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一期的《命题作文的高分策略》中我们介绍了高考命题作文的4种审题方法,这期除了介绍其他3种审题方法,将进一步说明命题作文如何进行写作点睛的。
1、审题方法
(1)结合时代背景。是指题目暗含了当年发生的国内外一些重大影响的事件。这类的作文题比较多,几乎每年都有。如安徽的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四川的《坚强》等,就与当年中国发生的湖南雪灾、汶川大地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考生能够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去审题,一定是恰当的,也会得到理想高分的。
如《宽容》《众志成城》《关注的目光》《该不该?》这些题目的审题,就可以结合近期中、外发生的重大事情进行,如温家宝总理在英国演讲受到德籍博士生的干扰、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国大部分地区正在持续而罕见的干旱后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高考文理分科是否取消的讨论……就可与以上题目“对号入座”。
(2)增添“虚拟”成分。有的题目,写作范围非常宽泛,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写得“圆满”,如《冲突》《误会》《矛盾》《纠纷》等,可以写成几万、几十万的专著,在考场大约只有1小时用于写作的情况下怎么应对此类题目的审题呢?那就是通过增添“虚拟”成分的办法来达成目标。
以《冲突》为例,发生冲突的只能是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等“生命体”,因此,可以将冲突的双(多)方“虚拟”出来,但题目不能够改变,依然是原题,只是作者心中有数而已。比如,甲同学与乙老师的一次冲突,伊朗与美国的军事冲突,等等。
运用这一方法审题时,需要注意,所“虚拟”的成分必须和原题目的施动者保持同一性。以《误会》为例,只有人与人、团体、组织间才会有误会,因此按照同一性的原则,给《误会》这个题目添加的“虚拟”成分,只能是人或团体、组织。
如重庆的《难题》,也适合采用这一办法审题。
(3)准确“扫描”法。这种方法对考场作文尤其重要与有效,就是看到作文题,通过逐字逐句的“扫描”方式,能够快速把握作文题的题意内涵、写作对象、题材选择、构思立意、体裁定位、详略安排、主题呈现等方面的问题。
如安徽的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考生首先一定要审好题,明白是什么让人感动?重要的是受到感动后是如何“出发”的,如果仅仅是受到了感动,而没有出发,就没有扣紧题目的要求。所谓的出发就是有了行动,并且,这样的行动是受到感动以后自觉的行为,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所以说, 感动之后该做什么,如何做是重点记述的内容。比如说农业税免了、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了,农民及其子女带着感动出发,加倍搞好农业生产与学习,报答国家和政府,等等,都应该在审题时“了然于胸”了。
2.写作点睛
针对不同形式的命题,考生要用区别的策略去应对:
(1)直接给出题目。先找出“题眼”,快速确定写作的对象、范围与要表达的主题等。如上海的《他们》,江苏的《好奇心》等。
(2)以简要说明引出题目。即附有导语性的文题。如广东的“与你为邻”; 浙江的“角色转化之间”等就是这样。对于这类全命题作文前面的“导语”,考生务必要仔细阅读,因为,“导语”就为考生写作起到了提示性、暗示性、解说性的作用,如果能够充分、准确地领会“导语”的意思,就会为考生的写作节省不少时间,并且能够紧扣题目作文。
来看广东的“与你为邻” 的“导语”: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通读“导语”,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有效信息:与某某为邻,相互依存,这就明确说明相邻的主体间彼此是相互依存、不离不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这里的“你”,可以是有形的人与动植物,也可以是无形的、虚拟的一个世界、事件、人物等;同时,任何一个人、一个事物、一个国家……都把不可能是单独的、孤立的存在的,它们总会以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存在着、共生着;还要联系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写出各自对此的经历、见解、思想等。
假如考生能够循着“导语”的思路做如上环环相扣的剖析,自然能够写出高分、满分作文来。
如江苏文题: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一种崭新的理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篇作文。写作者就应该紧紧围绕所给的提示性“话语”去构思、写作。
(3)给出一段话,以此“过渡”出题目来。这类作文题,实际上是命题人现场为考生做无声的临场辅导,只要认真、仔细地读懂所给的话,依照所给文题,选择一个适切的写作点就可以写出文质兼美的考场佳作来。
如高考湖北省作文题目: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藓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和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4)内涵相对宽泛(或者题目是一个字或一个词的)。如全国Ⅱ的 “路径”; 重庆的“难题”; 湖南的 “早”。写作对策就是化大为小。以重庆的“难题”为例,这一题目,其内涵与外延可以写出几千、上万字的文章,或是洋洋洒洒的几十万、上百万的专著,方可阐释清楚“难题”的意蕴与指代。这对在高考考场特定时空之下的考生来说,肯定是不可能去名为目标地选材、立意、写作的,为此,就可以走这样的“捷径”:可以通过在“难题”的前、后、中间添加“元素”——词语的方法,化大为小,以利于构思、行文。
如“假想”的题目为“历史留下的难题”、“ 难题,难不倒中国人”、“ 攻克难题的欣喜”等。
采取给题目“动手术”的办法,就很容易确立写作的主导方向,为考生的写作搭建了“脚手架”、“直通车”。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对题目进行了“分解”、“组装”,但考生写在试卷上的题目依然应该是命题人所给的“真题”,而不能改一个字,只是考生在作文时“胸有成竹”即可。否则,就是跑题、离题了。其他几个题目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加以处理、转化。
还有《眼界》这样的题目,与话题作文有共同之处,即题目的内涵与外延非常广泛,有的考生一时可能会不知道如何落笔,对此,可以采取在“眼界”的前、后、中间添加“元素”——词语的方法,化大为小,以利于构思、行文。如科学家的眼界、眼界必须开阔、打开自己的眼界。这样以来,写作就有了一定的指向,写起来当然容易多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写在试卷上的题目当然不能改一个字,只是考生在作文时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
(5)指向非常明确。以陕西的《做个有心人》为例。写作重点应放在对“有心人”的肯定和赞扬方面。文章要表达褒扬的感情基调,必须揭示出“有心人”身上的闪光点、内涵或精神实质,进而说明“做个有心人”的原因、结果、方式、途径等。
3.备考建议
这类作文,考生平时写的最多,不存在拟题的问题,主要应该在审题与题材的新鲜度上“做文章”,日常加强审题练习,注重事例、名人名言等的积累、记忆,还可以多借鉴课本与报刊上优秀、知名人士的文章,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4.仿真训练
(1)《个性》。
(2)《珍藏》。
(3)《探索者》。
(4)《属于自己的空间》。
(5)《特殊的礼物》。
1、审题方法
(1)结合时代背景。是指题目暗含了当年发生的国内外一些重大影响的事件。这类的作文题比较多,几乎每年都有。如安徽的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四川的《坚强》等,就与当年中国发生的湖南雪灾、汶川大地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考生能够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去审题,一定是恰当的,也会得到理想高分的。
如《宽容》《众志成城》《关注的目光》《该不该?》这些题目的审题,就可以结合近期中、外发生的重大事情进行,如温家宝总理在英国演讲受到德籍博士生的干扰、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国大部分地区正在持续而罕见的干旱后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高考文理分科是否取消的讨论……就可与以上题目“对号入座”。
(2)增添“虚拟”成分。有的题目,写作范围非常宽泛,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写得“圆满”,如《冲突》《误会》《矛盾》《纠纷》等,可以写成几万、几十万的专著,在考场大约只有1小时用于写作的情况下怎么应对此类题目的审题呢?那就是通过增添“虚拟”成分的办法来达成目标。
以《冲突》为例,发生冲突的只能是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等“生命体”,因此,可以将冲突的双(多)方“虚拟”出来,但题目不能够改变,依然是原题,只是作者心中有数而已。比如,甲同学与乙老师的一次冲突,伊朗与美国的军事冲突,等等。
运用这一方法审题时,需要注意,所“虚拟”的成分必须和原题目的施动者保持同一性。以《误会》为例,只有人与人、团体、组织间才会有误会,因此按照同一性的原则,给《误会》这个题目添加的“虚拟”成分,只能是人或团体、组织。
如重庆的《难题》,也适合采用这一办法审题。
(3)准确“扫描”法。这种方法对考场作文尤其重要与有效,就是看到作文题,通过逐字逐句的“扫描”方式,能够快速把握作文题的题意内涵、写作对象、题材选择、构思立意、体裁定位、详略安排、主题呈现等方面的问题。
如安徽的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考生首先一定要审好题,明白是什么让人感动?重要的是受到感动后是如何“出发”的,如果仅仅是受到了感动,而没有出发,就没有扣紧题目的要求。所谓的出发就是有了行动,并且,这样的行动是受到感动以后自觉的行为,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所以说, 感动之后该做什么,如何做是重点记述的内容。比如说农业税免了、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了,农民及其子女带着感动出发,加倍搞好农业生产与学习,报答国家和政府,等等,都应该在审题时“了然于胸”了。
2.写作点睛
针对不同形式的命题,考生要用区别的策略去应对:
(1)直接给出题目。先找出“题眼”,快速确定写作的对象、范围与要表达的主题等。如上海的《他们》,江苏的《好奇心》等。
(2)以简要说明引出题目。即附有导语性的文题。如广东的“与你为邻”; 浙江的“角色转化之间”等就是这样。对于这类全命题作文前面的“导语”,考生务必要仔细阅读,因为,“导语”就为考生写作起到了提示性、暗示性、解说性的作用,如果能够充分、准确地领会“导语”的意思,就会为考生的写作节省不少时间,并且能够紧扣题目作文。
来看广东的“与你为邻” 的“导语”: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通读“导语”,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有效信息:与某某为邻,相互依存,这就明确说明相邻的主体间彼此是相互依存、不离不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这里的“你”,可以是有形的人与动植物,也可以是无形的、虚拟的一个世界、事件、人物等;同时,任何一个人、一个事物、一个国家……都把不可能是单独的、孤立的存在的,它们总会以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存在着、共生着;还要联系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写出各自对此的经历、见解、思想等。
假如考生能够循着“导语”的思路做如上环环相扣的剖析,自然能够写出高分、满分作文来。
如江苏文题: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一种崭新的理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篇作文。写作者就应该紧紧围绕所给的提示性“话语”去构思、写作。
(3)给出一段话,以此“过渡”出题目来。这类作文题,实际上是命题人现场为考生做无声的临场辅导,只要认真、仔细地读懂所给的话,依照所给文题,选择一个适切的写作点就可以写出文质兼美的考场佳作来。
如高考湖北省作文题目: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藓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和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4)内涵相对宽泛(或者题目是一个字或一个词的)。如全国Ⅱ的 “路径”; 重庆的“难题”; 湖南的 “早”。写作对策就是化大为小。以重庆的“难题”为例,这一题目,其内涵与外延可以写出几千、上万字的文章,或是洋洋洒洒的几十万、上百万的专著,方可阐释清楚“难题”的意蕴与指代。这对在高考考场特定时空之下的考生来说,肯定是不可能去名为目标地选材、立意、写作的,为此,就可以走这样的“捷径”:可以通过在“难题”的前、后、中间添加“元素”——词语的方法,化大为小,以利于构思、行文。
如“假想”的题目为“历史留下的难题”、“ 难题,难不倒中国人”、“ 攻克难题的欣喜”等。
采取给题目“动手术”的办法,就很容易确立写作的主导方向,为考生的写作搭建了“脚手架”、“直通车”。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对题目进行了“分解”、“组装”,但考生写在试卷上的题目依然应该是命题人所给的“真题”,而不能改一个字,只是考生在作文时“胸有成竹”即可。否则,就是跑题、离题了。其他几个题目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加以处理、转化。
还有《眼界》这样的题目,与话题作文有共同之处,即题目的内涵与外延非常广泛,有的考生一时可能会不知道如何落笔,对此,可以采取在“眼界”的前、后、中间添加“元素”——词语的方法,化大为小,以利于构思、行文。如科学家的眼界、眼界必须开阔、打开自己的眼界。这样以来,写作就有了一定的指向,写起来当然容易多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写在试卷上的题目当然不能改一个字,只是考生在作文时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
(5)指向非常明确。以陕西的《做个有心人》为例。写作重点应放在对“有心人”的肯定和赞扬方面。文章要表达褒扬的感情基调,必须揭示出“有心人”身上的闪光点、内涵或精神实质,进而说明“做个有心人”的原因、结果、方式、途径等。
3.备考建议
这类作文,考生平时写的最多,不存在拟题的问题,主要应该在审题与题材的新鲜度上“做文章”,日常加强审题练习,注重事例、名人名言等的积累、记忆,还可以多借鉴课本与报刊上优秀、知名人士的文章,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4.仿真训练
(1)《个性》。
(2)《珍藏》。
(3)《探索者》。
(4)《属于自己的空间》。
(5)《特殊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