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人口流动对住房政策制定的影响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沿海城市的率先发展,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外来务工、经商,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徙,以及高校的扩招、毕业生自主择业,人口流动速度和规模正在逐年加大,本文以人口流入地住房政策发展变化来揭示人口流动对住房政策制定的影响,同时提出如何在人口流动速度和规模逐年加大的大背景下制定住房政策,以保障流入地人口的住房条件。
  关键字:人口流动、住房政策、影响、制定
  中图分类号:TU113.5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the lead development of the eastern coastal cities,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not balanced, migrant workers, business, rural mass migration to the cities, as well as the result of college expansion, graduates of independent career, population mobility speed and scal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this paper defined the housing policy to reveal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population mobility,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of housing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population mobility speed and scale increase year by yea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ousing policy, in order to ensure defined the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population..
  KeywordPopulation Mobility, housing policy, influence, making
  1 人口流动概况
  1.1人口流动概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36亿人,其中流入广东占35.5%,流入浙江占8.7%,流入上海占7.4%,流入江苏占6%,流入北京占5.8%,流入福建占5.1%,流入以上6省的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68.5%。流动动向由“经济发达”和“资源程度”决定愈发显著。20—34岁人群占流出劳动力总量的5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的趋势。
  1.2 人口流动成因
  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限制,尤其是中小城镇的控制,当年全国流动人口就达2000多万。自此以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他们迫切要求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提供了契机。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第四,高校的扩招与毕业生自主择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流动速度与规模。
  1.3 人口流动特点
  从流动人口的总量上看,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流动人口正经历代际更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超过流动人口半数,总量达1.18亿。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超过一半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出生于1980年以后。与上一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外出年龄更轻,流动距离更长,流动原因更趋多元,也更青睐大城市。新生代流动人口在20岁之前就已经外出的比例达到75%,在有意愿落户城市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中超过七成希望落户大城市。
  1.4 人口流动趋势
  从流动迁移模式上看,家庭化迁移成为人口流动迁移的主体模式,新生代流动人口表现更为突出。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与全部核心家庭成员在流入地共同居住。但大多数家庭不能一次性完成核心家庭成员的整体迁移,近七成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为分次流入。家庭化迁移使得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更容易产生归属感,有利于增强其幸福感。
  2 人口流动对住房政策的影响
  2.1 从1949年建国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
  1949年建国后至1978年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住房政策经历了学习仿照苏联模式在城镇实行完全福利化的住房政策和低租金住房政策二个阶段。这个时期,国家号召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农村。因此,城镇居民住房基本上由国家提供保障,居民不承担或只承担一小部分租金。
  2.2 改革开放至1998年
  改革开放初期乃至整个80年代,随着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1984年,中央放松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限制,自此,我国城市的人口规模在逐年增加,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财政压力不断加大。这一时期住房商品化政策开始实行,市场机制开始起作用,但绝大部分居民住房还是依靠单位分配。这一时期住房政策主要还是保障本地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同时兼顾一小部分因工作调动或毕业分配等流入人口的住房需求。
  到90年代,城市住房提出了市场供应和政府保障的双重体系政策。1994年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市场机制开始在住房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995年高校毕业生有10%由国家分配,剩下的自主择业,1996完全实现了毕业生自主择业。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而毕业生基本上会选择学校所在地城市和一线城市、省会城市。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人口流入地住房政策的压力,使得国家不得不进一步加大住房制度改革的商品化力度。
  1998年后,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商品化、社会化的深入推进,实物福利分房终结,住房分配实行货币化。但是,由于流入地人口的住房需求大于供给,房价跃然飙升,同時,由于经济适用房政策目标不明确等原因,导致住房保障模式的悄然“换位”,致使侧重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城镇居民住房的政策在住房产业化背景下被异化,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难成为城市社会中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中央政府多次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但收效甚微。
  2.3 1998年至今
  直到2007年,国家提出房地产业应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之后,对房地产业的定位以及与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之间关系的处理才有所好转。
  由于供大于求,导致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大大超过了普通居民的购房承受能力,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较少,加之配置方式存在漏洞,一些中低收入者的购房或租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些问题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政府正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逐步解决。2011年4月北京率先推出限购令,随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和各省会城市也推出了限购政策来抑制放假过快上涨,保障城镇居民和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2011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有的城市调控力度有所放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开工率较低,社会资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措施不完善,工程质量、分配管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针对该些问题,会议再度明确保障房建设、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的执行,并特别强调,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限购范围扩大的信号正式出现。
  3 结束语
  从人口流动趋势和流入地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当城市外来人口变为常住人口,住房需求随之而有;当住房需求大于住房供给时,政府保障住房措施又不能及时跟进,货币化的住房政策就自然导致房价过高、过快增长。这种增长会导致原有城镇居民买不起房,进而滋生不和谐因素。
  因此,在实行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在城市内部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法制建设;在城市外部加强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辐射下的周边卫星城,从而科学的控制和疏散城市人口,促进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及住房供求方面关系的平衡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住房资源配置的效率性与公平性的完美结合;更有效地控制大城市的人口流入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水电事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而在水电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在生活中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给排水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给排水是建筑当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功能性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管道施工水平决定了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其又是建筑施工中的难点,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27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给排水管道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或受招标人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根据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按施工图纸计算的,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造价。招标控制价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工程投标报价的高低和工程的实际造价,因此必须对招标控制价进行审核。现以省会文化艺术中心配套高层项目总承包招标为例,概述一下如何审核招标控制价。  一、招标控制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业发展的速度也有所提高,在建筑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同时,对于建筑的质量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筑的质量如何将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很多的建筑工地都会秉持着一个理念,质量重于泰山,可以质量问题对于建筑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影响到建筑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因素的出现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加强对于施工的管理工作,提高
期刊
摘要: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做好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对于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建筑业的完善和发展,建设一个文明安全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加强对建筑业的管理,制定一些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本文对加强土建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V5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加强土建施工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工程质量问题的
期刊
摘要:将GIS技术和VR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城市交通仿真中,以真实城市场景为基础,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真实感受城市周边环境以及交通运行情况。系统提供用户置身于虚拟城市中,利用感官设备驾驶虚拟车辆穿行于城市交通干道,体验虚拟城市交通的通行能力及各交通路口的管控情况,合理有效的改变城市交通布局,完善城市道路,为城市路网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可视化平台。本文采用VC.NET、Vega Prime以及API接口实现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都是触目惊心、有目共睹的。因此,建筑节能必然成为节能的重点。就普遍而论,节能建筑主要从外墙、屋面、利用太阳能和门窗等方面提高围护结构的热阻值和密闭性,达到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的目的。显然,如何注重应用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就显得十分关键。  关键词:建筑节能, 施工技术, 能源消耗, 措施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就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投资不断增加的今天,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的控制却尚未尽人意。决算超概预算、概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仍然存在,某些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甚至投资失控,资金缺口较大,资金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工程概预算的分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922.21文献标识码: 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uilding en
期刊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复杂工作,所以要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则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从而使工程造价人员的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资金实现节约,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的健康有序。本文对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中
期刊
摘要:土建工程的质量控制在国内还是属于比较新的行业,但其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建筑市场越来越规范化,国际化,土建工程的质量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主要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V5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镇化和市场化发展的环境下,建筑市场越来越竞争激烈,整个领域涉及的质量控制可以说有很多,有的问题已经得到了
期刊