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企业管理中,预算管理以其在企业经营中的独到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施工企业中的工程预算在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如何准确地进行工程预算,纠正工程预算中出现的问题,是施工企业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工程预算;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1 工程预算的概念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招投标以及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
2 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预算工作是基本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过以“形”到“量”,再转化成价值的过程,贯穿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近些年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预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目前还有许多工程出现了投资失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由于跨地区承揽、跨行业承揽,导致预算差错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建筑市场的壁垒已被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企业逐年增多。由于我国现行各地区、各行业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有所不同,致使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不甚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中常出现差错。
2.2 预算管理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標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同时由于贷款利息不断增加,致使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中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3 工程预算确定方法滞后
由于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编制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无法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2.4 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达到要求
一般来说各建设单位都是自我组织建设、审核工程预结算、实行监督管理,因此需要建设单位配备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此类工作。但实际上除了大中型企业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常常是进行工程建设时才开始筹集人员,等这些人刚刚熟悉业务,又随着工程竣工交付生产或使用单位而终止业务。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就很难准确地进行预算管理。
3 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3.1 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就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投资预控,更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后果极其严重。所以需要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把好工程预算第一道关。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而又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部门代理,最好是成立一个建设监理组织。当然这个组织必须经有关部门核实批准,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直接受聘于建设单位,并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管理。这样一来,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也使建设单位的管理向科学化、高层次的方向迈进。
3.2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结构和工程预算定额
根据产品价值构成分析,建筑工程造价有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支出、盈利,工程预算造价应充分反映产品价值构成的三个方面。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费用构成,将劳动消耗部分人为划分为两部分,即生产工人劳动消耗计入直接费用,管理人员的劳动消耗计入间接费用和现场经费,这样就造成了工程预算取费的复杂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将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区分开来,使预算费用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易操作,有利于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符合国际化的标准。
工程预算定额是关系建筑安装产品的生产消耗、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的数量关系。合理确定工程预算定额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建筑安装企业的劳动力平均水平。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消耗就会降低。二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消耗。但是目前基本建设的立法、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企业的管理水平、劳动人事制度及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等方面,尚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安装产品生产消耗量标准的制订。
3.3 加强工程预算的监督和校审
工程预算环节需要进行监督和校审,防止出现大面,积误差。工程预算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人为错误。工程预算的校审是完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目标的重要工作,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对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对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都起着重要作用。做好工程预算校审工作,首先要分清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和重点,制定出工程预算校审程序,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贷款银行、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防止工程预算校审走形式,造成工程预算校审形同虚设;再次,工程校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预算经验,有能力承担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3.4 开发动态智能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曾有位经济学家说,建国以来我们最大的浪费是信息资源的浪费。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这种现象就很突出。目前,政府编制发行的造价信息只有建材价格信息、有关造价的文件和一些造价研究文章,而对已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比较缺乏。已建同类工程的造价信息对新建项目的投资确定具有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可是,却很少有人来做这种具体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这些信息或是散落在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柜里,或是存在于一些富有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的脑子里,或是根本就已丢失,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这真是很大的浪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超支预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工作管理方式落后,资料精度不够,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
[关键词]工程预算;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1 工程预算的概念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招投标以及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
2 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预算工作是基本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过以“形”到“量”,再转化成价值的过程,贯穿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近些年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预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目前还有许多工程出现了投资失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由于跨地区承揽、跨行业承揽,导致预算差错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建筑市场的壁垒已被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企业逐年增多。由于我国现行各地区、各行业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有所不同,致使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不甚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中常出现差错。
2.2 预算管理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標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同时由于贷款利息不断增加,致使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中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3 工程预算确定方法滞后
由于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编制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无法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2.4 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达到要求
一般来说各建设单位都是自我组织建设、审核工程预结算、实行监督管理,因此需要建设单位配备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此类工作。但实际上除了大中型企业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常常是进行工程建设时才开始筹集人员,等这些人刚刚熟悉业务,又随着工程竣工交付生产或使用单位而终止业务。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就很难准确地进行预算管理。
3 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3.1 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就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投资预控,更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后果极其严重。所以需要对工程预算人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把好工程预算第一道关。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而又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部门代理,最好是成立一个建设监理组织。当然这个组织必须经有关部门核实批准,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直接受聘于建设单位,并代表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管理。这样一来,既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也使建设单位的管理向科学化、高层次的方向迈进。
3.2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结构和工程预算定额
根据产品价值构成分析,建筑工程造价有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支出、盈利,工程预算造价应充分反映产品价值构成的三个方面。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费用构成,将劳动消耗部分人为划分为两部分,即生产工人劳动消耗计入直接费用,管理人员的劳动消耗计入间接费用和现场经费,这样就造成了工程预算取费的复杂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将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区分开来,使预算费用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易操作,有利于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使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符合国际化的标准。
工程预算定额是关系建筑安装产品的生产消耗、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的数量关系。合理确定工程预算定额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建筑安装企业的劳动力平均水平。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消耗就会降低。二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消耗。但是目前基本建设的立法、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企业的管理水平、劳动人事制度及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等方面,尚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安装产品生产消耗量标准的制订。
3.3 加强工程预算的监督和校审
工程预算环节需要进行监督和校审,防止出现大面,积误差。工程预算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人为错误。工程预算的校审是完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目标的重要工作,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对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对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都起着重要作用。做好工程预算校审工作,首先要分清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和重点,制定出工程预算校审程序,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贷款银行、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防止工程预算校审走形式,造成工程预算校审形同虚设;再次,工程校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预算经验,有能力承担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3.4 开发动态智能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曾有位经济学家说,建国以来我们最大的浪费是信息资源的浪费。在建筑工程造价领域,这种现象就很突出。目前,政府编制发行的造价信息只有建材价格信息、有关造价的文件和一些造价研究文章,而对已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比较缺乏。已建同类工程的造价信息对新建项目的投资确定具有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可是,却很少有人来做这种具体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这些信息或是散落在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柜里,或是存在于一些富有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的脑子里,或是根本就已丢失,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这真是很大的浪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超支预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工作管理方式落后,资料精度不够,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