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和谐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课堂教学互动。所谓教学互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教和学两个层面实现目标的教学运动形式。
【关键词】和谐互动;化学课堂;形式
“仁和”理念下的和谐互动课堂,师生互动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手段,而且是教学主体的生命渗透。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是言语互动、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化生命成长过程。在课堂中,师生积极互动和谐互助,教师以一颗仁爱之心关爱孩子成长为出发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的体验,并将情感体验升华为责任,促进学生“理解”、“宽容”、“自爱”、“和谐”精神的内化养成。通过讨论、视听、情境再现、实践活动等辅助教学手段,让课堂贴近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建构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
一、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学,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而新的教学观以为,教学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和谐交谈互动,比如在讲第八单元金属的性质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不同金属及其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或回答一下问题:金属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如何验证?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简洁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取得了新的发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和谐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之间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师由主讲转向学生的引导者,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师一切为学生服务,真正让学生为课堂的中心,让课堂成为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过程。
二、质疑探究的生生互动。
孔子云:“学则需疑。”学生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的产生,会激起学生追根究源的兴趣,推动着他们去发现新天地,而解疑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丰富的体验,随着情绪的体验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持续和深化。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1、鼓励学生敢质疑,要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滴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
2、教会学生质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有意识设置学生学习障碍干扰学生,让学生回味思考,造成一种布局效应,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体验,形成困惑、联想、注意的心理状态,调动一种潜在能力去自主分析,校正思考中的失误,养成对学习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反思的习惯。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七单元课题“燃烧的条件”时先做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接着质疑学生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呢?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3、引导学生善疑。要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发现更高的新问题。如讲“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如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利用的原理分别是什么?待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质疑:水是万能的灭火剂吗?如果不能用水灭火,那么该怎么办?如此递进质疑,是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这不仅要传授的知识水到渠成,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质疑、析疑、再质疑、再生疑的循环往复中纵深发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三、学生相互和谐协作求知,进而真正做到生生互动。
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和谐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相互和谐协作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六单元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可以把每2个学生分成1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开展实验竞赛,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更加主动地学习,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实验有条不紊,因为在相互协作时,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为了小组获得成功,他们互相协作,以求实验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正做到生生互动。
四、拓展启思的化学学习内外活动。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积累。教师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只有努力使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才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1、在化学课题的导入、新内容学习、知识巩固、作业练习等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例如,在初三化学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教师在讲“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在清洗头发时先用洗衣剂还是先用护发素,然后请学生说明原因,因此引入课题。这种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产生了亲近感。
2、在具体化学教学方法上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和绘制图表、收集和整理素材、撰写报告、制作模型、做家庭小实验等亲自动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中“乳化现象”时,教师就让学生讨论如何将一个沾满油污的碗清洗干净,并让学生亲自操作一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乳化现象。在“仁和”理念下的课堂上,三尺讲台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下,也是学生尽显才华的舞台。相信学生,让学生放手去做,你会为学生在活动中迅速地成长起来而惊叹!
综上所述,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致力于探取和谐互动的教学策略,勇于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中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善于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和谐互动式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并达到化学教学的最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仁和品牌的互动课堂》——张红珍2012年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2011年
[3]《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12年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教版2011年
【关键词】和谐互动;化学课堂;形式
“仁和”理念下的和谐互动课堂,师生互动不仅是发展学生的手段,而且是教学主体的生命渗透。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是言语互动、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化生命成长过程。在课堂中,师生积极互动和谐互助,教师以一颗仁爱之心关爱孩子成长为出发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的体验,并将情感体验升华为责任,促进学生“理解”、“宽容”、“自爱”、“和谐”精神的内化养成。通过讨论、视听、情境再现、实践活动等辅助教学手段,让课堂贴近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建构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
一、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学,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而新的教学观以为,教学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和谐交谈互动,比如在讲第八单元金属的性质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不同金属及其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或回答一下问题:金属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硬度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如何验证?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简洁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取得了新的发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和谐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之间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师由主讲转向学生的引导者,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师一切为学生服务,真正让学生为课堂的中心,让课堂成为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过程。
二、质疑探究的生生互动。
孔子云:“学则需疑。”学生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的产生,会激起学生追根究源的兴趣,推动着他们去发现新天地,而解疑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丰富的体验,随着情绪的体验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以持续和深化。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1、鼓励学生敢质疑,要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滴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的观点,发表不同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
2、教会学生质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有意识设置学生学习障碍干扰学生,让学生回味思考,造成一种布局效应,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体验,形成困惑、联想、注意的心理状态,调动一种潜在能力去自主分析,校正思考中的失误,养成对学习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反思的习惯。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七单元课题“燃烧的条件”时先做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接着质疑学生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呢?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3、引导学生善疑。要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发现更高的新问题。如讲“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如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利用的原理分别是什么?待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后,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质疑:水是万能的灭火剂吗?如果不能用水灭火,那么该怎么办?如此递进质疑,是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这不仅要传授的知识水到渠成,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质疑、析疑、再质疑、再生疑的循环往复中纵深发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三、学生相互和谐协作求知,进而真正做到生生互动。
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和谐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相互和谐协作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六单元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可以把每2个学生分成1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开展实验竞赛,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更加主动地学习,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实验有条不紊,因为在相互协作时,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为了小组获得成功,他们互相协作,以求实验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正做到生生互动。
四、拓展启思的化学学习内外活动。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积累。教师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只有努力使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才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1、在化学课题的导入、新内容学习、知识巩固、作业练习等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例如,在初三化学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教师在讲“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在清洗头发时先用洗衣剂还是先用护发素,然后请学生说明原因,因此引入课题。这种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产生了亲近感。
2、在具体化学教学方法上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和绘制图表、收集和整理素材、撰写报告、制作模型、做家庭小实验等亲自动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溶液中“乳化现象”时,教师就让学生讨论如何将一个沾满油污的碗清洗干净,并让学生亲自操作一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乳化现象。在“仁和”理念下的课堂上,三尺讲台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下,也是学生尽显才华的舞台。相信学生,让学生放手去做,你会为学生在活动中迅速地成长起来而惊叹!
综上所述,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致力于探取和谐互动的教学策略,勇于突出新课程改革理念中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善于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和谐互动式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并达到化学教学的最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仁和品牌的互动课堂》——张红珍2012年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2011年
[3]《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12年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人教版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