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8岁高龄的刘奶奶现居重庆市曾家岩小区,抗日战争时期,她和父母及弟弟生活在重庆,老人对当年躲轰炸的经历记忆深刻。
重庆市党史办征研一处处长徐光煦针对重庆大轰炸做过专题研究,从2005年开始负责全国性课题“抗战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中重庆地区的伤亡损失调研。该调研通过大量的史料搜集和口述史整理,编辑出版了《重庆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两人通过口述,分别从事件亲历者和史料整理者两个角度,为我们串联起了一条完整的重庆大轰炸的历史脉络。
疲劳轰炸下的大隧道惨案
据徐光煦介绍,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重庆在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遭受了大轰炸。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日军对重庆轰炸218次,出动飞机9万多架次,投弹1.15万枚以上。当年日军习惯对重庆城进行疲劳轰炸,即刚刚停息了一轮轰炸之后又来轰炸。
1940年的轰炸非常惨烈,其中最著名的轰炸之一就在8月19日、20日两天。那次轰炸重庆的飞机有300多架次。飞机先投炸弹,而重庆的房子都是木结构的,房子被炸毁后马上就会垮塌,日军就投燃烧弹,一座房屋燃烧起来之后就成街成片地烧起来了。整个重庆主城一片火海,烧了几天几夜。重庆城在经历了这样的轰炸之后,城市功能基本瘫痪。
当时躲避空袭比较集中的地點就是现在所说的大隧道惨案遗址。大隧道是国民政府出资修建的公家隧道,共有三个出口,一个出口叫十八梯,一个出口在演武厅,就是现在遗址门口,还有一个出口在日月光广场,叫做石灰市,三个出口下面的通道是互相通联的。当时隧道的设备很不完善,排风、照明设施几乎没有,黑乎乎一片。
抗战期间,重庆市民有这样一个规律,白天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疏散到郊区,条件好一点的市民到了晚上或者下午就纷纷返回城里。1941年6月5日,日军战机白天没有来轰炸,市民纷纷返回,结果那天,日军改变了策略,晚上来轰炸了。防空司令部组织市民躲进防空洞,躲避日军轰炸。
下午5点到6点,防空警报响起来后,大量的群众涌进防空洞。7点钟,日军第一批轰炸来了。轰炸警报解除没多久,日军战机从东面又来了,警报声再次响起,男女老少近万人一下子涌进了隧道。在8:47的时候,日军进行了再一次轰炸;大概在晚上10:17的时候,又来进行了第三次轰炸。
人们被组织进入隧道,进去了就轻易不让出来,因为出来是很危险的,不知道日军什么时候又来。有的人没吃饭,有的人气闷了拼命想要往外面去透透气。大隧道的另外两个出口比较陡峭,很难走,往十八梯下走,十八梯出口处的门好像又被反锁了。隧道里很黑,又没人维持秩序,人们四处寻找出口,乱哄哄一片。人们的情绪很慌乱,又有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有人昏倒,大家一起喊“救命啊”,秩序一下更乱了。就这样,因为长时间躲避日军的轰炸造成窒息和踩踏事故,大概1100多人死亡, 1600多人被踩伤、挤伤。
我经历的重庆大轰炸
我姓刘,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现在只有我们这些80多岁的老人才知道当年的事。
那段时间是八年抗日战争。飞机停止轰炸的时候,街上又一直起火。当时在观音岩到处都有防空洞。
那个时候我才七八岁,正是读书的时候,但我刚读了一两天,炸弹就丢下来了,把我们师生都吓到了,纷纷跑到楼梯走道间。那时候我们经常进防空洞,都忘了进过多少回。警报“呜啊呜”地一整天都在叫,不分白天黑夜。
有一次空袭的时候,我们还没吃晚饭。我妈在帮人做事情,我老汉儿(方言:爸爸)就到屋外去找她。我妈就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哦?”我妈要我们到防空洞里去。我们出门的时候,很多人都死了。
我躲在防空洞里,七天七夜没吃。有些不要命的人,弄些鸡蛋卖,那些有钱人就买来吃。我们没有饭吃,我兄弟饿得直对着我叫唤。
防空洞里没有灯,只有一个油灯在门上挂着。白天防空洞里也是黑的。从观音岩过去全是警报,呜呜地叫。那时候的亮油瓶都是自己带进去的,防空洞里没有。我兄弟想要上厕所,防空洞里没有地方,赶快出去解手,解完了又从洞子里钻进来。
防空洞里非常挤,好多人都是被挤死的。我们住在老磁器街上,我妈、老汉儿没能进防空洞,又不知道该怎么躲轰炸,都钻到家里的桌子底下去了。日本人的炸弹可凶了,“当”的一下子下来,吓死人了。
在洞中炸弹声听不见,人挤着人。在防空洞中的人都想出来,踩死了好多人,还有好多饿死的,有的一家人都死光了。等到我们出去时,有住在老磁器街上的人家房子都被烧了。
我们隔壁那家在洞里捡了一大包金子,卖了在农村买了土地。那时候我们家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以带进洞的值钱物。每次躲轰炸,就睡在洞里头,白天出来就吃稀饭。每人一大碗稀饭,特别好吃。是那些有钱的大老板提供的,他们就在洞外发稀饭给大家吃。
那时候有钱的人,在农村买个房子住着,不怕被炸。我们没钱,只能找到一碗饭吃一碗饭。天天就吃稀饭,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重庆市党史办征研一处处长徐光煦针对重庆大轰炸做过专题研究,从2005年开始负责全国性课题“抗战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中重庆地区的伤亡损失调研。该调研通过大量的史料搜集和口述史整理,编辑出版了《重庆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两人通过口述,分别从事件亲历者和史料整理者两个角度,为我们串联起了一条完整的重庆大轰炸的历史脉络。
疲劳轰炸下的大隧道惨案
据徐光煦介绍,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重庆在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遭受了大轰炸。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日军对重庆轰炸218次,出动飞机9万多架次,投弹1.15万枚以上。当年日军习惯对重庆城进行疲劳轰炸,即刚刚停息了一轮轰炸之后又来轰炸。
1940年的轰炸非常惨烈,其中最著名的轰炸之一就在8月19日、20日两天。那次轰炸重庆的飞机有300多架次。飞机先投炸弹,而重庆的房子都是木结构的,房子被炸毁后马上就会垮塌,日军就投燃烧弹,一座房屋燃烧起来之后就成街成片地烧起来了。整个重庆主城一片火海,烧了几天几夜。重庆城在经历了这样的轰炸之后,城市功能基本瘫痪。
当时躲避空袭比较集中的地點就是现在所说的大隧道惨案遗址。大隧道是国民政府出资修建的公家隧道,共有三个出口,一个出口叫十八梯,一个出口在演武厅,就是现在遗址门口,还有一个出口在日月光广场,叫做石灰市,三个出口下面的通道是互相通联的。当时隧道的设备很不完善,排风、照明设施几乎没有,黑乎乎一片。
抗战期间,重庆市民有这样一个规律,白天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疏散到郊区,条件好一点的市民到了晚上或者下午就纷纷返回城里。1941年6月5日,日军战机白天没有来轰炸,市民纷纷返回,结果那天,日军改变了策略,晚上来轰炸了。防空司令部组织市民躲进防空洞,躲避日军轰炸。
下午5点到6点,防空警报响起来后,大量的群众涌进防空洞。7点钟,日军第一批轰炸来了。轰炸警报解除没多久,日军战机从东面又来了,警报声再次响起,男女老少近万人一下子涌进了隧道。在8:47的时候,日军进行了再一次轰炸;大概在晚上10:17的时候,又来进行了第三次轰炸。
人们被组织进入隧道,进去了就轻易不让出来,因为出来是很危险的,不知道日军什么时候又来。有的人没吃饭,有的人气闷了拼命想要往外面去透透气。大隧道的另外两个出口比较陡峭,很难走,往十八梯下走,十八梯出口处的门好像又被反锁了。隧道里很黑,又没人维持秩序,人们四处寻找出口,乱哄哄一片。人们的情绪很慌乱,又有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有人昏倒,大家一起喊“救命啊”,秩序一下更乱了。就这样,因为长时间躲避日军的轰炸造成窒息和踩踏事故,大概1100多人死亡, 1600多人被踩伤、挤伤。
我经历的重庆大轰炸
我姓刘,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现在只有我们这些80多岁的老人才知道当年的事。
那段时间是八年抗日战争。飞机停止轰炸的时候,街上又一直起火。当时在观音岩到处都有防空洞。
那个时候我才七八岁,正是读书的时候,但我刚读了一两天,炸弹就丢下来了,把我们师生都吓到了,纷纷跑到楼梯走道间。那时候我们经常进防空洞,都忘了进过多少回。警报“呜啊呜”地一整天都在叫,不分白天黑夜。
有一次空袭的时候,我们还没吃晚饭。我妈在帮人做事情,我老汉儿(方言:爸爸)就到屋外去找她。我妈就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哦?”我妈要我们到防空洞里去。我们出门的时候,很多人都死了。
我躲在防空洞里,七天七夜没吃。有些不要命的人,弄些鸡蛋卖,那些有钱人就买来吃。我们没有饭吃,我兄弟饿得直对着我叫唤。
防空洞里没有灯,只有一个油灯在门上挂着。白天防空洞里也是黑的。从观音岩过去全是警报,呜呜地叫。那时候的亮油瓶都是自己带进去的,防空洞里没有。我兄弟想要上厕所,防空洞里没有地方,赶快出去解手,解完了又从洞子里钻进来。
防空洞里非常挤,好多人都是被挤死的。我们住在老磁器街上,我妈、老汉儿没能进防空洞,又不知道该怎么躲轰炸,都钻到家里的桌子底下去了。日本人的炸弹可凶了,“当”的一下子下来,吓死人了。
在洞中炸弹声听不见,人挤着人。在防空洞中的人都想出来,踩死了好多人,还有好多饿死的,有的一家人都死光了。等到我们出去时,有住在老磁器街上的人家房子都被烧了。
我们隔壁那家在洞里捡了一大包金子,卖了在农村买了土地。那时候我们家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以带进洞的值钱物。每次躲轰炸,就睡在洞里头,白天出来就吃稀饭。每人一大碗稀饭,特别好吃。是那些有钱的大老板提供的,他们就在洞外发稀饭给大家吃。
那时候有钱的人,在农村买个房子住着,不怕被炸。我们没钱,只能找到一碗饭吃一碗饭。天天就吃稀饭,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