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它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能体验学习情感,提升实验能力。但在现阶段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并制约着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实验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22
新课程改革从实验到推广,无论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培养出的学生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突出了学生的个性,这说明新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但是应看到,到现在为止,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不容乐观。作为初中物理老师的我也与新课改一起成長,这里我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试题实验”和“讲实验”的大量存在
所谓试题实验,就是教师通过编制大量的实验试题给学生,或者直接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料或者试题,让学生按照书上的内容做好笔答,通过这种方式代替动手做实验。而讲实验,主要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实验程序,并通过口述的方式告诉学生物体运动的状态和实验现象。譬如说在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时候,有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示意图,并通过理论讲述的方式告诉学生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当中的电压都有什么特点。这种照本宣科式的實验教学方式,毫无新意可言,也体现了不出物理教学的特征所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仅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会极大地磨灭了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实验模式程序化
现阶段,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都是同一个班的同学一起进行,并且对于实验程序的规定也较为固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一个同学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都是趋于一致的,甚至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都是一模一样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每一次动手实验当成走过场,他们在实验室所进行的操作也不过是走个形式,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他们也就不愿意去观察实验现象,也不愿意去记录实验数据,甚至对于每一场实验都敷衍了事。如此一来,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就被完全忽略了,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二、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学生,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抓好“七个正确”:其一,正确选择仪器;其二,正确安装调试实验装置;其三,正确操作;其四,观察的方法正确;其五,正确测量读数;其六,正确处理数据;其七,实验结论正确。
三、让学生多动手,将探究式实验和演示性实验相结合
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的是“灌输式”和“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在讲台上演示,让学生在下面观察实验的现象。由于教室空间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会让一部分学生根本看不清楚实验的过程和实验所要呈现的现象,导致学生丧失观看实验的兴趣,削弱物理教学的效果,而且不是所有实验在课堂上都可以呈现出理论上的效果,教师在物理课堂上演示实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效果不显著或者实验误差等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将演示性实验和探究性的实验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探究式实验要以物理实验作为主要手段,以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作为辅助,在不断地研究讨论和实验中得出结论,最后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这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串联电路中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猜想并联电路中电流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动手接电路,然后观察实验的现象,最后得出实验的结论。教师可以通过结论让学生继续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并联电路有什么实际的运用。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灵活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此外,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举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小制作、小发明等,对促进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举办综合性实验竞赛,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群众性融为一体。为了巩固实验教学的质量,使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学期举办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做”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参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大胆设想认真设计,精心操作,这是传统的教学过程无法达到的。引导他们自做学具、教具,鼓励他们创新。在这一活动中,应始终坚持真(原理科学)、新(设计新颖,采用新技术)、美(设计简单合理,主次分明),在整个活动中自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并由一批骨干队伍带动,发展到全班学生纷纷动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的内容。
总之,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脱离实验,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重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施,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独特育人作用,将对学生今后的生产生活实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汉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年第33期。
[2]、李柏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的探讨,《湖南中学物理》,2010年第1期。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实验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22
新课程改革从实验到推广,无论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培养出的学生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突出了学生的个性,这说明新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但是应看到,到现在为止,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不容乐观。作为初中物理老师的我也与新课改一起成長,这里我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试题实验”和“讲实验”的大量存在
所谓试题实验,就是教师通过编制大量的实验试题给学生,或者直接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料或者试题,让学生按照书上的内容做好笔答,通过这种方式代替动手做实验。而讲实验,主要是指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实验程序,并通过口述的方式告诉学生物体运动的状态和实验现象。譬如说在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时候,有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示意图,并通过理论讲述的方式告诉学生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当中的电压都有什么特点。这种照本宣科式的實验教学方式,毫无新意可言,也体现了不出物理教学的特征所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仅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会极大地磨灭了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实验模式程序化
现阶段,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都是同一个班的同学一起进行,并且对于实验程序的规定也较为固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一个同学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都是趋于一致的,甚至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都是一模一样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每一次动手实验当成走过场,他们在实验室所进行的操作也不过是走个形式,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他们也就不愿意去观察实验现象,也不愿意去记录实验数据,甚至对于每一场实验都敷衍了事。如此一来,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就被完全忽略了,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二、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学生,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抓好“七个正确”:其一,正确选择仪器;其二,正确安装调试实验装置;其三,正确操作;其四,观察的方法正确;其五,正确测量读数;其六,正确处理数据;其七,实验结论正确。
三、让学生多动手,将探究式实验和演示性实验相结合
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的是“灌输式”和“讲解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在讲台上演示,让学生在下面观察实验的现象。由于教室空间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会让一部分学生根本看不清楚实验的过程和实验所要呈现的现象,导致学生丧失观看实验的兴趣,削弱物理教学的效果,而且不是所有实验在课堂上都可以呈现出理论上的效果,教师在物理课堂上演示实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效果不显著或者实验误差等情况,这样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将演示性实验和探究性的实验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探究式实验要以物理实验作为主要手段,以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作为辅助,在不断地研究讨论和实验中得出结论,最后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这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串联电路中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让学生猜想并联电路中电流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动手接电路,然后观察实验的现象,最后得出实验的结论。教师可以通过结论让学生继续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并联电路有什么实际的运用。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灵活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此外,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举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小制作、小发明等,对促进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举办综合性实验竞赛,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群众性融为一体。为了巩固实验教学的质量,使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学期举办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做”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参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大胆设想认真设计,精心操作,这是传统的教学过程无法达到的。引导他们自做学具、教具,鼓励他们创新。在这一活动中,应始终坚持真(原理科学)、新(设计新颖,采用新技术)、美(设计简单合理,主次分明),在整个活动中自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并由一批骨干队伍带动,发展到全班学生纷纷动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的内容。
总之,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脱离实验,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重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施,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独特育人作用,将对学生今后的生产生活实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汉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年第33期。
[2]、李柏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的探讨,《湖南中学物理》,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