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梦归之处

来源 :求学·新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是广东省最高学府,是全国排名前十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它不仅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还是“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山大学有1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仅次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并列全国第二。
  不悔梦归处
  高三,初遇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怀着无尽的希冀与憧憬,我踏进了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这所在寸土寸金的珠江之畔理直气壮地占据了1.17平方公里的高校从此成了我高三时期魂牵梦萦的归处。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你没有任何期待的时候,命运之神却笑嘻嘻地给了你一颗大糖。我有。当我经历了高三一年的摸爬滚打,筋疲力尽,已经不求结果的时候,我的老师跟我说,我的高考分数可以上中大了。中大?这是什么概念?是我高中时可望而不可即的名字,是我曾经看着成绩单望洋兴叹的对岸,是我三年来心心念念,却羞于说出口的梦想啊!高三时对中大的惊鸿一瞥,让我的中大梦越发清晰,也越发羞涩。高三这一年来,欢欣、挣扎、痛苦、惊喜、感动、失落、压抑、崩溃、麻木、淡然,所有这些都带领我一步步地走向新港西路135号——梦归之处。
  玩在中大
  珠江南岸的中大码头边,耸立着一座古典而雄伟的五门双层牌坊,牌坊上书“国立中山大学”,由此进入中大北校门。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从此四海英才从珠江而来,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这所蔚为国光的康乐园。
  进入北门,踏上逸仙路。逸仙路不仅是校园的主干道,还是中大的中轴线,贯穿南门与北门。两条逸仙路之间为长约700米,宽约50米的轴心——中区草坪。如果你没有时间逛完这所“中国十大最美大学”之一的高校,那么沿着逸仙路就可以游览中大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惺亭、孙中山铜像、怀士堂。
  惺亭为革命烈士纪念亭。惺者,醒也,有醒悟之意,寄托了唤醒群众,让后人不忘烈士鲜血的愿景。惺亭是一座蓝顶红桩的八角亭,在其上可朝观日出,暮看晚霞,学生到此小憩,几句风趣之语,便可为这幽静小亭注入新的生命力。
  孙中山铜像为中大的象征,也是中大学子的骄傲,中大的每个访客几乎都会在这座铜像前驻足。每年的11月12日,中大的校庆日,中大都会升国旗,奏国歌,向孙中山先生铜像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行注目礼。
  怀士堂是中大的小礼堂,是举办大型会议或学术活动的场所。怀士堂红墙碧瓦绿花窗,古朴典雅、庄重简洁,传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它以大自然为皈依,置身于苍翠树木的掩映之中,人在其间可远离喧嚣、远离浮躁,只有那一地的青草香和鸟叫声萦绕在侧。怀士堂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凝聚着中大的灵魂与精神,承载着孙中山先生的厚望,以身后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依托,用“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勉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大学子。
  陈寅恪故居、永芳堂……中大的美景數不胜数,真要走完这所大学,估计要走上两个小时。
  食在中大
  中大有三校区(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五校园(珠海校区校园,深圳校区校园,广州校区有三个校园——南校、北校、东校)。在中大学子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食在东校,学在南校,住在中珠(中大珠海校区),“死在北校”(北校为医学院)。一句话将各校园的特色都展示了出来。我大一在广州校区,大二在珠海校区,也算体验了中大不同食堂的特色了。
  中大有20多个食堂及餐厅。在校本部即广州校区的南校,学生经常去学五食堂、学一食堂、春晖园和康乐园等食堂用餐。这些食堂多以自选菜为主,而除了普通饭菜,食堂还会供应糖水、老火靓汤、麻辣烫、特色套餐等,价格非常实惠,可满足五湖四海学子的需求。每到饭点,这些食堂便座无虚席,偶尔还能遇到负责任的食堂经理友好地询问你对食堂的评价以作改进。
  南校的小北门有一条小吃街,这里是中大学子的美食天堂,这里有煎饼、水果、奶茶、蛋糕、糖水等,吃食应有尽有,一到夜宵时间,整条街就人声鼎沸。
  东校位于大学城,临近大型购物商场GOGO新天地和贝岗夜市。东校好吃的食堂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其他校区的同学羡慕不已,许多学生更是慕名前来,饱餐一顿后再匆匆离去。每顿吃一家店,也许大学四年你都尝不完这里的美食。南校小北门的小吃街跟东校校外的美食街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GOGO新天地三楼,一整层都是饮食店铺。而贝岗夜市的美食更是多样,不论是榴梿酥、烤生蚝、山东煎饼、东北饺子、隆江猪脚饭,还是烧仙草、糖水、奶茶,这里都能满足你。
  珠海校区现有3个食堂:荔园食堂、榕园食堂和岁月湖餐厅。随着珠海校区的发展,临海的若海餐厅也在准备中——不知道我毕业前能否有幸在若海餐厅边看海景边就餐。荔园食堂的饭菜比较多样,价格也稍贵,食堂二楼还设有平价的西餐厅,有空时约上三两好友到这里,吃着小西餐,聊着近期的见闻,可以很悠闲地消磨一段时光。岁月湖餐厅建在岁月湖上,是个名副其实的湖景餐厅,同学们最喜欢在夏天的傍晚到餐厅湖边的室外小亭吃饭,因为这里可以边吃饭边看湖景和赏晚霞,别有一番情调。
  学在中大
  作为华南和广东省第一学府,中大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突出的影响力。学校有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有15个进入前0.5%,2个进入前0.1%。
  作为综合性大学,中大开设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个学科,其中有11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包括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学校的学习氛围和人文气息十分浓厚。清晨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晨读者的身影,同学们在空闲时也会主动去图书馆学习,而在期中、期末考试周的时候,因图书馆的座位供不应求,很多学生就站着或坐在地上学习。珠海校区的图书馆背山面海,环境十分优越,学校还在馆内设置休息区给学生休息,而因为图书馆离宿舍有点远,所以学校非常人性化地在每栋宿舍楼的一楼开设了自习室,教学楼也会根据需求开放空置的教室和自习室给同学们自习。
  刚踏进中大的学子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说好的大学生活无比轻松呢?事实上,到了大学,虽然没有老师时刻的督促和家长的叮咛,学习也成了个人的选择,但是,进入中大,更多的压力不是来自老师父母,而是源于同辈或前辈。就像我,来到中大,置身于优秀的同龄人或者师兄师姐中,看着他们优异的成绩以及在社团的如鱼得水,或多次得奖学金,或保研,我自己便会有压力,觉得自己若不优秀,便愧为中大学子了。
  好的环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推着你不断前进,让自己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中大就拥有让我不断前行的好的环境与好的氛围。
其他文献
打开网络,网上的各种媒体会不断向你推送消息,这对于想要获取信息的人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可在接收信息时,往往会被归类,很容易被划入所谓的“圈子”里。这样一来,“入圈”与“出圈”之间就有了一道隐形的墙。  为了吸引新时代年轻人的关注,网络媒体往往会针对他们的兴趣特点来提供相应的信息,这对于强化个人原有的喜好来说,确实有利。比如,喜爱天文的,就能源源不断地看到天文信息;擅长文学创作的,可以看到许多写作圈
期刊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只愿意跟自己所处社群的人聊天;只看自己喜欢类型的书;面对海量的信息,只选择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们的眼睛、耳朵正在被大数据和算法推荐过来的最“适合”的内容充斥着。  没错,我们与世界“隔绝”了,但是我们自己却全然不知。  小心,你的世界在缩小!  在刷抖音的时候,一旦你给某个类型的短视频点赞了,比如说萌宠类的视频,于是接下来的好几条短视频都是各种萌宠,而你沉浸在这类短视频里,无
期刊
与朋友出游时,因路途遥远,我便刷了下手機。“噢,都是娱乐圈和篮球的内容。”朋友凑过来,瞧了一眼我的手机说道,“你也入群了?”听他这一说,我觉得诧异。见我不解,他跟我说:“平时你关注什么,平台也会多推送什么,这就是入群了。”  入群了,是入哪个“群”了?忽然间,我有种不协调的感觉。虽然他说得在理,但我并不认同,毕竟自认是博览群书、对知识多捞多得的那种人,怎么就突然成了“群员”了?关键是自己并不想被归
期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高三伊始我郑重其事地在笔记本首页写下这句话,像一剂镇静剂,仿佛这样便能让所有的焦躁不安和迷茫无措有所遁形,也使自己在“前程”二字上死磕却寻不到落脚点而开始信马由缰的内心重新安定下来。  难由易就,大由细成  我的高三带着一个说差不差,说好也不好的成绩开始,可谓极“中”,极“庸”。我记得郎平教练说过:“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可当时的我却错误又偏执地以为“只要努力
期刊
那年深秋,仍是火辣辣的太阳。我拖着疲乏却内心坚定的身体走在偌大的大學校园里,痴痴地看着手中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的退学申请表。我意识到是真的要退学复读了,我没有退路了。  辅导员问我退学原因,我说:“复读可能会失败,但是不复读我肯定会后悔一辈子。”所以为了这“灼人”的遗憾,很快,次日我就搭上了从头再来的末班车。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以复读生的身份回到高中母校,体验可谓是百感交集。前一天还在大学吹着空
期刊
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可光有吃苦的精神,远远不够,还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引。否则,付出的努力一点没少,但收效甚微。在备战高考时更是如此,大家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最大化的成绩,所以老师同学们各显其招,各有各的宝典秘籍,我亦然。而我的宝典不仅陪我度过了高考,还伴随我之后大大小小的每一场考试。  现在,我把我的“修炼”经历分享给大家。  “死记硬背”
期刊
《活着》——“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据说余华偶然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这位老黑奴命运多舛,亲人相继离去,但他仍然能够乐观地对待这个世界。余华受其启发,写下了《活着》。  小说主人公福贵,少时顽劣不羁、嗜赌成性,把自己家的100多亩地和大房子给赌输了。他的生活因此一下子由云端跌落到泥潭:家变成了茅草屋,他从少爷变成了农民,搬家前父亲不小心
期刊
“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竺可桢老校长的两问还犹在耳畔,“求是创新”的校训亦牢记心间。转眼间,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已经度过了百廿春秋。无数浙大学子怀揣梦想,服务社会,汇成了新中国历史上那些灿若晨星的名字:李政道、叶笃正、谷超豪、程开甲、林俊德……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浙大坐落于美丽的“人间天堂”——杭州,曾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但是如果你觉得
期刊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材蔚起,奋志安攘。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湖南大学校歌  这首是每一个湖南大学(以下简称“湖大”)学子都能脱口而出的校歌,我们平时嘴巴闲了就唱一唱,脑袋放空想一想。对湖大新生来说,仿佛学唱了校歌才是真正地被湖大所接纳。从新生入学典礼第一次听、第一次学、第一次唱,到细细品味歌词中的内涵韵味,再到最后竟变
期刊
NO. 1·狐狸  武汉大学的狐狸“珞珞”可谓是国内高校中最负盛名的校宠了,几年前,一位教师在武汉大学珞珈山上发现了它,从此它便走进了武大师生们的视线里。大家都很喜欢这只美丽的狐狸,给它取名为“珞珞”,意思是珞珈山的精灵。珞珞从不怕人,十分有灵性,时常下山来“巡视”校园,或是在林荫小道上悠闲散步,或是和“小伙伴”流浪狗嬉戏,给本就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又增添一丝神秘色彩,让无数网友羡慕地表示“又是别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