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8月19日中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佩德罗市,好莱坞著名导演托尼·斯科特爬上文森特·托马斯大桥的围栏,毫不犹豫地纵身跃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托尼·斯科特曾执导《壮志凌云》、《全民公敌》、《危情时速》等卖座电影,跻身好莱坞“10亿美元票房俱乐部”,还是一位集编、导、演、剪辑及摄影为一体的全能影人。对于他的突然自杀,好莱坞一片震惊。著名导演朗·霍华德在Twitter(推特)上悼念道:“世上再无托尼·斯科特的电影。悲剧的一天。”
捧红汤姆·克鲁斯
托尼1944年出生于英国诺森伯兰郡北希尔兹,他出生前,家里已经有了两个男孩,弗兰克和雷德利。他们的父亲是名士兵,当时正值二战末期,他们的家也不断搬来搬去。母亲简是一个狂热的电影爱好者,孩子们也继承了她对电影的爱——这个家庭日后走出了两位大导演:托尼和他的哥哥雷德利。
从小,托尼就显露出在艺术与绘画方面的特长,他得过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美术硕士的奖学金,当过画家,但一直籍籍无名。在利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读书那年,托尼开始对电影感兴趣。1973年,他与哥哥雷德利在伦敦共组了一间广告制作公司。从那时起到80年代初,托尼拍摄了数以千计的商业广告,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曾获得过克里奥广告奖、戛纳广告奖。
1983年,托尼拍摄了电影处女作《千年血后》,这部云集了凯瑟琳·德纳芙、大卫·鲍伊、苏珊·萨兰登等大牌明星的现代吸血鬼影片虽然画面华丽,观众却并不买账。这次失败险些让他在进军好莱坞的道路上折戟沉沙。
3年后,托尼又得到一个机会,摆在他面前的剧本名叫《壮志凌云》。他一开始并不太乐意,但他很快发现了主演汤姆·克鲁斯的魅力,“他就像一块吸引女人的磁铁。”这部电影最终取得巨大轰动,成为当年北美票房的冠军,其空战场面更是被奉为经典,汤姆·克鲁斯凭借此片一炮而红。那一年,美国海军航空兵征兵报名人数激增,很多年轻人承认,是看了《壮志凌云》才萌生了投身空军的热情。《壮志凌云》的成功,让托尼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导演。
托尼擅长充满动感的剪辑方式和丰富流畅的视觉表现,他的标志性画面是缭绕的烟火和透过百叶窗的光线。此外,红色棒球帽也是托尼的标志之一,他几乎每次在公众场合出现时都会戴着。今年派拉蒙电影公司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托尼作为受邀的100位明星之一参加了大合照拍摄,在照片右上方,他身着西服,头戴红色棒球帽。有时,这顶帽子还会冷不丁出现在他的电影中。
兄弟齐闯好莱坞
美国一位脱口秀主持人曾如此调侃“斯科特兄弟”:“雷德利永远走在这个时代的前面,而他的弟弟托尼却恰巧相反。”尽管这个评价并不公允,但不难看出托尼一直被哥哥的光芒所掩盖。
出生于1937年的雷德利被视为天才导演,曾执导《决斗者》、《末路狂花》、《角斗士》、《异形》,并被册封为爵士。对于兄长的成就,托尼一直感到自豪。《角斗士》上映后,他曾表示:“拍古罗马题材,没人能做到像我哥哥这样。”
托尼与雷德利的生命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极高的绘画天赋,都在格兰治菲尔德、西哈特普尔艺术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过,他们的电影都以精致的视觉效果著称,并都曾与汤姆·克鲁斯、加里·奥德曼、布拉德·皮特等众多好莱坞一线男星合作过。
1960年,23岁的雷德利第一次拍摄电影短片《男孩与自行车》,16岁的托尼义不容辞地扮演了“男孩”的角色。托尼当初想拍摄纪录片,但雷德利劝他:“不要去BBC(英国广播公司),跟我干吧,一年之后包你开上法拉利。”这句劝诱击中了极度迷恋跑车的托尼的软肋。1995年,兄弟俩创立了斯科特自由制片公司,他们的合作一直保持至今。托尼将两人的工作关系比喻为“互为左右手”,而雷德利则比较了双方不同的电影风格:“我更古典,他更摇滚。”
一度,托尼和雷德利差点就上演一出古典与摇滚相争的好戏。两人都对墨西哥英雄派其奥·维拉产生了兴趣,并着手拍摄以他为题材的作品。这一戏剧化的巧合一时间成为媒体炒作的焦点,二人均小心翼翼地表示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最终这两部作品均告流产。
可能身患重病
生活中的托尼精力充沛,热爱登山和橄榄球。人们评价他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男主角颇有类似之处:热情、强壮、行动力极强。他结过三次婚,目前和第三任妻子多娜生活在一起,并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弗兰克和马克斯。最近,托尼刚刚完成由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电影《逃出熔炉》的拍摄。不久前,还传出他与汤姆·克鲁斯计划拍摄《壮志凌云》续集的消息。
这位成功导演为何会选择自杀,人们有各种猜测。起初有传言称,托尼被诊断出患有脑癌,而且无法动手术治疗,因此决定结束生命,但托尼家人否认了这一说法。曾与托尼合作的导演乔·卡纳汉推测,如果托尼罹患重病,非常可能会自杀,“他不会等着耗到死。”托尼亲眼看到哥哥弗兰克被癌症榨干的恐怖经过。托尼在办公室、汽车中留下了很多留言,内容目前尚未公布,但警方已针对他的医疗史展开调查。
在多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托尼曾说:“我人生中最恐惧的事就是从床上爬起来拍电影。恐惧来自惧怕失败。我享受这种恐惧,它驱动着我。登山时的恐惧是有形的,我可以这样或那样掌控它,而无形的恐惧更可怕。”将他引向自杀的,究竟是怎样的“无形的恐惧”,还要等待更多的证据浮出水面。
托尼·斯科特曾执导《壮志凌云》、《全民公敌》、《危情时速》等卖座电影,跻身好莱坞“10亿美元票房俱乐部”,还是一位集编、导、演、剪辑及摄影为一体的全能影人。对于他的突然自杀,好莱坞一片震惊。著名导演朗·霍华德在Twitter(推特)上悼念道:“世上再无托尼·斯科特的电影。悲剧的一天。”
捧红汤姆·克鲁斯
托尼1944年出生于英国诺森伯兰郡北希尔兹,他出生前,家里已经有了两个男孩,弗兰克和雷德利。他们的父亲是名士兵,当时正值二战末期,他们的家也不断搬来搬去。母亲简是一个狂热的电影爱好者,孩子们也继承了她对电影的爱——这个家庭日后走出了两位大导演:托尼和他的哥哥雷德利。
从小,托尼就显露出在艺术与绘画方面的特长,他得过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美术硕士的奖学金,当过画家,但一直籍籍无名。在利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读书那年,托尼开始对电影感兴趣。1973年,他与哥哥雷德利在伦敦共组了一间广告制作公司。从那时起到80年代初,托尼拍摄了数以千计的商业广告,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曾获得过克里奥广告奖、戛纳广告奖。
1983年,托尼拍摄了电影处女作《千年血后》,这部云集了凯瑟琳·德纳芙、大卫·鲍伊、苏珊·萨兰登等大牌明星的现代吸血鬼影片虽然画面华丽,观众却并不买账。这次失败险些让他在进军好莱坞的道路上折戟沉沙。
3年后,托尼又得到一个机会,摆在他面前的剧本名叫《壮志凌云》。他一开始并不太乐意,但他很快发现了主演汤姆·克鲁斯的魅力,“他就像一块吸引女人的磁铁。”这部电影最终取得巨大轰动,成为当年北美票房的冠军,其空战场面更是被奉为经典,汤姆·克鲁斯凭借此片一炮而红。那一年,美国海军航空兵征兵报名人数激增,很多年轻人承认,是看了《壮志凌云》才萌生了投身空军的热情。《壮志凌云》的成功,让托尼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导演。
托尼擅长充满动感的剪辑方式和丰富流畅的视觉表现,他的标志性画面是缭绕的烟火和透过百叶窗的光线。此外,红色棒球帽也是托尼的标志之一,他几乎每次在公众场合出现时都会戴着。今年派拉蒙电影公司1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托尼作为受邀的100位明星之一参加了大合照拍摄,在照片右上方,他身着西服,头戴红色棒球帽。有时,这顶帽子还会冷不丁出现在他的电影中。
兄弟齐闯好莱坞
美国一位脱口秀主持人曾如此调侃“斯科特兄弟”:“雷德利永远走在这个时代的前面,而他的弟弟托尼却恰巧相反。”尽管这个评价并不公允,但不难看出托尼一直被哥哥的光芒所掩盖。
出生于1937年的雷德利被视为天才导演,曾执导《决斗者》、《末路狂花》、《角斗士》、《异形》,并被册封为爵士。对于兄长的成就,托尼一直感到自豪。《角斗士》上映后,他曾表示:“拍古罗马题材,没人能做到像我哥哥这样。”
托尼与雷德利的生命轨迹有着惊人的相似:极高的绘画天赋,都在格兰治菲尔德、西哈特普尔艺术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过,他们的电影都以精致的视觉效果著称,并都曾与汤姆·克鲁斯、加里·奥德曼、布拉德·皮特等众多好莱坞一线男星合作过。
1960年,23岁的雷德利第一次拍摄电影短片《男孩与自行车》,16岁的托尼义不容辞地扮演了“男孩”的角色。托尼当初想拍摄纪录片,但雷德利劝他:“不要去BBC(英国广播公司),跟我干吧,一年之后包你开上法拉利。”这句劝诱击中了极度迷恋跑车的托尼的软肋。1995年,兄弟俩创立了斯科特自由制片公司,他们的合作一直保持至今。托尼将两人的工作关系比喻为“互为左右手”,而雷德利则比较了双方不同的电影风格:“我更古典,他更摇滚。”
一度,托尼和雷德利差点就上演一出古典与摇滚相争的好戏。两人都对墨西哥英雄派其奥·维拉产生了兴趣,并着手拍摄以他为题材的作品。这一戏剧化的巧合一时间成为媒体炒作的焦点,二人均小心翼翼地表示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最终这两部作品均告流产。
可能身患重病
生活中的托尼精力充沛,热爱登山和橄榄球。人们评价他与电影中英雄主义的男主角颇有类似之处:热情、强壮、行动力极强。他结过三次婚,目前和第三任妻子多娜生活在一起,并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弗兰克和马克斯。最近,托尼刚刚完成由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电影《逃出熔炉》的拍摄。不久前,还传出他与汤姆·克鲁斯计划拍摄《壮志凌云》续集的消息。
这位成功导演为何会选择自杀,人们有各种猜测。起初有传言称,托尼被诊断出患有脑癌,而且无法动手术治疗,因此决定结束生命,但托尼家人否认了这一说法。曾与托尼合作的导演乔·卡纳汉推测,如果托尼罹患重病,非常可能会自杀,“他不会等着耗到死。”托尼亲眼看到哥哥弗兰克被癌症榨干的恐怖经过。托尼在办公室、汽车中留下了很多留言,内容目前尚未公布,但警方已针对他的医疗史展开调查。
在多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托尼曾说:“我人生中最恐惧的事就是从床上爬起来拍电影。恐惧来自惧怕失败。我享受这种恐惧,它驱动着我。登山时的恐惧是有形的,我可以这样或那样掌控它,而无形的恐惧更可怕。”将他引向自杀的,究竟是怎样的“无形的恐惧”,还要等待更多的证据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