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组章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oh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把故乡弄丢了
  多少次,夜深人静,我站在阳台上,远眺着东方,因为故乡就在东方。尽管我知道,我远眺的目光早已被城市里林立的高楼阻隔。
  可我依然固执地远眺。我在想象着:此时的故乡,大概已同劳作了一天的乡亲们相拥着,酣然入梦了吧?
  或许,此时的故乡,感受不到一个远方的游子对她的惦念!故乡的老屋,早已被窗外滚滚的车轮辗落在我支离破碎的梦境。
  白天总是忙忙碌碌,常常冷落了远方的故乡。只有等到披着一身的疲惫回家时,故乡才会跃入我的心房。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时间久了,我竟想不起故乡的模样。越是想不起,越是固执地去想;越是固执地去想,越是想不起。
  我像一个迷路的孩子,长久地陷入了找不着故乡的困惑与无奈中……
  多少次,我被“捆绑”着坐在酒桌前,听着言不由衷的话语,也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
  此时,我早已不是故乡的孩子了。我离故乡越来越远。
  尽管我固执地追忆故乡,但我的内心早已没有故乡涓涓流淌的小溪那般清澈、那般纯净。我的身上也没有故乡玉米秸秆熏出来的呛人烟火味儿了……
  每回故乡的人们来找我办事,我总是竭尽所能,哪怕丢了自己的面子,也愿意为他们解除心头之忧。
  因为,我还是一只飘落在外的“孤雁”啊。见到故乡的人们,我就知道,故乡并还在遥远的东方默默地看着我……
  而我,却怎么也找不着故乡。犹如一个迷路的孩子,长久地陷入无边的困惑与无奈中……
  只有在梦中呼喊:我的故乡去哪儿了?
  醒来时,泪水已湿透枕巾。真的,我把故乡弄丢了!
  我自乡村来
  我来自农村。大山赋予我的秉性从未改变。步入社会,浮躁和急功近利并没有影响到我这个山里娃;我也没有学会“见人说人话”“看人眼色行事”。心里想什么,嘴就说什么的性格,一直没有改变。
  记得儿时,村里水清山绿。一条潺潺小河沿村而过,滋养着村里人,也给我和小伙伴们带来了欢乐。用软绵而又细腻的沙子把河水挡住,就成了“浴池”。小伙伴们脱光衣服,沐浴着午时暖暖的阳光,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使小小的村庄沉浸在长久的兴奋当中。山坡上开满了红色、黄色的小花,喇叭花、牵牛花,装扮着村庄,梦境中也盛开五彩斑斓的笑靥。
  心里始终放不下我的村庄。离开越久,想念越深;想念越深,便越想回村。和父老乡亲拉拉家常,听他们聊村里以前的人和事,是一种比什么都愉快的事。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只有老年人和村庄相依相伴,成为古老村庄最长久的守望。
  那天,听村里人讲,因村子人口越來越少,已合并成另一个村。这就意味着,我一直念叨的村庄已不复存在。我心里一阵惆怅,有如找不到家的孩子,无助地徘徊在村口。一种莫名的孤独感在心中疯长。
  站立在高高的山岗上,任由夏天凉爽的风吹拂,我又找回了儿时的感觉。村庄依旧是我的村庄;我依然是村庄的孩子。
  村庄,永远驻扎在我的心中,是伴我闯荡天涯最好的“伙伴”!
  又见炊烟
  星期日,我驾车回老家。还没到村口,远远地就看见缕缕炊烟升起在那蓝得让人心静的天空。那袅袅炊烟,又一次紧紧地牵着我的思绪,回到我那遥远的童年时代……
  小时候,炊烟就是召唤我回家的“信号”。不用大人的呼唤,只要一看见窑洞上的烟囱升起了炊烟,正玩儿在兴头上的我们,便各自散开,欢跳着回家。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在热气笼罩中有滋有味地吃着妈妈熬煮的玉米棒、豆角……
  打小时起,我对这炊烟就怀有一种说不清的感情。童年的乐趣并没有因生活的苦涩而减少,相反,小伙伴们在一起欢乐嬉戏的场景至今想起都能温暖我的梦境。
  反观现在的孩子们,吃的好,穿的也好。衣食无忧,好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他们的脸上,我却找不到灿烂而又开心的笑容。
  如今,很多农村把灶火改造成了煤气,炊烟也就成为老辈人的记忆了。但在偏远的村庄,依然还是用玉米秆、葵花秆做饭,依然是能勾起人食欲的传统“手艺”,依然有和湛蓝天空对话的炊烟。
  离开村庄时,我和父老乡亲握手告别。从他们的目光中,我读出了许多不舍。
  待到走出很远时,我停下车,回望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这时,我又看见炊烟升起。我猛然醒悟了,又要过年了,村里人又在忙活着张罗过年的食物。
  老家在谷雨中欢腾
  谷雨,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气。它总能勾起人们对春天的留恋,更能萌发农民播种在心里的希望。在我幼年的记忆画册中,时时闪现着老家谷雨前后的场景:村里的大婶们把用心挑选出的籽种放在箩筐里,跟在耕作的大叔们后面,点几粒籽种,撒一把粪。一时间,沉寂的田野热闹了起来,孩子们在地里打闹,大人们则忙碌着播种一年的希望……
  大婶大叔们再累再苦,也不说出来。那绽放在布满岁月沧桑脸庞上的笑容,饱含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与依恋。
  骡马的叫声刺激着村庄的神经。村庄在喧闹中拉开了一年的农耕大幕……
  一年又一年,老家总盼望着谷雨的到来;一个又一个谷雨,犹如远道而来的贵客,让老家陷入长久的激奋中!
  把籽种播进土里,也就把春天播进了土地。一冬的谋划,在谷雨时节滚落进农民的心田。以至于,相隔一垄的距离,各自劳作的大婶大叔们也顾不上说话,只是埋头忙活着……
  谷雨,一下子让老家欢腾了起来。
  大婶大叔们,在劳作了一生的土地上画出了一幅劳动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画!
  这幅画,是世上最美的画!
  牵挂有多长
  又到一年春节,牵挂最浓烈。家乡的母亲,早早地谋划着一家人团聚的饭菜;远方的儿子,也早就筹划着回家的方案。
  就这样,春节把最远的牵挂变成了最近的相聚。
  就这样,春节把最近的相聚也变成了最远的牵挂。
  游子的路走多远,牵挂就有多长。
  越到节假日,牵挂就越浓、越长。亲人间的一个通话、一段视频,就把长长的牵挂化为脸颊滚落的泪水,再远的问候,就在眼前;再远的牵挂,就在眼前。
  我们年少时,常常沉浸在无知无畏中,做出了一些令父母不悦或不快之事。待到成年,在外漂泊时,才知道母亲的牵挂有多长,有多珍贵;再待到成家生子时,便更知道母亲当年的爱有多浓,关爱有多重。
  无论我走多远,无论我漂泊多久,母亲的牵挂,总在身边,成为激励我奋发上进的原原动力。我知道,我没有理由不去努力打拼;更没有理由不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因为,有母亲的牵挂在,我的梦想就在!
  牵挂没有脚,但她走得最远;牵挂没有翅膀,但她飞得最高。再大的雨,再强的风,也阻挡不了她前行的步伐。
  因为,有醇厚的亲情在,就有浓浓的牵挂在!
  牵挂到底有多长?谁也无法丈量。只是在心中明白:牵挂最美好,牵挂最珍贵!
  马 海: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小品文选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其他文献
早已有学者对中国当下文坛的“媚少”倾向加以挞伐。a诚然,以文学期刊为代表的各路话语权力着意提携文学后辈,于写作者个体和文学宏观发展都有显而易见的正面效用;但在海浪般迅速推进的“代际”层递中,深沉的学理性思考也易被对年龄的简单化追逐所冲淡或淹没,其势利情形有时甚至逼近张爱玲在青年时代即已发出的议论:“你年轻么?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红嫩的嘴,新的智慧。一
期刊
随着诗歌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时代的诗坛早已热闹非凡。一大批创作者加入诗歌产出的行列,一时间涌现出大量良莠不齐的作品。而各种诗歌活动的频繁举办亦促成了众声喧哗的诗坛现状。  诗歌因其文体特性,与年轻人有天然的联系。而时人普遍将年轻人视为朝向未来的希望。每个时代都期待挖掘年轻人身上蕴藏的火种,希望他们为文坛带来革新的力量。为此很多诗歌奖都设置了新人奖或校园诗人奖,以鼓励年轻诗人的创作。更有很多
期刊
一个亲手制作过器物的人总是容易对工艺更了解。选料与制坯,锻造与打磨,烧制与抛光,雕花还是施釉,每一道工序的处理都会有基于制作者触感的领悟与表达。这种领悟与表达迁移到对器物的品鉴中会以另一种话语形式或隐或显地影响着检选和判断。  诗当然不是器皿。但它确实盛酒也盛水,加盐也加蜜,每一次的注满和倾倒,都需要好的握持和恰如其分的角度。一个诗的从业者的长久劳作生成的肌体记忆因此颇有意味。对于中国新诗的研究者
期刊
新英格兰冬天的一个越洋电话让我第一次听到了朱朱的声音。这次通话持续了一整夜。打电话是因为我想请朱朱授权翻译他的诗。刚开始朱朱的语气有距离感且略显怀疑,随着对话的深入,他的语调慢慢兴奋起来,我们也就此有了相互的信任并觉得这种信任可以扩展到一本书。这就是故事的源头,我们的友谊也建立展开了。  收集他作品的时候,我常常想起他低柔坚定的声音。冬天渐冷,我也一头扎进了他的世界:  漫长的冬天,  一只狼寻找
期刊
一  在中西方文学史上,从来不缺乏各种形态的乌托邦叙事。露丝·列维塔考察关于乌托邦的各种定义后总结说:“乌托邦表达而且探索人们心中所向往的。”“乌托邦关键的因素不是希望,而是意愿——有更好生存方式的意愿。”①从这种较为宽泛的论断来看,乌托邦观念意味着憧憬超乎现实的另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无论人类处在怎样的生存状况,这种“有更好生存方式的意愿”在任何社会中都理应存在,因此,乌托邦意愿必然无所不在。  柏
期刊
对于一个从1960年代中期就开始写作的诗人而言,《食指的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仅194个诗歌页码,收诗120余首,只能说是一本薄薄的诗集。这“薄”本身即蕴涵了某种隐喻意义:既显现了诗人食指的写作历程,也外化了其作为诗人的命运。  传记资料显示,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较早时期的个人生活与精神状况多有波折:1972年底出现“精神抑郁,几乎以烟为食”的状况,1973年被诊断为患有精
期刊
本来并无需发发牢骚。可是每年的生日和忌日,他们都要搞出那么多文章刷屏。我早就懒得听他们争来吵去了:鲁迅有多少多少副面孔。谁又没有呢?今天帮我刷存在感,明天为某个庆典感动一下,后天再来副政治正确的表情。烦死了。本想写两幅字耍耍,一想到他们为了追索我从《破恶声论》以来不断晃荡的形象,仍颇费踌躇,就有点不忍心了。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我的字上手之后就有了超常的稳定性,在自由结体中自如地抒发着格调高古的意趣
期刊
一、 文体意识和两个问题  《主角》是不是《装台》的延续?《主角》的主角是谁?至少是带着两个疑问,我开始阅读作家陈彦新近出版的这部七十八万四千字的长篇小说。  为什么会有这些疑问?两年前,陈彦凭借长篇小说《装台》在当代文坛开嗓、亮相。2016年初,《装台》领跑“中国好书”和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装台》这出戏唱火了,陈彦“一书成名”。一年后,《主角》问世,同样写舞台,从传播学的角度,人们有理由认
期刊
我曾经不知道你是谁?  但我却莫名地把你等待  等你在高原  在一个虚空的地带  ……  我等你,没有别的目的  仅仅是一个灵魂  对另一个灵魂的渴望  ——吉狄马加《我在这里等你》  边疆人,外地人,啊,在这些地区无足轻重的人;来自谷地、高原和远离我们河岸的世界屋脊的人;嗅出征兆和缘由的人……啊,探寻者,啊,找到理由远走高飞的人,你们可别去贩卖更咸的盐  ——圣琼·佩斯《阿纳巴斯》  一、 诗歌
期刊
林文月曾撰文说她的选择和成就有很多偶然,始终是靠“直觉”。选择读中文系,是因为同学都报考外文系,她为了免俗涂改了志愿,被台大中文系录取。后来也曾尝试转系,被系主任台静农劝返。读完四年本科,林文月再入台大中文系研究所,从事古典文學研究。1969年,三十六岁的林文月获得去京都大学访学的机会。此次访学,林文月是为了撰写有关唐代文化对日本平安文坛影响的论文。与此同时,她接到林海音《纯文学》杂志的邀约撰写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