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是阐述了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并对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设备管理;设备维修
一、水利施工设备管理
1.1 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应当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1.2 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综合管理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管理本质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前一种运动形态的管理称技术管理,后者称为经济管理,它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据此,设备管理要最终取得两个成果: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即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另一方面要求节约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费支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设备从规划到设计、制造阶段,费用是递增的;安装阶段以后费用开始下降;运转阶段的费用大体保持稳定的水平,而且历时较长;最后费用再上升,说明设备已到了应进行修理、改造或更新的阶段。对使用单位,购置新设备时不仅考虑购置时的购置费(即生产费),还要考虑设备在运转阶段的使用费(或维持费)。
1.3 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
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生产任务、品种质量、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1.4 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由设计、制造部门管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由使用单位管理。两者应该密切结合,互遇信息,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使研制出来的设备符合用户要求。在设备制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用户应及时地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制造部门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设备的设计。
二、水利施工设备维修
2.1 建立完善的设备修理组织保证体系
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置设备保养、修理机构,并根据单位设备多少和机型繁简等情况,采取有效的组织措施,定期完成既定的保养计划,并检验保养质量。为执行保养任务,各使用单位一定要给设备留出保养时间,创造保养条件,应按年度生产计划所要求运行的小时和保养间隔定额编制保养计划,作为施工作业计划的组成部分,还要做好新设备和大修后设备的走合保养工作,季节交替的换季保养工作,以及停用、封存设备的保养工作,使施工机械设备从日常保养到定期维修都有固定的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操作,积极排除设备故障隐患,努力维护设备正常运转,使设备修理组织机构成为设备正常运行的保证体系。
2.2 加大设备折旧提取力度,促进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良性循环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多数是在野外恶劣的条件下进行,使施工机械设备比在正常条件下技术性能下降出现的要早一些。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如在设备新、机械性能高的时候,多提些折旧,逐年按比例下降,待到设备性能下降趋于报废或需更新时,折旧提足,备足更新的资金,有利于加快更新速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使设备管理良性循环。加强日常保养,确保设备良好状态管好、用好设备,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设备操作人员能真正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会操作、会维修、会修理、会排除故障,及时维护保养设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
2.3 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而且会加大检修工作量,正常计划被打乱,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2.4 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求集中力量进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设备维修中,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
2.5 加强设备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短期行为,应通过以下几项措施加强设备管理。
一是把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事故率等主要指标纳入各级领导的年度考核指标,并承担相应的职责,真正管好、用好设备,避免设备的短期行为,确保设备的良好技术状况。
二是应对设备进行资产经营承包管理,有资产投入就要有资产回报,多占用多回报,少占用少回报,努力克服多占设备、争设备、调动失灵的弊端,盘活资产存量,提高利用率,使设备得到保值增值。
三是全面开展设备管理达标、标杆设备和操作手评优活动。要提高群众的设备管理意识,增强爱护国家财产的责任感,尤其是大型昂贵的设备、成套关键的设备,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工作,使机管人员、操作人员熟悉操作方法,熟知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爱机活动,抓典型事例,以标杆设备和优秀操作手带动全体操作人员,争当爱设备的模范,真正管好用好设备,使设备管理的综合指标达到部颁标准。
四是设立大修基金计提工作制度,负责提足设备折旧。按照折旧提取的规定,及时提足设备折旧,保证必要的设备更新资金,对使用频率高、易损坏的部分设备要加快计提折旧。要落实大修资金,确保设备维修的投入,防止设备失保、失修。要完善维修保养制度,加强日常维修保养,实行定期保养,预期修理制度,保证修理质量,确保修保工作。
五是加大施工设备管理奖惩力度,认真执行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有关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制止违章违纪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积极防止意外事故,坚持设备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加大处罚力度,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停机率。对维护好的设备及其操作人员要树立典型,要给操作者以奖励,成绩优秀有重大贡献者给予重奖。
总结
总而言之,水利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机械化施工,加快水利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快水利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精心选用机械性能合适的优良设备,首先要把管理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不断提高设备操作、维修、管理水平,采用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措施,节能挖潜,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才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水利施工;设备管理;设备维修
一、水利施工设备管理
1.1 专管与群管相结合
应当按照上级规定,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与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设备专门管理系统。建立优化组合的组织机构及专业设备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配备管理设备的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要强调人的因素,要充分调动生产工人和维修工人的积极性。
1.2 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综合管理是广义的设备管理,即设备的技术和经济的全面管理,要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管理本质上是设备运动过程的管理。设备的运动有两种形态:一是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二是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投资、折旧、维修费用支出与核算、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和经济效果分析等。前一种运动形态的管理称技术管理,后者称为经济管理,它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据此,设备管理要最终取得两个成果:技术成果和经济成果。即一方面要求经常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另一方面要求节约设备维修与管理的经费支出。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设备综合效能最高。设备从规划到设计、制造阶段,费用是递增的;安装阶段以后费用开始下降;运转阶段的费用大体保持稳定的水平,而且历时较长;最后费用再上升,说明设备已到了应进行修理、改造或更新的阶段。对使用单位,购置新设备时不仅考虑购置时的购置费(即生产费),还要考虑设备在运转阶段的使用费(或维持费)。
1.3 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
设备是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手段,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状况的好坏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生产任务、品种质量、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1.4 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由设计、制造部门管理;设备的使用过程由使用单位管理。两者应该密切结合,互遇信息,要熟悉使用单位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要考虑到设备运行阶段的管理和维修费用,使研制出来的设备符合用户要求。在设备制造出厂后,研制人员要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用户应及时地把安装、调试、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向设计、制造部门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设备的设计。
二、水利施工设备维修
2.1 建立完善的设备修理组织保证体系
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置设备保养、修理机构,并根据单位设备多少和机型繁简等情况,采取有效的组织措施,定期完成既定的保养计划,并检验保养质量。为执行保养任务,各使用单位一定要给设备留出保养时间,创造保养条件,应按年度生产计划所要求运行的小时和保养间隔定额编制保养计划,作为施工作业计划的组成部分,还要做好新设备和大修后设备的走合保养工作,季节交替的换季保养工作,以及停用、封存设备的保养工作,使施工机械设备从日常保养到定期维修都有固定的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操作,积极排除设备故障隐患,努力维护设备正常运转,使设备修理组织机构成为设备正常运行的保证体系。
2.2 加大设备折旧提取力度,促进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良性循环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多数是在野外恶劣的条件下进行,使施工机械设备比在正常条件下技术性能下降出现的要早一些。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如在设备新、机械性能高的时候,多提些折旧,逐年按比例下降,待到设备性能下降趋于报废或需更新时,折旧提足,备足更新的资金,有利于加快更新速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使设备管理良性循环。加强日常保养,确保设备良好状态管好、用好设备,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使设备操作人员能真正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会操作、会维修、会修理、会排除故障,及时维护保养设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
2.3 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而且会加大检修工作量,正常计划被打乱,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2.4 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求集中力量进行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工作,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也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设备维修中,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
2.5 加强设备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短期行为,应通过以下几项措施加强设备管理。
一是把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事故率等主要指标纳入各级领导的年度考核指标,并承担相应的职责,真正管好、用好设备,避免设备的短期行为,确保设备的良好技术状况。
二是应对设备进行资产经营承包管理,有资产投入就要有资产回报,多占用多回报,少占用少回报,努力克服多占设备、争设备、调动失灵的弊端,盘活资产存量,提高利用率,使设备得到保值增值。
三是全面开展设备管理达标、标杆设备和操作手评优活动。要提高群众的设备管理意识,增强爱护国家财产的责任感,尤其是大型昂贵的设备、成套关键的设备,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工作,使机管人员、操作人员熟悉操作方法,熟知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爱机活动,抓典型事例,以标杆设备和优秀操作手带动全体操作人员,争当爱设备的模范,真正管好用好设备,使设备管理的综合指标达到部颁标准。
四是设立大修基金计提工作制度,负责提足设备折旧。按照折旧提取的规定,及时提足设备折旧,保证必要的设备更新资金,对使用频率高、易损坏的部分设备要加快计提折旧。要落实大修资金,确保设备维修的投入,防止设备失保、失修。要完善维修保养制度,加强日常维修保养,实行定期保养,预期修理制度,保证修理质量,确保修保工作。
五是加大施工设备管理奖惩力度,认真执行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有关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制止违章违纪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积极防止意外事故,坚持设备事故三不放过的原则,加大处罚力度,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和停机率。对维护好的设备及其操作人员要树立典型,要给操作者以奖励,成绩优秀有重大贡献者给予重奖。
总结
总而言之,水利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机械化施工,加快水利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快水利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精心选用机械性能合适的优良设备,首先要把管理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不断提高设备操作、维修、管理水平,采用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措施,节能挖潜,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才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为保证水利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