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资源开发任何时候都不能孤立进行,它受制于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给人才环境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现阶段人才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软着陆,着力从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人际环境6个方面加以营造。
关键词:人才资源;人才环境;人才环境建设;软着陆
只有把人才资源开发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来思考,真正树立起“大环境”观,积极营造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的智力才能得以提升,活力才能得以增强,创造力才能得以迸发。优化人才环境,是指通过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和温馨的生存空间。发展人才资源,是指通过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才资源规模存量增加和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优化人才环境,发展人才资源,是实施新世纪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提升我国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对人才环境的基本认识
1.人才环境界定。
人才环境既包括硬环境又包括软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生活环境,既包括宏观环境又包括微观环境。其中硬环境指的是影响人才发展的有形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软环境指的是影响人才发展的无形的软件条件,主要包括体制环境、法律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人际环境等。
2.环境建设对于人才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人才资源开发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能孤立进行,它受制于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事实证明,环境是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生产力。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环境的竞争。抓住了人才环境建设,就抓住了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点和制高点。
3.环境与人才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
环境与人才,犹如鱼与水、鸟与木的关系。环境与人才,相互促进、彼此推动、协调发展。良好的环境,是实现人才辈出、人才荟萃和人尽其才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环境,又要依靠优秀的人才去营造、建设、培育。
二、新形势对人才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知识经济与人才环境建设。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人才经济。只有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精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从容迎接知识经济,适时推进知识经济,成功发展知识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为造就一代英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知识经济是一种形态,是一种氛围,这种形态和氛围又需要知识分子去营造、去推动。要形成这种形态和氛围,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2.加入世贸组织与人才环境建设。
加入世贸组织使国内人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加剧,流动加速,能力素质面临严峻挑战。给中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带来了4大机遇:为推动我国人才资源结构性调整带来了契机;为发挥我国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拓宽了舞台;为提高我国人才竞争力创造了条件;为促进我国人才在竞争中成长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提出了4大挑战:人才争夺进一步加剧,对中国人才资源的规模存量提出了挑战,人才资源占有上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中国人才资源配置结构提出了挑战,优化人才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快,对中国人才队伍的稳定提出了挑战,留住高素质人才愈发重要;经营空间进一步拓展,对中国人才资源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才环境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设一支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人才环境建设带来的影响是:三大矛盾更加尖锐;三大挑战更加激烈。三大矛盾是:人才需求数量倍增与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矛盾;人才需求档次提高与综合素质整体偏低的矛盾;人才需求类型扩大与传统人才概念的矛盾。三大挑战是:数量与质量的挑战;制度与政策的挑战;环境与机制的挑战。
三、中国现阶段人才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软着陆
人才环境建设既要注重硬环境,更要注重软环境。经济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在硬环境建设方面重点要抓好经济环境建设,要切实解决好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经济全球化与人才开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人才开发、经济成分多元化与人才开发、分配制度改革与人才开发等基本问题。硬环境建设固然重要,但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讲,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在人才软环境建设方面需要着力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营造。
一是体制环境。要革除一切不利于人才资源开发的体制弊端。体制问题关乎全局,决定着方方面面。10多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在人事人才管理问题上,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政府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构建新体制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能够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的人事人才管理新体制。这种新体制应当具备6个特征:关系顺畅;职责明晰;分类到位;机制灵活;制度健全;政策配套。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是人才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体制环境进行了全面阐述,涵盖了8个要义:创新工作机制;抓好人才主体;搞好人才培训;促进合理流动;完善激励制度;营造良好环境;完善人才市场;引进急需人才。
二是法制环境。要尽快把人才资源开发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人才法制环境是指与人才资源开发有关的社会法律系统,包括法律规范、执法状况、人才的法律意识等。完善的人才法规体系,是推动人才资源开发和维护人才权益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以来,中国人事人才法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总体上法制建设仍显滞后,体系不健全,层次不到位,效力程度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环境应完全形成。
三是制度环境。要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我们说资本主义不好,但它在用人问题上比我们先进,其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人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就我国目前情况看,人事制度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若干方面:竞争上岗制度、双向选择制度、分配激励制度、流动用人制度、兼职兼薪制度、契约合同制度、执业资格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双考录用制度、争议处理制度、监督制约制度。
四是政策环境。要用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造潜能。政策性开发,是现代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方法。所谓政策性开发,是指通过出台先进的人才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成长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作法。创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对于培养、引进、使用、留住人才至关重要。尤其用人政策和分配政策,对于人才成长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只有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留住才华出众的人。近几年来,随着人才争夺的日益加剧,各地为吸引和留住人才,赢得竞争主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但从全国看,人才政策环境建设仍有很大的空间。
五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括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社会风气、社会氛围等。优化人文环境的目的在于:鼓励竞争,包容失败;支持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在全社会营造尚贤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没有失败的机会就没有成功,但凡伟大的人物几乎都经历过重大的挫折。毛泽东同志讲过,挫折和失败教育了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讲,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公开、公正的人文环境,比单纯引进人才更显重要。
六是人际环境。所谓人际环境,指的是微观环境,即小气候。一个单位能不能吸引人才,人才来了能不能留得住,人际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人际关系包括团队情商和团队首长的情商。团队情商,即团体的和谐度;团队首长的情商,即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要努力提高团队情商尤其是团队首长的情商。
编辑/邹维
关键词:人才资源;人才环境;人才环境建设;软着陆
只有把人才资源开发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来思考,真正树立起“大环境”观,积极营造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的智力才能得以提升,活力才能得以增强,创造力才能得以迸发。优化人才环境,是指通过建设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和温馨的生存空间。发展人才资源,是指通过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才资源规模存量增加和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优化人才环境,发展人才资源,是实施新世纪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提升我国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对人才环境的基本认识
1.人才环境界定。
人才环境既包括硬环境又包括软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又包括生活环境,既包括宏观环境又包括微观环境。其中硬环境指的是影响人才发展的有形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软环境指的是影响人才发展的无形的软件条件,主要包括体制环境、法律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人际环境等。
2.环境建设对于人才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人才资源开发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能孤立进行,它受制于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事实证明,环境是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生产力。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环境的竞争。抓住了人才环境建设,就抓住了人才资源开发的关键点和制高点。
3.环境与人才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
环境与人才,犹如鱼与水、鸟与木的关系。环境与人才,相互促进、彼此推动、协调发展。良好的环境,是实现人才辈出、人才荟萃和人尽其才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环境,又要依靠优秀的人才去营造、建设、培育。
二、新形势对人才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1.知识经济与人才环境建设。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人才经济。只有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精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从容迎接知识经济,适时推进知识经济,成功发展知识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为造就一代英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知识经济是一种形态,是一种氛围,这种形态和氛围又需要知识分子去营造、去推动。要形成这种形态和氛围,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2.加入世贸组织与人才环境建设。
加入世贸组织使国内人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加剧,流动加速,能力素质面临严峻挑战。给中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带来了4大机遇:为推动我国人才资源结构性调整带来了契机;为发挥我国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拓宽了舞台;为提高我国人才竞争力创造了条件;为促进我国人才在竞争中成长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提出了4大挑战:人才争夺进一步加剧,对中国人才资源的规模存量提出了挑战,人才资源占有上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中国人才资源配置结构提出了挑战,优化人才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快,对中国人才队伍的稳定提出了挑战,留住高素质人才愈发重要;经营空间进一步拓展,对中国人才资源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才环境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建设一支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作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人才环境建设带来的影响是:三大矛盾更加尖锐;三大挑战更加激烈。三大矛盾是:人才需求数量倍增与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矛盾;人才需求档次提高与综合素质整体偏低的矛盾;人才需求类型扩大与传统人才概念的矛盾。三大挑战是:数量与质量的挑战;制度与政策的挑战;环境与机制的挑战。
三、中国现阶段人才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软着陆
人才环境建设既要注重硬环境,更要注重软环境。经济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在硬环境建设方面重点要抓好经济环境建设,要切实解决好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经济全球化与人才开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人才开发、经济成分多元化与人才开发、分配制度改革与人才开发等基本问题。硬环境建设固然重要,但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讲,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在人才软环境建设方面需要着力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营造。
一是体制环境。要革除一切不利于人才资源开发的体制弊端。体制问题关乎全局,决定着方方面面。10多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事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在人事人才管理问题上,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政府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构建新体制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能够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的人事人才管理新体制。这种新体制应当具备6个特征:关系顺畅;职责明晰;分类到位;机制灵活;制度健全;政策配套。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是人才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体制环境进行了全面阐述,涵盖了8个要义:创新工作机制;抓好人才主体;搞好人才培训;促进合理流动;完善激励制度;营造良好环境;完善人才市场;引进急需人才。
二是法制环境。要尽快把人才资源开发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人才法制环境是指与人才资源开发有关的社会法律系统,包括法律规范、执法状况、人才的法律意识等。完善的人才法规体系,是推动人才资源开发和维护人才权益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以来,中国人事人才法制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总体上法制建设仍显滞后,体系不健全,层次不到位,效力程度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律环境应完全形成。
三是制度环境。要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我们说资本主义不好,但它在用人问题上比我们先进,其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选人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就我国目前情况看,人事制度建设重点要抓好以下若干方面:竞争上岗制度、双向选择制度、分配激励制度、流动用人制度、兼职兼薪制度、契约合同制度、执业资格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双考录用制度、争议处理制度、监督制约制度。
四是政策环境。要用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造潜能。政策性开发,是现代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方法。所谓政策性开发,是指通过出台先进的人才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成长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作法。创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对于培养、引进、使用、留住人才至关重要。尤其用人政策和分配政策,对于人才成长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只有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留住才华出众的人。近几年来,随着人才争夺的日益加剧,各地为吸引和留住人才,赢得竞争主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但从全国看,人才政策环境建设仍有很大的空间。
五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括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社会风气、社会氛围等。优化人文环境的目的在于:鼓励竞争,包容失败;支持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在全社会营造尚贤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没有失败的机会就没有成功,但凡伟大的人物几乎都经历过重大的挫折。毛泽东同志讲过,挫折和失败教育了我们,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讲,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平等、公开、公正的人文环境,比单纯引进人才更显重要。
六是人际环境。所谓人际环境,指的是微观环境,即小气候。一个单位能不能吸引人才,人才来了能不能留得住,人际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人际关系包括团队情商和团队首长的情商。团队情商,即团体的和谐度;团队首长的情商,即领导者的人格魅力。要努力提高团队情商尤其是团队首长的情商。
编辑/邹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