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实现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 心理学表明,“轻松、愉快、乐观、良好的处境、情绪,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强记忆,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沉闷、紧张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也不受学生的欢迎,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指向学习任务,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创设情景有多种方式,如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展现、语言描绘等。初中生好奇心强,又贪玩耍,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创造奇异情境,给学生提供思维素材,引发学生的种种疑问,诱发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探究行为。如在教学八年级“五彩青春路”这一内容时,先播放歌曲《小小少年》,“……小小少年在长高……他的烦恼增加了……”学生的感情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他们情不自禁地轻轻唱起来。这不仅为新知识的讲授创造了良好的情景,同时也使他们内心产生共鸣,新的学习就在这样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始了。又如在教学九年级“维护国家统一”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连战、宋楚瑜、吴伯雄、江丙坤等访问大陆和陈云林访问台湾视频镜头,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这样,,让学生目睹两岸领导人为反对“台独”、为增进两岸交流、为两岸人民的和平与福祉展开的富有历史意义的对话场景,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有真实感,正因为创设的情景和内容再现了新闻热点问题,学生发言踊跃,课堂参与积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可以是学生主动感知、思维、记忆、想象,启迪学生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充分地调动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以骄傲。” 二、转变教学模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基本是“听讲——背诵——联系——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思想品德课,一定要改变以往满堂灌、教师主宰课堂的教法,努力创造充满个性、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必须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地听讲、阅读、思考、交流的积极性,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教师要善于设置教学情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分析综合、准确判断、合理推理的能力,学会科学观察事物、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为此,我一般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探究。如在学习七年级“学习的理由”这一内容时,课本给出了几点学习的重要性,我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想一想还有哪些学习的重要性,然后,由学生讨论,教师参与。通过讨论,最后得出两点结论:学习可以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学习才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如在学习八年级“诚实待人”这一内容时,我组织学生开展“实话该不该是说”的辩论赛,课堂上正、反双方代表唇枪舌战,自由辩论开始后,正、反双方学生更是个个争先恐后发言。通过正、反双方同学的辩论,学生理解了诚实的复杂性:一方面做诚实的人就不该撒谎,另一方面,在特定的交往环境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在这场辩论赛中,学生在自主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自主、合作中达到知识、能力、品德的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社会热点问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讨论课,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开展辩论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其特长,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 三、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转化成素质
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的实际是多方面的,包括时代的发展、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人物的变迁、学生的思想、学生熟悉的人和事等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不同的具体实际。教师要 根据教材通盘考虑,讲哪些理论时联系哪些实际,选择哪些实际材料以及如何联系、 联系到什么程度等。所用事实材料,有的靠教师提供,有的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搜集整理提交全班参考。例如,在讲九年级“环境问题”时,我用投影的方式给学生三组实际材料: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学生很容易从所给事实中,领悟、理解教师要讲的道理,而且有一种由远及近、由不太熟悉的到身边非常熟悉的,具有真实感、可信感。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举出一系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类似的环境问题。 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集中时间获得知识,但知识能否转化为素质,光靠课堂教学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心理体验,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素质。如在教学九年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时,我课前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用多媒体播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然后布置学生在课下向身边的人(可以是家庭成员)做一次调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在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们要走访对象、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交流讨论,学习的范围扩大了,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想出新办法的机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认识和实践相统一,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组织、搜集、整理、利用材料的能力以及认识新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是学生最好的教科书。 学生今日之学习是为明日之可持续发展而奠基,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和觉悟三个方面该有所长进。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教学过程的三大主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其间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课堂教学重心的战略大转移,变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变重教什么到重学什么,变重怎么教到重怎么学,就一定能取得教与学的双丰收,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社会热点问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讨论课,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开展辩论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其特长,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 三、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转化成素质
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的实际是多方面的,包括时代的发展、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人物的变迁、学生的思想、学生熟悉的人和事等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不同的具体实际。教师要 根据教材通盘考虑,讲哪些理论时联系哪些实际,选择哪些实际材料以及如何联系、 联系到什么程度等。所用事实材料,有的靠教师提供,有的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搜集整理提交全班参考。例如,在讲九年级“环境问题”时,我用投影的方式给学生三组实际材料: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学生很容易从所给事实中,领悟、理解教师要讲的道理,而且有一种由远及近、由不太熟悉的到身边非常熟悉的,具有真实感、可信感。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举出一系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类似的环境问题。 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集中时间获得知识,但知识能否转化为素质,光靠课堂教学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心理体验,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素质。如在教学九年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时,我课前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用多媒体播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然后布置学生在课下向身边的人(可以是家庭成员)做一次调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在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学生们要走访对象、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交流讨论,学习的范围扩大了,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想出新办法的机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认识和实践相统一,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组织、搜集、整理、利用材料的能力以及认识新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是学生最好的教科书。 学生今日之学习是为明日之可持续发展而奠基,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和觉悟三个方面该有所长进。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教学过程的三大主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其间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课堂教学重心的战略大转移,变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变重教什么到重学什么,变重怎么教到重怎么学,就一定能取得教与学的双丰收,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