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武术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hao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武术萌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其发展与演变过程带着显著的传统文化烙印。它既具备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研究、分析、提升武术的本质特征,完整体现其精神实质,对我们顺应传统文化的根脉,继承、发展武术事业,正确把握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武术 武术文化 传统文化
  一、前言
  中华武术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土壤。它除了具备文化特点之外,自己拥有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有着巨大的健身价值。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研究、分析、提升中华武术的本质特征, 体现完整的精神实质 ,正确把握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武术运动的特点
  部分体育项目只注重人体机能的锻炼,强调通过锻炼把人体机能提高到“更高、更快、更强”的水平。而武术在注重锻炼人体机能的同时,还强调对人的思想精神方面的修养。如果把人的各种锻炼作一个简单的分类,可划分为“内练”和“外练”两种。外练,即是对人的机体功能的锻炼和提高;内练,是指对人的学识、品德、思想、意识方面的锻炼和提高。这即是对传统武术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三、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武术萌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其发展与演变过程带着显著的传统文化烙印。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佛为哲学基础,这些哲学思想蕴含在武术搏击理论及实践运用中,同时也形成了历代武术家个性气质的思想基础,像道家的柔静,修身养性,凝神静气,提倡以人与自然为核心,以无为、虚静、自然为主旨,注重人与天的和谐。佛家讲究调心、调身、调息,主张明心见性,重在“顿悟”。儒家倡导以人与社会为核心,以礼制心,注重内心的修养与社会实践等。
  (一)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地域性
  武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客观上存在由萌芽、成长、壮大的历史过程,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其主要来源,例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学说,华佗五禽戏及河图洛书等古代文化是构成武文化的主要基石。武文化从上述文化土壤中萌芽产生,并在武术活动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为专业性武术理论,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普及而不断发展起来。
  由于各地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差异,再加上传统武术门派观念的影响,使得武文化有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如:维吾尔族古老的高空走绳就是轻功的一种形式;再如蒙古族的摔跤,哈萨克人的骑马叨羊等,无不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这些地域差别导致了武文化鲜明的地域特点。
  (二)武术的文化内涵充满了朴素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武术理论受中国哲学影响较多。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易经》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武术文化也大量渗透《易经》的思想。《易经》指出世界上万事万物神奇莫测的变化均为阴阳对应所使然。由阴阳对应观念,衍生出了一系列对应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攻守等等,此一系列描述事物变化的原理,被极其广泛地运用于各个拳种、门派的武术理论之中。它们所代表的诸多对应的不同组合,及其对立与转化的种种变化,构成了中国武术的极为丰富、色彩各异的多种技击原理和方法。
  (三)武术的养生功能与道家的养生理论
  “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是典型的道家气功修炼路线。注重“气”的练养,使既能强身,又能御敌,便成为后世武术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其最高成就便是举世闻名的太极拳的问世和推广。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武功,不仅表现在技击威力上,而且表现在强身延寿的特点上。只有内外兼修的武功才是练武的正路。只有这样,才能使练武者受到受益终身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渗透,特别是希望武术进入奥运会的今天,挖掘武术文化的内涵更具有现实意义。总之,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传统武学,就没有中华武术。正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造就了中华武术的玄奥神奇,才称之为瑰宝。才有中华武史的灿烂,武侠的传奇。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继承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武术的基础和前提,发展中华武术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手段,从而确保武术的文化内涵、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武术在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文国,邱丕相.文化的自信:传统武术的希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2] 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 杨建营.武术文化特色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9).
  [4]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6] 李静华,杜建军.传统文化对武术理论与技艺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报.2005(8).
  [7] 郭维民.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J].西北成人教育报.2002(2).
其他文献
摘 要 投篮技术作为篮球运动的基本功之一,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不能发挥真实的投篮技术水平,从而影响投篮命中率,造成比赛失利,本文就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投篮命中率的因素展开研究,以期从中找出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帮助青少年在投篮技术上有所提高,以便更好的开展训练,参加比赛。  关键词 青少年 投篮命中率 影响因素  一、前言  篮球运动发展
期刊
摘 要 从评价中获得的结果被视为是测量一项新课程框架以及教育学创新成功之处或者不足之处的有效手段。在终身体育发展进程中,责任和乐趣代表全部。终身体育发展与其他各种体育活动结合,以及与学校、社区和俱乐部中的体育活动和运动相结合,并且鼓励建立这些环境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在运动教育的发展中反映出终身教育观点。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课程评价 教学实践  从评价中获得的结果被视为是测量一项新课程框
期刊
摘 要 本文就新疆高校定向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在对其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更好地推广定向运动在新疆高校的普及与发展。  关键词 新疆高校 定向运动 挑战 机遇  一、新疆高校定向运动的开展现状  在新疆的19所高校中,仅有石河子大学通过授课形式、运动队训练、俱乐部等较健全的形式开展教学(占新疆全部高校的5.3%),新疆农业大学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乒乓球项目本身的价值出发,探讨在我院开展乒乓球特色项目对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终身体育锻炼推广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特色项目建设  一、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在促进教学改革和提升运动队水平方面的支撑作用  我院特色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围绕乒乓球项目特点狠抓教学改革,将“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创新并运用于乒乓球教学。“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是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
期刊
摘 要 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国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然而最近国家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那就是棗我国目前青少年的身高和体质远不如日本。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学校体育是影响学生体质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每天除了睡眠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这正是应试教育带来的高分底质的结果。因此,改变目前学校的体育模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是学校体育工作者所
期刊
摘 要 广场舞蹈在株洲市推起了一股全民参与运动的热潮,这种形式的运动,很好地遵循了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的这一方针。本文以天元区为研究区域,对本区的广场舞蹈活动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广场舞蹈的现状,并对广场舞蹈活动能在本区持续地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广场舞蹈 全民健身计划 天元区  一、广场舞蹈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形式  根据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中国各地政府开始对健身场
期刊
摘 要 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博大精深,在时代日益进步,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青少年有义务有责任将祖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发扬,学校更有义务和责任将祖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导下去。怎样将我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职院校中发展,将是我们要研讨的问题。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高职院校  一、前言  1984年,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举办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此,这项以少数民族传统体
期刊
摘 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特有的体育运动形式,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等体育活动的总称,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民族传统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方面的要点和重点,使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期刊
摘 要 陈式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养生功法之一,其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极强的健身价值。为了探究陈式太极拳功法的特点及其健身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就陈式太极拳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功法特点和健身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陈式太极拳由老架和小架构成,老架包括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拳套,小架则由陈有本所创,又称“小圈拳”。柔和舒展,动静相修、神与形备、理精法密、上下相随和以意领气是
期刊
摘 要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著作成果和文献资料等的基础上,从口碑传播的功能特征着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论证口碑传播给予武术普及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武术 口碑传播  武术萌起亘古农耕、成长于朝代纷争、发展于现代文明,然而我中华民族又是一远近闻名的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的泱泱大国,有着流垂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因武术是在如此博深的社会环境中经过时代的更移变迁和风雨洗礼,如今也以新的姿态款款地步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