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能力,而创新只有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方可获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培养;自主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告诉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今《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给我们勾画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框架。新课程标准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乐趣、培养自主能力应是当今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在生活原形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回归到儿童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经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可以从节假日期间商店门口的打折广告牌谈起,然后再利用同学们到公园去春游买团体票如何优惠这一生活实例作为例题,来讲解百分数应用题。这样就把教材中缺乏生活气息的例题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题目,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数学课堂是一个小型的共同体,因此应当成为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数学思想的场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数学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方法。同时,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所持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自己反思和修正的机会与体验。可以说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会让探究新知的过程充满精彩,会让数学课堂成为百花斗妍、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成为学生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才能的舞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切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发现更多的知识;在合作中证实并发现自己的能力,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合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老师可让学生以出版商的身份小组合作,共同制作2008年各月的日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小组研讨、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在制作日历的过程中,探索出有关年、月、日的许多知识,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新知,也锻炼了个体的自主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没有亲身的体验,数学知识很难扎根在学生脑海中。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去体悟与理解知识,是建构主义所大力倡导的理念,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积极实践的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并且要在学生操作中加强指导,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实践求知的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然后让学生利用手头的近20根小棒(其中有一些小棒的长度相等)和一些橡皮泥,以小组为单位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小组活动后,教师让学生谈一谈在搭建长方体框架的过程中有哪些体会?有的学生说:觉得相同方向的小棒的长度必须相等;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搭建不出长方体,因为我们的材料里面有一组只有三根小棒的长度相等,找不出第四根了……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问学生:“我们把方向相同的小棒看作一组,每组应是几根呢?这四根小棒一定要怎样?为什么?”教师如此加以启发,就使学生在搭建长方体框架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新知——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四、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无需自主探索,只要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就可以,从而排斥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探索经历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留给学生根据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自主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对于例题“13-9=?”教师可以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去探索,鼓励学生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使他们有机会展示个性,探索创新。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了许多口算“13-9=?”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破十法;有的拆减数;有的想加算减;有的利用学具小棒,一根一根地减;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先算9-3=6,再算10-6=4。如此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自主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让学生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自主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在做数学中领悟数学的价值,以促进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才会让学生亲近数学,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鲁燕.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
[2] 刘志全.谈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0,07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培养;自主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告诉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今《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给我们勾画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框架。新课程标准指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乐趣、培养自主能力应是当今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在生活原形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回归到儿童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经过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上升到数学知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巨大价值和无穷魅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可以从节假日期间商店门口的打折广告牌谈起,然后再利用同学们到公园去春游买团体票如何优惠这一生活实例作为例题,来讲解百分数应用题。这样就把教材中缺乏生活气息的例题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题目,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数学课堂是一个小型的共同体,因此应当成为共同体成员之间交流数学思想的场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数学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方法。同时,学生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所持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自己反思和修正的机会与体验。可以说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会让探究新知的过程充满精彩,会让数学课堂成为百花斗妍、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成为学生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才能的舞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切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发现更多的知识;在合作中证实并发现自己的能力,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合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老师可让学生以出版商的身份小组合作,共同制作2008年各月的日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小组研讨、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在制作日历的过程中,探索出有关年、月、日的许多知识,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新知,也锻炼了个体的自主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没有亲身的体验,数学知识很难扎根在学生脑海中。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去体悟与理解知识,是建构主义所大力倡导的理念,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积极实践的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并且要在学生操作中加强指导,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实践求知的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然后让学生利用手头的近20根小棒(其中有一些小棒的长度相等)和一些橡皮泥,以小组为单位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小组活动后,教师让学生谈一谈在搭建长方体框架的过程中有哪些体会?有的学生说:觉得相同方向的小棒的长度必须相等;有的学生说,我们小组搭建不出长方体,因为我们的材料里面有一组只有三根小棒的长度相等,找不出第四根了……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问学生:“我们把方向相同的小棒看作一组,每组应是几根呢?这四根小棒一定要怎样?为什么?”教师如此加以启发,就使学生在搭建长方体框架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新知——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四、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无需自主探索,只要认真听讲和单纯记忆就可以,从而排斥了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思考与个性。《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强调数学学习不应当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应当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探索经历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留给学生根据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自主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对于例题“13-9=?”教师可以并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去探索,鼓励学生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使他们有机会展示个性,探索创新。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了许多口算“13-9=?”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破十法;有的拆减数;有的想加算减;有的利用学具小棒,一根一根地减;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先算9-3=6,再算10-6=4。如此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自主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让学生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自主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在做数学中领悟数学的价值,以促进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才会让学生亲近数学,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鲁燕.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
[2] 刘志全.谈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