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创新乐园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98-001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儿童抓起,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当把语文教学的课堂营造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
一、提供创新的沃土
研究表明,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新观点,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萌发的土壤,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提问。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在课堂上,当学生提出一些“古里古怪”的问题或“插嘴”,或学生对教师的某一观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时,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要从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出发,给予微笑鼓励,既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力量,反过来也有压抑创新精神的力量。课堂上提倡学生讨论、辩论,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畅所欲言,点燃儿童创新的火花,久而久之,学生便能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激发创新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1﹒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发散思维以高度的评价,而且热情扶持。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莫高窟》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对于句末的省略号,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对照书上的插图去想象省略的内容,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了,大家争相发言,“有的飞天把天上的鲜花撒向人间,给人间带来幸福”,“有的飞天在做游戏”,“有的飞天在天上编织彩虹”……无论他们说得怎样,我都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意识到: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去考虑。其实,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发散点,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质量,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是人脑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心理过程,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好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必须加以诱导和培养。
2.1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兴趣,我以激励为主。有的学生想象不够合理,甚至闹出笑话,我一一给予诱导。对那些想象力丰富,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我当堂表扬激励。
2.2抓住课文中的词句、结束语、插图等引导学生想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有这样一句话:“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中,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了大海。”教学时先让学生朗读,再让学生合上书,想象哈尔威船长放弃自己的生存机会,忘我救人的过程,感悟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精神,体会他不畏死亡,勇于献身的高大形象。
《草原》一文的结尾,老舍先生用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高度概括主客话别的场面,这也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我让学生借助于以前课文中所描绘的话别场面,再联系此时此刻“蒙汉情深、天涯碧草、夕阳西沉、牛羊归来”等场景,学生对语言进行重新组织,想象话别时的场面。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画面来感受大诗人李白看着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随着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为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奠定基础。
三、开展创新的活动
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活动的机会。陶行知先生认为:“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开展创新活动是学生形成创造性品质,增长创造才干的广阔而活跃的天地。
1﹒演课本剧
我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节表演课本剧,感受一场紧张而又没有硝烟的战争,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细腻的心理,机智勇敢而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表演中体现价值,充分享受成果的甘甜。
2﹒亲身实践
在教学《姥姥的剪纸》、《金蝉脱壳》等课文时,我利用农村的地方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自动手做剪纸,亲身观察蝉的脱壳过程,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些创新性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实际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增长了创造才干。
未来的现代化事业,需要具有创造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的一代,而不是因循守旧的一代。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理想,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语文能力。最后,我们还应记住张庆老师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定位不应太高。我们教的是蒙童,是培养他们从小具有创新的意识,而不是马上就去发明创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的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 创新乐园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98-001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儿童抓起,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当把语文教学的课堂营造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
一、提供创新的沃土
研究表明,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新观点,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萌发的土壤,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提问。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在课堂上,当学生提出一些“古里古怪”的问题或“插嘴”,或学生对教师的某一观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时,教师不要轻易否定,要从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出发,给予微笑鼓励,既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力量,反过来也有压抑创新精神的力量。课堂上提倡学生讨论、辩论,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畅所欲言,点燃儿童创新的火花,久而久之,学生便能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激发创新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在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1﹒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发散思维以高度的评价,而且热情扶持。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莫高窟》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对于句末的省略号,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对照书上的插图去想象省略的内容,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了,大家争相发言,“有的飞天把天上的鲜花撒向人间,给人间带来幸福”,“有的飞天在做游戏”,“有的飞天在天上编织彩虹”……无论他们说得怎样,我都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意识到: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去考虑。其实,教材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发散点,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创造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质量,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是人脑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心理过程,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好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必须加以诱导和培养。
2.1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兴趣,我以激励为主。有的学生想象不够合理,甚至闹出笑话,我一一给予诱导。对那些想象力丰富,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我当堂表扬激励。
2.2抓住课文中的词句、结束语、插图等引导学生想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有这样一句话:“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中,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了大海。”教学时先让学生朗读,再让学生合上书,想象哈尔威船长放弃自己的生存机会,忘我救人的过程,感悟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精神,体会他不畏死亡,勇于献身的高大形象。
《草原》一文的结尾,老舍先生用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高度概括主客话别的场面,这也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我让学生借助于以前课文中所描绘的话别场面,再联系此时此刻“蒙汉情深、天涯碧草、夕阳西沉、牛羊归来”等场景,学生对语言进行重新组织,想象话别时的场面。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让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让学生通过画面来感受大诗人李白看着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随着白帆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留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为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奠定基础。
三、开展创新的活动
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活动的机会。陶行知先生认为:“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开展创新活动是学生形成创造性品质,增长创造才干的广阔而活跃的天地。
1﹒演课本剧
我在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节表演课本剧,感受一场紧张而又没有硝烟的战争,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细腻的心理,机智勇敢而又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在表演中体现价值,充分享受成果的甘甜。
2﹒亲身实践
在教学《姥姥的剪纸》、《金蝉脱壳》等课文时,我利用农村的地方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自动手做剪纸,亲身观察蝉的脱壳过程,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些创新性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实际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增长了创造才干。
未来的现代化事业,需要具有创造能力、具有开拓精神的一代,而不是因循守旧的一代。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理想,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语文能力。最后,我们还应记住张庆老师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定位不应太高。我们教的是蒙童,是培养他们从小具有创新的意识,而不是马上就去发明创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的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