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军团士兵从罗马出发,前往帝国边境时,他们将石块置于道路两旁来测量距离并指明方向,今世称之为里程碑。文章中的里程碑是指实现教育性别平等道路上的转折点。文章将着重介绍美国和中国如何发展形成独特的教育模式,以及两国允许男女学生享有平等接受素质教育权利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教育性别平等 家庭学校 联合教育 儒家经典教育
[作者简介]
雷文(Irving Levine),美国教育学者,1977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和帝国州立学院,并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分别于1986年1988年获得塞顿霍尔大学亚洲区域研究硕士学位以及英语外语教学硕士学位。取得两个硕士学位后,他向浙江大学申请就读博士课程,并于2006年获得教育史学方向博士学位。
1959~1999年期间,雷文曾在纽约州最高法院任法院书记官;1994~2000年间,他曾先后在杭州电子工程学院、翠园小学、杭州商业大学、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医科大学任教,并曾在浙江法学院讲授民事侵权法律课程。
一、早期的美国教育
1. 家庭学校
在1876年以前,美国有众多的家庭学校(Dame School),这类学校教育在当时的英国很常见。家庭主妇通常会在家中开办这类学校,招收工人阶级的子女。与聘请私人家庭教师或寄宿在职业教师提供的场所生活和学习所花的费用相比,家庭学校的学费更加低廉。家庭学校课程略带宗教成分,传授代数、阅读、写作以及缝纫等学生参加工作前所必备的技能。在当时,女孩通常在十四五岁就结婚了,因而毕业时只掌握了烹饪菜肴、打扫卫生及养育子女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育是为了使受培训的女性符合当时男性主导的美国殖民社会的期望,女性当时没有机会接受中级教育,男孩却可以在完成初级学习后继续接受更高级别的教育。由于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校人的个性与经验,因此家庭学校的教育质量较低。
殖民地时期生活艰难,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包括五六岁的小孩在内,都应为家庭贡献力量。女孩在家做家务,男孩外出做更辛苦的工作,只有少数贵族儿童在家或在地方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在当时,教育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2. 单室学校
随着美国人西迁,单室学校(One-room Schoolhouse)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地点,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有些后来还存在于乡村地区。在单室学校,所有学生集中在一间教室学习,只有一位教师向男女学生传授小学阶段五至八年级的学科知识。后来,单室学校规模逐渐扩大,有些与其他学校联合建立了更大的学校,不同年级可以分开上课。但最终,这种学校被完全取代,现存的几间也已被改建为博物馆。
单室学校曾经培养过许多著名的人物,如儿童小说家劳拉·英格尔·威尔德,普利策奖获得者——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人艾伦·谢泼德,以及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胡佛。
二、美国教育性别平等的发展历程
1. 早期的男女同校
宾夕法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大学成立于1787年,是美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学生同校的高等教育机构。该校曾因财政困难关闭过一段时间,1969年该校以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大学的名字重新开课。
《美国宪法》的制定者没有直接提到“教育”一词,然而联邦政府应该如何参与教育呢?支持联邦政府介入教育的学者认为,《宪法》其实间接包含了答案,如:“……促进公众利益……”,“……促进科学及实用艺术”,“……制定实施上述职能所必须的、适当的一切法律……”。 这些引文支持了弗里曼·巴特斯在其著作《美国公立教育》中的观点:制定《宪法》成立国家之时,建立全面的政府资助和管理的教育体制是其目标。弗里曼·巴特斯说:“无论对该问题持有什么观点,事实是《宪法》经过讨论、起草及修正,实际上没有提及联邦政府在小学或中学领域的作用。”
2. 男女同校立法
美国1972年通过的《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提到:“不得基于性别排除任何美国人参加任何教育项目或活动,或拒绝任何美国人从任何教育项目或活动受益,或在任何教育项目或活动中歧视任何美国人。”
根据《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男性与女性应当在招生、录取、教育项目与活动、课程提供、咨询、财政资助、就业援助过程中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该修正案涵盖了小学、中学、高中、职业学校、本科以及研究生院校等高等教育机构。各教育机构自身有义务执行该法案,各机构皆专门任命了《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的协调员,教职员工与学生可以向协调员投诉,违反该修正案的教育机构将被取消接受联邦资金投入的资格。
《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实施以后效果显著,美国参加高校女生校际运动会的女生人数,由制定该法案前一年的不到30万名,增长到现在的240万名。该修正案还为女性提供了参与传统男性运动项目的机会,如橄榄球与曲棍球。该修正案制定以前,女性获得运动奖学金的人数为“零”,而现在全部运动奖学金中有33%发放给女性。笔者曾就该修正案与纽约市布鲁克林大学的两名女校友进行过探讨。她们在20世纪50年代一起入学。当时大学对女生的录取分数线是平均成绩91分,而男生仅需85分。该修正案通过后,对男女生开始采用一致的录取标准。
以建立性别平等学校为目标的《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是如何形成的?来自夏威夷的众议院议员兼美国议院教育与劳动委员会委员帕齐·明克(Patsy Takemoto-Mink)与俄勒冈州的众议院议员伊迪丝·格林(Edith Green),是1972年《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的共同发起人。在参议院,该修正案的主要发起人是来自印第安纳州的民主党人士。然而当时各种机构都反对《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的通过,因为这将影响它们的预算拨款;实行该修正案前不存在女学生运动会,而之后势必减少男学生运动会的资金;提供男女平等的录取机会、援助项目和其他活动的预算可能超出学校的财政能力。
虽然保守组织及宗教组织提出停止平等接受教育运动及其他政治争议,使得该修正案在议会通过后又招致总统否决,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于1972年6月23日正式生效。
里根执政期间,一些官员试图再次削弱《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在1987年国会立法通过《公民权利恢复法案》后,这些官员的提议再遭国会否决。尽管如此,反对《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布什总统上台后,于2002年将《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更名为《帕西T.明克平等教育机会法案》,以感谢女议员帕西T.明克为实现男女学生平等所作的努力。为纪念《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通过35周年,美国众议院于2007年6月18日通过第406号决议,表彰帕西T.明克为确保妇女受教育权所作的努力。
3. 男女平等教育立法
上文介绍了美国教育性别平等的发展演变,即从殖民时期的家庭学校发展为可修正宪法、单室学校、公民权利方面的法律,然后经过1972年的立法,最后成为《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终于赋予妇女平等接受公立学校教育的权利。笔者相信“平等、公正”是推动《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立法的关键词,但1964年的《公民权利法案修正案》并不全面,因此现在不得不通过素质教育方面的立法使其更为完善。布什总统于2002年1月8日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试图拉近有权接受教育与平等教育之间的差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的有关条款如下:“本章旨在确保所有儿童享有公正、平等、充分取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并至少在接受州学术成绩标准与州学术评估时达到熟练程度。”
该法于2007年末被废止,国会正在争论其目标是否已经实现。该法的反对者认为,由于缺少拨款支持慈善事业,学区为达到教学要求而使财政吃紧。教师也通过联合会向行政官员反映,帮助学生准备考试占用了他们正常授课时间。笔者在与公立初中校长讨论该法实施的有效性时,有校长称,该法虽然让某些有特殊障碍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主流课堂,但也因此增加了班级人数,造成了混乱,从而降低了教育水平。
无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意图和结果如何,美国一直在沿着实现教育性别平等的漫长道路前进。
三、早期的中国教育
有关中国为实现教育性别平等的努力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学校体制。这一时期是“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有关男性和极少数女性教育的规定。在古代,贵族与官员的男性子女6岁进学堂,首先要学认数字与认读指南针,9岁学习公历,10岁开始学习读写和数学,13岁学习音乐与舞蹈,15岁练习箭术和御车,20岁时,他们将穿戴所属阶层专用的丝质服装及皮衣行冠礼,开始学习成人礼仪。
当时中国女性受教育的时间较短,内容非常局限。她们7岁入学,不得与男子同校,而是在家待至10岁。她们接受的多是伦理和家务方面的教育,例如要求她们谦逊、顺从,学习纺织、操持家务。女子通常在15岁订婚,25岁前完婚。
公元7世纪,女性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她们无法接触到任何有关仕途方面的知识。但官员与贵族的女儿能接受家庭培训,其中有部分人在艺术上成就非凡。由于当时社会对男性至上持有高度的认同感和一致性,因此,教育性别平等运动是不可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待遇与奴婢相似。
四、中国教育性别平等的发展历程
1. 实行性别隔离政策
封建统治后期,基督教传入中国,传教士开设了少数学校,可以招收女性入校。但在整体上,当时的中国政府实行教育性别隔离政策。
1906年,新成立的学部经过皇室批准,发布了一系列与教育体制的组织和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开始正式鼓励妇女接受教育。对于妇女,特别是乡村地区的妇女扫盲成为政府的目标,但仍此时仍然没有实现男女同校。
琼·贾奇(Joan Judge)在她的著作《天才、美德与民族: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与女性主观主义》中提到:“尽管女性形象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有力象征,妇女不得不为争取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而斗争”。贾奇研究了妇女的新身份与中国长达数世纪的儒家传统之间的碰撞,进而提到:“本世纪最后几年,中国改革者相信有必要激发妇女服务国家的精神,……他们于19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世纪初期开始创办私人女子学校。190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批准为女孩及妇女建立初级学校与师范类学校。”
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妇女解放才成为全国性的问题,教育则被视为解放的主要工具。在当时,女性接受的教育都是私人的家庭教育或是在牧师学校学习。美国的约翰·杜威和保尔·孟禄分别于1919年和1921 年受邀赴中国演讲,并提出了有关教育机构改革的理论。中国男女同校的倡导人陶行知,在1919年12月7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规定女子旁听法案》,虽然这个提议受到许多知名人士的反对,但得到了校长郭秉文的支持,并最终获得通过。
2. 男女同校的开始
1921年10月,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在广州召开。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了一种新的学制系统,由于当时为壬戌年,故得名“壬戌学制”,亦称“新学制”。在此之前,1920年2月北京大学录取了两名女学生;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录取了8名女学生,成为中国第一所招收女生的高等学府。
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系统的革令》,真正建立男女平等的单轨教育体制,大大提高女性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但由于当时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比较软弱,这一规定被迫交由保守的省级政府当权者执行,而这些当权者仍然反对男女同校。因此,该规定未能真正实现。
1933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会议讨论了教育政策。这时,中国针对女性的传统教育观仍然存在,只有相对较少的女性参加了干部培训。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写道:“要求保护青年、妇女、儿童的利益,救济失学青年,并使青年、妇女组织起来,以平等地位参加有益于抗日战争和社会进步的各项工作,实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使青年和儿童得到有益的学习。”
3. 高等教育中的男女同校
1949年中国解放后,我们才开始看到全中国的男女同校不再局限于小学,而是延伸至大学。从那时起,中国所有学校都采用男女同校。最近几年,重新出现了很多女性学校,以满足特殊职业培训的需要,平等的受教育权被赋予全体公民。
时至今日,教育性别平等的道路究竟走到了何处?在撰写本文之际,我们看到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努力争取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目前在美国,女议员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议会的发言人也是女性,妇女参加了很多委员会协助制订法律。我们还看到不少女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在工业领域,出现了几乎所有级别的女高管。妇女参与这些及其他领域,是通过与男性竞争,而从一个教育机构迁至另一个教育机构的结果。中国妇女也是如此,从最初时期的各级干部到如今在政府、艺术及科学领域享有一席之地。
五、男女同校教育中的性别平等
弄清在同一学校内同时教育男生与女生是否确实对公立学校学生有益,这一点也同样重要。为此,我们把目光投向黄锦樟等学者。他们的著作纵向考察了4.5万名香港男女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这些学生参加了1997年的公立学校考试。结果表明在学校课程的所有领域,男学生成绩普遍略低于女学生,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政府更为重视女性。
我们还注意到在性别差异这个课题中,不同时期的调查者的结论也有所不同。麦科比(Maccoby)与杰克林(Jacklin)研究性别差异的结论是男生在数学与物理科学方面能力较强,而女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较强。不同学者在1986、1989、1992年的研究肯定了麦科比与杰克林的结论。1997年与1998年间的大量研究却表明男性与女性的成绩差别在缩小。
最近在美国,偶然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有关男女同校平等教育如何导致学生成绩差异的报道。其中之一刊登在2008年1月1日的《纽约时代杂志》上,题为《帮助男生取得成功》,文章开篇写道:“现在女生比男生表现更为出色……有的人建议有必要建立更多的单性学校。”
2008年3月2日《纽约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开篇说道:“公立教育孕育了男生与女生的教学应当分离且有所不同这一观点。”在此,作者提供了家庭医生伦纳德·萨克斯为促进单性公立教育而收集的数据。该文还写道:“纽约州的年轻妇女领袖学校,被普遍视为当前单性公立学校运动的发源地。该校开办于1996年,高级班的所有女毕业生都被四年制大学录取。”
一位澳大利亚母亲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单性教育,她让自己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女儿报名就读一所女子学校,以避免孩子在学习中分心。在采访中,一位犹太裔父亲则有不同的理由,他说男孩与女孩分开上学,可以在宗教学习中发挥潜能,不致分心。
更早时,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赖恩市(Brookline)特拉华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萨莉,于2007年12月31日致信《纽约时代》的编辑,该信基于对韩国及孟加拉首都达卡的职业母亲进行的研究,认为:“在亚洲,女孩的价值的确得到了重新认识……这些母亲发现了女儿未来的价值。她们认为只要她们的女儿受过教育,自己年老后就可以指望女儿来提供经济上的资助。”
关于单性还是男女同校能够推动美国与中国教育过程中性别平等的争论还在继续。美国的《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专门针对教育机会的平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则试图进一步在素质教育中引入平等权利;而中国早在1922年就正式承认男女同校的价值,并一直坚持强调女性的平等权利。
戴维·布鲁克斯在2008年2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中指出当代美国需要教育的拓展:“19世纪,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很多欧洲国家拓宽了福利待遇,却将当时的教育体制排除在外。美国尝试了相反的道路。美国领导人拓宽了教育,培养了全世界素质最高的工人阶级……一代又一代美国工人比先辈们受到更好的教育,更敬业,更有创造力。但这种进步在大约30年前停止了。”
2008年2月1日,《纽约时代》中“公立学校教育与互联网扩张:触发争论”一文的争论超出了男女同校关注的范畴。文章注意到,近50万美国儿童通过网络课堂学习。网络课堂与公立学校展开竞争是否有益,还有待观察。但事实是,在线教育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证据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努力推动课程改革,促进网络学习的质量与创新。
六、结论
笔者认为,中国对各教育层次的大力投入,使其学生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诸如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师范学校、中小学、大专院校,都在扩大规模接纳更多的学生,并且都配备了具有相当资格的教师和管理者。
中国与美国在追求教育过程中性别平等的崎岖道路上达到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如今人们都认为男女同校合情合法,仅凭这一点,就说明男女同校教育的理念是成功的。但是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在美国,人们确实对这个理念发出了诘难。根据笔者在中国的教学经历,毫无疑问,男女同校在中国毫无阻碍,男生女生都能得到平等对待,并且能互相竞争。
参考文献:
[1] Homer A. Plessy v. John H. Ferguson. Holding,“Separate but Equal.”.http://en.wikipedia.org/wiki/Plessy v. Ferguson.
[2] Oliver L. Brown. The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Kansas.www.nationalcenter.org.
[3] Kathryn Miller. The New England Dame Schools.http://en.wikibooks.org/wiki/Social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American Education;Dame schools open to females,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s330558/schooling.html.
[4] The hornbook. 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s330558/ schooling.html.
[5] The McGuffey Reader. 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s330558schooling.html.
[6] The England Primer. 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330558/schooling.html,http://www.nd.edu~rbarger/www7neprimer.html.
[7] Education in Colonial America,the One-Room Schoolhouse;Primarily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edu/~s330558/test.html,http://en.wikipedia.org/org/wiki/One-room school.
[8] Franklin College in Lancaster,Pennsylvania,1787. http://en.wikipedia.org/org/wiki/Coeducation.
[9] Oberlin College,and Others.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education.
[10] Butts. R. Freeman.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New York,1978:20.
[11] Title IX of the Education Amendments of 1972. http://www.usdoj.gov/crt/cor/coord/titleixstat.htm.
[12] http://washingtoonpostcom/wp-dyn/articles/A35362-2003Jan23.html.
[13] President George Bush honored Patsy Takemoto Mink for her efforts to assure a woman’s right to an education. http://www.govtrack.us/congress/record.xpd?id=110-h20070618-18
[关键词] 教育性别平等 家庭学校 联合教育 儒家经典教育
[作者简介]
雷文(Irving Levine),美国教育学者,1977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和帝国州立学院,并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分别于1986年1988年获得塞顿霍尔大学亚洲区域研究硕士学位以及英语外语教学硕士学位。取得两个硕士学位后,他向浙江大学申请就读博士课程,并于2006年获得教育史学方向博士学位。
1959~1999年期间,雷文曾在纽约州最高法院任法院书记官;1994~2000年间,他曾先后在杭州电子工程学院、翠园小学、杭州商业大学、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医科大学任教,并曾在浙江法学院讲授民事侵权法律课程。
一、早期的美国教育
1. 家庭学校
在1876年以前,美国有众多的家庭学校(Dame School),这类学校教育在当时的英国很常见。家庭主妇通常会在家中开办这类学校,招收工人阶级的子女。与聘请私人家庭教师或寄宿在职业教师提供的场所生活和学习所花的费用相比,家庭学校的学费更加低廉。家庭学校课程略带宗教成分,传授代数、阅读、写作以及缝纫等学生参加工作前所必备的技能。在当时,女孩通常在十四五岁就结婚了,因而毕业时只掌握了烹饪菜肴、打扫卫生及养育子女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育是为了使受培训的女性符合当时男性主导的美国殖民社会的期望,女性当时没有机会接受中级教育,男孩却可以在完成初级学习后继续接受更高级别的教育。由于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校人的个性与经验,因此家庭学校的教育质量较低。
殖民地时期生活艰难,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包括五六岁的小孩在内,都应为家庭贡献力量。女孩在家做家务,男孩外出做更辛苦的工作,只有少数贵族儿童在家或在地方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在当时,教育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2. 单室学校
随着美国人西迁,单室学校(One-room Schoolhouse)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地点,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有些后来还存在于乡村地区。在单室学校,所有学生集中在一间教室学习,只有一位教师向男女学生传授小学阶段五至八年级的学科知识。后来,单室学校规模逐渐扩大,有些与其他学校联合建立了更大的学校,不同年级可以分开上课。但最终,这种学校被完全取代,现存的几间也已被改建为博物馆。
单室学校曾经培养过许多著名的人物,如儿童小说家劳拉·英格尔·威尔德,普利策奖获得者——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人艾伦·谢泼德,以及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胡佛。
二、美国教育性别平等的发展历程
1. 早期的男女同校
宾夕法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大学成立于1787年,是美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学生同校的高等教育机构。该校曾因财政困难关闭过一段时间,1969年该校以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大学的名字重新开课。
《美国宪法》的制定者没有直接提到“教育”一词,然而联邦政府应该如何参与教育呢?支持联邦政府介入教育的学者认为,《宪法》其实间接包含了答案,如:“……促进公众利益……”,“……促进科学及实用艺术”,“……制定实施上述职能所必须的、适当的一切法律……”。 这些引文支持了弗里曼·巴特斯在其著作《美国公立教育》中的观点:制定《宪法》成立国家之时,建立全面的政府资助和管理的教育体制是其目标。弗里曼·巴特斯说:“无论对该问题持有什么观点,事实是《宪法》经过讨论、起草及修正,实际上没有提及联邦政府在小学或中学领域的作用。”
2. 男女同校立法
美国1972年通过的《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提到:“不得基于性别排除任何美国人参加任何教育项目或活动,或拒绝任何美国人从任何教育项目或活动受益,或在任何教育项目或活动中歧视任何美国人。”
根据《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男性与女性应当在招生、录取、教育项目与活动、课程提供、咨询、财政资助、就业援助过程中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该修正案涵盖了小学、中学、高中、职业学校、本科以及研究生院校等高等教育机构。各教育机构自身有义务执行该法案,各机构皆专门任命了《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的协调员,教职员工与学生可以向协调员投诉,违反该修正案的教育机构将被取消接受联邦资金投入的资格。
《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实施以后效果显著,美国参加高校女生校际运动会的女生人数,由制定该法案前一年的不到30万名,增长到现在的240万名。该修正案还为女性提供了参与传统男性运动项目的机会,如橄榄球与曲棍球。该修正案制定以前,女性获得运动奖学金的人数为“零”,而现在全部运动奖学金中有33%发放给女性。笔者曾就该修正案与纽约市布鲁克林大学的两名女校友进行过探讨。她们在20世纪50年代一起入学。当时大学对女生的录取分数线是平均成绩91分,而男生仅需85分。该修正案通过后,对男女生开始采用一致的录取标准。
以建立性别平等学校为目标的《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是如何形成的?来自夏威夷的众议院议员兼美国议院教育与劳动委员会委员帕齐·明克(Patsy Takemoto-Mink)与俄勒冈州的众议院议员伊迪丝·格林(Edith Green),是1972年《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的共同发起人。在参议院,该修正案的主要发起人是来自印第安纳州的民主党人士。然而当时各种机构都反对《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的通过,因为这将影响它们的预算拨款;实行该修正案前不存在女学生运动会,而之后势必减少男学生运动会的资金;提供男女平等的录取机会、援助项目和其他活动的预算可能超出学校的财政能力。
虽然保守组织及宗教组织提出停止平等接受教育运动及其他政治争议,使得该修正案在议会通过后又招致总统否决,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于1972年6月23日正式生效。
里根执政期间,一些官员试图再次削弱《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在1987年国会立法通过《公民权利恢复法案》后,这些官员的提议再遭国会否决。尽管如此,反对《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布什总统上台后,于2002年将《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更名为《帕西T.明克平等教育机会法案》,以感谢女议员帕西T.明克为实现男女学生平等所作的努力。为纪念《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通过35周年,美国众议院于2007年6月18日通过第406号决议,表彰帕西T.明克为确保妇女受教育权所作的努力。
3. 男女平等教育立法
上文介绍了美国教育性别平等的发展演变,即从殖民时期的家庭学校发展为可修正宪法、单室学校、公民权利方面的法律,然后经过1972年的立法,最后成为《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终于赋予妇女平等接受公立学校教育的权利。笔者相信“平等、公正”是推动《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立法的关键词,但1964年的《公民权利法案修正案》并不全面,因此现在不得不通过素质教育方面的立法使其更为完善。布什总统于2002年1月8日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试图拉近有权接受教育与平等教育之间的差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的有关条款如下:“本章旨在确保所有儿童享有公正、平等、充分取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并至少在接受州学术成绩标准与州学术评估时达到熟练程度。”
该法于2007年末被废止,国会正在争论其目标是否已经实现。该法的反对者认为,由于缺少拨款支持慈善事业,学区为达到教学要求而使财政吃紧。教师也通过联合会向行政官员反映,帮助学生准备考试占用了他们正常授课时间。笔者在与公立初中校长讨论该法实施的有效性时,有校长称,该法虽然让某些有特殊障碍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主流课堂,但也因此增加了班级人数,造成了混乱,从而降低了教育水平。
无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意图和结果如何,美国一直在沿着实现教育性别平等的漫长道路前进。
三、早期的中国教育
有关中国为实现教育性别平等的努力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学校体制。这一时期是“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有关男性和极少数女性教育的规定。在古代,贵族与官员的男性子女6岁进学堂,首先要学认数字与认读指南针,9岁学习公历,10岁开始学习读写和数学,13岁学习音乐与舞蹈,15岁练习箭术和御车,20岁时,他们将穿戴所属阶层专用的丝质服装及皮衣行冠礼,开始学习成人礼仪。
当时中国女性受教育的时间较短,内容非常局限。她们7岁入学,不得与男子同校,而是在家待至10岁。她们接受的多是伦理和家务方面的教育,例如要求她们谦逊、顺从,学习纺织、操持家务。女子通常在15岁订婚,25岁前完婚。
公元7世纪,女性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她们无法接触到任何有关仕途方面的知识。但官员与贵族的女儿能接受家庭培训,其中有部分人在艺术上成就非凡。由于当时社会对男性至上持有高度的认同感和一致性,因此,教育性别平等运动是不可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待遇与奴婢相似。
四、中国教育性别平等的发展历程
1. 实行性别隔离政策
封建统治后期,基督教传入中国,传教士开设了少数学校,可以招收女性入校。但在整体上,当时的中国政府实行教育性别隔离政策。
1906年,新成立的学部经过皇室批准,发布了一系列与教育体制的组织和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开始正式鼓励妇女接受教育。对于妇女,特别是乡村地区的妇女扫盲成为政府的目标,但仍此时仍然没有实现男女同校。
琼·贾奇(Joan Judge)在她的著作《天才、美德与民族: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与女性主观主义》中提到:“尽管女性形象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有力象征,妇女不得不为争取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而斗争”。贾奇研究了妇女的新身份与中国长达数世纪的儒家传统之间的碰撞,进而提到:“本世纪最后几年,中国改革者相信有必要激发妇女服务国家的精神,……他们于19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世纪初期开始创办私人女子学校。190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批准为女孩及妇女建立初级学校与师范类学校。”
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妇女解放才成为全国性的问题,教育则被视为解放的主要工具。在当时,女性接受的教育都是私人的家庭教育或是在牧师学校学习。美国的约翰·杜威和保尔·孟禄分别于1919年和1921 年受邀赴中国演讲,并提出了有关教育机构改革的理论。中国男女同校的倡导人陶行知,在1919年12月7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规定女子旁听法案》,虽然这个提议受到许多知名人士的反对,但得到了校长郭秉文的支持,并最终获得通过。
2. 男女同校的开始
1921年10月,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在广州召开。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了一种新的学制系统,由于当时为壬戌年,故得名“壬戌学制”,亦称“新学制”。在此之前,1920年2月北京大学录取了两名女学生;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录取了8名女学生,成为中国第一所招收女生的高等学府。
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系统的革令》,真正建立男女平等的单轨教育体制,大大提高女性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但由于当时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比较软弱,这一规定被迫交由保守的省级政府当权者执行,而这些当权者仍然反对男女同校。因此,该规定未能真正实现。
1933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会议讨论了教育政策。这时,中国针对女性的传统教育观仍然存在,只有相对较少的女性参加了干部培训。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写道:“要求保护青年、妇女、儿童的利益,救济失学青年,并使青年、妇女组织起来,以平等地位参加有益于抗日战争和社会进步的各项工作,实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使青年和儿童得到有益的学习。”
3. 高等教育中的男女同校
1949年中国解放后,我们才开始看到全中国的男女同校不再局限于小学,而是延伸至大学。从那时起,中国所有学校都采用男女同校。最近几年,重新出现了很多女性学校,以满足特殊职业培训的需要,平等的受教育权被赋予全体公民。
时至今日,教育性别平等的道路究竟走到了何处?在撰写本文之际,我们看到纽约州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努力争取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目前在美国,女议员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议会的发言人也是女性,妇女参加了很多委员会协助制订法律。我们还看到不少女宇航员驾驶宇宙飞船。在工业领域,出现了几乎所有级别的女高管。妇女参与这些及其他领域,是通过与男性竞争,而从一个教育机构迁至另一个教育机构的结果。中国妇女也是如此,从最初时期的各级干部到如今在政府、艺术及科学领域享有一席之地。
五、男女同校教育中的性别平等
弄清在同一学校内同时教育男生与女生是否确实对公立学校学生有益,这一点也同样重要。为此,我们把目光投向黄锦樟等学者。他们的著作纵向考察了4.5万名香港男女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这些学生参加了1997年的公立学校考试。结果表明在学校课程的所有领域,男学生成绩普遍略低于女学生,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政府更为重视女性。
我们还注意到在性别差异这个课题中,不同时期的调查者的结论也有所不同。麦科比(Maccoby)与杰克林(Jacklin)研究性别差异的结论是男生在数学与物理科学方面能力较强,而女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较强。不同学者在1986、1989、1992年的研究肯定了麦科比与杰克林的结论。1997年与1998年间的大量研究却表明男性与女性的成绩差别在缩小。
最近在美国,偶然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有关男女同校平等教育如何导致学生成绩差异的报道。其中之一刊登在2008年1月1日的《纽约时代杂志》上,题为《帮助男生取得成功》,文章开篇写道:“现在女生比男生表现更为出色……有的人建议有必要建立更多的单性学校。”
2008年3月2日《纽约时代杂志》的封面故事开篇说道:“公立教育孕育了男生与女生的教学应当分离且有所不同这一观点。”在此,作者提供了家庭医生伦纳德·萨克斯为促进单性公立教育而收集的数据。该文还写道:“纽约州的年轻妇女领袖学校,被普遍视为当前单性公立学校运动的发源地。该校开办于1996年,高级班的所有女毕业生都被四年制大学录取。”
一位澳大利亚母亲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单性教育,她让自己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女儿报名就读一所女子学校,以避免孩子在学习中分心。在采访中,一位犹太裔父亲则有不同的理由,他说男孩与女孩分开上学,可以在宗教学习中发挥潜能,不致分心。
更早时,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赖恩市(Brookline)特拉华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萨莉,于2007年12月31日致信《纽约时代》的编辑,该信基于对韩国及孟加拉首都达卡的职业母亲进行的研究,认为:“在亚洲,女孩的价值的确得到了重新认识……这些母亲发现了女儿未来的价值。她们认为只要她们的女儿受过教育,自己年老后就可以指望女儿来提供经济上的资助。”
关于单性还是男女同校能够推动美国与中国教育过程中性别平等的争论还在继续。美国的《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专门针对教育机会的平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则试图进一步在素质教育中引入平等权利;而中国早在1922年就正式承认男女同校的价值,并一直坚持强调女性的平等权利。
戴维·布鲁克斯在2008年2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中指出当代美国需要教育的拓展:“19世纪,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很多欧洲国家拓宽了福利待遇,却将当时的教育体制排除在外。美国尝试了相反的道路。美国领导人拓宽了教育,培养了全世界素质最高的工人阶级……一代又一代美国工人比先辈们受到更好的教育,更敬业,更有创造力。但这种进步在大约30年前停止了。”
2008年2月1日,《纽约时代》中“公立学校教育与互联网扩张:触发争论”一文的争论超出了男女同校关注的范畴。文章注意到,近50万美国儿童通过网络课堂学习。网络课堂与公立学校展开竞争是否有益,还有待观察。但事实是,在线教育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证据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努力推动课程改革,促进网络学习的质量与创新。
六、结论
笔者认为,中国对各教育层次的大力投入,使其学生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诸如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师范学校、中小学、大专院校,都在扩大规模接纳更多的学生,并且都配备了具有相当资格的教师和管理者。
中国与美国在追求教育过程中性别平等的崎岖道路上达到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如今人们都认为男女同校合情合法,仅凭这一点,就说明男女同校教育的理念是成功的。但是正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在美国,人们确实对这个理念发出了诘难。根据笔者在中国的教学经历,毫无疑问,男女同校在中国毫无阻碍,男生女生都能得到平等对待,并且能互相竞争。
参考文献:
[1] Homer A. Plessy v. John H. Ferguson. Holding,“Separate but Equal.”.http://en.wikipedia.org/wiki/Plessy v. Ferguson.
[2] Oliver L. Brown. The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Kansas.www.nationalcenter.org.
[3] Kathryn Miller. The New England Dame Schools.http://en.wikibooks.org/wiki/Social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of American Education;Dame schools open to females,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s330558/schooling.html.
[4] The hornbook. 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s330558/ schooling.html.
[5] The McGuffey Reader. 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s330558schooling.html.
[6] The England Primer. 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330558/schooling.html,http://www.nd.edu~rbarger/www7neprimer.html.
[7] Education in Colonial America,the One-Room Schoolhouse;Primarily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http://alumni.cc.gettysburg.edu/edu/~s330558/test.html,http://en.wikipedia.org/org/wiki/One-room school.
[8] Franklin College in Lancaster,Pennsylvania,1787. http://en.wikipedia.org/org/wiki/Coeducation.
[9] Oberlin College,and Others.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education.
[10] Butts. R. Freeman.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New York,1978:20.
[11] Title IX of the Education Amendments of 1972. http://www.usdoj.gov/crt/cor/coord/titleixstat.htm.
[12] http://washingtoonpostcom/wp-dyn/articles/A35362-2003Jan23.html.
[13] President George Bush honored Patsy Takemoto Mink for her efforts to assure a woman’s right to an education. http://www.govtrack.us/congress/record.xpd?id=110-h20070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