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行,别忘了去这些咖啡馆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腊咖啡馆
四只猫咖啡馆

  漫步欧洲街头,随处可见一间一间或古老或现代的咖啡馆。“喝咖啡”,是欧洲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欧洲人曾经留下过关于咖啡的名句:“我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所以去欧洲旅行,怎么能错过散落在街头的咖啡馆?
  想知道巴黎左岸的咖啡馆,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海明威、达利、毕加索都喜欢去哪里喝咖啡?一起去寻访欧洲那些有名人“站台”的咖啡馆,带你偶遇著名的“X先生”。

意大利:希腊咖啡馆


  如果评选意大利最受名人欢迎的咖啡馆,希腊咖啡馆或许会拔得头筹。它位于市中心,距离西班牙广场不过十多米,之所以叫做“希腊咖啡馆”,是因为它最早的老板是希腊人尼古拉,1760年开业,是全罗马最老的咖啡馆。

  店面装饰不算特别,最吸引人的是曾经造访过咖啡馆的名人,这个长长的到访名单包括但不限于:司汤达、歌德、李斯特、济慈、安徒生、易卜生……

西班牙:四只猫咖啡馆


  四只猫咖啡馆的走红完全是因为毕加索,它位于毕加索博物馆旁边,咖啡馆也是这个艺术天才年轻时首次举办个人展出的地方,被称为巴塞罗那现代艺术运动的中心。
  咖啡馆的主人是艺术家拉蒙·卡萨斯和佩雷·罗梅乌,在西班牙语中,“四只猫”的意思是很少有人光顾的地方,但现在,全球的毕加索粉丝慕名而来。这家咖啡馆也出现在各种文艺电影中,最著名的是《午夜巴塞罗那》,两个姑娘和男主角就是在这家咖啡馆相遇的。

奥地利:中央咖啡馆


  19世纪时,维也纳被称为世界咖啡之都,很大原因是因为中央咖啡馆。这栋楼叫费尔特斯宫,前身是公爵府邸,后来也短暂被用作银行与证券中心。这栋新哥特式建筑于1876年被改造为咖啡馆开门迎客,因为维也纳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是19世纪末欧洲各国名流的聚集地。
  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音乐家来这里谱过曲,茨维格来这里写过小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和托洛茨基还路过此地商讨过他们的革命细节。
  而中央咖啡馆的真正“代言人”是奥地利诗人阿尔滕伯格,他被称为“咖啡馆诗人”。“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最早指的就是他和中央咖啡馆。

俄罗斯:文学咖啡馆


  也许只有这家店配得上“文学咖啡馆”的称号,来到此地的文学巨匠几乎可以连成半部俄罗斯文学史。文学咖啡馆因为普希金而扬名世界,因为他在决斗前在此喝了一杯咖啡,然后前往小黑河。
  后来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也会来到此地纪念他,并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咖啡馆离冬宫广场不远,外表确实非常普通,但内部几乎完整保存了19世纪的陈设,还有真人大小的普希金坐像。

法国:普罗科普咖啡馆


  要说欧洲几个主要的咖啡城市,怎么能不提进入咖啡馆界“扛把子”的代表法国巴黎。在巴黎左岸拉丁区,至少有5个维也纳中央咖啡馆级别的“艺术圣地”。就像《午夜巴黎》中的镜头一样,黄金时代的海明威、毕加索、达利晚上就聚集在某个咖啡馆里开派对,谈论文学艺术。
  普罗科普咖啡馆是其中的先锋,这家咖啡馆建于1686年,从18世纪开始这里就是名流望族的聚集地,卢梭、伏尔泰、本杰明·富兰克林、狄德罗等人都热衷于在此辩论,这也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言论阵地。到20世纪,普罗科普咖啡馆换了一个调调,加缪、海明威、萨特、波伏娃等先锋文艺派开始在此地出没,一众世界顶级艺术作品就此诞生。

英国:大象咖啡馆


  一个名人就可以撑起一家店的还有英国爱丁堡的大象咖啡馆。当年穷困潦倒的罗琳就是在这里每天点一杯咖啡,创作出《哈利·波特》的手稿,而这里也被称为“哈利·波特诞生地”。
  现在,大象咖啡馆已被粉丝霸占。在咖啡店的洗手间里,墙上写满了世界各地各种语言的哈迷留言,其中不乏小说中的金句。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主张运用一定的历史发展观念和社会价值标准,洞察作品所隐含的社会现实内容,揭示作品的思想意义,考察作家创作背景,关注文学的教育作用。《孤独者》揭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命运结局,蕴含着鲁迅对“五四”启蒙者的审视,同时作品主人公魏连殳还影射鲁迅本人,与其生平遭遇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对其进行社会历史视域下的文学批评,有助于生发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探讨其中隐含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
曾有一则叫做《低头人生》的动画,虽然看起来有点夸张和荒诞,但却让所有看过的人都“心有戚戚焉”  繁华的都市街道上,自远而近传来了噼噼啪啪按手机的声音,一名白领拎着提包,低头投入地玩儿着手机,他和一位穿着连衣裙的女士擦肩而过,不小心扯下了对方的连衣裙,自己也一头撞在了电线杆上。而那名女性也只顾低头玩手机,丝毫没发现自己是穿着内衣在大街上行走,她走进一家咖啡厅,坐在一把椅子上,椅子上原本有一只猫咪,被
胡可的人生看起来出乎意料却又格外顺畅:误打误撞去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当上主持人,误打误撞演了电视剧,误打误撞结了婚,而她的“走红”,也是一个误打误撞的意外: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及她的育儿观念成了“新时期妈妈如何教育孩子的范本”,她也越来越被人们熟知。胡可说,自己是自由散漫的射手座,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宏伟目标,机会来了她总能欣然接受。  表演让我觉得自由  胡可从小就有个武侠梦。在众多武侠
摘 要: 石一枫近年的小说创作是一种典型的现实主义创作,在塑造典型人物等现实主义技法的帮助下,他寻回了经典现实主义作品中对现实的“干预”功能,通过塑造各种形象,试图将更具生命力的“异质性”精神力量引入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去关怀和唤醒当代疲软的个体精神。  关键词:石一枫 《我妹》 现实主义 干预生活  一、从青春题材向现实主义的转变  石一楓近年的小说创作对社会现实与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多有关注,201
摘 要:温庭筠和李煜皆在词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二者在词作中都大量使用梦意象。本文通过对温庭筠和李煜词作中的梦意象的分类比较,指出其在内容指向、情感基调和抒情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造成了二者迥异的风格特色。  关键词:李煜 温庭筠 梦意象 比较  中国古代文本中的梦意象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占梦卜辞①,而后在《诗经》《左传》《庄子》等著作中皆有涉及。到了晚唐温庭筠和南唐李煜在词中大量使用梦
摘 要: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以一位隐者的身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他的诗篇。这些诗篇无一不是展示了陶渊明委运任化、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使得后世之人以固定式思维顺承陶渊明的这一隐者形象。本文抛却以往学者赋予陶渊明的光环,通过陶渊明的生死观和对于贫穷的态度,解读其隐者形象背后的苦涩与凄凉。  关键词:隐者 生死观 贫穷  一、陶渊明的生死观  历来学者认为陶渊明安贫乐道、看淡生死,他的诗
她穿旗袍走秀,玩街拍,当微电影主角;骑哈雷,穿大漠,进西藏……以七旬高龄,做出了一系列霸气凛然的事情。看上去美丽优雅的“哈雷奶奶”,并非养尊处优的贵族,而曾是一名普通的钢厂女工。谁能想到,古稀之年她竟能从轮椅上站起来,成为时尚大片模特。  爱穿旗袍的女“钢铁侠”  1.7米的修长身材,配上一袭华美的中国风旗袍,皮肤白皙光泽,举手投足间尽现优雅。如果不是满头银发暴露了年龄,我们很难相信,眼前含笑而立
摘 要:《红楼梦》中的十二优伶从小学戏,她们在舞台上演绎的戏剧人物或多或少影响了她们的人生。芳官就是其中之一,她扮演的戏剧人物的率真影响了她现实中的生活,在怡红院反抗赵姨娘的精彩描写就表达了芳官的率真性格和反抗精神,也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芳官 率真性格 悲剧命运  芳官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十二女伶之一,《红楼梦》十六回写元春加封贤德妃,准备省亲。贾府派贾蔷到姑苏聘请教习,采买了
摘 要:库特·冯内古特创作的《猫的摇篮》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有诸多的契合与印证。小说通过南美岛国圣洛伦佐及博克侬教的设置,巧妙地搭建了现实与精神两重式的“狂欢广场”;基督教和博克侬新旧教派、美国公民及圣洛伦佐共和国总统身份的改变,以及众多博克侬教新词的创造,呈现出一种“加冕—脱冕”的仪式感;小岛上人们的整齐的众生相体现了狂欢的全民性。小说正是以此揭示战争带来的后遗症式的创伤与阵痛,并试图探索对精神
摘 要: 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和《李双双小传》都是作家李准具有代表性的合作化小说。小说在表达社会主义政治话语的过程中依然潜藏了一种传统的儒家话语。这种儒家话语主要是通过“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利之辨”以及“书写崇拜”体现出来的。这种隐含的儒家话语构成了一种召唤结构,暗示着李准的创作特征以及对农村的思考。  关键词:《不能走那条路》 《李双双小传》 儒家话语 召唤结构  在十七年农村题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