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程中的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究活动, 不仅可以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习探究的方法, 理解事物的本质, 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 从而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探究性 兴趣作用
  探究性学习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 并指出: “阅读与鉴赏”中学生应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 在《教学建议》中主张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教学这一崭新理念。高中语文新课程将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 强调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 如何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全面落实探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高中语文新教材实施的重要问题。笔者仅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上,粗浅的谈几点看法:
  一、创造教学氛围, 肯定学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明确的观念, 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在教学中, 应特别注意关注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 仔细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微弱的思维火花,并以此为契机去强化及生成新的探究空间, 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始终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 引导思维之翼向更深处扩展。采用变式教学等方式方法,给学生以新鲜感, 唤起学生求知欲,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并提升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素质。教师要运用语文各种课程资源, 为教学创设探究的情境, 从而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其步骤如下: (一)理清教学思路,分清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 精心将探究引入课堂教学中; (二)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 (三)反思与评价教学设计, 不断总结, 不断改革, 精益求精。
  二、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意思维
  学生质疑有利于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 由局限到全方位的转变。(一)引导疑问, 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有的课文在描写景物的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去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很快将学生思维集中到课文主题上。(二)设置反问。反问是在学生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 《烛之武退秦师 》一文, 笔者就设置这么一个问题: 烛之武为什么去见秦伯而不去见晋侯?学生很容易就根据第一段的内容说出郑国得罪的只是晋国, 而不是秦伯,相对来说说服秦伯要比晋侯容易多了。(三)平等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可以对教师提出质疑, 要求教师回答。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课文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问题。师生平等磋商, 对课文疑问之处进行探讨,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会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索。例如我们在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欣赏了一盆自然栽种的花和一盆插花, 激发学生美的欣赏潜力。然后,令其写出自己对美的感受,从中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发现,就是一片小小的枯枝,也能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
  
  三、重视探究式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一些子问题,分解难点,引导学生由解决子问题逐步过渡到重点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所以,引导学生多分析文章,既见骨,又见肉;我们以《项链》一文为例,许多同学根据提示,认为“文章批判了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玛蒂尔德遭到享乐主义的惩罚”,“结尾打击了她的虚荣心,加深了讽刺意味……”但从人性论的角度看,美丽的玛蒂尔德梦想有精美的饰品,过上优裕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不应去指责她,相反她为还项链不惜以十年青春为代价,她的诚实品德令人敬佩,她的意外遭遇令人同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生活改变了人物,其性格随着情节发展而变化。可以看出偶然事件改变了她,也重塑了她,作者对此进行了生活化的描写而非概念化的描写。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动力,只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保持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信息技术飞速提高,视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用其形象生动的画面,给学生审美愉悦,并提升对文章的理解。
  五、探究式的三个转变
  (一)探究性课堂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教师由传统的授课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导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这就需要教师由被动转变主动;
  (二)学生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也由原来的单向灌输式转变为动态生成的建构式,教师必须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调整下一步的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重视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接受的领悟过程相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所以在我们必须主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尝试,令其感受到语文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的,只有这样,一节生动的语文课才能展示在学生面前。
  由此可知,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中等专业学生作为特殊群体,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过渡阶段,即使他们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充满着向往和憧憬,但仍然有着很多不利的问题存在。开展新的职业中专政治教育问题迫在眉睫,不能擅自去搬用中学或大学的教育模式。本文提出了当前中等专业学校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政治教育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达,人类逐渐进入知
摘要:文章针对初中英语听力常见障碍,提出训练对策,以供同行共勉。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障碍;训练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偏重语言知识和功能的掌握,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多数学生听的能力都很薄弱。因此,如何消除学生听力障碍,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成为广大英语教师急待探讨
摘要:从生态化视觉分析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即把教学内容寓于生动活泼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感悟,包括培养搜集、筛选、提炼信息的活动,比较、辩析、评价等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促进学生具有自 我发展、不断提高的能力。  关键词:生态、生活、体验、能力  近年来,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关切、心理特点、认识规律和能力培养等越来越予以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很关键,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不断地充实生活同时评改作文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培养主动参与的欲望,通过模仿技能提高写作兴趣。  关键词:素质教育、阅读、积累、参与、模仿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完善和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必然要求,语文
课程标准: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知识目标:了解隋唐时科举制诞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以及科举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能力目标:学会归纳、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事实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历史事实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比较科举制与荐举、察举制的本质区别,总结科举制的影响,认识到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科举制的了解,认识到这是唐朝政治上通过“选官”形式表现出
期刊
本论文是课题组多年来对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也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异性鼻炎,主要由特应性体制的个体在接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备受关注,如何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本文谈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传统“比较单纯”“一堂言”的教师角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学对教师们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这样就能为教师的专业发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同其它文化课一样,体育教学也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
期刊
一、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时代需要,是坚决贯彻党和国家四代领导人关于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求的一项具体措施  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作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讲话。在学习考察的基础上,重温“两个务必”,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