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命名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并取消“终身制”
经过两年的考察和评估,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已名花有主。近日,国家旅游局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公布了确定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名单。这些取得资格的单位并非“终身制”,两年后将面临复核。
名单上,四川省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省,青岛市等10个城市为示范城市,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等57家企业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示范单位并非终身制。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李任芷说,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的名称有效期为两年,在此期间,各单位要继续依试点评估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国家旅游局将委托省旅游部门对其每年进行一次审核,委托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核,四川省的复核将由国家旅游局直接组织。
将公祭伏羲大典打造成甘肃文化旅游名片
近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于6月22日在天水举办2012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4月10日上午,副省长咸辉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公祭伏羲大典相关工作。
咸辉在听取天水市政府就公祭伏羲大典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后指出,近年来,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发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成为甘肃省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的盛会和加强交流、展示形象的新平台。
咸辉强调,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年,是甘肃省加快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一年,天水市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举办大规模、高规格的公祭伏羲大典活动,对树立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打造“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以及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团结建设美好新甘肃的重要意义,要在以往开展大典活动的经验基础上,精心策划、通力合作,切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力求2012年公祭伏羲大典活动精彩、圆满。要紧紧围绕“弘扬伏羲文化,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目标,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丰富内涵,提升规格,扩大影响,注重实效”的原则,高起点谋划、设计大典活动,提升公祭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要以宣传甘肃优秀传统文化,扩大甘肃文化影响力为理念,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甘肃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要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举办“走进名城看天水”、嘉宾参观考察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商品、特色农业等特色精品展示、展览活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将公祭伏羲大典活动打造成甘肃亮丽的文化和旅游名片。
崆峒山景区被列入我国首批30个文明燃香试点单位
近日悉,为更好地推动有关燃香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文明燃香示范带动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标准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首批10个全国文明燃香试点单位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新增崆峒山景区等30个单位为全国文明燃香试点单位。
近年来,为有效杜绝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崆峒山景区结合当前形势,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宣扬上坟不烧纸、植树寄哀思文明祭祀活动。其次,加大执法巡查力度,重拳打击野外用火,多措并举,严格控制和杜绝火种入山,同时,在重点地段增设临时检查站,实施“见灰就查、吸烟就罚、现行就抓、宁拘不罚”的高压态势,集中人力进行全天候拉网式排查,有效遏制野外用火行为,确保措施落到实处。为明确责任,落实职责,构筑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完整体系,景区组织全员进行了火灾预防、扑救技能、紧急避险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全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扑救能力,从而确保在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响、扑得灭,努力实现零火灾的目标任务。
大型乐舞《敦煌韵》赴澳门演出
近日,应澳门基金会之邀,由甘肃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乐舞《敦煌韵》亮相澳门,这是该剧首次在澳门向民众展示敦煌文化的艺术魅力。为了丰富澳门民众的文化生活,让广大澳门民众对敦煌有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澳门人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澳门基金会专门邀请大型乐舞《敦煌韵》赴澳门演出。这也是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之后,澳门民众可以再次现场欣赏到的又一部展示敦煌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
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代乐舞《敦煌韵》取材于莫高窟内的壁画故事和敦煌民间神话传说,通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将“天宫伎乐”、“反弹琵琶”、“雷公鼓”等千姿百态的乐舞场面和“月牙神女”、“美音鸟”、“千手观音”等神话传说及佛教故事搬上了舞台,展示了敦煌莫高窟艺术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该剧先后八易其稿、历时三年完成,自2004年首演以来,已在国内外演出500多场,被专家誉为用乐舞“复活”了莫高窟的壁画场景。
甘肃境内发现古老藏羌族祭祀唱本
近日,从甘肃宕昌县文联获悉,该县境内新近发现一套记载藏羌族民间羊皮鼓祭祀的唱本,这些唱本记载了藏羌民族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及内心世界。
在当地藏羌族民众中,世代流传着一种被称作“阿钹”的民间羊皮鼓祭祀活动,此次发现的唱本来自新城子藏族乡一户跳舞的“头领”家中,共有36套,涉及72个环节,其中汉语唱本29套,藏语唱本7套。目前,当地文博专家正对这些唱本的年代和价值进行评定。
据介绍,当地在祭祀活动中,艺人会手持羊皮鼓,身穿祭祀服饰,头戴纸制花饰,敲打不同的七种节奏后,将唱本词贯穿于这七种节奏中,利用三天三夜时间,由众艺人完成。羊皮鼓舞是当地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表现形式。
宕昌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专家表示,此地藏羌民众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历来在祭祀活动中的唱词都为口口相传,唱本是用汉语、藏语记录形成。发现的这些唱本对挖掘和传承当地羌藏文化,研究民间羊皮鼓祭祀活动的历史根源具有重要意义。
宕昌县现有4800余名藏羌族人口,他们被专家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羌族首领梁勒建立羌人政权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虽经历代的变革,但由于当时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加之宕昌羌人的后裔居住深山林海,时至今日仍留有古代羌族的大部习俗。
陕西省在全国率先推出全新“文物紫线”概念
日前,从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为解决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该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物紫线”的概念,并在《西安市西咸新区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编制中首次运用。
据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周萍介绍,“文物紫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专指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遗存范围保护控制线。为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相衔接,“文物紫线”又分为保护紫线和控制紫线。保护紫线对应文物保护范围,范围内为城市规划中的禁建区;控制紫线对应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为城市规划中的限建区,建筑的容积率、形制、体量、色彩都有特殊的规定。
“文物紫线”有别于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紫线,其保护控制的对象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控制的区域包括文物本体和为确保该文物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有时还需包括必要的风貌协调区。周萍说:“划定文物紫线,目前在全国是一个首创性的工作,可以使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划定前置于城市规划,把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在城市的规划阶段就进行消除。”
据了解,在西咸新区“文物紫线”的划定中,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就采用了最新测绘的地形图,利用城规、土地、建设等部门通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了划定。依据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采用最新的考古和研究资料,对原有的范围进行调整。如,康陵、渭陵、义陵的保护紫线为新发现陵墙的范围外扩100米,控制紫线为陵墙外扩300米。
第三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盛大开幕
近日,第三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隋唐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大唐西市盛大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陕西省政协主席马中平,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安启元,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高树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阿莹,陕西副省长朱静芝,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新文,原陕西省副省长巩德顺,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等出席开幕式。高树勋、朱静芝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据悉,此次活动由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是第十六届“西洽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届“非遗展”主要包括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第三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第三届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第六届大唐西市海外回流文物展,文化产业、旅游、商贸项目签约活动,丝绸之路古代货币展,波斯地毯艺术展等内容。
考古新发现陕西获奖项目特展 近130件精品免费参观
近日,为迎接第16届“西洽会”,“家族的荣耀——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陕西获奖项目特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将展出至6月10日。市民可到陕博西展厅免费参观近130件(组)文物精品。
本次展出的是陕西省荣获“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两个项目——“陕西蓝田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园”、“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出土的约130件(组)文物精品。精美的展品,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鲜明的时代风貌和个性特点,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令人在观赏中感到震撼。
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列侯级别的完整的高等级家族墓地。首次发现确认了大型墓葬构筑、填埋过程的复杂工序和工艺迹象,是西汉丧葬礼仪和埋葬制度的全新资料和重要物证;葬坑丰富的军事内容是研究古代军事制度的宝贵资料。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出的珍贵文物包括“张”字铜印、“卫将长史”封泥、青铜钟、陶俑、玉璧、金饼等,大小不一,个个精致。墙壁上还对应地配有文物发掘出土时的珍贵照片。
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古代家族墓园,面积达16万平方米,出土珍贵文物600余件(组),对研究北宋贵族士大夫的生活,北宋葬仪制度、丧葬习俗具有重要的意义。展览的出土文物中,白、黑、酱、青四种颜色的釉瓷造型独特,色彩清透,令人眼前一亮。有的青釉瓷碗还带着“金口”。还有各种铁器,小巧的铁剪刀、可在掌上托起的铁牛、铁猪等,精致小巧。
青海旅游发出冲击新高总动员 全省旅游动员大会召开
春暖花开,高原旅游的黄金季节也将来临,为切实推动今年青海省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国内游客增长10%达到15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达到110.7亿元的预期目标,4月10日,青海省旅游局召开全省旅游动员大会,进行总动员、再部署,以期快速掀起今年青海省旅游新高潮。
今年,旅游业指标已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级指标。根据动员会部署,青海省客源市场拓展重点仍将是以发展入境、入省旅游为主要方向,在注重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省外游客比重、注重提高消费增长,努力打造百亿元产业。
在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方面,今年青海省将集中力量抓好41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果洛年保玉则、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贵德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等重点旅游项目,推进塔尔寺创建5A级景区、贵德和互助县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试点区工作,加快建设民和、循化、大通省级旅游度假区,全面加快玉树灾后旅游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加快旅游接待系统化建设。
在解决住宿、如厕等旅游基本需求供给方面,今年青海省将重点加快环西宁圈及格尔木、德令哈星级饭店、经济型饭店建设及连锁化经营。重点加快互助七彩土乡、循化撒拉园、祁连草原藏城等“风情小镇”建设;加快发展民和、大通等“农牧家乐”等多种形式的旅馆和客栈;加快建设一批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露营地等新型住宿业态。并将在全省公路交通干线、重点景区和星级乡村旅游点建设80座旅游厕所。
在提升旅游消费水平、丰富旅游产品方面,今年将加大旅游商品的挖掘、研发、策划、包装、展销力度,着力加强藏毯、藏药、藏艺、昆仑玉、虫草等特色商品的开发。突出青海的原生态特色,培育大众生态游、科考游、探险游、健康游等产品。突出青海的避暑特色,开发避暑纳凉、休闲度假、体育赛事、会议会展等产品。
夏都旅游一季度进账7.78亿
近几年,随着西宁市住宿设施、旅游景区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的不断增多和完善,西宁市旅游承载能力得到了增强,游客在西宁市的逗留时间有所延长,再加上全市特色旅游商品不断丰富,游客消费意愿随之增强,人均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加,特别是春节期间全省各州地居民来西宁市采购年货,旅游消费市场一片火热,这不仅让商贸零售产业大为受益,而且还带动了全市餐饮娱乐、交通运输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西宁市旅游收入的提高。据悉,今年第一季度,西宁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12%,其中,接待过夜游客5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7%;接待一日游客65万人次,同比增长13.04%;接待入境游客717人次,同比增长10.31%。实现旅游总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29.31%。
新疆霍城县推出“五色旅游”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围绕打造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新疆霍城县今年将推出“五彩缤纷看霍城”系列活动,精心设计“绿色、红色、紫色、金色、白色”等旅游精品项目及线路来推介霍城,以提高霍城在疆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霍城县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可谓新疆旅游资源的缩影。既有古代遗存,又有现代文化;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几乎每一处景点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借助“名湖”——赛里木湖、“名城”——惠远古城、“名花”——薰衣草以及魅力草原、瀚海沙漠、古树怪榆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多元人文历史背景,霍城县在高规划建设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五色旅游”,吸引八方游客。
一是以赛里木湖、果子沟、大西沟、可克达拉为主凸显“绿色”游,做足“绿”文章。
二是以惠远古城、阿力麻里遗址、草原之夜纪念馆为主凸显“红色”游。惠远古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霍城县主推的红色经典旅游项目。此外,漫山遍野的天山红花也为“红色”旅游再添新景。
三是以薰衣草的东方产地——中国薰衣草之乡的浪漫渲染“紫色”游。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霍城县的薰衣草产量已占全国的97%,成为继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之后的世界薰衣草第三大产地。霍城将以“紫色”名片书写芳香之旅,通过万亩紫色薰衣草观赏地、薰衣草文化博物馆、七彩花田、薰衣草珍稀品种园、薰衣草精油萃取工坊、薰衣草香草集市等景观,让游客体验“芳香之旅、幸福霍城”的感觉。
四是以图开沙漠和霍尔果斯来突出“金色”游。面积13万亩是图开沙漠是伊犁河谷唯一一块沙漠,神奇浩瀚,粗犷雄浑,游客可在图开沙漠体验丝路驼铃的幽远,大漠落日的雄浑。同时,秋季的大西沟色彩斑斓的花草树木,也是游客体验“金色”的好去处。
五是以滑雪、溜冰、冰雪风光摄影以及观赏冰封赛里木湖为主唱响“白色”游,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与冰雪旅游资源结合,全力打造冬季旅游大餐。
经过两年的考察和评估,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已名花有主。近日,国家旅游局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公布了确定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的名单。这些取得资格的单位并非“终身制”,两年后将面临复核。
名单上,四川省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省,青岛市等10个城市为示范城市,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等57家企业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示范单位并非终身制。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李任芷说,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的名称有效期为两年,在此期间,各单位要继续依试点评估标准要求开展工作,国家旅游局将委托省旅游部门对其每年进行一次审核,委托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核,四川省的复核将由国家旅游局直接组织。
将公祭伏羲大典打造成甘肃文化旅游名片
近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于6月22日在天水举办2012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4月10日上午,副省长咸辉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公祭伏羲大典相关工作。
咸辉在听取天水市政府就公祭伏羲大典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后指出,近年来,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已发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成为甘肃省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的盛会和加强交流、展示形象的新平台。
咸辉强调,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年,是甘肃省加快推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关键一年,天水市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举办大规模、高规格的公祭伏羲大典活动,对树立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打造“全国华夏文明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以及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团结建设美好新甘肃的重要意义,要在以往开展大典活动的经验基础上,精心策划、通力合作,切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力求2012年公祭伏羲大典活动精彩、圆满。要紧紧围绕“弘扬伏羲文化,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目标,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丰富内涵,提升规格,扩大影响,注重实效”的原则,高起点谋划、设计大典活动,提升公祭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要以宣传甘肃优秀传统文化,扩大甘肃文化影响力为理念,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甘肃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要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举办“走进名城看天水”、嘉宾参观考察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商品、特色农业等特色精品展示、展览活动,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将公祭伏羲大典活动打造成甘肃亮丽的文化和旅游名片。
崆峒山景区被列入我国首批30个文明燃香试点单位
近日悉,为更好地推动有关燃香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文明燃香示范带动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标准委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首批10个全国文明燃香试点单位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新增崆峒山景区等30个单位为全国文明燃香试点单位。
近年来,为有效杜绝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崆峒山景区结合当前形势,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宣扬上坟不烧纸、植树寄哀思文明祭祀活动。其次,加大执法巡查力度,重拳打击野外用火,多措并举,严格控制和杜绝火种入山,同时,在重点地段增设临时检查站,实施“见灰就查、吸烟就罚、现行就抓、宁拘不罚”的高压态势,集中人力进行全天候拉网式排查,有效遏制野外用火行为,确保措施落到实处。为明确责任,落实职责,构筑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完整体系,景区组织全员进行了火灾预防、扑救技能、紧急避险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全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扑救能力,从而确保在关键时候拉得出、打得响、扑得灭,努力实现零火灾的目标任务。
大型乐舞《敦煌韵》赴澳门演出
近日,应澳门基金会之邀,由甘肃省歌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乐舞《敦煌韵》亮相澳门,这是该剧首次在澳门向民众展示敦煌文化的艺术魅力。为了丰富澳门民众的文化生活,让广大澳门民众对敦煌有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澳门人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澳门基金会专门邀请大型乐舞《敦煌韵》赴澳门演出。这也是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之后,澳门民众可以再次现场欣赏到的又一部展示敦煌文化的舞台艺术精品。
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代乐舞《敦煌韵》取材于莫高窟内的壁画故事和敦煌民间神话传说,通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将“天宫伎乐”、“反弹琵琶”、“雷公鼓”等千姿百态的乐舞场面和“月牙神女”、“美音鸟”、“千手观音”等神话传说及佛教故事搬上了舞台,展示了敦煌莫高窟艺术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该剧先后八易其稿、历时三年完成,自2004年首演以来,已在国内外演出500多场,被专家誉为用乐舞“复活”了莫高窟的壁画场景。
甘肃境内发现古老藏羌族祭祀唱本
近日,从甘肃宕昌县文联获悉,该县境内新近发现一套记载藏羌族民间羊皮鼓祭祀的唱本,这些唱本记载了藏羌民族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及内心世界。
在当地藏羌族民众中,世代流传着一种被称作“阿钹”的民间羊皮鼓祭祀活动,此次发现的唱本来自新城子藏族乡一户跳舞的“头领”家中,共有36套,涉及72个环节,其中汉语唱本29套,藏语唱本7套。目前,当地文博专家正对这些唱本的年代和价值进行评定。
据介绍,当地在祭祀活动中,艺人会手持羊皮鼓,身穿祭祀服饰,头戴纸制花饰,敲打不同的七种节奏后,将唱本词贯穿于这七种节奏中,利用三天三夜时间,由众艺人完成。羊皮鼓舞是当地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表现形式。
宕昌县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专家表示,此地藏羌民众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历来在祭祀活动中的唱词都为口口相传,唱本是用汉语、藏语记录形成。发现的这些唱本对挖掘和传承当地羌藏文化,研究民间羊皮鼓祭祀活动的历史根源具有重要意义。
宕昌县现有4800余名藏羌族人口,他们被专家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羌族首领梁勒建立羌人政权宕昌国的古羌人后裔。虽经历代的变革,但由于当时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加之宕昌羌人的后裔居住深山林海,时至今日仍留有古代羌族的大部习俗。
陕西省在全国率先推出全新“文物紫线”概念
日前,从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为解决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该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物紫线”的概念,并在《西安市西咸新区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编制中首次运用。
据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周萍介绍,“文物紫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专指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遗存范围保护控制线。为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相衔接,“文物紫线”又分为保护紫线和控制紫线。保护紫线对应文物保护范围,范围内为城市规划中的禁建区;控制紫线对应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为城市规划中的限建区,建筑的容积率、形制、体量、色彩都有特殊的规定。
“文物紫线”有别于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紫线,其保护控制的对象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控制的区域包括文物本体和为确保该文物的风貌、特色完整性而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地区,有时还需包括必要的风貌协调区。周萍说:“划定文物紫线,目前在全国是一个首创性的工作,可以使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划定前置于城市规划,把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在城市的规划阶段就进行消除。”
据了解,在西咸新区“文物紫线”的划定中,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就采用了最新测绘的地形图,利用城规、土地、建设等部门通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了划定。依据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采用最新的考古和研究资料,对原有的范围进行调整。如,康陵、渭陵、义陵的保护紫线为新发现陵墙的范围外扩100米,控制紫线为陵墙外扩300米。
第三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盛大开幕
近日,第三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隋唐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大唐西市盛大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陕西省政协主席马中平,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安启元,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高树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阿莹,陕西副省长朱静芝,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新文,原陕西省副省长巩德顺,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等出席开幕式。高树勋、朱静芝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据悉,此次活动由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是第十六届“西洽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届“非遗展”主要包括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第三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第三届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第六届大唐西市海外回流文物展,文化产业、旅游、商贸项目签约活动,丝绸之路古代货币展,波斯地毯艺术展等内容。
考古新发现陕西获奖项目特展 近130件精品免费参观
近日,为迎接第16届“西洽会”,“家族的荣耀——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陕西获奖项目特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将展出至6月10日。市民可到陕博西展厅免费参观近130件(组)文物精品。
本次展出的是陕西省荣获“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两个项目——“陕西蓝田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园”、“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出土的约130件(组)文物精品。精美的展品,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鲜明的时代风貌和个性特点,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令人在观赏中感到震撼。
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是首次发现的西汉列侯级别的完整的高等级家族墓地。首次发现确认了大型墓葬构筑、填埋过程的复杂工序和工艺迹象,是西汉丧葬礼仪和埋葬制度的全新资料和重要物证;葬坑丰富的军事内容是研究古代军事制度的宝贵资料。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出的珍贵文物包括“张”字铜印、“卫将长史”封泥、青铜钟、陶俑、玉璧、金饼等,大小不一,个个精致。墙壁上还对应地配有文物发掘出土时的珍贵照片。
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古代家族墓园,面积达16万平方米,出土珍贵文物600余件(组),对研究北宋贵族士大夫的生活,北宋葬仪制度、丧葬习俗具有重要的意义。展览的出土文物中,白、黑、酱、青四种颜色的釉瓷造型独特,色彩清透,令人眼前一亮。有的青釉瓷碗还带着“金口”。还有各种铁器,小巧的铁剪刀、可在掌上托起的铁牛、铁猪等,精致小巧。
青海旅游发出冲击新高总动员 全省旅游动员大会召开
春暖花开,高原旅游的黄金季节也将来临,为切实推动今年青海省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国内游客增长10%达到15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达到110.7亿元的预期目标,4月10日,青海省旅游局召开全省旅游动员大会,进行总动员、再部署,以期快速掀起今年青海省旅游新高潮。
今年,旅游业指标已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级指标。根据动员会部署,青海省客源市场拓展重点仍将是以发展入境、入省旅游为主要方向,在注重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省外游客比重、注重提高消费增长,努力打造百亿元产业。
在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方面,今年青海省将集中力量抓好41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果洛年保玉则、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贵德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等重点旅游项目,推进塔尔寺创建5A级景区、贵德和互助县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试点区工作,加快建设民和、循化、大通省级旅游度假区,全面加快玉树灾后旅游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加快旅游接待系统化建设。
在解决住宿、如厕等旅游基本需求供给方面,今年青海省将重点加快环西宁圈及格尔木、德令哈星级饭店、经济型饭店建设及连锁化经营。重点加快互助七彩土乡、循化撒拉园、祁连草原藏城等“风情小镇”建设;加快发展民和、大通等“农牧家乐”等多种形式的旅馆和客栈;加快建设一批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露营地等新型住宿业态。并将在全省公路交通干线、重点景区和星级乡村旅游点建设80座旅游厕所。
在提升旅游消费水平、丰富旅游产品方面,今年将加大旅游商品的挖掘、研发、策划、包装、展销力度,着力加强藏毯、藏药、藏艺、昆仑玉、虫草等特色商品的开发。突出青海的原生态特色,培育大众生态游、科考游、探险游、健康游等产品。突出青海的避暑特色,开发避暑纳凉、休闲度假、体育赛事、会议会展等产品。
夏都旅游一季度进账7.78亿
近几年,随着西宁市住宿设施、旅游景区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的不断增多和完善,西宁市旅游承载能力得到了增强,游客在西宁市的逗留时间有所延长,再加上全市特色旅游商品不断丰富,游客消费意愿随之增强,人均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加,特别是春节期间全省各州地居民来西宁市采购年货,旅游消费市场一片火热,这不仅让商贸零售产业大为受益,而且还带动了全市餐饮娱乐、交通运输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西宁市旅游收入的提高。据悉,今年第一季度,西宁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12%,其中,接待过夜游客5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7%;接待一日游客65万人次,同比增长13.04%;接待入境游客717人次,同比增长10.31%。实现旅游总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29.31%。
新疆霍城县推出“五色旅游”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
围绕打造西部特色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新疆霍城县今年将推出“五彩缤纷看霍城”系列活动,精心设计“绿色、红色、紫色、金色、白色”等旅游精品项目及线路来推介霍城,以提高霍城在疆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霍城县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可谓新疆旅游资源的缩影。既有古代遗存,又有现代文化;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几乎每一处景点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借助“名湖”——赛里木湖、“名城”——惠远古城、“名花”——薰衣草以及魅力草原、瀚海沙漠、古树怪榆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多元人文历史背景,霍城县在高规划建设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五色旅游”,吸引八方游客。
一是以赛里木湖、果子沟、大西沟、可克达拉为主凸显“绿色”游,做足“绿”文章。
二是以惠远古城、阿力麻里遗址、草原之夜纪念馆为主凸显“红色”游。惠远古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霍城县主推的红色经典旅游项目。此外,漫山遍野的天山红花也为“红色”旅游再添新景。
三是以薰衣草的东方产地——中国薰衣草之乡的浪漫渲染“紫色”游。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霍城县的薰衣草产量已占全国的97%,成为继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之后的世界薰衣草第三大产地。霍城将以“紫色”名片书写芳香之旅,通过万亩紫色薰衣草观赏地、薰衣草文化博物馆、七彩花田、薰衣草珍稀品种园、薰衣草精油萃取工坊、薰衣草香草集市等景观,让游客体验“芳香之旅、幸福霍城”的感觉。
四是以图开沙漠和霍尔果斯来突出“金色”游。面积13万亩是图开沙漠是伊犁河谷唯一一块沙漠,神奇浩瀚,粗犷雄浑,游客可在图开沙漠体验丝路驼铃的幽远,大漠落日的雄浑。同时,秋季的大西沟色彩斑斓的花草树木,也是游客体验“金色”的好去处。
五是以滑雪、溜冰、冰雪风光摄影以及观赏冰封赛里木湖为主唱响“白色”游,将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与冰雪旅游资源结合,全力打造冬季旅游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