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会组织是党政联系广大教职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广大教职员工是办学的主体,没有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和参与,不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学校工会有无活力,对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学校管理研究与实践表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而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衡量教育管理的试金石。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现代学校管理,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教职工主体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达到有机融合,促进学校的科学、和谐发展。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问题,是工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除了通过健全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最大程度激发职工内心热情,迸发工作积极性是我们基层工会的重要目标,是职工群众“要我干事”和“我要干事”两种工作态度的分水岭。
  下面,笔者结合教职工个体需求等方面,谈谈如何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一、刚柔并济,推行人文制度管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是实现学校管理高效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办好学校的有力手段;而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活力源泉。只有把制度管理的“刚”与“柔”有机融合,刚柔并济,才能形成既有制度约束又有人文关怀、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整体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达到学校管理的理想境界。
  1.有效制度要“取之于师”
  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和考核方法的直接执行主体是广大的教职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才能创设一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工作氛围,才能充分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科学、和谐发展。
  如何建立一套能充分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规章制度呢?笔者以为,学校规章制度“用之于师”那么也应“取之于师”,让最了解学校和学生情况的教职工真正成为建章立制的“主人”。学校规章制度出台前,要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甚至是学生的意见;制度出台后应有个试行期,试行期间应根据学校、教职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应作恰当的调整后最终实施。这种“取之于师,用之于师”的规章制度不仅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而且更易于为广大教职工所接受,也是教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2.制度管理要以人为本
  面对丰富多变的教育生活、教育实践,制度管理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其价值取向是人文。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内容都必须以人为本,与人的尊严、自由、情感、发展联系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人性化”的制度,成为能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制度,而不是束缚人发展的“牢笼”。
  (1)制度管理要重“人性化”。这就是要突破传统制度清规戒律式的规范功能,赋予规章制度以人性化,通过“竞争、激励、参与和发展”,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让教职工和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人,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制度管理要有“人情味”。学校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教育,教育者是人,教育的对象也是人,这决定了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赋予管理制度以人情味,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例如,建立学科和班主任带教制度,破除了那种简单的“优胜劣汰”法则,体现了学校对年轻人成长的关心。这个制度能及时帮助年轻人修正工作中的过失,使他们尽量少走弯路,而不是等到他们不适应时再被淘汰。
  (3)制度管理要具“公平性”。不断寻求发展是人的共性,每个教职工都有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制度管理要协调这个矛盾,既要做到“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合理,避免亲疏厚薄,但也要根据教职工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具有层次性的“公平”制度,以适应共性的发展和实现个性的超越,激发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如我校的奖励制度和评价体系的层次性和动态式,既较好地协调了教职工整体寻求发展的共性,又从不同层次上满足了不同个体的发展要求——从新教职工到教坛新秀,从教学骨干到学科带头人,再到教育名师的发展层次,使得教职工们都能找到自己在现阶段的位置,又能满怀希望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这已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而是深层次发展机遇的公平。
  (4)制度管理要成“系统性”。制度管理是刚性的,但不是僵化的。学校的制度是一个不断扬弃与完善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当某些制度滞后阻碍学校与教育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就应该及时修订。传统的管理制度以其独立性、固定性来规矩人和约束人,即每一项管理制度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现代学校制度管理更体现为“系统性”的特征,并通过动态型、层次性和递进式的管理来实现各种管理制度的相互联系。例如我校对师德、考勤、绩效工资等有关规定,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
  我们基层工会是广大职工的组织,工会主席是职工群众的代言人,我们要把握住自身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群体间的关系,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下两点。一是工会主席有别于其他行政领导,不能“官味”太浓,把自己全然置身于管理层中。不能以群众职工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基层工会工作的开展必然是缺乏针对性的;职工群众想什么,盼望什么不掌握,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会出面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这对我们基层工会工作怎么把群众的声音采纳上来,发扬职工群众的民主作用意义非常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职工的意见能被管理层听取采用,得到了尊重,体现了职工自身的价值。二是工会主席是管理层的工作部署在群众中的实现者,在必须围绕大局开展工作的前提下,实现管理层的意图。作为基层工会主席,要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区分群众职工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会正确甄别群众的要求,属于合理的,通过正常渠道为大家争取,属于不合理的、个人利益为主的,要善于做好思想工作,化解矛盾。   3.制度管理要搞民主化
  由于基层工会主席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工会主席在开展工作中要具有发现和观察问题的能力,解决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这是基本要求,更不能害怕矛盾,遇上问题躲着走,无所作为,消极对待。
  我们要想在工会工作中提高发现、观察、解决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就必须俯下身子,了解实情、解决困难、得民心、顺民意。要借助已有的职工权益保护办法,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校务公开制度,不断强化职工主人翁意识,尽可能创造条件,加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激励教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前提。“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欲激励别人,先激励自己。要求教职工争先创优,管理者必须先有争先创优的决心和信心。这样,管理者就可以一种无形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家、激励大家,在学校形成团结共进的凝聚力、率先垂范的号召力、能言善辩的说服力、坚毅强硬的震慑力的良好氛围。
  (2)实行校务公开,开展民主监督,才能真正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校务公开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依法行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举措。只有真正做到校务公开,才能增添教职工的信任感,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此,学校必须制订校务公开实施办法,保证校务公开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凡涉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决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等情况,都予以公开。具体包括:学校发展目标、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工作总结、管理制度、财务收支情况、基建进度、大宗物资购置、人事选拔任用、奖金分配、评优评先以及其他应给予公开的事项。实践表明,校务公开使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增加,教职工对学校事务更加关心,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看待问题和处理事务,学校干部队伍工作的规范化明显加强,真正达到了“还管理者清白,使教职工明白”及凝聚人心的效果。
  (3)完善教代会制度,彰显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教代会制度的实施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也是发挥教职工主人翁地位的重要载体,教代会为教职工的参政议政提供了舞台,对于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教代会制度应与学校的发展同步,不断完善,例如,教职工代表应由全校教职工投票选出,兼顾年龄、性别,有广泛的代表性。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教职工代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议案,反映教职工呼声。学校管理层应认真分析议案,对每项议案及时作出答复。教职工为学校献计献策,既弥补了管理中的不足,又反映了民主治校的精神。况且,由于学校不断采纳教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使教职工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并使学校的一些决策执行起来顺应民心民意,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职工自身的发展目标的不断统一。
  二、关爱教职工,促进教职工主体发展
  现代管理理念认为,三分管理七分情。如果说人文制度管理是刚柔并济的先进机器,那么在落实制度管理的同时,我们如何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细节处体现关心,为教职工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则使我们能“和谐”驾驭这台机器。
  1.以心换心,关爱教职工
  关心和严格要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首先,要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大大小小事情上关爱教职工,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职工,处处体现对教职工的尊重爱护。对爱提不同意见或有小毛病的教职工,不求全责备;对教职工有要求但学校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耐心地做出解释,切实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如工作受挫、生重病、遭遇意外、家庭矛盾、婚姻问题等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沟通中的激励。通过沟通产生激励效果,渴望获得尊重、欣赏是人的共性,在沟通中对教职工适当赞美,不仅是对其工作的肯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其自觉发挥其才能。第三,关心爱护教职工也要明确责任、严格要求,压担子,促使教职工忠于职守、敬岗爱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团队理想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学生、学校发展的有机统一。如利用教师节、三八节等节日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教职工每年体检、实施“教职工生日关爱工程”等,让教职工时时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以诚相见,沟通心灵,呈现出一个人人争先进、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
  2.“名利”激励,激发干劲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只讲奉献,完全不计个人得失是不现实的,完全不计个人得失就没有了利益的纷争,也就没有了进取的动力。可以说,只讲奉献没有奖励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一所好的学校既要发扬奉献精神,又要有好的激励政策,两者相得益彰,不可缺少。管理者要学会运用政策和赏识的眼光激励教职工,要不断对教职工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不仅给予评优选模、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也给予奖金补助等方面的物质奖励,以满足教职工的多种需要,全方位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干劲,促使学校形成勇挑重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3.成人成事,促进发展
  首先要学会知人善用、用人之长。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会使用人才最关键。有些教职工教学业务能力强,适合一线教学,有的教职工精通电器,适合做后勤保障工作。既要学会发现教职工身上的优秀品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在不断发现中弘扬,又要学会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不断发现中改进。只有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教职工的潜能才会充分发挥,学校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其次,要抛弃传统的恩威并施的激励方式,鼓励每个人成为人才,成就一项事业,满足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层次需求。其中大胆使用干部就是促进成人成事的一项举措,它是信任原则的具体体现之一,关键在于“用人不疑”。充分信任教职工,大胆放手使用,让下属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手段,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大胆使用干部就是一种艺术性“施压”。但信任不等于放任,领导者应向下属明白什么时间、什么事项、什么情况下必须向上汇报。
  总之,在新形势下,学校工会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发挥民主,树立职工群众主人翁思想,同时只有真正做到人文关怀和制度管理的和谐运行,适时、适势、适度地综合地运用激励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其外在的“敬业”转变为发自内心的“乐业”,从谋生的“职业”转变为生命托付的事业,促进学校管理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主题分析法,系统的总结并分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研究进展,包含未成年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