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应“接地气”既是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需要,也是丰富课堂教学层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语文教师应在认真研习文本、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注重在教学内容上回归生活、教学方式上联系实际、教学过程上激趣互动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回归生活;联系实际;激趣互动;接地气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长灵气。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在下面却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不接地气,特别是受到某些教材文本的限制、教学方法单调、教学过程机械化、教学反馈迟钝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十分沉闷。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接地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来谈谈怎样接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地气”。
一、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这样说:“生活即教育。”确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本质性特征就是生活教学,也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结合和利用教材,创造更多条件让学生回归生活、懂得生活,从而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就实际分类而言,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本从“生活”角度大体可分为三类,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板块几篇文章为例:第一类是再现生活的文本,时间和内容上都比较靠近当前的现实,大部分散文类文本和杂文都属于此类;第二类是贴近生活的文本,内容上未必是真实的,但是反映的现象是一种合理的现实生活,一些小说、诗歌都属于此类;第三类是远离生活的文本,教材中大部分文言文、古诗词、译作,还有部分时间较久的杂文、散文、小说属于此类。虽然这种分类未必科学,但是也反映了一个現实,就是目前教材中许多文本是远离生活、远离当下的。
就学生接受层面而言,大部分教材文本与当下社会是有理解和阅读障碍的,如果语文教师不从学生接受层面加以考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教到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点”上去,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佳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在内容上就要回归生活,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找到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读懂文本的路径。如在《五人墓碑记》这篇文言文教学中,就碑记这种远离学生生活的文学形式,我收集了很多中外比较著名的碑文、碑记、墓志铭等,讲解这种文体的特点与现实意义,从而激发起学生崇仰古今人杰的学习动力,通过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自然流畅。
二、教学方法要联系实际
思路决定方法,教学方法本质上是教学思路的具化延伸。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学情、真正考虑学情来研究教材文本、开展课堂教学,那整个课堂教学毫无疑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接受障碍。语文学科教学更注重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学会理解、欣赏、探究、感悟等等。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针对教学内容来确定一个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也是推进课堂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联系实际?这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很难加以定义。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在学生学习主体的教学要求下,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兴趣特长等学情是基础,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实际的联系点是关键。从高中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看,越是趋于形象具体的、趋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趋于对学习和生活有价值的,越容易得到认同与接受;从高中生的思维习惯看,学生更愿意接受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对那种简单的、固化的流程不敏感;从高中生的兴趣特长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发挥优势、展示自我的平台,那么教学的参与性会更高。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习中平等的首席,就应该考虑这些方面的情况,为学生“订制”能体现个性特色、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互通。
以文言文《离骚》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无论是时间、内容、价值观和形式上,可以说都与当下生活相距较远,如果教学中采取文言字词逐句串讲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教学的无趣和枯燥,自然也就很难说让学生走进文本了。于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实际,请学生按照文本内容来给屈原画像,这个提议引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通过分组,每组分别从诗中挑出一段诗句来绘图,要求体现诗中元素,最后分别形成了骄傲(自豪)的屈原、忧虑(沮丧)的屈原、奋发斗志(满怀希望)的屈原等几幅不同主题的画作,在这样画图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更加精准地画出屈原的神韵,于是更加认真地去研读诗歌、体悟文本内涵。
三、教学过程要激趣互动
让语文课堂教学“接地气”,激趣互动的教学过程很重要。语文教师应注重将激趣教学与互动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双向互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
如何将激趣和互动结合起来,其核心是丰富激趣的层次。如果说简单的讲故事、提供素材是一种单向的、浅层次的激趣,其引发的教学互动也往往是单调的、表面的。如果在教学中结合文本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创设丰富的激趣意境,引发学生去思考、质疑、探究,就有可能将学生从单纯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质疑者、共同探究者、互相启发者等多重角色,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共促。创设丰富的激趣意境,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多的是为了将学生置入思考、质疑、探究的互动之中。
以文言文《指南录后序》教学为例,如果教师仅仅就是从《正气歌》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千古流传的诗句来介绍作者文天祥,或者从《渡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两句铿锵有力的诗句来引导学生思考篇名由来的话,虽然有一定的激趣意味,但是互动层次就比较浅显。笔者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这篇带有独白性质的文言文进行“接地气”教学,大胆将文本变成剧本,设计了“临危受命”“北营抗辞”“九死一生”“‘我’的自白”等几个情节,引导学生展开多层面的互动。首先是结合文本编台词,要求聚焦文天祥的形象,体现人物的个性特质;其次是表演,要求根据编写的台词脚本进行现场表演,要求以今天的语言表演古人的情节;最后是互评,要求学生们互相点评探讨台词编写的优劣、表演的好坏,以及对文本解读的对错等等。这样的教学过程非常新颖,不但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互动层次,提升了教学的质感。因为“身临其境”,学生对文本再也没有疏离感了,走进文本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作者简介:孟丽(1978— ),女,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回归生活;联系实际;激趣互动;接地气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长灵气。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在下面却听得昏昏欲睡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不接地气,特别是受到某些教材文本的限制、教学方法单调、教学过程机械化、教学反馈迟钝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十分沉闷。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接地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来谈谈怎样接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地气”。
一、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这样说:“生活即教育。”确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本质性特征就是生活教学,也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结合和利用教材,创造更多条件让学生回归生活、懂得生活,从而反过来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就实际分类而言,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本从“生活”角度大体可分为三类,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板块几篇文章为例:第一类是再现生活的文本,时间和内容上都比较靠近当前的现实,大部分散文类文本和杂文都属于此类;第二类是贴近生活的文本,内容上未必是真实的,但是反映的现象是一种合理的现实生活,一些小说、诗歌都属于此类;第三类是远离生活的文本,教材中大部分文言文、古诗词、译作,还有部分时间较久的杂文、散文、小说属于此类。虽然这种分类未必科学,但是也反映了一个現实,就是目前教材中许多文本是远离生活、远离当下的。
就学生接受层面而言,大部分教材文本与当下社会是有理解和阅读障碍的,如果语文教师不从学生接受层面加以考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就很难教到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点”上去,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佳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在内容上就要回归生活,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找到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读懂文本的路径。如在《五人墓碑记》这篇文言文教学中,就碑记这种远离学生生活的文学形式,我收集了很多中外比较著名的碑文、碑记、墓志铭等,讲解这种文体的特点与现实意义,从而激发起学生崇仰古今人杰的学习动力,通过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自然流畅。
二、教学方法要联系实际
思路决定方法,教学方法本质上是教学思路的具化延伸。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学情、真正考虑学情来研究教材文本、开展课堂教学,那整个课堂教学毫无疑问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接受障碍。语文学科教学更注重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学会理解、欣赏、探究、感悟等等。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针对教学内容来确定一个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也是推进课堂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联系实际?这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很难加以定义。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在学生学习主体的教学要求下,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兴趣特长等学情是基础,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实际的联系点是关键。从高中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看,越是趋于形象具体的、趋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趋于对学习和生活有价值的,越容易得到认同与接受;从高中生的思维习惯看,学生更愿意接受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对那种简单的、固化的流程不敏感;从高中生的兴趣特长看,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发挥优势、展示自我的平台,那么教学的参与性会更高。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习中平等的首席,就应该考虑这些方面的情况,为学生“订制”能体现个性特色、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的和谐互通。
以文言文《离骚》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无论是时间、内容、价值观和形式上,可以说都与当下生活相距较远,如果教学中采取文言字词逐句串讲的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教学的无趣和枯燥,自然也就很难说让学生走进文本了。于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实际,请学生按照文本内容来给屈原画像,这个提议引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通过分组,每组分别从诗中挑出一段诗句来绘图,要求体现诗中元素,最后分别形成了骄傲(自豪)的屈原、忧虑(沮丧)的屈原、奋发斗志(满怀希望)的屈原等几幅不同主题的画作,在这样画图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更加精准地画出屈原的神韵,于是更加认真地去研读诗歌、体悟文本内涵。
三、教学过程要激趣互动
让语文课堂教学“接地气”,激趣互动的教学过程很重要。语文教师应注重将激趣教学与互动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双向互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效益。
如何将激趣和互动结合起来,其核心是丰富激趣的层次。如果说简单的讲故事、提供素材是一种单向的、浅层次的激趣,其引发的教学互动也往往是单调的、表面的。如果在教学中结合文本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创设丰富的激趣意境,引发学生去思考、质疑、探究,就有可能将学生从单纯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质疑者、共同探究者、互相启发者等多重角色,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共促。创设丰富的激趣意境,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多的是为了将学生置入思考、质疑、探究的互动之中。
以文言文《指南录后序》教学为例,如果教师仅仅就是从《正气歌》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千古流传的诗句来介绍作者文天祥,或者从《渡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两句铿锵有力的诗句来引导学生思考篇名由来的话,虽然有一定的激趣意味,但是互动层次就比较浅显。笔者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这篇带有独白性质的文言文进行“接地气”教学,大胆将文本变成剧本,设计了“临危受命”“北营抗辞”“九死一生”“‘我’的自白”等几个情节,引导学生展开多层面的互动。首先是结合文本编台词,要求聚焦文天祥的形象,体现人物的个性特质;其次是表演,要求根据编写的台词脚本进行现场表演,要求以今天的语言表演古人的情节;最后是互评,要求学生们互相点评探讨台词编写的优劣、表演的好坏,以及对文本解读的对错等等。这样的教学过程非常新颖,不但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互动层次,提升了教学的质感。因为“身临其境”,学生对文本再也没有疏离感了,走进文本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作者简介:孟丽(1978— ),女,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