧早起临窗晓读。画面着墨清润,下笔古拙。宾老云:“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而石涛这开山水,给人就是笔墨苍润、气韵生动。寥寥数笔将嶰涧幽谷渲染得云雾缥缈,仿似人间仙境。主人幽居山林,与世无争,隐逸旧阁,临窗晓读,仕途富贵,与其无关,此个中佳趣,不失为人间一大幸事。画题诗曰:“感时催朽木,疏雨浸邗沟。意与谁同识,书来破我愁。香生茶鼎沸,花落酒杯浮。遥忆隔溪水,归云殿阁收。依东只来,韵复图此,苦瓜老人济。”诗写得还是有些冷调,可能对自己“旧王孙”时代的生活,似有种内心的思念。
  《秋之梦》(图3),尺寸同上。画中主人也可能是画家自己。 自己写自己的闲居生活,既真实,又随意,且更具笔调。满人入关前,钟鸣鼎食的王室生活,过得是那么悠闲惬意。这种悠闲的生活,在一夜间,便被剽悍凶猛的满鞑子撕得七零八碎。还未尝尽皇室宗亲生活的石涛,为避兵燹凶险,年少的他就被送去寺中当了和尚。虽年少不懂事,但骨子里天生的王室血脉,还是有别于常人的。加之聪慧无比,读书过目不忘。尤对画画出奇有天性。故而,打小绘画水准就不同寻常。人们常说:对于绘画艺术,“一要勤奋,二要多看古人名迹,三要悟性和天赋”。而石涛对于绘画,勤奋肯定是第一位,欣赏皇室珍藏书画真迹,年龄则太小(然骨子里确有潜移默化的熏陶),而悟性天赋石涛早已具备。而能成就石涛绘画最大的亮点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仗一履一笠去云游名山大川,是他访师寻友学习的最大法宝。是页画面虚实相映,山石坚壁凸显。正中苔石边坐着画主人,盘着右膝,背靠着歪脖子树旁的秋凉石壁,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是那么的惬意。画面画得很静,只静静听到木桥涓涓细淌的流水声。水的细流声,轻轻唤起了主人心中的涟漪!画题一诗:“秋空山霁寒,清流汇溪碧。输与箨冠人,吟诗坐苔石。小乘客,苦瓜济。”
  《五十纪游》(图4),尺寸同上。常言道:“五十知天命”。石涛上人迈入五十,是极为让人心酸的。空洞无用的“旧王孙”身份,年过半百的虚弱病体,虽画技精湛无敌;然说白了,就是个会画画的苦和尚。是页画得清旷意远,干净利落的笔墨,丝毫看不出是一位老弱病体的画僧。笔墨隐逸的是,画家内心世界的苦涩和郁闷。 五十岁左右的绘画,应该是画家艺术风格趋于相当完美的成熟阶段,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画家不二法门的才情,更是他仇视清廷内心的愤懑。手拿画笔的一介文人,怎能斗得过凶狠强悍的满人!唯一内心的抵抗,只有靠画笔才能尽情喧泄。画题诗曰:“诸方乞食苦瓜僧,戒行全无趋小乘。五十孤行成独往,一身禅病冷如冰。庚午长安写此。”这开画的地点应该是古都长安(西安),诗读后让人感觉世态炎凉,“旧王孙”生不逢时,孤苦伶仃,拖着老病瘦弱的身体,让人潸然泪下。“庚午”应是1690年 ,也就是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   《闲雨秋风》(图5),尺寸同上。画面初识平淡,细品颇具笔墨动感。近山长皮麻皴下笔干涩有力,毫无拖泥带水之态,三角形的构图,占据整幅画面的二分之一。若登山眺望,下面的河堤、涼亭、林阴、渔船之景尽收眼底。石涛深感山川万物具“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次,有剥落,有丰致,有缥缈,此生活之大端也……又云:有胎有骨,有开有合,有体有用,有形有势,有拱有立,有蹲跳,有潜伏,有冲霄,有崩力,有磅礴,有嵯峨,有奇峭,有险峻一一尽其灵而足其神!”也只有这样,天地万物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的灵性和神韵,这就是大涤子“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深思想吧!右下一诗:“雨也淋漓风也痴,风风雨雨到秋时。闲向松牕取雨意,一天风雨绘秋诗”。画家诗境奇逸,不拘陈法之囿,将秋季风雨与画境笔墨描绘得珠联璧合!
  《秋分感慨》(图6),尺寸同上。画家描绘的皆为秋景,秋季的时光,虽然让人留念,但人世间感慨的地方也不少。石涛上人好游历,这是一个成功画家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如果不是国破家亡,石涛可能也不会去当和尚。对绘画虽有天赋,但他也决不会历经那么多人生坎坷,而受人奴性化的卑劣玩弄。手无缚鸡之力的画家,在极度悲愤和羞辱中,终于悟到了,什么是最大的人格尊严,认清了强权者的狰狞和丑陋!画中的构图,依旧是那么的独特和灵动,笔墨中的傲骨,激发画家内心的怒吼。虚实间,将色墨幽奥之画境挥洒得痛快淋漓。诚如宾老言:“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处处虚灵,非关涂泽。”石涛上人将画面巧用得色墨交融、意境深邃,毫无迟涩呆滞之笔,实开前人未发之先河!画题诗颇为感慨“离离禾黍动愁深,无语凭栏泪不禁。老去悲秋怀宋玉,行来觅句效依林。三千客路水云梦,九月穷途憾(感)慨心,赖有文场诸长者,惜阴诗赋大家音。杜集西园送秋分得十二綅,苦瓜和尚济。”
  《画到无声》(图7),尺寸同上。宾老曾云:“一幅好画,乱中不乱,不乱中又有乱。其气脉必相通,气脉相通,画即有灵气,画有灵气,气韵自然生动。”宾虹先生这段画论,用在石涛上人画中,不啻最为贴切。上人这帧山水,山石长披麻皴设色,全用赭石调,远山乃用淡淡花青润染。其笔墨润染敷色之美,仿佛一幅精逸超群的浅绛美景。石涛上人在润染、敷色、点苔以及线条的运用上,颇为独具匠心。人们初识画面的线条,理解为画得实而凌乱,实则宾老所言甚佳,认为画中笔墨线条“乱中不乱,画有灵气,气韵自然生动”,乃至理箴言。石涛在画面构图上,敢于打破常规。一般画面中心位置最难经营,一些画家在画面处理上,画得都比较虚,而少有画实。石涛则与众不同,将重墩墩的山石画于正中,且画境依旧空灵。山石嶰洞流淌的泉水,空旷且富有诗意。前方的大块留白,却与中景远景的画面遥相呼应。人们常说:胸有成竹。石涛上人在绘画经营上,感悟确要高人一等。认为山形气势,若没有变化取舍,易流入拘泥呆板;若山林上下呼应不完备,加之构图虚实欠妥,笔墨粗俗少意,其境亦将坠入野径。若笔墨走线描摹乏力,晕色、晕墨混沌不清,也非可取之处!画题中八字颇打趣“画到无声,何敢题句,清湘苦瓜老人济”。“画到无声”是画中之境,画到无声便有声,更是境中之境。“何敢题句”,石涛说:我所画的东西,全在画里面了,题得太繁琐,也就失去画中之境了!是打趣,也是一种谦谦孤傲!
  《楷隶诗札》(图8),尺寸同上。石涛上人在作画写文吟诗之时,从不废书法的研习。认为书法的临摹最为重要,一位出色的画家若书法写得毫无笔墨功力,那将是一大憾事。上人法入魏晋,汲取两汉六朝笔墨。移转多师,精小楷,通行草,善八分。功力精深,笔墨高古,不落窠臼。由于其画名太大,以至于书名被画名所掩。上人书法写得高古不群,几乎可与其绘画水准并驾齐驱。品其翰札一通,余香扑鼻,诗乃曰:“醒痴书罢浇愁茗,助我幽怀二千顷。招手啣杯风雪来,仰天大笑摩冰冷。此时对雪呼高人,吾欲随之飘有神。阁小风高恐吞去,浓香苦茗心无尘。项子赠我名香,佳茗春雪忽,狂呼笔索笑。清湘老人济草青莲小阁。”诗写得清风傲骨,不入俗格。书法由隶入楷,笔墨丰神俊逸,不拘一格。写来笔致灵动,古劲妙拙,当入书翰名士之列,其书细品,亦臻散淡朴茂之境!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热膨胀仪、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川渝地区宋代黑瓷胎釉的组成配方、烧成工艺及成瓷机理,并与吉州窑、建窑宋代黑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为科学判别川渝地区黑瓷与吉州窑、建窑黑瓷的产地特征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探究各窑口在黑瓷制作工艺方面的交流传播提供了参考线索。  中国烧制黑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两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斗茶风尚兴起,人们对黑瓷的需求剧增
期刊
红丝砚在唐宋即负盛名,曾被称为百砚之首。普遍认为,红丝砚兴于唐,盛于宋。唐代柳公权在《砚论》中说:“蓄砚以青州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红丝砚产于山东青州的黑山和临朐的老崖岗,唐宋时期,青州、临朐均属青州府所辖,所以红丝砚亦称“青州红丝砚”。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为第二,歙州龙尾石为第三,甘肃洮河石为第四。”这些论述为当时公认,以此得“
期刊
“骨朵”在古代最初只是一种兵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用途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辽宋时期。本文通过赤峰市博物馆馆藏的一件辽代骨朵,结合考古发掘及历史文献记载向人们介绍骨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使人们对骨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赤峰市博物馆现藏有一件辽代长柄瓜棱形铁骨朵,其为1965年入藏,通长49、宽3.1厘米。骨朵的“大首”为铁质,瓜形,下部有一长柄也为铁质。别看其造型简单、淳朴,
期刊
龙的传说和龙文化是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的历史传承,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在汉族等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里,龙是“四圣兽”之一,常用来象征祥瑞,寄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纹自诞生以来,自身形象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本文选取河北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所收藏和展陈的龙纹瓷器,着重就元、明、清三个时期瓷器上的龙纹特点进行探讨,对瓷
期刊
定安县未来博物馆建设中,要完成各类文物的安全有效监管,合理规划安全管理系统的工作准则。原有工作体系内,由于文物数量较多,导致实际的工作质量较差,在博物馆今后修建中,需要采用专业合理的方法研究该系统的实际运行表现。  定安县博物馆现收藏有各类文物5893件(套),实际数量为7945件,其中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数量分别为3件、47件和193件,要对所有文物的管理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切实可
期刊
宣城,先民为古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吴、越、楚之地,为吴越文化亚区。宣城市博物馆馆藏的印纹陶和六朝青瓷,带有鲜明的吴越文化因素。  吴越文化是古越人植根于原始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吸收中原商周文化元素,在长江下游一带逐渐发展起来的地域文化。其中心区在太湖、钱塘江流域。吴越文化有“饭稻羹鱼”的经济结构和饮食习惯、“干栏式”的建筑结构、“断发文身”的社会风俗、土墩墓丧葬习俗、鸟和蛇的图腾崇拜等特征。  
期刊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馆藏的丛兰五彩诰命圣旨进行释读,并分析了正德皇帝颁发此圣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圣旨是对皇帝授官或赐爵诏令的一种俗称。这种诏令有两种:诰命和敕命。一至五品官员皇家授以诰命(开头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开头为“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诰命和敕命所记载的,多为官员的官品职衔、任官事迹等内容。除了封授官员本人以外,还对其上代和妻室予以推恩封赠,故世
期刊
满清王朝经历康熙、雍正时代,至乾隆朝以后遂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巅峰。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登基后亦效仿皇祖(注:指康熙皇帝。以下“同”),曾于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年(1784)六次巡幸江南,所行路径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当年南巡时基本相似。此举除了从
期刊
帽筒,顾名思义,是清代中期官员放置官帽的器物。随着历史的变迁,帽筒的用途发生了变化,多成了搁置鸡毛掸、小画轴的器物,更成了妇女陪嫁的必备之物和众多家庭的陈设品。帽筒创造于清代嘉庆年间,鼎盛于晚清乃至民国时期。我国最早的帽筒实物是清代嘉庆朝官窑出品的黄地镂孔云龙纹图案帽筒。清代的官帽是硬质斗笠形的,帽顶上有红缨、珠子和金属,易压损变形,故而为陈设官帽而设计了一种圆柱形器具——帽筒。帽筒取代了以往的帽
期刊
考古证明,在周代人们便发明了瓦。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最初的瓦当是半圆形的,称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而汉代,则流行用圆瓦当。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时期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瓦当图案的题材多种多样,基本以祥瑞纹样为主,有动物、卷云和文字纹等几种。  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