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变“满堂问”为“一问一答”,教师问得比较碎,带得比较紧,关键时刻不放手,学生被牵着鼻子走;不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提问流于形式;所提问题缺乏思考价值。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提问。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倾听容忍,让学生敢问
[案例1](1)鱼缸有10条鱼,死了1条,鱼缸里还有几条?(2)树上有10只鸟,“砰”的一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问题一经提出,课堂马上热闹起来。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我只是微笑着,认真听着,不发表任何意见。到最后,我才肯定其中一个学生的答案,并补充告诉学生做题目要结合生活实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容忍,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向老师、教材、未知世界提出问题、提出挑战。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对问题的想法,哪怕是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诞无稽的,也不要置之不理,应通过适当的点评,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提问。学生的回答应成为教师进一步去追问、去引导的起点和桥梁。教师可以让学生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不必举手就站起来发言、插话。因为,情不自禁说出的意见,闪现的是学生智慧的火花。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比较远或问题提不到关键处, 教师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在关键时刻要扶学生一把,送他们一程。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爬台阶的策略,孜孜不倦,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问,并做到问得巧妙、问得精确、问得新颖、问得有思维价值。
二、言传身教,让学生会问
[案例2]在学生学习“平均分”这一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品,你们喜欢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 6 块糖,想请小朋友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共享。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讨论:这 6 颗糖你准备怎样分?一下子,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小组同学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个学生说:“爸爸妈妈每人吃一颗,剩下是我的,嘿嘿!”立即就有一个学生批评说:“这样不好,你也太自私了吧!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我想每人应该吃 2 颗,这样很公平。爸爸妈妈也会夸奖我的。”班上的学生都同意这样的分法。我非常高兴,于是趋势提出了“平均分”这一概念。通过这一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
可见,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应该使学生明确到哪儿找疑问点,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之处、学习过程的困惑之处、法则规律的结论之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之处等去进行提问;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去进行质疑。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找出典型、由点即面的做法,在竞赛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自觉地在“学中问”、“问中学”。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释疑
[案例3]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个生动、有趣的“妈妈分月饼”的故事:中秋节晚上,妈妈拿出三块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三个孩子,妈妈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小红一块,小明连忙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妈妈笑眯眯地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小明两块;小鹏见妈妈满足了小明的要求,抢着说:“我要3块!”于是,妈妈又把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6块,分给小鹏3块。三个孩子都以为妈妈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兴高采烈地吃起了月饼。故事讲到这里,我趁势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孩子分到的月饼多呢?”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小鹏分得多,有的说小明分得多。“到底哪个孩子分得多呢?”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张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分组操作“分一分”。经过操作与观察,学生得到“三个孩子分得一样多”的结论,我再次提问:“那个聪明的妈妈是用什么方法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又分得这样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进而引入新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情境。
从这个设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学生思维受阻,大部分学生答不上所提问题时,教师要铺设台阶,把难题重新设计成一个个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去理解。当学生紧张或疲惫时,教师也可有意放慢一下提问的节奏,改变一下提问的语气等,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探索性、开放性,为学生创设积极的、丰富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去思考、想象、发现,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可知,只有教师在课堂上问得巧妙,唤起学生“问”的活力,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为我们的教学生色,使我们的课堂更活跃,教学更富有魅力。
(责编 黄春香)
一、倾听容忍,让学生敢问
[案例1](1)鱼缸有10条鱼,死了1条,鱼缸里还有几条?(2)树上有10只鸟,“砰”的一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问题一经提出,课堂马上热闹起来。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我只是微笑着,认真听着,不发表任何意见。到最后,我才肯定其中一个学生的答案,并补充告诉学生做题目要结合生活实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容忍,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向老师、教材、未知世界提出问题、提出挑战。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对问题的想法,哪怕是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诞无稽的,也不要置之不理,应通过适当的点评,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提问。学生的回答应成为教师进一步去追问、去引导的起点和桥梁。教师可以让学生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不必举手就站起来发言、插话。因为,情不自禁说出的意见,闪现的是学生智慧的火花。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比较远或问题提不到关键处, 教师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在关键时刻要扶学生一把,送他们一程。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爬台阶的策略,孜孜不倦,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上,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问,并做到问得巧妙、问得精确、问得新颖、问得有思维价值。
二、言传身教,让学生会问
[案例2]在学生学习“平均分”这一概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品,你们喜欢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 6 块糖,想请小朋友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共享。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讨论:这 6 颗糖你准备怎样分?一下子,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小组同学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个学生说:“爸爸妈妈每人吃一颗,剩下是我的,嘿嘿!”立即就有一个学生批评说:“这样不好,你也太自私了吧!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我想每人应该吃 2 颗,这样很公平。爸爸妈妈也会夸奖我的。”班上的学生都同意这样的分法。我非常高兴,于是趋势提出了“平均分”这一概念。通过这一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
可见,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言传身教”,应该使学生明确到哪儿找疑问点,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之处、学习过程的困惑之处、法则规律的结论之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之处等去进行提问;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去进行质疑。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找出典型、由点即面的做法,在竞赛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思考,主动提问,自觉地在“学中问”、“问中学”。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释疑
[案例3]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个生动、有趣的“妈妈分月饼”的故事:中秋节晚上,妈妈拿出三块大小一样的月饼分给三个孩子,妈妈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小红一块,小明连忙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妈妈笑眯眯地把第二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小明两块;小鹏见妈妈满足了小明的要求,抢着说:“我要3块!”于是,妈妈又把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6块,分给小鹏3块。三个孩子都以为妈妈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兴高采烈地吃起了月饼。故事讲到这里,我趁势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个孩子分到的月饼多呢?”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小鹏分得多,有的说小明分得多。“到底哪个孩子分得多呢?”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张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分组操作“分一分”。经过操作与观察,学生得到“三个孩子分得一样多”的结论,我再次提问:“那个聪明的妈妈是用什么方法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又分得这样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进而引入新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情境。
从这个设计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学生思维受阻,大部分学生答不上所提问题时,教师要铺设台阶,把难题重新设计成一个个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去理解。当学生紧张或疲惫时,教师也可有意放慢一下提问的节奏,改变一下提问的语气等,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探索性、开放性,为学生创设积极的、丰富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去思考、想象、发现,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可知,只有教师在课堂上问得巧妙,唤起学生“问”的活力,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为我们的教学生色,使我们的课堂更活跃,教学更富有魅力。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