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版《深夜食堂》开拍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演蔡岳勋、制片人于小惠将再度合作拍摄一部电视剧,这次作品改编自日本漫画家安倍夜郎创作的人气漫画《深夜食堂》。
  该漫画以都市小巷里深夜才营业的食堂为舞台,从老板料理的每道食物中拉出一段段关于市井小民的人生故事,充满乡愁、人情、回忆、遗憾,以暖心的故事和美食拉近都市人之间的距离。
  华语版《深夜食堂》为了保留原著漫画的精神与氛围,在高雄浅三码头搭建了食堂和街景,忠实呈现漫画场景。而剧中出现的食材、故事,融合了很多华语圈共通的文化背景、独特料理,让已经拥有大量粉丝的《深夜食堂》能引起更广泛的讨论与共鸣。本剧集结了华语圈重量级演员,为每一集单元故事增添可看性,我们期待创作团队呈现一部好吃又好看的作品。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太多深奥的书籍,没有足够的知识无法读懂。工业设计师Brady Whitney利用雷射切割木头,设计了一本叫做《Codex Silenda》的书,非常难读。Brady将书本和谜题合而为一,每一页都有一个谜题。谜题是由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神秘符号与机械装置所组成的,只有解开才能翻页。这本书只有5页,讲述了一名在达文西工作室工作的学徒的故事。为了保护自己的作品不被学徒抄袭,达文西设下一道道陷阱,只有
期刊
湖边水面上黄叶漂积,一大片一大片的,多得无法垂钓。钓线落在叶子上,沉不下去。  我们只好上了老朽的独木舟,划到湖中心去。我们从那儿钓来一些河鲈,还有银白色的拟鲤,眼睛像两个小月亮的梅花鲈以及狗鱼。  到了夜间,我们在歇脚的地方生了一堆篝火。这篝火通宵不灭,为的是赶狼——远处湖岸上,有狼在轻轻哀嚎。  我们相信,火光能吓走野兽,但是有一天晚上,篝火旁边的草地里,竟有一只什么野兽怒冲冲地发出嗤鼻声。它
期刊
一个愿意呵护大自然的人,大自然定当回报以博大的宽慰与怜爱。  我对音乐的感觉向来是迟钝的。偶尔听了一回西贝柳斯,觉得这位芬兰籍的作曲家有些不一样。别人的音乐,要么明快欢欣,清越悠扬;要么激情澎湃,恨不得每一个音符都要砸在人的心坎上;要么放肆地咆哮,释放着出离的愤怒与忧伤。而他的,偏于冷色调,冰幽幽的,引而不发,独自在一隅呢喃,拒人千里之外,又令人欲罢不能,有着不容忽视的魅力。就像觥筹交错的宴会上,
期刊
第一次知道科比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没什么想法的学生,眼光从来没超出过几门要考试的学科。  这位以勤奋著称的NBA传奇球星,除了作为“勤奋刻苦”的一个代表,被我一次又一次地写进考试作文,没有更多特别的意义。  “勤奋刻苦”一直都是好学生的标配。老师们常常会用自己的经验教育我们,能在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往往是那些最刻苦的学生,而不是最聪明的。我们现在努力吃苦,只盼望上了大学迎来解放。  这是我在高中时期常
期刊
一位“美国网红”最近特别火,它是一只“瓶子”。很多好莱坞大明星都是它的忠实拥趸:奥斯卡影后茱莉亚·罗伯茨经常带着它,《生活大爆炸》中Penny的扮演者Kaley Cuoco是它的头号粉丝。这个瓶子,其实是个“保温杯”。  它的缔造者——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高材生Sarah Kauss,是一名普通的环保主义者。从大学时她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带着保温杯出门。2009年,Sarah回哈佛参加一次关于全球
期刊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颜值似乎就是一切,动物界也不例外。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标识,自1961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大熊猫。1961年,大熊猫“熙熙”到英国伦敦动物园展览,因其憨态可掬的形象,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像大熊猫一样招人喜欢。比如生活在东非的裸滨鼠,皮肤皱巴巴,身上见不着几根毛,四条腿又细又短。看起来就像《指环王》中的怪物咕噜,或是“一只烤过了头的热狗肠”;生活在
期刊
由“小黄人”的制作团队打造的全新动画电影《爱宠大机密》讲述了“主人不在家,宠物在忙啥?”的故事,从动物的角度揭示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微妙感情。该片创造了北美影史原创动画最高开画票房纪录,近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的灵感来自于导演克里斯·雷纳德的宠物,“无论何时回家都能想象到宠物见到我们时表露出的喜悦,但我们往往忘了它们独自在家时做了什么。”克里斯发现所有人都很想知道宠物的内心生活。
期刊
父亲的表情里,藏着对女儿最深切的爱。  他是一位摄影师,工作重点是拍婚礼。依我的判断,从看到新人的那一刻起,他就会把相机对准他们,其余宾客进入镜头,多半是因为跟新人发生了某种关联。在谁都不认识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好你的目标。  他显然偏离了目标。他拍婚礼上的父亲。有一次偶然说起,拍了几年,发现新人的表情都是相似的,父亲的表情却各有不同。他指的是新娘的父亲。他说在自己的镜头里,母亲多半很欢喜,
期刊
去年夏天,雨下个不停,我跟两个妹妹一起去帮妈妈干农活儿。  用锄头锄土,把野芝麻扶起来的时候,二妹开始发牢骚:“姐,咱买上一斗芝麻吃不就行了吗,干吗要吃苦受累地干这种活儿?”  小妹一听,也随声附和:“姐!去农产品中心,1000元韩币能买5个南瓜呢!”  的确,我也知道,买着吃就行了,可妈妈执意要做庄稼活儿,而且,妈妈到现在精神还是这么好,就是得益于干这些农活儿。于是,我就劝妹妹们开心点儿,别老是
期刊
26岁的樊小八与闺蜜王多拉是初中时的同桌,她们的友谊已经延续了12年,她们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澳洲。这100张照片是她们之间的小游戏,也是她们的“北京—悉尼双城记”。  如今,这个名为 #双重生活#的摄影计划已经完满结束,一百张充满创意而且让人心暖暖的双重生活照也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盛赞和分享,她们决定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让她们的友谊万古长青。樊小八也在第100日的照片上分享了她们的故事。  北京和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