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的实践性思考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读写割裂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路人角色,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由读入写的困难点,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知道为何而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香菱学诗》为例,可以看出阅读积累要重量又重质,读写训练要有序列性,在读的基础上表达交流才能写出有质量的作品。教师应在读写教学中积极探索多种路径,引领学生读写,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由读入写的困难点。
  [关键词] 读写关系;以读促写;实践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观点启示我们:教材的价值在于为读写提供范例,读得好,才能进而写得好,读是前提和基础,写是运用和深化。《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意在强调阅读有助于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期望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从而拓宽写作的视野,充分表达自我。《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甚至还给出了阅读的量化目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一、读写关系的现实困境
  读写割裂还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常见的情形是教师推荐了许多的课外读物,家长也从书店抱回许多的课外书,似乎从量上保证了学生的阅读,但结果却引学学生和家长的抱怨:读了许多书啊,可还是不会写作文!
  不读不写肯定不行。阅读是在丰富读者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写作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阅读所能提供的优质资源越多,写作就越有可能呈现高质量的表达。但是,仅有读或者仅有写是不够的。“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正道、大道。“以读促写”就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一定的信息和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写作规律,然后运用到写作中,从而令读与写发挥更有效的互相促进作用。
  二、《香菱学诗》中的读写之道
  (一)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写作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黛玉让香菱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这就是说,写作之前,先得有阅读量的积累,随着阅读篇目数量的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成功写作的前奏。香菱学诗成功则告诉我们:写作不是闭门造车,不是空想,也不是老师教给你所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就可以立刻下笔的,它首先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从量的要求来讲,虽然课程标准有总量的要求,但這个量如果不分解落实,终究会是课标制定者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笔者的实践经验是初中生以一周8000—10000字为宜,寒暑假适当增加,一学年落实50万字左右。如此分解,学生有具体的执行目标,也方便教师检查落实。
  落实阅读量的同时还要注重选文的质。教师必先熟知所推荐的作家代表性作品是什么,值得推荐的篇目是什么。作为教师,也要具备黛玉所具备的师者的学识,欲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行的。黛玉认为学诗就要学一流的,“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学生的阅读是需要引导的,是需要以教师的品位来引导的(前提是师者的品位有保证)。持“开卷有益”之说,行放任自流之实,其实是教师责任感的缺失。看看黛玉给香菱开的书单就明白了,黛玉给学生香菱选书有量的要求,有质的标准。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香菱极爱,但黛玉告诫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黛玉是个有品位的老师,她知道这样的学生哪些该读哪些不要读。师者可反躬自问,对于初中的各个学段,学生该读哪些,不该读哪些?心里有没有一本阅读账目?具体到单元教学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配合教学是否有一定的计划性?阅读既要数量,也要质量。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必须向高品位的作品学习,方能熏陶出学生的写作品位。
  (二)循序渐进,登堂入室
  阅读要照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黛玉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和感悟。先读王维的诗,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境;再读杜甫的七律,体会“真景物,真感情”;读李白的七绝,培养诗的个性和想象力。三位诗人的作品都是一流的,但黛玉的阅读教学是有原则的,从接受主体来思考什么先读,什么后读,在读的过程中渐次提升,才不会败了学生的阅读胃口,才能读得下去。黛玉是在教诗歌写作,诗文相通,我们中学老师教学生作文时是不是也可以从中悟出自己的“道”?
  有些教师过于急功近利,发现学生写作不好,就一股脑抛下一些“优秀”作品给学生,指望学生马上接受并转化为一种写作能力,这是不切实际的。循序渐进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点孔夫子说过,黛玉做到了,而我们今天的阅读教学恰恰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好。在“读”的层面粗放式经营,如何期望“写”能够出精品?不从读写关系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读写素养,而是求助“考场秘籍”,这是语文教学的毒瘤之一。说写作需要阅读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道理上许多人能接受,但实践层面能做出具体规划并切实执行的并不多。黛玉不是只开个书单就了事的,她还得给她的学生安排合理的顺序。教书也不是一句“多阅读”就能解决写作问题的,必须制定出一个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有序规划。
  “序”如何确定?教师必须要有整体规划意识。初中三年一盘棋,每学年每个月甚至每周该读什么作品,应该有一个大体的计划,在实践中根据情况做微调。笔者的做法是初一重点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偏重细节描写、情景关系体验。初二重点阅读写人叙事性文章,偏重对人物情节的赏析。初三阅读感悟议论性文章,偏重理性思维养成和生命情怀的抒发。以此为纲,具体到每学年,以一组作家作品为单元逐级推进阅读。   (三)感悟体验,至于交流
  有学生读了许多好书,还是写不出好文章。这就是说,对于读的东西,我们只是知道了,了解了,并没有和它们发生真正的联系,它们没有对读的人产生影响。如何让阅读的东西和我们产生一种联系?需要感悟!读和写中间,有一座桥梁,即感悟,感悟的过程其实是一次思想内化的过程。在《香菱学诗》中,有一段香菱谈读诗的感受,她说了四点:
  1.“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说的是诗可意会,不可言传。
  2. “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她说的是读诗要想象画面。
  3.“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她说的是诗歌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回味。
  4.“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她说的是欣赏诗歌要充分调动生活体验,发挥联想,与诗歌表现的东西产生共鸣。
  以上稍作整理,可视作香菱版的“读诗笔记”。这说明,香菱的阅读自始至终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思考,这种思考,最初可能只是一种感性的、形象化的东西,但它能让我们找到感觉,培养良好的语感。这种思考非常可贵,它是我们阅读的深化、内化,是写作之前的一种触动。老师指导学生写读书感悟就是要促进学生去消化和思考所读的东西。在阅读、感悟之后,香菱大胆实践,最后写出了“新巧而有意趣”的诗歌。如果没有阅读和感悟,香菱一下子就进入创作实践,是不可能写出佳作的。
  读书一定要有感悟,并努力表达这种感悟。黛玉说“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自己有了感悟,或口头交流,或书面交流,在交流表达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
  三、以读促写的实践策略
  (一)勤做读书笔记
  学生的作文素材一方面从生活中来,但教材、课外书也是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积累课文和课外书的素材,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写读书笔记既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之后,让学生或就着作品蕴含的思想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或摘录好词好句,或体会文章写法。写好后,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将几篇写得较好的笔记当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也是对写得好的学生的一种鼓励。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每周贴几篇好的笔记,让学生看,被选中的学生受到鼓励,其他学生受到启发。这样读写结合,学生逐步养成了写读后笔记的习惯,作文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模仿中创造
  课文的语言流畅优美,课文蕴藏着丰富的写作技巧,课文的结构章法非常讲究。我们可以抓住语言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这几个点进行分项仿写。这样,便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了,达到了读写迁移的目的。比如学生学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俗民风单元(《春酒》《端午的鸭蛋》《吆喝》《云南的歌会》)之后,有这样的习作:
  1.苏轼在一首诗中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便可以改作:日食锅边三四碗,不辞身为福州人。但是这些场景也仅仅是从前了吧!现在身在异乡的我怎能再品到如此质朴的美味,如此质朴的乡情呢?(李高航)
  2.盛一碗,此时,汤圆早已融在桂花的香气里。因为个小,一勺就能吃三四个。这还算斯文,小孩子们早就迫不及待一勺吞了五六个,腮帮子鼓鼓的。糯米虽软糯,但不粘牙,粘住的只有桂花香。如今,我若再吃到家里人一起做的小汤圆,粘住的何止桂花香,粘住的还有我的心,和那儿时无限美好的回忆……(林芽芽)
  以上习作虽是节选,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够在阅读之后,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或模仿构思立意,或模仿语言表达,或模仿写作技巧等进行创作,能够将阅读的收獲为我所用。阅读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补白、改写和续写
  课本中有许多为文章补白的训练:想象不识字的阿长如何为“我”买来《山海经》;写出《风筝》中弟弟的风筝被踩踏后的心理活动;想象《皇帝的新装》中小孩子讲了真话后,皇帝在游行中有怎样的想法;等等。
  无论是补白,还是形式多样的改写,都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这样的创作训练不仅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巩固阅读的好办法,因为要想写得合理,必须对原文读得通透。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吸收,是由外到内的过程,那写作就是一种倾吐,是由内到外的过程。没有阅读就不会有很高的写作水平,同样,写作也能够促进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
  (四)以写促读
  我们说“以读促写”,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写亦可促读。读写二者是双向互动不断生发的,不是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写,落实了读,促使我们更进一步阅读。教师可以利用作文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落实读写。
  比如,学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之后,笔者曾经出过这样一道作文题:
  在第二单元,我们跟随朱自清回忆了“父亲”蹒跚走路的背影,跟随杨绛目睹了“老王”临死前滞笨的转身和瘦弱的身形,跟随李森祥看到了坐在台阶上的“父亲”怅然若失的眼神,也跟随余秋雨回顾了行走在城市与乡村的“信客”那艰辛而酸楚的一生;我们还在鲁迅的文字里,想象了不识字的“阿长”如何为儿时的他买来《山海经》的情形……这些像尘土一样卑微的人,我们因读懂了他们而深受感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天与这类人擦肩而过,你留意他们了吗,你读懂了他们吗?请以“ ,我读懂了你”为题作文。
  有的学生写《阿长,我读懂了你》,有的写《老王,我读懂了你》,还有的写《清洁工,我读懂了你》……作文题的提示语,目的就在于提醒学生以读促写,打开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联想。在此基础上,有的学生经过转换角度,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写出了《尊重他们》 《尊重那些低微的人》这类文章,并很好地融入了社会生活(写保姆、清洁工、残疾人等),立意高尚,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扮演好引路人角色,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由读入写的困难点,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知道为何而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一种享受,写作就会成为一种幸福。
  责任编辑 周正旺
其他文献
郁达夫小说奖是以浙江籍现代杰出作家郁达夫命名的小说类文学奖项,以促进中短篇小说精品创作为要旨,放眼全球华语写作。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评奖工作已正式启动,现将征集参评作品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1. 郁达夫小說奖中篇小说奖1篇、提名奖3篇。  2. 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1篇、提名奖3篇。  二、征集标准  1. 参评作品应能体现民族精神,聚集时代气象,敢于人生发现,促进社会进步,提升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技能型名师教学团队体系。文章在剖析新时代职业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以溧阳市某中专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为例,对职业学校技能型名师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技能型名师;教学团队  进入新的职业教育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被日益广泛运用到家校沟通中,班主任经常使用QQ群、微信群、校讯通等工具,同时面向所有家长传递资讯。相比于电话、约谈、书信等传统的沟通方式,这无疑提升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运用信息技术,以微信平台为例,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相关功能,搭建便捷的沟通桥梁,拓展家校沟通宽度,延伸家校沟通深度,提升家校沟通温度,从而丰富家校沟通的维度,增强家校沟通的
背景  时代正处在激烈的多元的变化之中。这种种变化,既有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更与技术的高速度发展有直接的联系。人工智能的进展,基因生物技术的推进,还有最近新冠病毒疫情所带来的冲击,让人们感受到存在的危机或主体的危机,也让人们重新思考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重新思考文学与时代、未来的关系。毫无疑问,现实和未来将变得颇为复杂,人类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深远的风险挑战。面对这种
[摘 要] 课堂多模态化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多模态话语符号交互作用,可帮助教师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全国优质英语示范课《Emperor penguins》为例,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究不同教学环节使用的主要模态及不同模态符号的交互作用,以期对教学设计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 多模態话语分析;小学英语教学;课堂话语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级目标要求,小
对话时间:2015年5月  对话人及对话整理:董晓明  一、我把诚实作为写作第一道德  董晓明:乔叶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抽空接受我们的访谈。很多读者对您的作品很熟悉,对于您的人生经历,读者也很好奇,首先请您谈谈您的成长经历好吗?  乔 叶:我1972年底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李万乡杨庄村,后来李万乡划到了焦作市高新区。1987年父亲去世,患癌症。1996年母亲去世,患脑溢血。父亲是焦作市矿务局干
[摘 要] 案例教学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问答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现在也广泛应用于医学类高校的药事管理教学中。2016年3月查获的山东非法疫苗案引发了公众对于药品安全的担忧,此案件牵涉到药品生产、经营、监管、流通等环节。将此案例应用于药事管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抽象出药事管理学的关键知识和原理,也可以让学生拓宽视
[摘 要]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能促进学生不断深入思考的探究活动。在“抵抗弯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实验,引入科学探究;通过整合多个活动,引导长时探究;利用数据分析,深化科学探究。教师要驱动学生的内在探究欲望,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发现探究活动中蕴含的科学规律,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关键词] 自主探究;构建概念;小学科学  “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需要受到重点关注。农村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创新工作实施途径,开展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全面实施。  [关键词]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
[摘 要] 苏派语文教学清简灵动,厚实精致,具有江苏独特的地域人文风格。“清简”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主体,尊重教与学的科学规律。它摒弃掉教学中的各种故作姿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真。而我们在追求“清简”之风的同时,更要明确“清简”的目的,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为儿童创设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儿童言语智能的丰盈成长。  [关键词] 苏派语文教学;清简;丰盈  苏派教学是一种具有江苏独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