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混子”,北方话,与“二流子”同义。有个不安分的小城青年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二混子”,做了个微信公众号叫“混子曰”。在微信公众号井喷的2015年下半年,“混子曰”脱颖而出,成长迅速,粉丝数一举冲过60万。
这个公众号里发布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历史题材,一类是汽车知识,剩下的就是与新闻事件相关。其中历史题材篇数最多。二混子说,他的漫画内容来源于正规出版的书籍,都是主流学术观点。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第七天,二混子把作品《屠呦呦对疟原虫干了什么?》搬上“混子曰”,几天内积累了接近80万的积累数,很多人的微信圈都被刷了屏。
这还不是“混子曰”公众号成绩最好的一篇,最厉害的一篇是《天天喊反法西斯,你知道法西斯是啥么?》,发表时间在天安门大阅兵的次日,阅读数95万,这还只是7天的统计量。
“混子曰”的漫画,不讲情怀,不劈情操,每一集都是“硬知识”。在看过这些漫画以后,“学渣”们发现,这些原本让人头痛的硬知识原来也是可亲近的,插科打诨自嘲的文风也正合当下年轻人的阅读趣味。
真人二混子,是标准的80后,普通家庭出身,江西省一小城重点中学毕业的非拔尖学生,在一所工科大学里学机械设计专业,研究生学工业设计。
去年,二混子正式从跨国汽车公司辞职,租了办公室,雇了几名员工,拉开架势经营“混子曰”,现在已经有风投与二混子洽谈,并且给他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混子一再强调,尽管粉丝订阅“混子曰”大多是觉得漫画好笑,但他的漫画不是为了好笑,而是传播硬知识。“硬知识是刚需”,这句话他至少说了三遍。二混子相信,每个人都需要这些知识或者常识,只是传统的学习方法让人望而却步。而“混子曰”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这种将硬知识软化的能力。
事实上,二混子在传播历史知识的时候,小叛逆还是时刻闪现。在讲屈原的一篇里,有这样的旁白:“屈原,屈大夫,历史上有头有脸的老愤青,人家连命都不要了,你们不要只知道吃粽子!”“历史上因为爱国爱出人命的事情不少,为啥屈原这么有名,关键还是有文化!”不喜欢“高大上”,不喜欢“装严肃”,二混子身上有80后一代的共性——一点小坏,却不挑战主流,一嘴的自嘲后面是一颗强大的心。
漫画看似没正经,但生产的过程却是紧张严肃的。二混子说,像屠呦呦这一篇,他先查阅相关资料、书籍,终于搞懂了青蒿素的作用是饿死疟原虫,然后才开始构思如何将这些知识变成漫画,最后发给有生物学、医学背景的朋友把关。而这样复杂的生产流程也保证了每一集作品的品质。
对于自己的工作,二混子形容就像电影《甲方乙方》里主人公们开的那家公司,“好玩的是客户,对我们来说是工作。”他以理科生的理性态度对待漫画,面对60万阅读者,甚至还产生了责任感。
互联网时代之前我们也许无法想象,硬知识漫画也能成为“畅销品”,一个理工男的笔头竟能变成“学渣粉碎机”。
(橘子红了摘自《新民周刊》)
这个公众号里发布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历史题材,一类是汽车知识,剩下的就是与新闻事件相关。其中历史题材篇数最多。二混子说,他的漫画内容来源于正规出版的书籍,都是主流学术观点。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第七天,二混子把作品《屠呦呦对疟原虫干了什么?》搬上“混子曰”,几天内积累了接近80万的积累数,很多人的微信圈都被刷了屏。
这还不是“混子曰”公众号成绩最好的一篇,最厉害的一篇是《天天喊反法西斯,你知道法西斯是啥么?》,发表时间在天安门大阅兵的次日,阅读数95万,这还只是7天的统计量。
“混子曰”的漫画,不讲情怀,不劈情操,每一集都是“硬知识”。在看过这些漫画以后,“学渣”们发现,这些原本让人头痛的硬知识原来也是可亲近的,插科打诨自嘲的文风也正合当下年轻人的阅读趣味。
真人二混子,是标准的80后,普通家庭出身,江西省一小城重点中学毕业的非拔尖学生,在一所工科大学里学机械设计专业,研究生学工业设计。
去年,二混子正式从跨国汽车公司辞职,租了办公室,雇了几名员工,拉开架势经营“混子曰”,现在已经有风投与二混子洽谈,并且给他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混子一再强调,尽管粉丝订阅“混子曰”大多是觉得漫画好笑,但他的漫画不是为了好笑,而是传播硬知识。“硬知识是刚需”,这句话他至少说了三遍。二混子相信,每个人都需要这些知识或者常识,只是传统的学习方法让人望而却步。而“混子曰”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这种将硬知识软化的能力。
事实上,二混子在传播历史知识的时候,小叛逆还是时刻闪现。在讲屈原的一篇里,有这样的旁白:“屈原,屈大夫,历史上有头有脸的老愤青,人家连命都不要了,你们不要只知道吃粽子!”“历史上因为爱国爱出人命的事情不少,为啥屈原这么有名,关键还是有文化!”不喜欢“高大上”,不喜欢“装严肃”,二混子身上有80后一代的共性——一点小坏,却不挑战主流,一嘴的自嘲后面是一颗强大的心。
漫画看似没正经,但生产的过程却是紧张严肃的。二混子说,像屠呦呦这一篇,他先查阅相关资料、书籍,终于搞懂了青蒿素的作用是饿死疟原虫,然后才开始构思如何将这些知识变成漫画,最后发给有生物学、医学背景的朋友把关。而这样复杂的生产流程也保证了每一集作品的品质。
对于自己的工作,二混子形容就像电影《甲方乙方》里主人公们开的那家公司,“好玩的是客户,对我们来说是工作。”他以理科生的理性态度对待漫画,面对60万阅读者,甚至还产生了责任感。
互联网时代之前我们也许无法想象,硬知识漫画也能成为“畅销品”,一个理工男的笔头竟能变成“学渣粉碎机”。
(橘子红了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