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y_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开始全国课标卷恢复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2016年广东省高考恢复采用全国卷,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内容有“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并再次强调“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古文化常识的地位得到重视。无论是从应试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需要方面来讲,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认知水平是一项摆在语文教师面前十分迫切的任务。
  学好古文化常识,应该让学生拥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以教材为基本
  教材是文学、文化常识积淀之根本,题目再灵活,必出自教材,教材才是最好的古代文化常识学习载体。以必修一《孔雀东南飞》为例,从这一课可以粗略地整理出有关称谓、官职、历法、器物等方面将近三十条的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可见教材中蕴涵的古代文化常识内容之多。而每一位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对某些常识进行拓展延伸,这样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储存量能随文突破。因此,一篇课文承载的古文化常识含量是相当高的,如果从高一开始就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以教材为学习的基本,三年下来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应该有很多。
  二、以题型为突破口
  单纯的古代文化常识题是学习的依据,因为:一方面能使学生从真题中积累到不少古代文化常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总结高频文学、文化常识类别使学生学习古文化常识的方向性更明确。明了方向后,学生才能有步骤、分门别类地填补知识空白,从而不断充实丰富相关的知识。单纯的古代文化常识题比重虽不大,只有3分,但有关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等专用术语,一旦出现理解上的差错,就会导致误读,进而对实词选择、文言断句、筛选概括、翻译等题目的解答产生干扰,进而影响学生试卷的得分。
  使学生拥有以上两点认识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得遵循以下原则:
  一、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应有序
  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教材中的古诗文无不蕴涵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只是显得有些散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使之有序,以利于学生的积累。像整理衣柜一样,分门别类才更方便日后找寻东西,而且日后新添置的衣物也可以继续按类分放。分哪几类呢?古代文化常识大致可以分为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目录辞书、 古代军制等。以上是从大的分类来讲的,还可以从小的方面分类,这样一切都清清楚楚,不容易混淆,也方便课后学生按类积累更多的知识点。
  二、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应有度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有度,既包括宽度,也包括深度,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单一的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入挖掘。衣柜给学生整理好了,但很多格都是空的,得不断往里添加衣物才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知识点由原来的一个变成几个,知识也就能变得越来越厚重,这就是在学习中使用辐射思维。深入挖掘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很多种手段,如,制作表格,清晰明了,方便记忆。
  三、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应有趣
  现实中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是不容乐观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点绝对就是教师教得无味,因而学生学得无趣。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彰显古代文化常識的魅力呢?布鲁纳说:“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更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动脑、 动手、 动嘴,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生活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去认识这些古代文化对今人的深刻影响。教学有趣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了,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其他文献
谈起写作,很多一线语文教师感慨良多,问及他们,必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坦言不喜欢写作文。这也是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最为头痛的事情,如何让学生由慢慢感觉“不太难”到渐渐“喜欢写点东西”到最终感觉“作文不过如此”,着实让教师费了许多的功夫。在教学实践中,“以读带写”收效不错。  那天的阅读课,和学生一起阅读赵丽宏的《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美丽的文字,再一次带给了学生不一样的感受。  赵丽宏说,假如你想做
期刊
在平时教学中不难发现,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语文,效果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觉得上不上语文课都差不多,考试照考不误,事实上也是如此。这就给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尽可能地利用课堂这块阵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诱导学生在课后也自觉地去学习语文。既然语文学习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一直特别喜欢阅读,而且我喜欢从那些高格调或高质量的文章里发现“三趣”——情趣、理趣、语趣。  一是情趣。我们知道,黄土高原的白杨树极普通,茅盾却感受到了它的“景美”“形美”“神美”,并通过赞美它赞美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朝气蓬勃的民族精神。岳阳楼的“霪雨霏霏”“”“春和景明”本是自然之景,无所谓“忧”“喜”,范仲淹却借它“求古仁人之心”,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期刊
开展语文活动,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校德育建设。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着所仰慕的伟人的教诲,吹拂着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滋补着精神的营养,吸收着进取的动力。要让学校充满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和道德熏陶氛围,语文活动就肩负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语文活动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建设中可以起到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注意以下
期刊
胡适的《我的母亲》(节选自《四十自述》)是一篇传记散文,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其自然、质朴,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文章最耐人寻味的是母亲的三次流泪。  第一次是对儿子:“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这是每天早
期刊
写作源于生活,是学生生活实践的再体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只有靠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摸索出一种写生式作文教学模式。写生,是美术术语,指画者亲临现场对景物进行描写。而我将这行为引用到写作中来,可有先行者的理论依据。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的教学思想为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让学生的习作就像画家写生一样描绘出最真实最富有情感的美。  我试
期刊
语文是一门讲究“学”与“用”相结合的学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教学和传授知识的作用,要想学好语文,学生必须有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探索和发现问题。当代小学的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努力创建一个“教略学丰,以学定教”的语文自主学习课堂。  一、抓住语文教学课堂,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对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知
期刊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之所以称为教育,是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而绝不是简单的文化传递。有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时代对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学校倡导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
期刊
农村小学分布面广,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学校发展较缓慢,学校的管理工作落后。要较快的促进农村小学的发展,校长管理学校的方法与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农村小学校长,肩上担子重,责任大,唯有不断学习,用心、用情、用智做教育,才有可能把学校带到一个新高点。  要“以人为本”做教师的知心挚友  校长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它以理解信任为基础,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以情感关怀为内容,以各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