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化学污染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学化学涉及很多关于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化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文章阐述了化学教学在中学生环保意识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与意义,提出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經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件事关能否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的关键,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保教育务必从小抓起。
2 化学课程中可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内容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采用渗透教育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下表是现有初、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
教材内容 可渗透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上述内容的渗透,不仅巩固了所学化学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辨证唯物思维,即“物质具有两面性”: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环境破坏的过程,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环境问题,若发展中不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人类最终有可能毁灭在自已手上,通过渗透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
3 化学教育中如何渗透学生的环保意识
3.1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从初中学习的空气、一氧化碳到高中学习的农药、石油、煤和醛、酮、腈类等,几乎每章节都可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践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环保意识。教师可在课堂上运用与化学变化有密切联系的环境污染及防治事例,以生动丰富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环境”,明确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可以给学生讲清SO2和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和CO的产生及S02和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又如在讲解废弃金属对环境影响一节时,还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电池的结构,指出一节废弃电池的渗出液可污染5平方米的土壤,6吨地下水。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随手一扔,也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养成不乱扔废弃物的习惯。
把环保教育寓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利于长期坚持,符合中学实际。
3.2 利用化学实验环节,渗透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的意识,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3.2.1 在实验操作中,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学生一味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
3.2.2 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讨论、改进实验
尽管我们十分强调有毒气体和易挥发有害液体实验要在通风橱里进行,但一些演示实验或通风设备差的实验室,往往无法做到。因此必须改进实验设置,不让有毒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例如:实验室制氨气,在试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盐酸湿润的棉花球吸收多余的氨气;铜与硝酸反应,用透明塑料袋将试管口罩上并系紧,减少氮的氧化物对室内的污染。又如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特别是制备硫化氧、氯气等气体,铜与硝酸、浓硫酸反应等实验,往往产生毒气,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导入相应的吸收液,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以上实验教学中,除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外,还应多花心血培养学生规范、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意识,进而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4 结语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并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只有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让新世纪的中学生——将来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并由他们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拥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經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件事关能否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的关键,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保教育务必从小抓起。
2 化学课程中可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内容
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采用渗透教育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下表是现有初、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
教材内容 可渗透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上述内容的渗透,不仅巩固了所学化学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辨证唯物思维,即“物质具有两面性”: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环境破坏的过程,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环境问题,若发展中不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人类最终有可能毁灭在自已手上,通过渗透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
3 化学教育中如何渗透学生的环保意识
3.1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教材中,有许多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点,从初中学习的空气、一氧化碳到高中学习的农药、石油、煤和醛、酮、腈类等,几乎每章节都可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践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环保意识。教师可在课堂上运用与化学变化有密切联系的环境污染及防治事例,以生动丰富的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环境”,明确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可以给学生讲清SO2和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和CO的产生及S02和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又如在讲解废弃金属对环境影响一节时,还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电池的结构,指出一节废弃电池的渗出液可污染5平方米的土壤,6吨地下水。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随手一扔,也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养成不乱扔废弃物的习惯。
把环保教育寓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利于长期坚持,符合中学实际。
3.2 利用化学实验环节,渗透环保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的意识,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3.2.1 在实验操作中,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学生一味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
3.2.2 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讨论、改进实验
尽管我们十分强调有毒气体和易挥发有害液体实验要在通风橱里进行,但一些演示实验或通风设备差的实验室,往往无法做到。因此必须改进实验设置,不让有毒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例如:实验室制氨气,在试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盐酸湿润的棉花球吸收多余的氨气;铜与硝酸反应,用透明塑料袋将试管口罩上并系紧,减少氮的氧化物对室内的污染。又如在空气中燃烧、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特别是制备硫化氧、氯气等气体,铜与硝酸、浓硫酸反应等实验,往往产生毒气,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导入相应的吸收液,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以上实验教学中,除要以身作则,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外,还应多花心血培养学生规范、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意识,进而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4 结语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并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只有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让新世纪的中学生——将来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并由他们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会拥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